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详案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详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点点滴滴。
把自己成长的故事,用口头语言完整、明白地表达出来并能初步完成习作片断。
2.学会一些写事习作的方法,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把内容写清楚具体。
3.学会用赞赏的心态去评析别人的习作,并从中掌握一些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点击成长,追忆往事。
1.师:大家都爱听故事吧,今天老师想在你们班举办一次“成长故事会”,你们愿意吗?2.师:为了让我们这次故事会举办得成功、圆满,让我们先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往事,想一想哪一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
师:(教师用目光巡视全班同学的表情)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老师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回忆起来了,也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想起,没关系,或许老师可以帮你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师:(出示同学的各种照片)(1)第一组照片(出示同学游泳的相片)师:这是在──?生:游泳。
(出示同学包饺子的照片)生:包饺子。
师:对,她们学会了包饺子。
(出示下跳棋的照片)生(齐声说):下跳棋。
师:对,学会了下跳棋。
像他们这样,学会一项本领,就是一种成长。
(2)第二组照片(出示同学制作的手工制作)师:这是同学们制作的,像他们这样,制成一件小制作,这也是一种成长。
(点击课件:做成小制作──成长)(3)第三组照片(出示“英语”竞赛、获奖证书)师:参加竞赛并获奖,更是激动人心的成长故事。
(点击课件:竞赛获奖──成长)师: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长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做实验成功呀,写的作文发表了,克服了性格上的缺陷呀,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呀等等,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成长故事。
3.师: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让你至今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数都数不完。
四年级上册语文成长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成长的故事教案第一章:认识成长1.1 教学目标了解成长的含义,认识到成长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讨论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阅读一篇关于成长的故事,例如《小猪快跑》。
学生分享自己对成长的理解和经历。
1.3 教学活动开场活动:学生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
阅读时间:学生阅读《小猪快跑》。
讨论时间:学生讨论成长的含义和意义。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分享给全班。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生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二章:面对挑战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通过故事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困难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阅读一篇关于面对挑战的故事,例如《勇敢的小乌龟》。
学生讨论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
2.3 教学活动故事时间:学生阅读《勇敢的小乌龟》。
讨论时间:学生讨论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生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挑战的故事。
第三章:培养自信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3.2 教学内容阅读一篇关于培养自信的故事,例如《小鸭子的梦想》。
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信心。
3.3 教学活动故事时间:学生阅读《小鸭子的梦想》。
讨论时间: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信心。
自我介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自我介绍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生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培养自信的故事。
第四章:建立友谊4.1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同理心。
4.2 教学内容阅读一篇关于建立友谊的故事,例如《小兔子和刺猬》。
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第一篇: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写出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现文章的中心。
2.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1.作文主题:成长的故事(题目自拟)2.选材范围: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教具准备】课件【课堂教学】一、导入课题教师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在你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的难忘的故事。
出示题目:成长的故事二、指导审题(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成长过程中一件事)(2)理解“成长”。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没有体会到有体会等等)三、明确选材(l)指导选材:在不知不觉中,你长大了。
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如:懂得感恩(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让你受到启发的)、获得成功(你学会了什么,遇到困难勇敢地克服等)、懂得道理(经过一件事情,明白一个道理)(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可以写写“感恩”的,也可写些“获得成功”的,还可写写“懂得道理”。
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点点滴滴。
把自己成长的故事,用口头语言完整、明白地表达出来并能初步完成习作片断。
2.学会一些写事习作的方法,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把内容写清楚具体。
3.学会用赞赏的心态去评析别人的习作,并从中掌握一些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点击成长,追忆往事。
1.师:大家都爱听故事吧,今天老师想在你们班举办一次“成长故事会”,你们愿意吗?2.师:为了让我们这次故事会举办得成功、圆满,让我们先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往事,想一想哪一件事情给你留下了最深的感受。
师:(教师用目光巡视全班同学的表情)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老师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回忆起来了,也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想起,没关系,或许老师可以帮你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师:(出示同学的各种照片)(1)第一组照片(出示同学游泳的相片)师:这是在──?生:游泳。
(出示同学包饺子的照片)生:包饺子。
师:对,她们学会了包饺子。
(出示下跳棋的照片)生(齐声说):下跳棋。
师:对,学会了下跳棋。
像他们这样,学会一项本领,就是一种成长。
(2)第二组照片(出示同学制作的手工制作)师:这是同学们制作的,像他们这样,制成一件小制作,这也是一种成长。
(点击课件:做成小制作──成长)(3)第三组照片(出示“英语”竞赛、获奖证书)师:参加竞赛并获奖,更是激动人心的成长故事。
(点击课件:竞赛获奖──成长)师: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长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做实验成功呀,写的作文发表了,克服了性格上的缺陷呀,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呀等等,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成长故事。
3.师: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让你至今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芒,数都数不完。
(课件出示:人物“喜怒哀惧”表情图。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表情分别代表了什么心情?你们想起了哪些有关的词语?)4.问:看到这些人物表情你们回忆起了成长中的哪些故事?今天,老师就来分享你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成长经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和作用。
2.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主题明确、情节生动、情感真挚。
3.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3. 学生通过作文表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成长故事作文范文。
2. 作文点评参考标准。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反馈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作文中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
十、课后作业1.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成长故事作文。
2. 选择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成长故事作文的交流和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创作,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四年级上册语文成长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成长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发展顺序,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成长过程。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友谊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成长过程。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的美好时光。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有趣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和学习难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通过小组互评,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
四年级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

四年级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的中心思想、例证、语言表达、思考角度和篇章结构等基本教学要点。
2.通过讲解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如何写好中心思想。
2.让学生掌握如何适当引用例证和事实。
3.让学生掌握如何流畅的表达和合理的篇章结构。
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纠错”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讲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寓言,让学生产生“成长”这一主题的联想,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写作主题。
第二步:讲解中心思想清楚的中心思想是一篇成功的文章的核心。
带着学生回顾自己四年的成长历程,提醒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主题和中心思想。
提醒学生要有一个清楚明了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建造文章的框架。
第三步:适当引用例证和事实例证和事实都能加强文章的可信度,带给文章更多的色彩。
引用例证时,一定要考虑其真实性和恰当性,引用过多的例证会使文章失去重点,带给读者阅读不便。
在引用事实时也需谨慎,过多的事实会使文章产生枯燥的感觉。
引用例证和事实要适可而止,能举一些有用的例子就好。
第四步:流畅的语言表达语言的表达将决定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例句,并告诉学生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语言。
尽管不能过于繁琐,也要保持文章的风格和语气连贯,以便给读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第五步: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领域内的优秀文章,并说明他们在文章中的思考角度和观点,并分析其意义。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予一些比较独特的角度和观点,与同学讨论这些观点。
第六步:合理的篇章结构一篇优秀文章要有明确的开头、主体,以及结尾。
学生应该在构思文章时有条理地组织好段落,使文章结构紧凑,有条理,易于理解。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并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篇章结构。
第七步: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好的文章要具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自我角度出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发挥情感的表达能力,传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 成长的故事

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雅江县八角楼乡片区寄宿制学校康玉林教学目标:1.结合口语交际,根据“成长的故事”的交流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2.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巩固记事作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令人难忘的成长经历,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吧!2.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叙事作文的方法。
(指名回答)(1)记叙的六要素。
这六要素分别是: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按照一定的顺序。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认真审题,明确写作要求1.写一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2.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有感情。
(三)写作指导第一:叙述要有顺序教师:事情变化的速度有快慢,涉及的地点有远近,要想写清楚,就得考虑顺序。
1.写事,需要把握三种顺序(明确:顺序、倒叙、插叙)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都是有先后的。
最先是起因,然后是经过,最后才是结果。
初学写事,最好先按时间先后把事的情况写出来,这种记叙方法叫顺叙。
有的故事先说结果,再说起因和经过,这种方式叫倒叙,但只是把结果先显示出来引人注意而已,不是全部内容“倒”过来叙述。
你想想,如果把一部影片全部“倒”过来看,谁会看得懂?“插叙”也一样,插入的和被插入的故事,分别都是按时间先后叙述再交叉起来的,如果乱“插”一气,就没有人看得懂了。
一般来讲,叙事采用更多的是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
而变换叙述顺序,往往能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富有曲折,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获得更好的效果。
2.语言文字上的表达顺序在我们藏区由于母语与汉语语法上的差异,使得很多孩子在语言表达和作文中都习惯使用藏文的语法结构去组织词句,这就造成许多汉语表达上的错误,尤其在雅江还存在“倒话”这一方言形式。
使得好些孩子在表达汉语时存在问题。
比如说:汉语中“你吃饭了吗?”在雅江倒话中则表达为“你饭吃了吗?”这样容易误导学生产生错误的语法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执教教师:肖桂茹
时间:2016.12.14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教学重点: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选择对自己的成长有启示意义的故事来写。
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写的清楚、具体。
一、导入激趣
播放学生生活精彩片段的视频,带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许多的故事,有些让我们开心、快乐,有些让我们难过、伤心,有些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些让我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提示,学生齐读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2)要写的清楚具体。
(3)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三、指导选材
1、打开记忆的大门,回想下在你成长过程中哪件事让你记忆深刻,至今难以忘怀?请你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学生表述,教师适时引导)
2、师总结
(1)我的第一次尝试…….
(2)那些令我记忆深刻的事情…….
那件事让我受益匪浅……
那件事一直激励着我……
那件事让我深受感动……
那件事令我快乐无比……
那件事让我很后悔……
那件事让我很难过……
那件事让我烦恼至今……
……
(3)那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四、写作方法点播
1、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清楚有条理?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生动、具体?
事: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细致
五、口述评议
1、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故事,组内成员相互评议。
2、请同学全班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先说优点,再谈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教师适时指导)
3、指导拟题
六、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