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及未来趋势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及未来趋势随着能源市场的开放和电力化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出现也为解决当前电力问题提供了途径。
此次我们将介绍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1.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定义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能源进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电力利用率和节约资源的一种新型能源技术。
分布式能源技术具有分散化、可再生、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
2.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分类分布式能源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布式发电技术,另一种是分布式储能技术。
(1)分布式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是指根据发电负荷需求,在离需求地近的地方分散式建立小型的能源系统,利用自然、人工能源进行发电,将电能输送至需求地。
分布式发电技术可分为微型涡轮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能转换发电系统等多种。
(2)分布式储能技术分布式储能技术是指将能源储存在小型设备中,根据需求进行释放并转换成电能,达到增加系统自主性的效果,这种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电容储能等方式。
3.分布式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布式能源技术在实践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已有多篇论文发表,包括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模与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控制策略和调度算法、分布式直流电网的特性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实践应用方面,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风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农村电网、住宅区等领域。
二、分布式能源技术未来趋势1.分布式能源技术管理平台将成为主流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进了能源技术的革新和电力领域的转型,同时也带来了电力生产和管理方式的重塑。
未来,分布式能源技术管理平台将会成为主流,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技术的集中管理和协调,为电力生产和管理带来协同、智能的效果,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能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转型方向。
它可以实现能源的低碳化、智能化、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是分布式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具有多能互补、高效性、灵活性、可靠性等特点,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关键技术发展。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包括多种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通过互补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转换。
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各种能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各种能源之间的差异性。
因此,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能量匹配技术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各种能源的产生与消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如何保证能量匹配是关键技术之一。
针对不同的能源,如何利用目前的科技手段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性能,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控制和分散式能源储存来实现能量匹配,是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中的重要问题。
二、信息智能技术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智能技术来实现自主优化和管理,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监控、故障诊断和优化控制。
三、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储能技术是保证能源供应平稳的重要手段。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储能设备,如电池、超级电容等,在能量储存和释放方面实现最优性和灵活性的平衡。
四、协同控制技术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协同控制技术是保证各个分布式能源单元之间协调运行的关键技术。
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不同的能源之间需要通过协同控制来共同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这需要通过分散式的智能控制方式来实现。
总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分布式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方面,需要从能量匹配,信息智能,储能和协同控制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可靠和可持续发展。
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

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视。
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利用多种能源资源,通过互补和综合的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定义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是指利用多种能源资源,通过互补和综合的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多种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通过互补和综合的方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多种能源资源的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讨利用多种能源资源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原理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的选择、能源转换技术、能源储存技术和能源管理技术等。
在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然后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将能源转化为电能或热能,再通过能源储存技术将能源储存起来,最后通过能源管理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的应用领域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能源系统、交通能源系统、工业能源系统和农业能源系统等。
在建筑能源系统中,多能互补与综合能源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方式为建筑提供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能源研究】_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分层调控关键技术与理念

域能源互联;
♦未来还可通过无线供 电技
术实现移动互联
05 .低碳謗
♦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 和海
量分布式能源的 接纳和 高效应用;
♦二次清洁能源的大规 模传
送(电能、氢能、 天然 气等)
02.多源协同
♦热电冷多能源联合优化运行; ♦既包括大型能源生产基地规划运 行方
面的协同;
♦也包括能源传输和终端能源利用 方面
电
K
3
电网公司/公用事业公司 输配电价=
输
网损+阻塞+固定投资回收
电
■
工业、商业、居民用户 售电价格=上
网电价+输配电价+盈利
配
电
1.3能源交易 •现行能源交易机制
■ 1)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
发电
输电
配电
用电
1.3能源交易 •现行能源交易机制
■ 1)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
中长期双边合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MU
Q 互感
器4
智能 电袅
配用电大数据平台心£
配
:而沾待配电网:而:而
电动汽车
冬势感知
态势理:
态势预測
网
_ _
运
_行
分布式光
用户
ZX
电动汽车iL^g^LaiLJl
有序充电
,:
_中 6心
伏发电
,调节电压
t 需求响应策略制定
/降低网损
分布式风 力发电
分布式能源变流器控制 分布式能源变流器控制
/削峰填谷 /阻塞管理 /故障预估
1.2大数据背景下的态势感知技术.态势感知研究进展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技术

2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一、技术名称: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二、技术类别:减碳技术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电力、建筑行业分布式能源利用领域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分布式能源技术对能源进行综合梯级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同时也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还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
近10年来,已建成北京燃气大厦、北京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广东宏达工业园等各类分布式能源项目59项,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76万kW。
2012年确立国家示范项目4个,共4万kW。
我国计划到2015年建成1000个分布式能源项目,10个典型性示范区域。
五、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利用200℃以上的太阳能集热,将天然气、液体燃料等分解、重整为合成气,燃料热值得到增加,实现了太阳能向燃料化学能的转化和储存。
通过燃料与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互补技术,可大幅度减小燃料燃烧过程的可用能损失,同时提高太阳能的转化利用效率,实现系统节能20%以上。
2.关键技术(1)太阳能热化学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燃料转换技术、富氢燃料发电技术、吸收式热泵技术等;(2)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包括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技术和全工况优化控制技术等。
3.工艺流程(1)燃料先经过加压和预热后,进入太阳能吸收/反应器,反应器内填充催化剂,燃料流经吸收/反应器内催化床层发生吸热的分解/重整反应,生成二次燃料气,所需反应热由太阳能直接提供;(2)经过吸收/反应器充分反应后的二次燃料气经过冷凝器冷却,未反应的燃料与产物气体分离;(3)产生的二次燃料气经过加压后,进入储气罐;作为燃料进入内燃机发电机组发电;(4)来自储气罐的燃料驱动富氢燃料内燃发动机发电,烟气和缸套水余热联合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通过换热器回收系统的低品位余热,生产采暖和生活热水。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流程图六、主要技术指标1.发电功率可达百MW级;2.一次能源利用率80%~89%,太阳能所占份额15%~20%,太阳能热发电效率20%以上(常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效率<15%)。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摘要: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开创安全高效的能源消费新局面是中国能源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其中,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述了目前中国国内外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主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燃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蓄能系统、热泵技术等。
关键词:多能互补;燃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蓄能1 引言中国能源正处于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将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其中,多能互补系统可以充分地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传统供能系统很大的区别在于其丰富多样的电源形式,主要涵盖燃气轮机、内燃机、小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地热发电等。
此外还可配置储能设备,如飞轮储能、电池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多种形式储能。
分布式能源从空间、时间和特性上将多种能源进行整合互补,缓解整个系统波动,提升供能可靠性。
2 中国国内发展现状多能互补包括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和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两种类型。
为构建优良的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中国国内外研究团队不仅在多种能源组合方面尝试各种配置,在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方面也进行不断创新。
分布式电源指规模容量较小,产生的电能不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与用户就近布置,直接进行就地消纳的微小型发电系统[1],其一般包括传统发电模块、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等。
相对于传统电源,分布式电源系统简单,各组件互相独立,容易控制,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强,拥有很好的调峰能力。
同时由于采用了新兴发电模块与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对温室气体及固体废弃物减排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分布式电源发展迅速,包括就近供电、海岛供电、保障供电、备用电源、“黑起动”电源等。
分布式能源与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

分布式能源与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
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是两个不同但密切相关的概念。
分布式能源是指将能源产生和能源消费的过程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减少能源传输的损耗和依赖传统大型能源中心的方式。
分布式能源可以基于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也可以通过能源存储和智能电网技术实现灵活的能源管理。
分布式能源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安全性。
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是指通过不同能源种类的互补利用,达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以及新兴能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各种能源的优势和特点,使能源供应更加灵活和可靠。
例如,可再生能源源源不断地产生电力,但存在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而传统能源则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因此,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可以为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提供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供应,提高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同时,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可以提供更多的能源选择和灵活性,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更加可靠和稳定。
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能源,可以建立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能源系统,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在我们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进行了概述。
接着,正文部分分别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发展现状、优势、挑战以及关键技术展开讨论。
在我们展望了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优势、挑战、展望、研究1. 引言1.1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概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是指通过不同能源形式的组合利用,实现能效互补和协同优化的能源系统。
其核心理念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展开研究,包括定义、发展现状、优势、挑战和关键技术等内容。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多种不同能源相互协调和互补的方式,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一种新型能源模式。
其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结合的方式。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体现了能源综合利用和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将不同类型的能源无缝衔接,实现能源互补和协同发展。
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意味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转变和升级,将推动能源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能源管理方式的创新和转型。
同时也将为未来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27T16:51:52.27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7期作者:丁阳[导读] 为了能够使中国能源清洁生产以及更加有效地发展,提高各个区域的能源使用效率摘要:为了能够使中国能源清洁生产以及更加有效地发展,提高各个区域的能源使用效率,促进区域稳定发展,对多功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架构及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讨论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综述了目前中国国内外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主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燃气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光伏、蓄能系统、热泵技术等。
关键词:多能互补;燃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
能源的充足与多样性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进步的前提条件。
但是,目前中国人口众多,人们越来越依赖能源,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
就目前中国的发展形式而言,许多能源都是一次性的,这给中国的资源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还带来了许多垃圾和环境问题。
所以,人们不能再依赖一次性的能源,要摒弃一部分不可再生能源。
目前,中国面临着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需求量较大和能源结构方面不合理等重大问题。
面对这种状况,人们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一些节能环保的能源,构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架构,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1中国国内发展现状多能互补包括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和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两种类型。
为构建优良的多能互补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中国国内外研究团队不仅在多种能源组合方面尝试各种配置,在分布式电源、储能等方面也进行不断创新。
分布式电源指规模容量较小,产生的电能不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与用户就近布置,直接进行就地消纳的微小型发电系统,其一般包括传统发电模块、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块等。
相对于传统电源,分布式电源系统简单,各组件互相独立,容易控制,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强,拥有很好的调峰能力。
同时由于采用了新兴发电模块与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对温室气体及固体废弃物减排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由于具有以上优点,分布式电源发展迅速,包括就近供电、海岛供电、保障供电、备用电源、“黑起动”电源等。
在研究综合能源系统的过程中,只有协同好各种能源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中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协同互补关系时,需要考虑光伏、风机、天然气的关系,同时,要以低成本高效率为根本目标,制订出最优的模型和基本攻略;要深入研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主动调度方法,对于化石燃料和光伏互补方面的内容也要进行全方面沟通,从整体上提高性能。
另外,对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两种运行模式进行全面对比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协同方法的规划。
除此之外,还要深入研究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以及差错,防范危险事故的发生,并针对冷热复合方面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提高整个研究的精准度。
2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 2.1燃气分布式能源
燃气分布式能源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在用户端就近布置,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能源供应模式。
典型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原动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制冷设备等。
天然气在原动机(燃气轮机/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等)燃烧后,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其中排出的高温烟气余热可以依据终端用户的需求采用多种利用形式,可以经过余热利用设备的换热过程,将水加热成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再进入蒸汽轮机内推动叶片旋转,然后通过发电机发电;从余热利用设备中排出的低温烟气可通过烟气驱动吸收式热泵来提供热水,而从蒸汽轮机排出的中温蒸汽可驱动热泵来提供冷量和热量。
2.2分布式光伏
光伏发电借助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生伏特效应,把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分布式光伏是在用户侧就近布置,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原则,以平衡调节配电系统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装置。
它以就近发电、并网、使用为原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还能有效解决长距离传输的损耗问题。
目前城市建筑物屋顶光伏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光伏车棚、幕墙光伏等光伏建筑一体化也在不断推广。
目前,分布式光伏应用与新能源汽车紧密结合,利用车棚的屋面资源建设光伏车棚,同时同步配套建设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
光伏车棚所发电量除供给车辆使用外,多余的电量供上网,从而减缓城市的用电压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3蓄能系统
蓄能其实就是指能量的储存,是把一种能量利用某种装置和介质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储存的循环过程,在将来必要时以所需的能量形式释放使用。
多能互补系统中由于供能侧与负荷侧的能源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系统能否实现高效运行,蓄能系统可以保证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还能达到调和供需矛盾的作用。
当用户负荷波动较大时,由于蓄能系统发挥了供需关系中的缓冲作用,可以使整个大系统仍然以高效率运行,确保全能量供应系统的整体性能。
2.4余热回收热泵
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主要原动机设备有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也是系统主要的余热来源。
就燃气内燃机而言,余热形式有烟气、高温缸套水、中冷水、滑油冷却热,烟气温度一般在300-500℃之间,高温缸套水温度一般在85-95℃,中冷水温度一般在40-50℃,滑油冷却热通过高温缸套水带走;就燃气轮机而言,余热形式为烟气,温度一般在450-600℃间。
常见燃气分布式系统通过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80-120℃,这仍会造成部分能量浪费,影响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将低位热能提升至高品位并加以再利用的设备,可进一步回收余热,在节能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
燃气分布式系统中,可通过烟气余热回收热泵技术,进一步挖掘余热潜力,将排烟温度可降低至40℃以下后将烟气排至室外;而热泵系统的进水由低温水提高至中温水后用于系統应用,由此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项目综合收益。
能源站在发电供热的同时,有大量的乏汽冷凝热(约20%)通过冷却塔排放到大气中,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可有效回收乏汽冷凝热。
由于吸收式热泵能将低温水的温度提升至比较高的温度,且机组单机供热量大,适合于北方集中供暖系统以及工艺用热和锅炉补水加热。
在热泵加热一次网回水场景中,可抽取汽轮机低压蒸汽作为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回收发电系统乏汽冷凝热,将一次网回水温度从50℃提高至80℃供热。
在不发生燃料消耗、不减少电厂发电量的情况下,可增加供热能力30%以上;在热泵加热锅炉给水场景中,可抽取汽轮机低压蒸汽作为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回收发电系统乏汽冷凝热来加热锅炉水,以减少锅炉能耗。
2.5污水源热泵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通过污水换热器与中介水进行换热,中介水进入热泵,通过电能驱动热泵主机,冬季从水资源中提取低品质热能,通过热网供给采暖及生活热水系统;夏季将水资源中的低品质冷能“汲取”出来,经管网供给室内供冷系统,给室内提供空调制冷,充分利用污水能量。
污水具有水处理量大、水源稳定、冬暖夏凉等特点,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为污水源热泵提供能量。
按污水热能提取方式可分为直接利用式和间接利用式。
热泵空调机组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与污水直接进行换热,提取其中热量或冷量,称之为直接换热式热泵空调系统;通过热交换器使污水与某种中间介质进行热交换,随后通过中间介质同制冷剂换热的系统,称之为间接换热式热泵空调系统。
直接换热系统制热效率高、系统简单、系统寿命低、机组清洗周期短;间接换热系统制热效率低、系统复杂、使用寿命长、清洗周期长。
3结语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提高整个能源结构的效率,促进整个区域能源科学、有效的发展。
但现阶段,中国这个系统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要及时解决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发展效益,促进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道.并网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测试研究[J].电气时代,2015(6):50-51.
[2]曹生允.电池储能的两级式功率变换系统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