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题库原子结构(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原子结构1.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

下列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玻尔B.道尔顿C.卢瑟福D.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A项,玻尔在1913年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故不选A;B项,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实心球式原子模型,故不选B;C项,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故不选C;D项,爱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学家,主要进行物理理论研究,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无关,故选D;故选D。

2.首次将量子化概念运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A.玻尔B.爱因斯坦C.门捷列夫D.鲍林【答案】A【解析】A项,玻尔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故A 正确;B项,爱因斯坦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故B错误;C项,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故C错误;D项,.鲍林根据光谱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提出了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故选A。

3.下列各电子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A.N电子层B.M电子层C.L电子层D.O电子层【答案】C【解析】第1电子层只有1个能级(1s),第2电子层有2个能级(2s和2p),第3电子层有3个能级(3s、3p和3d),依次类推。

前两个电子层没有d能级,从第3电子层才开始出现d能级。

4.下列原子轨道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5d B.6p C.4f D.7s【答案】C【解析】能级中所含原子轨道的数目取决于能级种类,与电子层序数无关,s、p、d、f 能级分别含有1、3、5、7个原子轨道,每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4f轨道容纳电子数最多。

5.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如图所示,下列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A.(1)(3)(2)(4)(5) B.(1)(2)(3)(4)(5) C.(1)(5)(3)(2)(4) D.(1)(3)(5)(4)(2)【答案】A【解析】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对应(1);1904年,汤姆孙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对应(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对应(2);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卢瑟福核式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对应(4);20世纪20年代中期建立量子力学理论,产生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对应(5);综上所述,正确的演变顺序为(1)(3)(2)(4)(5),故选A。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五章 第一讲 原子结构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题库:第五章 第一讲 原子结构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讲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比为当Up和294117Up 年十大科学发觉。

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临时定为Up,下列关于29311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93117Up和294117Up是两种元素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C.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D.293117Up和294117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解析293117Up和294117Up是同种元素的两种核素,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该核素的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293117Up和294117Up的质子数、电子数都是117,而质量数分别为293、294,中子数分别为176、177,C、D选项均错误。

答案 B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位素、核素以及同位素原子中各种微粒的数量关系。

A 项中13C和14C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项中1H和2H是氢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质子数均为1;C项中14C和14N质量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等;D项中的6Li与7Li为锂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均为3,中子数不等,分别为3和4。

答案 D3.近年来我国政府强化了对稀土元素原料的出口管制,引起了美、日等国家的高度关注与不满。

所谓“稀土元素”是指镧系元素及第五周期ⅢB族的钇(39Y),它们被称为“工业味精”。

它们在军工生产、高科技领域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稀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均有5个电子层B.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均含有3个电子C.它们均是金属元素D.76Y、80Y中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解析镧系元素属于第六周期,而周期序数等于电子层数,A错;过渡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只有1~2个,B错;76Y、80Y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错。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性质习题含解析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原子结构与性质习题含解析

课后跟踪训练(三十七)[基础巩固练]1.(2019·西安中学模拟)以下表示氧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解析]A项,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项,只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C项,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D项,包含了能层、能级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

[答案] D2.(2020·江西名校联考)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且所表示的元素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解析]根据洪特规则,选项A中2p能级的3个电子应分别占据3个2p原子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错误;选项B中的2s能级的电子发生跃迁,是激发态,错误;选项C中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是按照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排布的,正确;选项D中的2s能级的电子发生跃迁,原子属于激发态,错误。

[答案] C3.(2019·湖北襄阳考试)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解析]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 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B错误;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C正确;25Cr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轨道能量较低,故D错误;故选C。

[答案] C4.(2020·山东烟台联考)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Ne]3s23p2;②[Ne]3s23p3;③[Ne]3s23p4;④[Ne]3s23p5,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④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2s22p2;②2s22p3;③2s22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①C.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元素X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1)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解析]A项,①为Si,②为P,③为S,④为Cl,原子半径最大的为Si,错误;B项,①为C,②为N,③为O,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C<O<N,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①,错误;C项,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正确;D项,根据电离能变化趋势,X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其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与Cl2反应时应呈+2价,错误。

一轮复习原子结构

一轮复习原子结构

例 1 下列关于202 ) 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198 A.202 78Pt 和 78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198 B.202 78Pt 和 78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198 C.202 78Pt 和 78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198 D.202 78Pt 和 78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2、不同能层的能级组成不同能层含有的轨道数
能层
能级 轨道数

1s 1 11

2s 2p 1 22 3

3s 3p 3d 1 3 33 5

4s 4p 4d 4f 1 3 5 44 7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各能层的能级等于该能 层的序数,轨道数等于该能层序数的平方
3、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大小关系
【例 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13C 和 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 和 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 和 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 和 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解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的同
18
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设 )。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 与 18O2 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 与 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O 与 18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 个氧原子
16
O2 和 1.12 L
18
例3 D A项中两种原子互为同位素;B项中两分子均 为化合物,不属于同位素范畴;C项中两种分子的化学性质 应几乎完全相同。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按电子排布,可以把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A.Fe B.Mg C.Br D.Cu【答案】C【解析】F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属于d区元素,A项错误;Mg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属于s区元素,B项错误;B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5,属于p区元素,C 项正确;Cu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属于ds区元素,D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B.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C.2s轨道在空间呈双球形分布D.基态原子3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原子第-电离能小于3p能级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答案】B【解析】A项,非金属越强,则电负性越大,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A项错误;B项,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可知最外层为第四层,且含有3个电子,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族,B项正确;C项,s能级的轨道为球型,则2s轨道在空间呈球形分布,C项错误;D项,核外电子半充满为稳定结构,则基态原子3p能级电子半充满的原子第一电离能大于3p能级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项错误;故选B。

3.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的元素是()A.稀有气体元素B.过渡元素C.主族元素D.卤族元素【答案】B【解析】在最外能层p轨道上填充有电子且未满时,一定为主族元素;最外能层p轨道上未填充电子,而在d(或f)轨道上填充有电子的元素,一定是过渡元素。

故电子排布为[Ar]3d54s2的元素为过渡元素。

故选B。

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的元素所属的区、周期和族为()A.p区、第五周期、第ⅠB族B.ds区、第五周期、第Ⅰ族C.d区、第四周期、第ⅠB族D.ds区、第五周期、第ⅠB族【答案】D【解析】依据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Ar]3d104s1进行迁移,则可推断出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r]4d105s1的元素属于第五周期第ⅠB族元素,位于ds区。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25原子结构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25原子结构

考点25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2021河北卷)用中子轰击Z N X 原子产生α粒子(即氦核24He)的核反应为Z N X+01n →P 7Y +24He 。

已知元素Y 在化合物中显+1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3XO 3可用于中和溅在皮肤上的NaOH 溶液B.Y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Y 2O 2C.X 和氢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D.6Y 和7Y 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

依据信息“Y 在化合物中显+1价”和核反应方程式,可推出元素X 、Y 分别为B(硼)和Li(锂)。

H 3BO 3属于弱酸,可用于中和溅在皮肤上的NaOH 溶液,A 项正确。

锂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氧化锂(Li 2O),B 项错误。

B 元素和H 元素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C 项错误。

6Li 和7Li 属于同位素,D 项错误。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B.p 轨道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形C.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D.3p 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 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对应为同一元素答案:D解析:不同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不同,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故A 项正确。

p 轨道电子云形状是极大值在x 、y 、z 轴上的哑铃形,故B 项正确。

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故C 项正确。

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是Si,3p能级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是Si 或S,故D项错误。

3.某元素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A.3p64s1B.4s1C.3d54s1D.3d104s1答案:A解析: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A项为K,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是最外层电子,应为4s1,错误。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轮复习小题训练(解析版)

原子结构与性质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能级上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答案】C【解析】A项,能量越高的电子在离核越远的区域内运动,也就越容易失去,故A不符合题意;B项,在第n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大小顺序为E(ns)<E(np)<E(nd)<E(nf)……,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能级上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项,同一能层中的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则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故C符合题意;D项,电子首先进入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轨道,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在跃迁时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光,这也是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B.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原子的发射光谱C.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D.通过光谱分析可以鉴定某些元素【答案】B【解析】A 项,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生光谱,A项正确;B项,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较高能级时,要吸收能量,摄取到的是吸收光谱,B项错误;C项,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C项正确;D项,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在历史上,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如铯和铷。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D项正确;故选B。

3.某种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有关该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B.该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He]3s23p1C.该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该原子第二能层上有8个电子【答案】D【解析】由电子排布式可以看出该原子核外共13个电子,故只能确定核内质子数为13,中子数无法确定,A项错误;该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1,B项错误;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故最外层有3个电子,C项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18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一遍过专题18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专题18 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由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 112 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m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该元素的名称是为了纪念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得名。

该中心人工合成 Cn 的过程可表示为:70Zn+208Pb═277Cn + 1n.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述合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得到C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C.Cn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是副族元素D.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答案】C【解析】A.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为原子,该反应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该Cn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有关,错误;C.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七周期、零族,则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ⅡB 族,正确;D.该原子的中子数=277-112=165,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65-112=53,错误。

2.《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报道“铊中毒事件”,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已知铊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和。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22 B.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22C.质量数与中子数之差为81 D.质量数与电子数之差为81【答案】C【解析】A、质子数是81,中子数是203-81=122,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22-81=41,故A错误;B. 电子数是81,中子数是203-81=122,中子数电子数之差为122-81=41,故B错误;C. 质量数是203,中子数是203-81=122,质量数与中子数之差为203-122=81,故C正确;D. 质量数是203,电子数是81,质量数与电子数之差为203-81=122,故D错误。

3.俄罗斯科学家用铪和钨两种核素精确测定了地球和月球的年龄,得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它们是根据18272Hf(铪-182)和18274W(钨-182)两种核素的含量比例得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讲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解析A项中75.77%表示35Cl原子的丰度;B项中24.23%表示37Cl的丰度;D项37Cl 的质量数为37。

答案 C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0族元素)。

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显酸性解析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电子层都不超过3。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为4,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8,Y+的电子层数为2,故Y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3层)的比值为2,故Z为S;X为第2周期元素,X为O,四种元素都不是0族元素,W为C。

O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至少2 种二元化合物,A说法正确;CS2和CO2都是直线形分子,B说法正确;Na2CO3和NaHCO3 都是显碱性的化合物,C说法正确;Na2S溶液显碱性,D说法错误。

答案 D3.2010年4月,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元素。

科学家用4820Ca轰击249 97 Bk,生成了6个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原子,其中的5个原子有176个中子,1个原子有177个中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117号元素是副族元素B.249 97Bk的质量数为97C.第117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4820Ca2+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0解析A项,第11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7列即ⅦA族;B项,质子数是97,质量数是249;C项,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所以117 号可能为金属元素。

答案 D4.氢化锂(LiH)、氘化锂(LiD)、氘化锂(LiT)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产生极高的能量,被广泛应用在火箭推进剂和核反应中。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H、LiD、LiT互为同素异形体B.LiH、LiD、LiT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C.H、D、T之间互称为同位素D.LiH、LiD、LiT在反应中常作氧化剂解析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LiH、LiD、LiT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但是H、D、T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LiH、LiD、LiT的化学性质相似,其中Li显+1价,H、D、T均显-1价,在化学反应中-1价的H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2,所以氢化锂作还原剂,所以A、B、D均错误。

答案 C5.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解析依题意知,该元素为Si。

A项,正确;B项,制光导纤维的材料是SiO2;C项,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D项,硅烷不如甲烷稳定。

答案 A6.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若图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 .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c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e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f .①②③是三种不同的原子 A .a 、fB .b 、cC .d 、eD .e 、f解析 ①②③表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所以a 、f 正确,b 、c 、d 、e 错误。

答案 A7.医学界通过用14C 标记的C 60发现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断裂DNA 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4C 与12C 的性质完全不同 B .14C 与14N 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 .14C 60和12C 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 .14C 与12C 、13C 互为同位素 解析 14C 与12C 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14C 原子中有8个中子,14N 原子中有7个中子;14C 60和12C 60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形成的同一类单质。

答案 D8.一个12C 原子的质量为a kg ,一个12C 16O 2分子的质量为b kg ,若以12C 16O 2中的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12C 16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2b a -b B.32bb -a C.16b b -a D.8bb -a解析 一个16O 原子的质量为b -a2kg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为b -a2×116,所以 12C 16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b -a,故B 正确。

答案 B二、非选择题9.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信息B 其单质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与A可形成分子X,X的水溶液呈碱性D 其简单阳离子与X具有相同电子数,且是同周期中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的E 元素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C、F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13个电子(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B、C、E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请写出该化合物对应水化物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________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C、D、E、F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水溶液呈碱性,则A为H,B为N;D的简单阳离子与X的电子数相同,且D是同周期中简单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D为Al;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则E为S,F为Cl;C、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共13个,则C为O。

答案(1)(2)H2O(3)Al2O3两性氧化物Al3++3OH-Al(OH)3AlO-2+H++H2O(4)氧化Cl2+SO2+2H2O===4H++2Cl-+SO2-410.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

请回答:(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Y入手进行推断,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可推断Y为C,不可能是S(S为3个电子层,若为S,另外两种元素只可能为H和He,与题意不符),由XZ3结合题设可推断为NH3。

答案(1)氮碳氢(2)NH3(3)HNO3或HNO2、H2CO3或H2C2O4等有机酸1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 的原子序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时,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A、C能形成1∶1和1∶2两种离子化合物故:A为O,C为Na。

A、B、C、D 原子序数增大,而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推知可能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A形成O2-,C形成Na+,D可能形成Mg2+、Al3+。

又知A、D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C原子序数之和,故D为Mg,B为F。

答案(1)F Mg(2)2Na2O2+2CO2===2Na2CO3+O2(3)c(Na+)>c(F-)>c(OH-) >c(H+)1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Z与N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3)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B 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 比为1∶1∶1。

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 能抑制水的电离,B 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 的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Y 只能为O 元素,M 为S 元素,结合N -、Z +、X +的半径逐渐减小, XN 常温下为气体,可判N 为Cl 元素,Z 为Na 元素,X 为氢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