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第四章:常见疾病的营养
临床营养学常见疾病的营养

临床营养学常见疾病的营养
34
4、矿物质:血清锌、铜、硒低下。 5、维生素:易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 6、能量:摄入减少,消耗增加,体
重下降,抵抗力降低。
临床营养学常见疾病的营养
35
(二)营养治疗
1、高蛋白
高蛋白饮食对于已受损害的肝细胞具 有促进修复的作用,且肝硬化病人肝 脏合成血浆蛋白质的能力下降,晚期 出现腹水又会丧失大量蛋白质,故常 有低蛋白血症。
2、水与电解质:肾小球过滤下降,水 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是造成循环充 血(肺水肿)和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临床营养学常见疾病的营养
42
(二)营养治疗
1、低蛋白 尿素氮升高,蛋白质不超过0.6g/
Kg.d ,并多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 蛋白。当患者尿量增多至每日1000ml 以上时,可逐渐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 量,但不要超过0.8g/Kg.d。
15
6、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B6能降低血脂的水平;
维生素C能使部分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的 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
性,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 尤对心肌梗死的病人,维生素C能促进
心肌梗死的病变的愈合。
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肪过氧化, 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氧
耗量。
平时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 C、维生素E的食物。
32
四、肝硬化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 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 反复作用,造成肝脏的弥漫性 损害,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 为肝硬化。
临床营养学常见疾病的营养
33
(一)相关营养素
1、碳水化合物:糖代谢异常表现为糖 耐量曲线的异常和低血糖。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Nutrition总学时:38讲授学时:26实验学时:12学分:2.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营养学是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在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熟悉健康人群的营养及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临床营养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熟悉不同系统疾病的营养需求、防治及膳食治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疾病提出适宜的营养治疗方案。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营养学基础(8学时)教学目标:通过"营养学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和能量的来源与参考摄入量,理解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和膳食纤维的营养学意义。
教学要求:识记:(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的概念、分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2)能量的应用单位,换算关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3 )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
(4)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
(5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6)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7)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营养状况评价与缺乏症,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8 )矿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9)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食物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10 )水的种类和需要量。
(11)膳食纤维的概念,种类,来源与参考摄入量。
理解:(1)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的营养学意义。
(2 )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3 )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4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5 )常见重要元素(钙,磷,镁,铁,碘,锌,铜)的营养学意义。
临床营养治疗学

临床营养治疗学概述1.医院营养管理2.医院基本饮食3.医院治疗膳食医院营养管理1.社会教育:行政管理、职业道德等。
2.医学: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辅助诊疗、临床症状等。
3.营养:正常人群的预防保健、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等。
4.食品:食品卫生管理等。
5.财务: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
6.膳食:病员膳食管理、膳食调查等。
第一节:行政管理体制与任务❖体制:医院的营养科(室)是医疗技术科室之一,应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主要任务是:负责住院病人基本膳食、治疗膳食、包括诊断用膳、代谢膳食及肠内、肠外营养的调配和供应;承担疑难、危重及手术病人的营养会诊、查房、病案书写;制定各种膳食配方、治疗膳食加工、烹调指导,病人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及膳食指导;检查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开展营养宣教、咨询工作、营养门诊工作;完成教学和可开展科研工作。
人员配备与职责❖行政管理人员❖营养技术人员❖员工的配备❖制定完善的各类人员职责营养科室工作制度❖应根据各医院不同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管理制度。
❖如:营养科门诊制度、科室会诊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营养医嘱制度、营养病案书写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前检查制度、膳食调查和营养成分分析制度、治疗膳食电脑配方制度、住院病人营养宣教及膳食指导制度、病员经委会制度、征求意见制度、食谱制度、医疗膳食常规(不少于25种)、食品采购及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安全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奖惩制度、特灶点菜及代病员食品加工制度、各种肠内营养配制制度等。
物资管理医院营养科(室)不同于医院其他医技科室,它包含着物业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
物业管理❖病员食堂的建筑应根据卫生环保部门要求远离污染源。
❖靠近医院住院部大楼。
❖有安全卫生通道和食堂配备专用电梯。
❖食堂的通风设备、上下水设备、卫生设备、厨具配备及内部装修均应符合卫生防疫、消防的规范要求,又能保障正常运转。
临床营养学4

•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足够能量,防止 蛋白质的降解 • 动用脂肪过多可导致酮体过多,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可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解毒作用
• 糖酵解产生的葡萄糖醛酸可与外来化合物 与细菌产生的毒素并排除体外
• 提供膳食纤维
• 膳食纤维可改变大便性状
其他
• 控制细胞膜通透性 • 携带信息
供给和储存能量
• 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产生4大卡能量,其终产 物为水及CO2 • 其提供能量占每天人总能量的50-60% • 为肌肉、脑、心脏、红细胞、白细胞等等 量来源 • 缺氧状态下,其可通过糖酵解来提供能量
构成机体细胞及组织
• 每个细胞含2-10%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 脂、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 于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间及细胞间质 中。 • 糖蛋白及蛋白多糖还具有润滑作用,如关 节、消化液、肺组织中。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

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第一篇: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0701113)一、课程说明课程总学时数36,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周学时2,学分2,第四学期开课。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临床营养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其研究内容和应用方法。
(2)掌握基础营养、食物的营养价值、公共营养、妇幼及老人营养、临床疾病营养。
(3)能够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评价机体营养状况;结合临床病例制定营养处方,预防保健治疗临床疾病。
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1---4节(营养素概论)2学时第一章5—8节(营养素概论)2学时第二章1—4节(健康人群的营养)2学时第二章5—7节(健康人群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节(医院膳食)2学时第三章第2节(循环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3节(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6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7节(代谢疾病与营养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9节(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4学时第三章第10节(烧伤患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1节(肿瘤患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2节(儿科疾病的营养)2学时第三章第13节(孕、产妇和乳母的营养)2学时实践教学营养状况的评定2学时一日食谱计算及评价2学时常见疾病营养处方的制定2学时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临床营养学》张爱珍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参考书目:(1)郭红卫主编《医学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高言诚主编《营养学》,北京体院出版社,1991年2月5、课程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了解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临床营养的主要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膳食指导。
难点是将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临床各疾病的营养代谢障碍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相适应的临床营养处方。
临床营养学与膳食指导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 持能量平衡,预防肥 胖和营养不良。
安全原则
选择新鲜、卫生、无污染的食 物,避免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 残留。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方式, 遵循食品安全规范,预防食物 中毒和感染。
关注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等 成分,尽量减少摄入量,确保 膳食安全可靠。
03
常见疾病与营养需求
Chapter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肥胖者等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其膳食指导 和营养需求。
05
营养补充与药物治疗
Chapter
营养补充剂的选择与使用
01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根据个体需求和缺乏程度,选择合适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如钙、
铁、锌、维生素C等。
02
特殊营养补充剂
针对特定疾病或状况,选择相应的特殊营养补充剂,如蛋白粉、鱼油、
特点
临床营养学强调个体化、精准化的营养供给,根据 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状况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临床营养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治疗与康复
合理的营养供给能够提高 患者的免疫力,加速伤口 愈合,促进疾病的治疗和 康复。
预防疾病
通过合理的膳食指导,可 以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发 生,如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等。
抗氧化剂等。
03
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适量使用营养补充剂,避免过量摄入引起不
良反应。
药物治疗与营养补充的相互作用
药物对营养状态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营养素吸收障碍、代谢异常或消耗增加,影响 患者的营养状态。
营养状态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营养不良或营养素缺乏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需关注药物与营养素 的相互作用。
临床营养学第四章

营养护理 ❖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 大力宣传戒烟 ❖ 食物的选择
急性胃炎
营养治疗 ❖ 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 ❖ 大量饮水 ❖ 饮食以流质为主 ❖ 少量多餐
❖ 营养护理 ❖ 协助做好饮食调理 ❖ 注意饮食方案的调整 ❖ 食物选择:分期
慢性胃炎
营养治疗 ❖ 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 ❖ 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 ❖ 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 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 ❖ 祛除病因 ❖ 注意烹调方法的选择
营养护理 ❖ 加强患者营养教育 ❖ 了解病情 ❖ 食物的选择
消化性溃疡
营养治疗 ❖ 营养全面合理 ❖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 适当控制一般调味品的使用 ❖ 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 选用细软、易消化、刺激性弱的食品并注意
烹调方法的选择
营养护理 ❖ 主动与患者交流 ❖ 加强与营养师的沟通 ❖ 开展营养评估 ❖ 食物的选择
营养治疗 ❖ 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质 ❖ 充足的热能 ❖ 限制钠盐和水分 ❖ 适量的脂肪 ❖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 适宜的矿物质和充足的维生素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营养护理 ❖ 加强健康教育 ❖ 全面了解病情 ❖ 食物的选择
急性肾衰竭
营养治疗 ❖ 充足的能量 ❖ 高生物价低蛋白饮食 ❖ 充足的维生素和适宜的矿物质 ❖ 严格限制入液量 ❖ 限制钠盐摄入 ❖ 限制钾的摄入
巨幼红细胞贫血
营养治疗 ❖ 补充叶酸 ❖ 补充维生素B12
白血病
营养治疗 ❖ 日常饮食应细化、易消化,合理烹调,少量
多餐 ❖ 合理选择营养途径 ❖ 适宜的能量供给 ❖ 营养素比例 ❖ 多饮水 ❖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营养治疗 ❖ 忌碘 ❖ 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摄入 ❖ 注意补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

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临床营养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临床营养学》课程代码:130029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总学时:20学时理论学时:14学时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临床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科学。
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随着临床营养学和医学的发展,临床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剩或者结构不合理,都会引起与营养有关的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及肿瘤等均与临床营养学密切相关,通过营养干预、营养治疗可能达到减少发病、减轻症状、控制与稳定病情的目的。
通过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营养支持与营养护理可以满足人们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迫切愿望。
因此,在整个临床营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把握疾病的营养干预、营养支持、营养治疗与营养护理这个重点。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实习,要使学生掌握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碳水化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营养素生理功能与膳食来源;掌握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与常见的营养问题;掌握糖尿病患者能量营养相关因素、营养治疗和营养护理;熟悉平衡膳食及医院的基本膳食、试验膳食、治疗膳食;熟悉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全方位的治疗、护理。
(三)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设计(1)《临床营养学》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护理大纲并结合历年来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
本标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循环系统疾病与营养
●高血压
相关营养素
1.Na:血容量增加,血管敏感性↑→小V痉挛、外周血管阻力↑→高血压→损害肾脏→
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
2.K:减少Na的不良反应,阻止过多食盐引起的血压升高,利于水钠排出,可防治高血压
3.Ca:钙的摄入与血压负相关,钙摄入不足时血压升高
营养治疗
1.减少或限制钠的摄入:<6g/d
2.适当增加K和Ca的摄入
3.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过量摄入,控制体重
4.限制饮酒
营养护理
1.主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2.全面介绍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性
3.加强健康教育中的饮食心理护理
4.食物的选择:忌酒精、过咸食物
●冠心病
相关营养素
1.能量
2.脂肪: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冠心病危险性正相关,饱和脂肪酸升血胆固醇,不饱
和脂肪酸促进胆固醇分解
3.水化合物:过多转化为脂肪
4.膳食纤维:可溶性可降低血胆固醇
营养治疗
1.控制总能量:急性心肌梗死时1000Kcal/d
2.限制脂肪:胆固醇<300mg/d,高脂血症者<200mg/d,避免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3.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少用单、双糖,大豆可降胆固醇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过量增加胃肠道负担,影响某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吸收
5.补充维生素:VB6降脂,VC降胆固醇,促进梗死部位愈合、改善冠状动脉血供
6.限制钠盐摄入:<6g/d
二、消化系统疾病与营养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营养治疗(着重饮食方式,非营养素量的控制)
1.营养全面合理
2.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3.适当控制一些调味品的使用:不宜过酸、甜、咸
4.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5.选用细软、易消化、刺激性弱的食品并注意烹调方法的选择
6.避免粗糙、生冷、过热、粗纤、刺激性、油煎、油炸,不宜喝牛奶(促进胃酸分泌)
●胆囊炎与胆结石
1.严格限制脂肪:30~40g/d
2.限制胆固醇、增加磷脂摄入:胆固醇<300mg
3.适宜的能量:1800~2000Kcal
4.适宜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利胆
5.适量蛋白质:1~1.2g/kg.d ,或50~70g/d
6.丰富的维生素:VA防止胆结石形成,VK解痉
7.少量多餐,充分饮水:1000~1500ml/d
8.缩短空腹时间
●肝硬化
1.高蛋白质、高能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
2.肝性脑病:严格限制蛋白质,增加支链氨基酸摄入(牛奶、黄豆、红枣),避免芳香族
氨基酸(带皮的鸡、猪、牛、羊、兔肉)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细软、易消化、少刺激
三、代谢疾病、营养疾病
●糖尿病
血糖指数:摄入含糖类50g的食物与摄入相当量的标准食物(葡萄糖/白面包)后,两者体内血糖水平应答的比值(<55低,>70高)
粗粮<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精制糖,多食物混合<单一食物
营养素
1.脂肪:宜用不饱和脂肪酸
2.维生素:VC、VE、β胡萝卜素阻断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
3.膳食纤维:减缓糖的吸收
营养治疗
1.限制总能量:达到和维持标准体重
2.保证碳水化合物摄入:250~350g/d,根块类可代替部分主食,限制水果
3.适量蛋白质:1g/kg.d ,氮质血症、尿毒症减少
4.限制脂肪:占总能量20~25%,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脂占10%
5.增加膳食纤维:35g/d,不溶性纤维(麦麸、黄豆皮)限量,影响无机盐、维生素吸收
6.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供给
7.微量元素补充:锌、锂、镁、锰
营养护理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2.正确开展心理治疗
3.掌握饮食计算与餐次
4.总能量=标准体重×日热量供给量
5.餐次:至少3餐/d,定时定量,加餐从原三餐定量中分出
6.协助临床医师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
例:男,52岁,身高166cm,体重64kg,轻体力劳动
标准体重=166-105=61kg
每日所需总能量=61×30=1830Kcal
碳水化合物:1830×60%=1098kcal,1098÷4=274.5g
蛋白质:61×1=61g,61×4=244kcal
脂肪:1830-1098-244=488kcal,488÷9=54.2g
●痛风
1.限制总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保持理想体重
2.限制蛋白质、低脂肪饮食:首选鸡蛋、牛奶,0.8~1g/d.kg(痛风性肾病时适当补充,
氮质血症严格限制),限制饱和脂肪酸,肉禽类可煮沸后弃汤食用少量
3.严格限制嘌呤饮食:<300mg/d,瘦肉、动物内脏、鱼
4.多饮水、忌饮酒:2000~3000ml/d,乳酸诱发痛风
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碱性食物,VB、VC促进尿酸盐溶解
6.限制刺激性食物,茶、可可、咖啡可适当饮用
四、外科疾病与营养
围手术期
相关营养素
1.蛋白质:肌蛋白分解加强,负氮平衡,总氮丢失量与创伤严重程度正相关,100g全血
=3g氮=19g蛋白质,低蛋白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内脏水肿、伤口愈合迟缓、易感染
2.脂肪:能量的主要供应者
3.碳水化合物: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术后早期血糖↑
4.水电解质: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水钠潴留、K排出量↑、Na排出量↓
营养治疗——术前
营养治疗原则
1.尽量改善病人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其他各项营养指标,最大限度提高其手术耐受
力
2.尽量肠内营养
3.限期手术多肠外营养
4.急诊手术中心静脉置管
营养治疗方法
1.能量:2000~2500kcal/d,碳水化合物占65%主要,脂肪低于正常(15%~20%),蛋白质
15%~20%或1.5~2g/d.kg
2.维生素:术前7~10d每天 VC100g、胡萝卜素3mg、VB15mg、VPP50mg、VB66mg,出血时
补充VK15mg
3.治疗合并症
1)病人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腹水时,输全血、血浆、清蛋白外,应膳食补充足够蛋
白质和能量
2)高血压者低盐、低胆固醇饮食,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再手术
3)糖尿病者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尿糖定性为阴,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4)肝功能不全:限制芳香aa,选BCAA(支链氨基酸,亮、异亮、缬aa,骨骼肌内代
谢)
5)肾功能不全:高能量、低蛋白、限盐饮食
营养治疗——术后
4.营养原则:肠内营养为主,必要时静脉补充部分营养素
5.胃肠道手术:禁食2~3d,肠外,排气后少量清流质,5~6d后少渣半流,10d软食,禁
产气食物。
直肠肛门术限粗纤维
6.肝、胆、脾术:似胃肠道术,低脂、高蛋白
7.口咽部术:冷流质
营养治疗
1.能量:
2.碳水化合物:55~60%,脂肪:20~30%肝病选MCT(中链),蛋白质:15~20%
3.维生素:大剂量水溶性维生素,VC合成胶原蛋白、促进伤口愈合,VB能量代谢、伤口
愈合、失血耐受力
4.能量需要量=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EE)×活动系数(绝对卧床1.1,卧床1.2,轻度活动
1.3)×应激系数
营养护理
1.认真做好营养教育
2.正确进行营养评估;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
3.密切观察全身营养状况变化
4.食物的选择
5.非消化道手术: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
6.消化道手术:肠外营养—早期要素营养制剂—流食—普食,胃肠道功能恢复后高蛋白、
少渣饮食
●烧伤
代谢特点
1.基础代谢:早期下降(低潮期),分解代谢明显增强(高潮期)
2.碳水化合物可维持12h,蛋白质分解提供12~22%能量,脂肪氧化提供80~90%
营养方案
注意事项:
1)膳食营养必须考虑病情和病程
2)食物选择必须结合病情
3)注意烧伤部位
4)参考病人饮食习惯
5)注意餐次安排与用量
6)关注烧伤原因
食物选择:
1)休克期:V补液,肠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限水
2)感染期:高维生素,逐渐增加蛋白质、能量
3)康复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种矿物质
●恶性肿瘤
相关营养素
1.蛋白质:动物蛋白、总蛋白摄入量与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正相关,与
肝癌、食管癌负相关
2.脂肪: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与脂肪摄入量,尤其动物脂肪正相关
3.膳食纤维:减少膳食纤维增加大肠癌发病率,过多导致胃癌和食道癌
4.矿物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成分,摄入量与恶性肿瘤死亡率负相关
●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人体
需要,需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食物中某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称其为~。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品混合食用,使其中氨基酸模式与人类接近,提高其营养
价值。
●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蛋白质生物价: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潴留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