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养护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和养护PPT培训课件

<饮片标准>:各炮制品含水量
炮制品
酒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米泔水炙 蒸制、煮制、发芽、发酵等制品
水分 ≤ 13%
蜜炙品 烫制后醋淬制品
≤ 15% ≤ 10%
灰分:灰分是将药材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 所剩残留物的重量。干净、无杂质的炮制品高温灰 化所得的灰分称“生理灰分”,同 一品种生理灰分 在一定范围内, 测定灰分可评价炮制品质量和净 度。
浸出物:对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主成分群尚无可靠测
定方法或所测成分含量低于万之一的中药饮片,应根据饮 片的实际情况采用水溶性浸出物或有机溶媒浸出物作为饮 片质量控制指标,有条件者,可采用指纹图谱对其进行质量
控制。通常有:
水溶性浸出物 醇溶性浸出物 醚溶性浸出物
方法: 冷浸法----常温 热浸法----加热
第三节 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炮制品在贮藏过程中,如果保管不当, 所含的水分、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 色素、挥发油等成分,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 响而发生各种变异。
一、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 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 挥发、腐烂等。
(一)虫蛀: 中药及其炮制品被害虫蛀蚀的现象。
<饮片标准>:异性片≤10%;极薄片≤标准0.5mm;薄片\厚片 \丝\块≤标准1mm;段≤标准2mm.
破碎度:不宜切制的或用药需要的药物可粉碎成颗 粒或粉末,要求粉粒均匀、无杂质。
色泽(含光泽):指某种炮制品应有其独特的色泽, 是炮制品内在质量标志之一。
各种炮制品色泽要求(<饮片标准>)
中药饮片的质量 控制和养护
第一节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主要有性状、鉴别、检查、含 量测定、浸出物及包装等项目。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PPT 32张)

(2)对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和饮片养 护,如丹皮与泽泻同储在一起,泽泻就不宜生虫,丹皮不 易变色。白花蛇、乌蛇中放入花椒,这主要利用同储药材 所发出的特殊气味使害虫不易生存,从而起到防止虫害的 作用。 (3)干燥法:应采用摊晾法、石灰干燥法、密封干燥法对 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其水分。 (4)臭氧杀菌法:每季度使用臭氧对药材进行臭氧杀菌。 对将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的药材、中药饮片在专用的密 封条件下,开启臭氧发生器4小时,进行杀菌处理。
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情况及对策表:
几个常用的养护方法有: 1、 (1)易变色的;一般为质地松散的花类饮片如玫瑰花、 菊花、金银花等。应避光储存。 (2)易生虫、霉变的;一般为含淀粉、糖类较高的根及 根茎类如天花粉、怀牛膝、党参等,含油脂、糖类较高的 果实种子类如柏子仁、枸杞、酸枣仁等,动物类如土鳖虫、 壁虎、刺猬皮等。发现生虫、霉变的应在养护室内,进行 低温冷冻杀虫防霉处理,注意控制冰柜温度零度以下,时 限24小时以上,彻底将饮片冻透,以达养护目的。并注意 分类养护,养护后保持冰柜卫生。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 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 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5)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但有些中药的药物活性成 分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或全无。
中药饮片的养护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中的一个特殊分类,由于其形态、成分 、性能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 风险较高,因此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方法、标准及技术要 求也较高,采用的手段也较为多样。从事中药饮片养护工 作的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 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药系列课程之中药养护PPT课件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②、鼠害,对中药的贮存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历来就是中药贮存中的防治对象之一。鼠类 不仅偷食药材,还随处排泄粪便,对药材造 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鼠类是传播病 原微生物的媒介,把一些病毒、致病菌带到 药材上,如鼠疫等,其危害难以估计。
③、害虫,中药的害虫是指贮存保管过程中危 害中药的昆虫而言。蛀食中药的害虫分布较 广,据统计在常用的600余种中药中,被虫 害的占40%左右。
如含有色素的中药(番红花、红花等)会逐渐变色;绿色的某些全草、叶类 等植物药(薄荷、藿香、大青叶等)的颜色也会由深色褪为浅色;含有挥发油类 中药会降
低或散失芳香味,从而影响中药质量。但光线中的紫外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可以利用暴晒杀灭微生物和害虫。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3、化学因素 在贮存过程中,由于中药自身因素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起化学变化的
防为主,防治并举”的中药养护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符合经济、安全、有效、 不污染的防治原则,是一项积极主动的防治措施,也是配合其他防治方法必不可 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害虫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是温暖、潮湿、肮脏,喜在洞孔、缝隙、阴暗 处栖息活动;而中药贮存的环境要求是低温、干燥、清洁。经验证明,重视清洁 卫生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③、加热烘干法 采用火盆、土坑,现多采用烘箱、烘房、干燥机等加热增温驱除水分的方法称
加热烘干法。对于水分过高而又不能曝晒的药材,或者因为阴雨连绵,无法利用日 光曝晒法时,可采用此法。使用此法时,要注意温度及时间的调节。
④、石灰干燥法 应用生石灰吸取药材水分的方法称为石灰干燥法。一般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二、常用养护方法
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1、干燥除湿法 ①、曝晒法
中药饮片养护幻灯片课件

霉变
变色
2
3 4
6 7
风化与潮解
融化与升华
泛油
7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 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 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 过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 白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 者库房及储存环境不符合GSP要求等
青霉
13
5、防治方法
⑴水分控制法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 重 要条件之一,相对湿度不高于70﹪ ⑵温度控制法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条件之一,将库房调节至15℃以 下,具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冷藏防霉法:温度在0℃-10℃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材水分散失, 水蒸(煮)等高温灭菌法而使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风 , 保 持 环 境 卫 生 , 不 宜 储 存 过 久 简
时 要 避 免 重 压 、 避 免 太 阳 暴 晒 要 适 时 通
储 藏 时 不 宜 火 烤 , 以 免 受 高 温 影 响 堆 垛
19
5、对“泛油”药的调理
晾晒法,如当归、防风、党参等 烘干法:温度控制在50℃以下
炒炙法:如九香虫
酒润回色,如枸杞子
14
⑶密封法 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 使中药与外界环境隔绝,阻止了 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氧气,而达到 防止霉变的目的
⑷简易防治措施
◆干燥防霉法:曝晒、摊晾、烘干、 阴干或木炭、石灰等干燥剂 ◆化学熏蒸法:利用防霉剂抑制霉菌 的生长、繁殖
如氨水熏蒸法
15
1、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 度及 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 变异 2、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 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 放。 3、易变色的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款冬花、腊梅 花、扁豆花、菊花、红花、金银花、槐花、莲子心 、麻黄等
中药饮片养护

内容提要
壹
贰
叁
中
影
药
响
的 质 量
中 药 变 异
变
的
异
因
中 药 养 护 技 术
现
素
象 精品课件
肆
中药 常见 变异 现象 及防 护
中药饮片养护
精品课件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 项重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 贮藏养护知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 程中,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 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 变、变色、泛油、散气走味、潮解 、风化、融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 ,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精品课件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内在因素
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 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 发油、树脂、生物碱等
外界因素 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 微生物、药材害虫、鼠害等
人为因素 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药材性能不
熟悉、保管养护方法不当等
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 3、易散气走味的中药:
当归、木香、大茴香、肉桂、丁香等 4、储存时应注意: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精品课件
5、防治方法
⑴低温低湿储存: 相对湿度在70%以下,温度在25℃以下为宜,不必
多通风 ⑵密闭法储存:不常出库的饮片取此法 ⑶晾晒法除湿:
抗 的趋避
储 作用,
存 达到防
法 虫、防
霉的目
的。
精品课件
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 泻不生虫,牡丹皮不退色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
可防冬虫夏草生虫
养 二、霉 变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 内部滋生的现象
中药饮片养护PPT

抗 的趋避
储 作用,
存 达到防
法 虫、防
霉的目
的。
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 泻不生虫,牡丹皮不退色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
可防冬虫夏草生虫
养 二、霉 变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 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 寄生
中药本身“发汗”
受潮湿影响
生虫后引起发霉
3、易霉变的中药:车前子、大青叶、独活等
四、泛油
1、泛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表面的 现象 2、中药泛油的原因
中药本身的性质 温度、日光、氧化 贮藏养护不善、贮藏年限的影响等 3、易泛油的中药 牛膝、天冬、玉竹、杏仁、太子参、北沙参 等
输4
易风时储
防,要藏
、
治保避时 措持免不
标题
防
施环重宜
治 方
有境压火 密卫、烤 封生避,
法
法,免以
目前最常用的是磷化铝熏仓养护法 现代养护技术
气调、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虫蛀 霉变 变色
泛油
散气走味 风化与潮解 融化与升华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 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 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 过大;
⑷管理上先进先出
六、风化与潮解
1、易风化的中药:芒硝、绿矾、胆矾等 易潮解的中药:青岩、秋石、以及海产品昆布、海藻等
2、影响药材风化与潮解的原因: 主要与储存环境的温湿度有很大关系
3、储存注意点:相对湿度应在45%~75%之间,应经常检查库房 ,注意对温湿度调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密封或降温除湿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药委会
仓库
采购
药品遴选
•审核目录 •确认供货商
查缺制单 制计划
验收记录
货到验收
报计划
科长 初审
是否 否 通知退货
合格
是
入库贮存
验收记录保存超效期一 年,不少于二年
领导 复审
6
中药的验收
• 验收的目的:确保所采购的中药数量准确 ,质量合格(包括品种、规格、饮片加工 炮制、批号、生产日期、储存期限、生产 单位、注册商标),防止假劣中药饮片进 入医疗机构。
26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要点
• 处方书写规范
• 辨证用药
• 中药饮片处方名称
• 剂量、疗程
• 用药禁忌
• 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中药饮片临床质量管理
1
背景与机遇
《健康中国》: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白皮书:推进中医药 现代化!
2
现状与危机
现状
危机
中医 亡于 中 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有人说中医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不是危 言耸听。我着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 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药 不行,百姓吃了没效果,那就会毁掉中 医。 !
26
27
28
29
17
30
31
浸泡时间不少于 30分钟
每剂药煎煮2次
煎药要点
煎煮时间视功效 特殊煎煮执行到
主治而定
位
18
煎药人员资质要求
• 煎药室负责人
– 中药师以上职称
• 煎药人员
– 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资格 人员
19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
中药饮片养护PPT课件

标题
湿度
(三)湿度: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 相关的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 制在70~75%。
添加 标题
日光
(四)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 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 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 等。
添加 标题
时间
(五)时间:一般储存 5年以上,以“先进先 出,陈货先出”原则。 1、批号 表示药品生产 日期。2、负责期
虫蛀
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 室内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 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药 物进仓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 来货严格接收凡有灰屑、虫迹、潮软或质量低劣的药 品拒收。平时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勤查勤晒勤里,防 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等错误观 念。
a. 加强来货的验收检查(水分) b. 经常对库存饮片的检查,常 通风。
原因
防治
a. 药物变质失效 b. 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危害
a . 在采收、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 的污染。在条件适宜时发霉。 b. 药物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c. 仓库或药店内环境不清洁或因生虫引起。
泛油
泛油定义:
1 泛油:中药泛油是指中药材所含的油分在一些自然因 素的作用下溢出表面,呈油润状态或质地发生变化, 或色泽加深,或有哈喇味等现象
常见植物饮片及特性
1 富含淀粉类饮片 2 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 3 纤维性和木质化类饮片
大致 6类
4 花与芳香类饮片
5 叶和全草类饮片 6
树脂类饮片
常见植物饮片及特性
(一)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 子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1、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 防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 子、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 白扁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 皂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2、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 千年健、藕节、仙茅、添加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 荔枝核、桑椹、冬瓜子标题、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 韭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湿度
(三)湿度: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 相关的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 制在70~75%。
添加 标题
日光
(四)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 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 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 等。
添加 标题
时间
(五)时间:一般储存 5年以上,以“先进先 出,陈货先出”原则。 1、批号 表示药品生产 日期。2、负责期
虫蛀
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 室内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 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药 物进仓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 来货严格接收凡有灰屑、虫迹、潮软或质量低劣的药 品拒收。平时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勤查勤晒勤里,防 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等错误观 念。
a. 加强来货的验收检查(水分) b. 经常对库存饮片的检查,常 通风。
原因
防治
a. 药物变质失效 b. 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危害
a . 在采收、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 的污染。在条件适宜时发霉。 b. 药物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c. 仓库或药店内环境不清洁或因生虫引起。
泛油
泛油定义:
1 泛油:中药泛油是指中药材所含的油分在一些自然因 素的作用下溢出表面,呈油润状态或质地发生变化, 或色泽加深,或有哈喇味等现象
常见植物饮片及特性
1 富含淀粉类饮片 2 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 3 纤维性和木质化类饮片
大致 6类
4 花与芳香类饮片
5 叶和全草类饮片 6
树脂类饮片
常见植物饮片及特性
(一)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 子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1、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 防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 子、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 白扁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 皂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2、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 千年健、藕节、仙茅、添加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 荔枝核、桑椹、冬瓜子标题、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 韭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一些中药含有的易挥发的成分,由于储存保管不当在常温下自行挥散损失, 从而使中药应有的气味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2、影响药材散气走味的主要原因:
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 3、易散气走味的中药:
当归、木香、大茴香、肉桂、丁香等 4、储存时应注意: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学习交流PPT
21
5、防治方法
下,具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冷藏防霉法:温度在0℃-10℃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材水分散失, 水蒸(煮)等高温灭菌法而使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学习交流PPT
14
⑶密封法
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使 中药与外界环境隔绝,阻止了霉 菌生长所需要的氧气,而达到防 止霉变的目的
⑷简易防治措施
◆干燥防霉法:曝晒、摊晾、烘干、阴 干或木炭、石灰等干燥剂
中药中药饮片养护饮片
管理规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
为加强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
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医院中药饮片
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学习交流PPT
◆化学熏蒸法:利用防霉剂抑制霉菌的 生长、繁殖
如氨水熏蒸法
学习交流PPT
15
三、变色
1、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 度及空 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2、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 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3、易变色的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款冬花、腊梅 花、扁豆花、菊花、红花、金银花、槐花、莲子心、 麻黄等
泛油 4
5 散气走味 6 风化与潮解 7 融化与升华
学习交流PPT
7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 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污 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过 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白 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者 库房及储存环境不符合GSP要求等
4
防风时储
治,要藏
措保避时
施持免不
有环重宜
密境压火
封卫、烤
法生避,
和,免以
吸不太免
湿宜阳受
法储暴高
等存晒温
过要影
久适响
简 易
时 通
堆 垛
学习交流PPT
19
5、对“泛油”药的调理
晾晒法,如当归、防风、党参等 烘干法:温度控制在50℃以下 炒炙、散气走味
12
4、一般常见的霉菌:
黑酵菌、绿霉菌、云白霉、蓝霉菌等几大类
与中药霉变关系密切的:
毛霉、黄曲霉、黑曲霉、灰绿青霉、黄绿青霉、 镰刀霉、 念珠菌等
学习交流PPT
青霉
13
5、防治方法
⑴水分控制法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 重要
条件之一,相对湿度不高于70﹪
⑵温度控制法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条件之一,将库房调节至15℃以
⑴温度处理法
冷藏和高温处理,常用的高温法有曝
晒法、 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
温法等
⑵化学杀虫处理法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
体熏蒸剂有磷化铝
学习交流PPT ⑶气调养护法
10
药
最 它是
⑷ 传 统 法
常 利用 用 某些 的 物质 是 的特
对 殊成
抗 分或
储 特殊
存 气味
法 的趋 避作 学习交流PPT
肆 通掌 ⑷
风握 通
仓 库
风
温 湿
法
度
,
定
时
17
四、泛油
1、泛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表面的现 象 2、中药泛油的原因
中药本身的性质 温度、日光、氧化 贮藏养护不善、贮藏年限的影响等 3、易泛油的中药 牛膝、天冬、玉竹、杏仁、太子参、北沙参等
学习交流PPT
18
输 、 标防 题治 方 法 入
1
内容提要
壹
贰
叁
肆
中
影
药
响
的
中
质
药
量 变
变 异 的
异
因
现
素
中
中药
药 养
常见
护
变异
技 术
现象
及防
象
护
学习交流PPT
2
中药饮片养护
学习交流PPT
3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项 重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贮藏 养护知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 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 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变、变色、 泛油、散气走味、潮解、风化、融化、 升华等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称中药 的变异现象。
5
中药养护技术
定义 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中药的贮存、保管、养护和影响药物贮
藏质量及其养护防患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传统保质养护技术
日晒、阴干、除湿、密封、烘干、对抗同储、冷藏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是磷化铝熏仓养护法 现代养护技术
气调、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学习交流PPT
6
虫蛀 1 霉变 2 变色 3
学习交流PPT
4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内在因素
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
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
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
树脂、生物碱等
外界因素
日光、空气、温度、
湿度等 生物因素
微生物、药材害虫、
人为因鼠素害等
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
药材性能不熟悉、保管养护
学习交流PPT 方法不当等
学习交流PPT
8
3、害虫一般的生长条件: 温度:25~35℃; 相对湿度:75%以上; 中药的含水量:15%以上
4、容易生虫的中药: 根茎类:人参、独活、白芷、防风、泽泻等 果实种子类:瓜蒌、枸杞、薏苡仁、大枣等 花类:菊花、款冬花、金银花、 动物类:蛤蚧、刺猬皮、冬虫夏草等
学习交流PPT
9
5、防治方法
⑴低温低湿储存:
学习交流PPT
16
4、防治方法
壹⑴ 封分箱 密 含或 闭 量缸 法 ,密 使封 其, 达密 到闭 标前 准检 再查 密水
贰 吸生 潮石 灰 吸 潮 , 或 机 械 吸 潮 法
⑵ 吸 湿 法
叁
午通在
10 4
点 左 右 晾 晒
风 处 , 上 午
干 燥 的 天 气 摊
⑶ 晾 晒 法
点在
至户
下外
学习交流PPT
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泻 不生虫,牡丹皮不退色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可
防冬虫夏草生虫
11
二、霉 变 养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 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 寄生
中药本身“发汗”
受潮湿 影响
3、易霉变的中药:车前子、大青叶、独活等
生虫后引起发霉
学习交流PPT
挥发油被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 3、易散气走味的中药:
当归、木香、大茴香、肉桂、丁香等 4、储存时应注意:置阴凉处密闭保存
学习交流PPT
21
5、防治方法
下,具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冷藏防霉法:温度在0℃-10℃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材水分散失, 水蒸(煮)等高温灭菌法而使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学习交流PPT
14
⑶密封法
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使 中药与外界环境隔绝,阻止了霉 菌生长所需要的氧气,而达到防 止霉变的目的
⑷简易防治措施
◆干燥防霉法:曝晒、摊晾、烘干、阴 干或木炭、石灰等干燥剂
中药中药饮片养护饮片
管理规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
为加强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
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医院中药饮片
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学习交流PPT
◆化学熏蒸法:利用防霉剂抑制霉菌的 生长、繁殖
如氨水熏蒸法
学习交流PPT
15
三、变色
1、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 度及空 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2、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 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3、易变色的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款冬花、腊梅 花、扁豆花、菊花、红花、金银花、槐花、莲子心、 麻黄等
泛油 4
5 散气走味 6 风化与潮解 7 融化与升华
学习交流PPT
7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 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污 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过 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白 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者 库房及储存环境不符合GSP要求等
4
防风时储
治,要藏
措保避时
施持免不
有环重宜
密境压火
封卫、烤
法生避,
和,免以
吸不太免
湿宜阳受
法储暴高
等存晒温
过要影
久适响
简 易
时 通
堆 垛
学习交流PPT
19
5、对“泛油”药的调理
晾晒法,如当归、防风、党参等 烘干法:温度控制在50℃以下 炒炙、散气走味
12
4、一般常见的霉菌:
黑酵菌、绿霉菌、云白霉、蓝霉菌等几大类
与中药霉变关系密切的:
毛霉、黄曲霉、黑曲霉、灰绿青霉、黄绿青霉、 镰刀霉、 念珠菌等
学习交流PPT
青霉
13
5、防治方法
⑴水分控制法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 重要
条件之一,相对湿度不高于70﹪
⑵温度控制法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条件之一,将库房调节至15℃以
⑴温度处理法
冷藏和高温处理,常用的高温法有曝
晒法、 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
温法等
⑵化学杀虫处理法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
体熏蒸剂有磷化铝
学习交流PPT ⑶气调养护法
10
药
最 它是
⑷ 传 统 法
常 利用 用 某些 的 物质 是 的特
对 殊成
抗 分或
储 特殊
存 气味
法 的趋 避作 学习交流PPT
肆 通掌 ⑷
风握 通
仓 库
风
温 湿
法
度
,
定
时
17
四、泛油
1、泛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表面的现 象 2、中药泛油的原因
中药本身的性质 温度、日光、氧化 贮藏养护不善、贮藏年限的影响等 3、易泛油的中药 牛膝、天冬、玉竹、杏仁、太子参、北沙参等
学习交流PPT
18
输 、 标防 题治 方 法 入
1
内容提要
壹
贰
叁
肆
中
影
药
响
的
中
质
药
量 变
变 异 的
异
因
现
素
中
中药
药 养
常见
护
变异
技 术
现象
及防
象
护
学习交流PPT
2
中药饮片养护
学习交流PPT
3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项 重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贮藏 养护知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 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 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变、变色、 泛油、散气走味、潮解、风化、融化、 升华等一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称中药 的变异现象。
5
中药养护技术
定义 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来研究中药的贮存、保管、养护和影响药物贮
藏质量及其养护防患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传统保质养护技术
日晒、阴干、除湿、密封、烘干、对抗同储、冷藏 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是磷化铝熏仓养护法 现代养护技术
气调、远红外加热干燥、微波干燥
学习交流PPT
6
虫蛀 1 霉变 2 变色 3
学习交流PPT
4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内在因素
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
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
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
树脂、生物碱等
外界因素
日光、空气、温度、
湿度等 生物因素
微生物、药材害虫、
人为因鼠素害等
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
药材性能不熟悉、保管养护
学习交流PPT 方法不当等
学习交流PPT
8
3、害虫一般的生长条件: 温度:25~35℃; 相对湿度:75%以上; 中药的含水量:15%以上
4、容易生虫的中药: 根茎类:人参、独活、白芷、防风、泽泻等 果实种子类:瓜蒌、枸杞、薏苡仁、大枣等 花类:菊花、款冬花、金银花、 动物类:蛤蚧、刺猬皮、冬虫夏草等
学习交流PPT
9
5、防治方法
⑴低温低湿储存:
学习交流PPT
16
4、防治方法
壹⑴ 封分箱 密 含或 闭 量缸 法 ,密 使封 其, 达密 到闭 标前 准检 再查 密水
贰 吸生 潮石 灰 吸 潮 , 或 机 械 吸 潮 法
⑵ 吸 湿 法
叁
午通在
10 4
点 左 右 晾 晒
风 处 , 上 午
干 燥 的 天 气 摊
⑶ 晾 晒 法
点在
至户
下外
学习交流PPT
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泻 不生虫,牡丹皮不退色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可
防冬虫夏草生虫
11
二、霉 变 养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 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 寄生
中药本身“发汗”
受潮湿 影响
3、易霉变的中药:车前子、大青叶、独活等
生虫后引起发霉
学习交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