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运动评估量表
言语和语言分级评估量表

会用简单语句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
能用完整语句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能完整地讲述身边的事
能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附:共29个小项目,若某个模块低于70%掌握率,则该模块需要言语和语言康复。
嘴唇能进行交替运动
能够伸舌
能够将舌由一侧移向另一侧
能句,语法无错误
口头交谈中无语法错误和不完整句子
能运用正确的语法交谈,并正确使用形容词、代词等
能运用正确的语法写作
语言
沟通
不存在重复发音,重复内容可以是字、词以及短的词组
说话时能流畅地顺接下去,不存在阻塞
说话时不会延长某个音
儿童言语和语言能力分级评估量表
评估项目
评估分级
备注
0(不是)
1(有时)
2(是)
呼吸
呼吸有规则
腹式呼吸
呼吸足够充分,可以进行任何句长的发音
大部分气流呼出后还能进行任何发音
说话时气息音少
发声
音调正常
响度正常
音质正常
构音
口腔张开时,下颌不偏向任何一侧
咀嚼运动不存在障碍
能撅起嘴唇
能收缩一侧和双侧嘴角
能轻松地上下嘴唇互相贴近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

1□
OD1□
声音改变:(听病人吞咽之前和之后的声音,他应该说"O")
•是
•否
0□1□
0□1□
0□1□
总计:
一分
一分
一分
IT分:不再进入第二步,记录分数5分:继续用液体
1-4分:不再进入第二步,记录分数
5分:继续用固体
总合计(直接和间接吞咽测试):(20分)
★
首先给予病人1/31/2勺类似布丁的糊状食物(类似布丁的食物)。如果给予3、5勺(1/2勺)没有任何症状,则进行下面的评估。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
1.初步检查/间接吞咽澳|试(患者取坐位,至少60度)
是
否
警惕(病人是否有能力保持15分钟注意力)
口水:
•成功吞咽
♦流口水
■声音改变(嘶哑,过水声,含糊,微弱)
1□
0□
0□
0□
1□
1□
总计:
分析:
1-4分:不再进入第二步,记录分数5分:进入第二步
★★
3,5,10,20毫升水一一如果没有症状继续给50堂升水应以患者最快速度进食评估和调查时得出的一个标准。
★★★
临床:一小片干面包,撕下一小片,嘱患者吞咽,重复5次。IOS钟时间限制包括口腔准备期。
2.直接吞咽测试(材料:水,茶匙,食物添加剂,面包)
按5面的顺序:
1
2
3
糊状食物★
液体食物★★
固体食物*★★
吞咽,
•不能
•延迟(大于2s,固体大于IOs)成功吞咽
0□1□
2□
0□
1□
2□
0□
1□
2□
咳嗽(不由自主):
0 岁~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项目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大运动□1 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11 拉腕坐起头竖直短时□21 抱直头稳□30 扶腋可站片刻□40 轻拉腕部即坐起□2 俯卧头部翘动□12 俯卧头抬离床面□22 俯卧抬头 45°□31 俯卧抬头 90°□41 独坐头身前倾精细动作□3 触碰手掌紧握拳□13 花铃棒留握片刻□23 花铃棒留握 30s□32 摇动并注视花铃棒□42 抓住近处玩具□4 手的自然状态□14 拇指轻叩可分开*□24 两手搭在一起□33 试图抓物□43 玩手适应能力□5 看黑白靶*□15 即刻注意大玩具□25 即刻注意胸前玩具□34 目光对视*□44 注意小丸□6 眼跟红球过中线□16 眼跟红球上下移动*□26 眼跟红球 180°□35 高声叫R□45 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语言□7 自发细小喉音R □17 发 a、 o、 e 等母音R□27 笑出声R□36 伊语作声R□46 对人及物发声R□8 听声音有反应*□18 听声音有复杂反应□37 找到声源社会行为□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19 自发微笑R□28 见人会笑□38 注视镜中人像□47 对镜有游戏反应□10 眼跟踪走动的人□20 逗引时有反应□29 灵敏模样□39 认亲人R□48 见食物兴奋R项目 6 月龄7 月龄8 月龄9 月龄10 月龄大运动□49 仰卧翻身R□59 悬垂落地姿势*□68 双手扶物可站立□77 拉双手会走□86 保护性支撑*□50 会拍桌子□60 独坐直□69 独坐自如□78 会爬□87 自己坐起精细动作□51 会撕揉纸张□61 耙弄到小丸□70 拇他指捏小丸□79 拇食指捏小丸□88 拇食指动作熟练□52 耙弄到桌上一积木□62 自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71 试图取第三块积木□80 从杯中取出积木适应能力□53 两手拿住积木□63 积木换手□72 有意识地摇铃□81 积木对敲□89 拿掉扣积木杯玩积木□54 寻找失落的玩具□64 伸手够远处玩具□73 持续用手追逐玩具□82 拨弄铃舌□90 寻找盒内东西语言□55 叫名字转头□65 发 da-da、 ma-ma等无所指R□74 模仿声音R□83 会欢迎R□91 模仿发语声R□56 理解手势□75 可用动作手势表达(2/3)R□84 会再见R社会行为□57 自喂食物R□66 抱脚玩□76 懂得成人面部表情□85 表示不要R □92 懂得常见物及人名称□58 会躲猫猫□67 能认生人R□93 按指令取东西项目11 月龄12 月龄15 月龄18 月龄21 月龄大运动□94 独站片刻□103 独站稳□112 独走自如□120 扔球无方向□128 脚尖走R □95 扶物下蹲取物□104 牵一手可走□129 扶楼梯上楼精细动作□96 积木放入杯中□105 全掌握笔留笔道□113 自发乱画□121 模仿画道道□130 水晶线穿扣眼□106 试把小丸投小瓶□114 从瓶中拿到小丸□131 模仿拉拉锁适应能力□97 打开包积木的方巾□107 盖瓶盖□115 翻书两次□122 积木搭高四块□132 积木搭高 7~8 块□98 模仿拍娃娃□116 盖上圆盒□123 正放圆积木入型板□133 知道红色语言□99 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R□108 叫爸爸妈妈有所指R□117 会指眼耳鼻口手□124 懂得三个投向□134 回答简单问题□100 懂得“不” R□109 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118 说 3~5 个字R□125 说十个字词R□135 说 3~5 个字的句子R社会行为□101 会从杯中喝水R□110 穿衣知配合R□119 会脱袜子R □126 白天能控制大小便R□136 能表示个人需要R□102 会摘帽子□111 共同注意R□127 会用匙R□137 想象性游戏R项目24 月龄27 月龄30 月龄33 月龄36 月龄大运动□138 双足跳离地面□146 独自上楼□156 独脚站 2s□165 立定跳远□174 双脚交替跳□147 独自下楼精细动作□139 穿过扣眼后拉线□148 模仿画竖道□157 穿扣子 3~5 个□166 模仿画圆□175 模仿画交叉线□149 对拉锁□158 模仿搭桥□167 拉拉锁□176 会拧螺丝适应能力□140 一页页翻书□150 认识大小□159 知道 1 与许多□168 积木搭高 10 块□177 懂得“3”□141 倒放圆积木入型板□151 正放型板□160 倒放型板□169 连续执行三个命令□178 认识两种颜色语言□142 说两句以上诗或儿歌□152 说 7~10 个字的句子□161 说出图片 10 样□170 说出性别□179 说出图片 14 样□143 说常见物用途(碗笔凳球)□153 理解指令□162 说自己名字□171 分清“里”“外”□180 发音基本清楚社会行为□144 会打招呼□154 脱单衣或裤R□163 来回倒水不洒□172 会穿鞋□181 懂得“饿了、冷了、累了”□145 问“这是什么? ” R□155 开始有是非观念□164 女孩扔果皮□173 解扣子□182 扣扣子。
运动锻炼评估量表

运动锻炼评估量表
引言
运动锻炼评估量表是用于评估个体在运动锻炼方面的情况和需求的工具。
通过使用这种量表,我们可以对个体的运动能力、锻炼惯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锻炼建议。
量表内容
1. 个人基本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职业:
- 身体状况:
2. 运动锻炼惯
- 每周运动锻炼次数:
- 运动锻炼时间每次:
- 喜欢的运动类型:
- 是否参加过运动比赛:
3. 运动能力评估
- 有无运动相关的伤病史:
- 基本体能评估:
- 心肺功能测试结果:
- 肌肉力量测试结果:
4. 健康状况评估
- 是否有慢性疾病:
- 是否有运动禁忌症:
- 有无需特别关注的健康问题:
评估结果和建议
通过分析个体的量表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评估结果和相应的锻炼建议:
1. 运动能力评估结果:
- 心肺功能:优/良/中/差
- 肌肉力量:优/良/中/差
2. 健康状况评估结果:
- 慢性疾病:有/无
- 运动禁忌症:有/无
- 需特别关注的健康问题:有/无
3. 锻炼建议:
- 针对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锻炼计划。
- 建议在进行运动锻炼前咨询医生或专业运动教练。
结论
运动锻炼评估量表是一种有助于评估个体在运动锻炼方面需求
和情况的工具。
通过对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我们
可以制定相应的锻炼建议,促进其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在进行
运动锻炼前,我们也应该谨慎对待,咨询医生或专业运动教练的建议。
新生儿口腔运动评定量表的信效度及反应度研究

n fc n i e e c s i n a t t e d n e f r n e P< 0 0 o l) Co c u i n Th iia td f r n e n i f n s wih f e i g p r o ma c ( f . 1 f ra 1 . n l so eNOM AS i u e u ,wi c e t b e r l — s s f l t a cp a l ei h a
b l y。v ldiy a d r s onsv ne s, i s e sn r lm ot r f nc i n pr t r i a s ii t ai t n e D ie s n a s s ig o a— o u ton i e e m nf nt . Ke r y wo ds: r t r i f nt N e na a r lM ot s s m e al r l iiy; v ld t r s 0n i e s p e e m n a s; o t IO a or As e s ntSc e; ei lt ai iy; ab e p s v ne s
M AS) i r t r i a s a d t p ov d n e f c i o or a s s i p e e m n a s s ki n p e e m nf nt , n o r i e a fe tve t olf s e sng r t r i f nt uc ng. M e h s The N OM A S w a a t od s d m i s e e o 52 pr t r nf nt o e t bls i e r t rr la lt nit r d t e e m i a st s a ih nt r a e eibiiy,v ldiy a e po i ne s a i t nd r s nsve s .Re ulsT h OM AS h d a c pt bl s t e N a ce a e i e na o it n y ( o nt r lc nss e c Cr nba h s d 0 7 0 2) Ston or ea i e e f c 一 .6 .8 . r g c r ltonsw r oun t e n s Or son t ) A S a e dng pe d be w e c e he N( M nd f e i r f r a e ( b o u eSp a m a 一 0 3 0 8),i c tn a c pt bl onv r ntv ldiy. Thes o e ft O M A S s w e i o m nc a s l t e r n S r .5 .8 ndia ig c e a e c e ge a i t c r so heN horso s ees f h entl a- tr ses n cl i pe r fns/ egWe to Wa gY n ei it,vl i n epni ns eN o aa Orl o ssmet a rt m i at/ P n na , n ig, a i it v ot Mo A S en e n we Mi / ( co l f Nus g, kn no dcl olg ,B iigj 04 ,C ia n / S ho ri PeigU inMe i l e e 0 1 4 hn ) o n aC e jn
口腔运动

背景:早产儿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早产儿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各种神经反射未臻完善,这一特征在经口喂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容易出现吸吮吞咽功能障碍、吸吮-吞咽-呼吸失调、行为状态组织能力下降等,导致经口喂养困难。
经口喂养的困难影响婴儿达到全口腔喂养的能力,延长住院时间,而且有可能导致长期的喂养问题。
国内对于改善经口喂养的困难仅仅涉及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的使用,且只是关注其对早产儿生化指标的作用,国外早已开始研究通过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的口面部进行刺激进而起到协调吸吮-吞咽-呼吸的作用,同时也有研究开始探讨NNS和口腔刺激(Oralstimulation,OS)联合使用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但是仍然缺乏联合使用是否优于两者单独使用的论证。
因此本研究旨在引进国外的口腔运动干预方案,通过评价不同的干预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为临床找到最有效的口腔运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引进国外的口腔刺激方案,并评价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重增长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12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4组,其中NNS组(28名),OS组(29名),NNS和OS联合使用组(33名),对照组(32名),四组早产儿母亲在年龄、孕产次、定期产检与否、激素使用、既往史、围产期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机械通气与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NS组在管饲喂养期间,喂养前、喂养后各给予安慰奶嘴吸吮5min,每天7-8次;OS组是在管饲喂养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1次/24h; NNS和OS联合使用组在管饲喂养之前15min进行12min的口腔刺激和3min的NNS,1次/24h;对照组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喂养护理常规。
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

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
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分数评分标准
5分恢复良好,能完全独立生活
4分中残,有一定的智力和神经功能损害
3分重残,神志清楚,生活需要照料
2分植物生存
1分死亡
2.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睁眼反应记分言语反应记分运动反应记分正常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命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定位动作 5
刺痛睁眼 2 含糊不清 3 肢体回缩 4
无反应 1 唯有声叹 2 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肢体过伸 2
无反应 1
3.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
分数评分标准
1级正常
2级可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但有时混乱
3级有时可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但多半不可能
4级完全不能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
4. 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估
分数上肢下肢
1级正常正常
2级远端关节活动(包括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 远端关节可活动(包括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
3级臂可上举,肘可屈伸腿可上举,膝可屈伸
4级只能在床上屈伸只能在床上屈伸
5级完全不能活动完全不能活动
5. 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asky Performance Scale)
分数评分标准
100 正常,无任何病症
90 可以正常活动,仅有轻微的病症
80 可以正常活动,但略感吃力
70 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正常工作
60 偶尔需要帮助,但生活大部分能够自理
50 经常需要帮助和护理
40 绝大部分日常活动需要帮助和护理
30 卧床不起,需住院治疗,但无生命危险
20 病情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10 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0 死亡。
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

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
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分数评分标准
5分恢复良好,能完全独立生活
4分中残,有一定的智力和神经功能损害
3分重残,神志清楚,生活需要照料
2分植物生存
1分死亡
2.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睁眼反应记分言语反应记分运动反应记分正常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命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定位动作 5
刺痛睁眼 2 含糊不清 3 肢体回缩 4
无反应 1 唯有声叹 2 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肢体过伸 2
无反应 1
3.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
分数评分标准
1级正常
2级可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但有时混乱
3级有时可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但多半不可能
4级完全不能沟通意志及理解语言
4. 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估
分数上肢下肢
1级正常正常
2级远端关节活动(包括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 远端关节可活动(包括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
3级臂可上举,肘可屈伸腿可上举,膝可屈伸
4级只能在床上屈伸只能在床上屈伸
5级完全不能活动完全不能活动
5. 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asky Performance Scale)
分数评分标准
100 正常,无任何病症
90 可以正常活动,仅有轻微的病症
80 可以正常活动,但略感吃力
70 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正常工作
60 偶尔需要帮助,但生活大部分能够自理
50 经常需要帮助和护理
40 绝大部分日常活动需要帮助和护理
30 卧床不起,需住院治疗,但无生命危险
20 病情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10 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0 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运动评估量表(SOMA:schedule for oral motor assessment)David Skuse, Jim Stevenson, Sheena Reilly and BereniceMathisen. Schedule for Oral-Motor Assessment (SOMA): Methods of validation.DYSPHAGIA,1995,10(3):192-202
Braun M A , Palmer M M. A pilot study of oral-motordysfunction
in“at-risk”infants .PhysOccupTherPediatr ,1985 ,5 (4) :13-26.
Palmer M M , Crawley K, Blanco I A. Neonatal Oral-MotorAssessment Scale : a reliability study. J Perinatol ,1993 ,13 (1) :28-35.
彭文涛,王迎,魏珉. 新生儿口腔运动评定量表的信效度及反应度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10,25(21):37-39
NOMAS 量表由Braun 等[7 ] 于1986 年研制,后经Palmer 等[4 ] 予以修订。
可用于测评新生儿口腔运动功能,共28 个条目,分别对下颌开闭速率、节律、一致性(14 个条目) 以及舌运动方向、范围和速率(14 个条目) 6 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将吸吮型态划分为正常(10 个条目) 、失调(8 个条目) 和障碍(10 个条目) 3 种型态。
正常型态指吸吮期间吸吮-吞咽- 呼吸协调良好,比率1 ∶1 ∶1 ,吸吮脉冲10~30 次/ 组,吸吮间歇短暂;失调型态指吸吮节律不规则,吸吮- 吞咽- 呼吸不协调;障碍型态指出现舌和下颌的异常运动造成喂养中断。
参考既往研究[8 ] ,对正常型态采用3 级评分法: 0 分无, 1 分< 50 % , 2分≥50 % ,分数越高表明吸吮功能越好;失调和障碍型态采用2 级评分法:0 分无,1 分有,分数越低表明吸吮功
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