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参考书
机械原理参考书

机械原理参考书
1. 弗朗索瓦·三-瓦拿代尔,《机械原理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20年。
2. 王道,《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 布鲁克公司,《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4. 苏联《机械原理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5. 张煜,《机械原理与力学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6. 吴亚丽,《机械原理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
7. A.克罗夫特,《机械设计导论与工程计算》,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4年。
8. 达毕恩斯基,《机械原理及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9. 迈克尔·阿玛泽克,《机械原理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10. 罗伯特·L.米奇尔,《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11. 罗伯特·C.朗布朗,《机械原理及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0年。
12. 斯丁品,《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3. 纳钦斯基,《机械原理:机械工程学基础》,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8年。
14. 纳丁.布格克,《机械原理基础与工程应用》,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7年。
15. 阿里弗·墨菲,《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812机械原理参考书

812机械原理参考书(最新版)目录1.介绍 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2.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的主要内容3.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的特点和优点4.如何有效地使用 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正文一、介绍 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是一本针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参考书籍,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该书内容详实,覆盖了机械原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升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的主要内容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机构的组成、结构类型、运动副等,重点讲解了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常见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性。
2.运动学:主要讲述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包括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等内容。
此外,还涉及了机构运动轨迹的合成与分解、机构运动平稳性分析等高级内容。
3.动力学:本书的动力学部分主要讨论了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运动响应和动力学性能等方面。
涉及的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刚度、稳定性、振动与波的传播等。
4.机械设计:本书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强度设计、刚度设计、尺寸链设计等。
此外,还讲解了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三、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的特点和优点1.系统性强:本书对机械原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内容丰富:本书涵盖了机械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既有基本概念的讲解,也有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
3.实用性强: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书中配备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有助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4.适用范围广:本书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四、如何有效地使用 812 机械原理参考书1.结合教材学习:本书可以作为教材的辅助参考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机械运动和力学基础,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机械运动和力学基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1 机械系统的定义和分类1.2 机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1.3 机械系统的组成要素第二章机械运动和力学基础2.1 机械运动的类型和特点2.2 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3 机械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第三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3.2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3 机械设计的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知识。
具体来说: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机械原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机械设计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机械运动的原理和现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多媒体资料:机械原理的动画演示、视频案例等实验设备:机械原理实验装置、力学实验装置等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专利资料、企业信息等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原理 课程学习指南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说明:《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与专业紧密相关、培养机构设计方法和机械系统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主干课程,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本课程学习指南,对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目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考核方式,课程内容学时分配,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做了较详细的说明,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的学好本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课程代码:0304007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学分:3总学时:72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18 (实验单独设课18学时)授课对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二、学习目的〈〈机械原理〉〉研究机构的型综合(结构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等创造新机器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常用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及其尺度综合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构优化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它是一门运用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者具有对机构进行选型并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机构尺度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学习及工程机械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廖汉元孔建益钮国辉主编〈〈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1] 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黄锡凯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学习指南》(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孔建益主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四、考核方式《机械原理》课程采取课堂教学为主,另外辅助有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单独设立了实验课。
807机械原理参考书 -回复

807机械原理参考书-回复《807机械原理参考书》是一本关于机械原理的参考书籍。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学科,涉及工程中的机械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
本文将从介绍该参考书的内容、主题和特点,到逐步回答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了解机械原理的指南。
《807机械原理参考书》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机械原理的参考书籍。
该书内容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理与公式、力学分析方法及应用等多个方面。
对于研究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力学性能分析的人员来说,这本参考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来介绍《807机械原理参考书》的主题和特点。
该书的主题是机械原理,也即研究机械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
在这本参考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相关的力学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者对机械原理的深入剖析,并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读者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辅以图表和实验数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
接下来,让我们逐步回答读者可能关心的问题。
1. 《807机械原理参考书》适合哪些读者?该参考书适合从事机械结构研究、设计和力学性能分析的专业人士,包括工程师、设计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等。
尤其对于机械工程领域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生来说,这本参考书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书。
2. 《807机械原理参考书》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该参考书的内容包括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与定理、受力分析方法与应用、力学性能计算、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系统的内容布局,该书全面介绍了机械原理的理论与实践。
3. 该参考书有何特点?《807机械原理参考书》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性。
作者通过逐步引导,从基本概念到深入原理,将读者引入机械原理的世界。
该书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
4. 阅读该参考书能获得哪些收获?通过阅读《807机械原理参考书》,读者可以获得以下收获: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机械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与应用、学会使用计算工具和工程软件进行机械性能的分析与优化、提升机械设计与研究的水平等。
892机械原理参考书目

892机械原理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机械原理的参考书目:
1. 《机械设计基础(第7版)》作者:刘忠敬
2. 《机械原理》作者:Alan Seidel
3. 《机械原理》作者:赵光平
4.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作者:王明求
5. 《机械原理与设计》作者:陈强
6. 《机械原理课题与设计题集》作者:杨福家
7. 《机械原理教程》作者:刘庆会、程麒生
8. 《机械原理(下)》作者:曹红军
9. 《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第四版)》作者:邓才奇、堵全明、董奇权
10. 《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第五版)》作者:熊仲良、陈通、穆恩洪
这些参考书目既包含了基础概念和理论,也包含了实际应用和设计案例,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参考。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of Machinery课程代码:011093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分: 4 总学时数:58+6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概要: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的基本理论——有关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等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它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机构简图测绘及机构组成原理。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应用及其设计。
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轮系的分类和应用。
计算轮系的传动比,了解轮系设计的基本问题。
了解机构组合的基本知识。
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知识。
机械系统动力学: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力学模型。
机械运动方程式。
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
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方法。
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平面机构振动力的平衡原理。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具有综合简单机械传动方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机械原理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本章的重点:是介绍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5学时)运动副,平面运动副的类型。
运动链。
机构运动简图。
平面机构的结构公式,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的组成原理。
机械原理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图
● ● ● ● ● ● ● ● ● ●
构件平面运动类型 定轴转动、直线移动、平面平行运动、一般平面运动。 构件运动方式 连续单向运动、间歇单向运动、连续往复运动、间歇往复运动等。 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的运动变换形式 连续转动→单向直线移动 连续转动→往复直线移动 连续转动→带停歇往复直线移动 连续转动→单向间歇直线运动 连续转动→单向间歇转动 连续转动→双向摆动 连续转动→带停歇双向摆动 连续转动→连续转动 往复摆动→单向间歇转动 连续转动→实现预定轨迹等。 实现这些运动传递与变换的机构是有限的。
机构的定义及功能 定义 机构,是两个以上的构件 通过可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 动。 功能 ● 可按预期的规律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与变换。 ● 能将一个或几个构件的给定运动,转变成其他构件所需的某 一确定运动。 机构中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称为原动件(Driving link)或 输入构件(Input link),其余的可动构件具有预期的运动规律,对外 完成某种工艺动作,称为从动件(Driven link, Follower)、输出构 件(Output link)或执行构件(Executive link),固定不动的构件称为 机架(Fixed link,Frame)。
2. 凸轮机构及设计 凸轮机构的结构类型及应用;凸轮机构的 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及其确定的原则;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 规律与选择;凸轮轮廓曲线及凸轮机构基本尺寸设计。 3. 轮系 轮系的结构、分类与应用;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行星 轮系设计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包括类型的选择、传动效率与齿数的 确定等)。 4. 其他常用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等其他常用机构的 主要类型与应用举例。 要求了解常用平面机构的基本结构、类型与应用;掌握机构运 动分析、设计理论与方法,了解机构的运动及传力特性与选择原 则;能对常用机构(平面四杆机构及平面凸轮机构)按基本运动要求 进行尺寸设计。 ● 机械动力学 主要研究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分析、设计理论与方 法。包括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平衡,机 构惯性力的平衡;机器的运转及其真实运动规律,速率波动及其控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