光大证券承认乌龙指 历史上著名乌龙指事件大盘点 日股肇事公司曾亏300亿

合集下载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分析光大证券在8月16日所造成的乌龙指之间源于投资策略部做的一个量化投资的ETF套利产品,因为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在使用独立套利系统时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连续出现错误,错误下单,导致连锁触发巨额订单,并导致A股剧烈波动,几十只权重股冲到涨停后回落,全天波及超过150只股票。

整个事件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该事件发生于8月16日午市收市前半小时左右,而光大证券并没即使地公开确认乌龙指事件,直到下午14点左右才发布了简单的提示性公告。

而在乌龙指发生之后,光大正式发布相关公告之前,光大证券已经通过把因为错误下单买入的股票申购成50ETF和180ETF在二级市场卖出,同时逐步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

该事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总结:1、加强资金监管,注意资金使用额度的控制,并在系统中加强资金监管的监控功能和限制条件此次“光大乌龙指”事件中,光大面临了资金监管有漏洞,系统额度控制失效的问题。

系统下单金额合计高达234亿元,已经远远超过了公司的自营资本金要求。

光大证券规定的2013年度自营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投资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80%,总额不超过115亿元。

由此可见,光大交易系统并未成功限制套利交易系统中的超额交易。

公司缺乏对一定规模以上资金异动的实时监控措施,这一点对于证券交易过程中十分重要,能有有助于有效地控制“乌龙指”所造成的损失,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

2、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的管理,避免内部控制的可控缺陷,加强前中后台流程中的配合和整合光大证券此次事件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订单执行前缺乏风控这一关的把控。

前台操作和中台的风控未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一旦出现系统或者操作错误,中台无法实施有效的阻止措施。

光大证券16日的交易指令许多是由投资策略部直接发出后,跨过风险管理部,直接进入场内交易。

因此问题的发现和交易的停止得到了延迟。

因此,光大因为自营席位报盘设置上存在风控问题,程序化交易直接对接交易所系统,没有验资就委托放入大单交易而导致了“乌龙指”事件的扩大。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过程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过程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过程及其引发的法律问题事件回放・风波起因:光大证券内控缺失、管理混乱下的软件系统与风控系统失误 2021年9月2日来源:证券日报2021年8月16日11点06分,原本萎靡不振的上证指数突然出现26秒的快速上涨,瞬间飙升逾100点,从2074点被拉升至2198.85点,最高涨幅达5.62%。

根据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8月30日的通报,此次异常上涨原因系光大证券在进行ETF申赎套利交易时由于程序错误,其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巨量申购180ETF成份股,实际成交达72.7亿元,引起沪深300、上证综指等大盘指数和多只权重股短时间大幅波动。

经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自营业务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包括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均存在严重的程序设计错误。

其中,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重下”功能(用于未成交股票的重新申报),在设计时错误地将“买入个股函数”写成“买入ETF一篮子股票函数”。

订单执行系统错误地将市价委托订单的股票买入价格默认为“0”,系统对市价委托订单是否超出账户授信额度不能进行正确校验。

由于光大证券的策略投资部长期没有纳入公司的风控体系,技术系统和交易控制缺乏有效管理。

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设计由策略投资部交易员提出需求,程序员一人开发和测试。

策略交易系统于2021年6月至7月开发完成,7月29日实盘运行,至8月16日发生异常时实际运行不足15个交易日。

由于“重下”功能从未实盘启用,严重的程序错误未被发现。

2021年8月16日上午,交易员进行了三组180ETF申赎套利,前两组顺利完成。

11时02分,交易员发起第三组交易。

11时05分08秒,交易员想尝试使用“重下”功能对第三组交易涉及的171只权重股票买入订单中未能成交的24只股票进行自动补单,便向程序员请教,程序员在交易员的电脑上演示并按下“重下”按钮,存在严重错误的程序被启动,补单买入24只股票被执行为“买入24组ETF一篮子股票”,并报送至订单执行系统。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分析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一起重大事件,光大证券因为系统错误,导致4万多个投资者账户内短时间内累计成交量达2.84万亿,造成了市场的极大波动和投资者的巨额损失。

这起事件再次引起了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重视。

下面将对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进行分析。

首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与程序化交易技术密切相关。

程序化交易是利用计算机程序代替人工完成交易的方式,它基于预先设定的算法和规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高速处理交易指令,具有高效、低成本和高频等特点。

然而,程序化交易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系统错误、算法失灵、网络故障等,这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市场的异常波动和投资者的巨额损失。

因此,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监管部门对于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要求不够严格。

光大证券事前没有充分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也没有足够的风控措施来避免错误指令的发生。

其次,监管部门对于程序化交易的系统测试和风险评估不完善。

光大证券在上线之前未能进行完备的系统测试,没有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再次,监管部门对于程序化交易的限制和规范性要求不够明确。

中国证券市场对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监管部门对于系统稳定性、风控措施、算法逻辑等方面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与程序化交易的监管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加强风险控制的监管,对于证券公司要求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系统测试、系统备份和异常交易监测等,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此外,还需加强对于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核和监督。

其次,加强对程序化交易技术的监管。

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在开展程序化交易前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监管审查。

同时,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算法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

第三,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

光大证券“乌龙指”遭“最大罚单”

光大证券“乌龙指”遭“最大罚单”

大期 货及相 关负 责人不但 应 当承担 行 政的 、 经济的 、 刑事的法律责任 , 还应当
性 的“ 赔偿 细则 ” , 但从《 最高人 民法 院
关 于 审 理 证 券 市 场 因 虚 假 陈 述 引 发 的
承担 民事的赔偿责任 。
事实上 , 投资者 的赔偿是 一件很 困 难 的事 。 首先是投 资者 的损 失 比较难认 定。 从 8月 1 6 3下午 的行情来看 , 1 除 了 7 1只权重股股价下跌 , 市场上很多股票 都受影 响 , 股价 出现下跌。 照此来 说 , 当 天进行交 易 的投资者 的损 失都应 该得
民事赔偿 案件 的若干规 定》 来看, 证券
市 场 的健 康 、 有序 发展 , 必须对 受害 人 提 供充 分 的救 济 。 只有 这样 , 投 资者 才
会 积 极 地 寻 找 操 纵 者 及 操 纵 行 为 的 违
法 证据 。 如此一 来 , 不但 增加 了操纵 证 券、 期货行 为的风险 , 还减轻了证券 、 期 货监管部 门的管理压力。 四
从 法 律 的规 定 来 看 ,光 大 证 券 、 光
著名财 经评论 员 叶檀 的话 说 , “ 让涉 案
人 员 在 监 狱 里 关 两 个 月根 本 没 用 , 但 让 你 他 赔 得 倾 家 荡 产 下 次 肯 定 就 不 敢
了。 ” 操纵证券 、 期货行为 的 目的是为 了
获 取 非 法 利 益 , 如果 在被 追 究 行 政 的 、
内幕 交 易 民 事赔 偿 司法 解 释 。
期货 因内幕交易获利 4 9 0 0多万 的传 言 属实 , 依据《 刑法) ) 1 8 0 条及《 最高人 民法 院关于办理 内幕 交易 、 泄露 内幕 信息刑 事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的相关规定 ,由于非法获利数额 巨大 , 光大证券及 光大期货即构成 内幕交易 、 泄露 内幕信 息罪及操纵证券 、 期货市场

浅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浅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浅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作者:林楚涛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1期摘要: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造成大盘剧烈波动的“乌龙指”事件,与美国10年5月6日的闪电崩盘事件,虽然同样是由于高频交易引起的市场波动事件,但却反映了国内缺失监管体制,风控体系形同虚设,交易规则亟待完善,投资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关键词:816事件风控体系光大证券乌龙指 T+0沪指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突然出现大幅拉升,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市值靠前的权重股集体出现涨停,大盘一分钟内瞬间涨超5%。

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大盘盘中一度逼近2200点。

这在A股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对此,上交所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截至目前为止,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

据报道,上海交易所已联系上光大,暴涨是光大系统问题。

光大证券午后临时停牌。

据2013年8月18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布8月16日其自营账户异常操作的自查报告称,本次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

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

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此次乌龙事件让光大证券再次成为券商中的“明星”,虽然乌龙是由于系统原因造成,但其动用了72.7亿元的资金,导致了市场的剧烈波动,并且给诸多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很难摆脱操纵市场的嫌疑。

光大证券在造成乌龙之后,由于消息仅限于光大证券内部知悉,随后光大证券将蓝筹股换成ETF基金卖出以避免风险,又通过做空期指IF1309、IF1312合约的方式对冲风险,构成赤裸裸地内幕交易。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 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 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 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 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 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此外,证监会将停止光大证券从事 证券自营业务(固定收益证券除外), 暂停审批光大证券新业务,责令光大证 券整改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员,并将整改 情况和处理结果报告中国证监会。
被罚人员简介: 徐浩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 前总裁。 沈诗光:光大证券董事,光大证券计财 部总经理、会计机构负责人。 杨赤忠:现任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助 理总裁兼研究所所长。 杨剑波: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
调查情况显示,光大证券在8月 16日公开披露错单前,转化卖出ETF、 卖空股指期货共获利7414万元,披 露后,继续卖空避险、获利1307万 元,获利共计8721万元。构成内幕 交易行为。徐浩明是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 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对于此次事件,中国证监会于8月30日 下午通报了对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罚决定: 1.此事件被定性为内幕交易,对四位相关 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 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 以5倍罚金,共计5.23亿元。
乌龙事件并不是中国的
专利,敦分公司的一名交易员,将一笔 300万英镑的交易打成了3亿英镑, 金额放大了100倍,结果英国金融 时报指数瞬间暴跌120点,百家蓝 筹股的300亿英镑市值化为乌有。
2004年,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员 将一笔总额为数千万美元的股票 买单错误输入为数十亿美元,结 果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开盘就上 升2.8%,纳斯达克指数也随之上 升。当纽约证交所察觉情况有异, 通知取消交易时,大盘已经受到 了影响。

光大证券乌龙指酿祸患

光大证券乌龙指酿祸患

光大证券乌龙指酿祸患作者:来源:《市场观察》2013年第09期风波中心的光大证券昨日再现乌龙事件。

8月19日上午9时25分,银行间市场交易系统中出现离奇卖单,光大证券作为报价方拟以4.2%的收益率卖出120015国债面值1000万元。

而系统中同时挂出的卖单收益率则集中在3.9%。

光大证券的这份卖单明显偏离市场价格。

由于交易员操作失误,光大证券金融市场总部8月19日以明显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卖出面值1000万国债,单笔损失20万元左右。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损失金额有限,但此事可能引发市场对于券商内部风控的进一步担忧。

随即午间,光大证券出面承认确实出现了国债交易中的误操作。

在其公司网站首页挂出的情况说明中光大证券表示,公司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高于前一日中债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

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同日,光大证券将18.5亿元股票转化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光大证券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周五的“闹剧”作出了澄清。

据介绍,出问题的是光大策略投资部,该部门有8年的投资经验,最近两年多在公司内部考评非常好。

最近启用的交易系统模拟使用6个月,实盘运行了4个月,但不成想还是出现了故障。

光大证券总经理徐浩明解释称,当时交易系统在下单之后150秒内未得到回报反馈,“就重复下单,导致大量(交易)产生,是系统逻辑判断错误所致”。

分析人士表示,按照上一周周五120015国债交收价格,光大证券此次乌龙交易浮亏在20万左右,从金额看损失有限,由于报单错误而导致乌龙交易的情况在银行间市场也并非罕见。

关于光大证券乌龙指的多重思考

关于光大证券乌龙指的多重思考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本次演示旨在分析一起涉及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作为内幕信息的案例——光 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该事件发生在2013年,光大证券因错误地执行了巨额交 易指令,导致市场剧烈波动,而这一信息在公开之前被一些投资者利用,产生了 严重的市场影响。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该事件的经过、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以及 法律分析。
二、事件回顾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在进行交易时,由于系统错误,错误地以市价大 量买入股票,导致市场急剧波动。这一错误被公司内部人员发现后,光大证券立 即报告给了监管机构。然而,在信息公开之前,部分投资者已经利用这一错误信 息进行了交易。
三、监管机构的处罚
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主要处罚包括:对光大证券进行罚 款,暂停部分业务,以及对涉事人员进行纪律处分。监管机构还对光大证券的内 部控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四、法律分析
在这一事件中,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被认为是内幕信息。根据证券法的规定, 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在信息公开之前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在此事件中,部分 投资者在信息公开之前利用了光大证券的错误信息进行了交易,违反了证券法的 规定。因此,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处罚。
五、结论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应当作为内幕 信息处理,任何人在信息公开之前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都是违法的。此外,监管 机构应对此类事件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使用证券交易服务时,应加强对自身的保护。首先, 他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 取有效的措施。其次,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应谨慎行事,不要盲目跟风或盲目相 信市场传言。此外,用户还需要加强对交易账户的管理,避免使用弱密码或共享 密码等不安全的行为,以防止账户被黑客或恶意软件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大证券承认乌龙指历史上著名乌龙指事件大盘点日股肇事公司曾亏300亿
时间:2013-08-16 16:26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今天上午11时后,A股出现大幅异动,短时间内涨幅一度达3.19%,多只大盘蓝筹股瞬间触及涨停。

此次事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并非“空前绝后”,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起类似的“乌龙指”事件。

今天上午11时后,A股出现大幅异动,短时间内涨幅一度达3.19%,多只大盘蓝筹股瞬间触及涨停。

就在资本市场对大盘异动原因一头雾水之际,有消息传言,异动或与某券商相关。

午后,光大证券被临时停牌,多个消息源指出,监管部门人员已进驻光大证券。

同时,两市股指迅速回落。

下午14时26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今天上午,其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正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公司其他经营活动保持正常。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日A股大幅震荡的主因就是光大证券的交易失误。

相信此次“乌龙指”事件亦会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

当然,此次事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并非“空前绝后”,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起类似的“乌龙指”事件。

日本瑞穗证券“乌龙指”操盘手敲乱日本股市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经纪人在交易时出现重大操作失误,引发投资者恐慌并导致证券类股票遭遇重挫,东京证券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这个错误发生在当天上午开盘后不久。

瑞穗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要求以61万日元(约合4.19万人民币)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

然而,这名交易员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 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

这条错误指令在9时30分发出后,股票t+1,J-Com公司的股票价格便快速下跌。

等到瑞穗证券公司意识到这一错误,55万股股票的交易手续已经完成。

为了挽回错误,瑞穗发出了大规模买入的指令,这又带动J-Com股票出现快速上升,到8日收盘时已经涨到了77。

2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

3万元)。

回购股票的行动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亿日元(约合18。

5亿人民币)的损失。

此次事件中最冤枉的瑞穗证券公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而遭受损失的还有众多的散户,因为当天有不少散户只听到了有证券公司出现操作失误将遭遇大规模亏损的传言,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家公司,因此只好把证券公司的股票一股脑地抛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上市公司的股票被抛售一空。

股票持有者生怕自己买的公司就是那个倒霉蛋,也清仓出售。

美国交易员“乌龙指”按出每股9.11
2010年,彭博通讯社、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等财经媒体曾报道,根据多个消息来源,在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时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了一个字母,将百万误打成十亿,导致道琼斯指数突然出现千点的暴跌。

201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6日,当天从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

到2点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点。

这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报价系统出错涉及1500只股票
2006年1月19日,由于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交易报价系统发生技术故障,19日美国各主要财经新闻网站显示出错误的股价变动信息,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误
导。

纳斯达克市场发言人贝萨妮?舍曼说,报价错误主要涉及在纽约证交所和美国证交所上市的部分股票。

纳斯达克在19日向其用户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称,纽约当地时间18日下午5时50分左右,该市场交易报价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约1500只股票出现报价错误。

尽管19日报价系统恢复正常,但受影响股票的错误价格变动数据仍在美国主要黑马吧站上出现,从而对依赖网上财经信息进行交易决策的投资者产生误导。

海尔认沽现“乌龙指” 股民820元变成56万
2007年3月8日,南京一股民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收盘价近0.70元的海尔认沽权证,资金瞬间从820元变56万,一天炒出了700倍的收益!
“说实话我也没想到真的会成交。

”这位股民称,收盘之后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账户,一下子多出了50多万。

“我想是不是搞错了?以前也有一次,因为系统出错,我的账户上多出了100多万。

”但是这次张浩仔细看了盘面之后,确信这次50多万是真的到了自己的账户上。

“因为今天的盘面上我看到了1厘钱的成交价格。

我一共买到82万份海尔认沽权证。


1厘钱能买到权证的概率有多大?证券公司专业人士称,这样的概率简直就和中六合彩一样。

“这种情况发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在9:25分-9:30之间,首先要有人挂出按市价委托的卖单,卖单先进交易所,同时没有什么买单。

然后,这位股民挂出了1厘钱的买单,买单后进交易所。

”以前从来没有人挂过按市价委托的单子。

就这一次机会,就让他给碰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