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代表作

合集下载

2《丁香结》

2《丁香结》

你认为,文中丁香结具有什么象 征意义?
象征着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 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 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 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2)那十字小百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 光辉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系之深,将花对 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 达出来。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 妩媚……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 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 和微雨连在一起”?)
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 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 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
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 感悟)
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 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 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 ,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 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 胸怀。
丁香结
作者介绍
宗璞,原名冯钟璞,常用 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 小哲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 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 紫藤萝瀑布》等。
自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 写丁香的。

宗璞当代散文代表作品

宗璞当代散文代表作品

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种柔性的书卷⽓息。

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供⼤家欣赏。

宗璞当代散⽂代表作品:好⼀朵⽊槿花 ⼜是⼀年秋来,洁⽩的⽟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

美⼈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在阔⼤的绿叶上,⼀点不在乎秋的肃杀。

以前我有"美⼈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

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槿。

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园中,它们是外来户。

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中,它们就偶然地⽣长起来。

紫薇似娇⽓些,始终未见花。

⽊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

"“”"中许多花⽊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时的⽂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

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概总⽐草根树⽪好些吧。

学⽣浴室边的路上,两⾏树挺⽴着,花开有紫、红、⽩等⾊,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槿在这⼩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来不久,⼜⾯临了少年⼈的⽣之困惑。

我们不知道下⼀分钟会发⽣什么事,陷⼊极端惶恐中。

我在坐⽴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

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红果⼦,玛瑙扣⼦似的,⼀簇簇挂着。

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点紫⾊,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转。

我忙拨开草丛⾛过去,见⼀朵紫⾊的花缀在不⾼的绿枝上。

这是⽊槿。

⽊槿开花了,⽽且是紫⾊的。

⽊槿花的三种颜⾊,以紫⾊最好。

那红⾊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的花,有⽼伙伴⽟簪已经够了。

最愿见到的是紫⾊的,好和早春的⼆⽉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的幻想充满在⼩园中,让风吹⾛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个浅坑,浇上⽔。

⽔很快渗下去了。

⼀阵风过,草⾯漾出绿⾊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却丝毫不知道⾃⼰显得很奇特。

三幅画宗璞阅读答案

三幅画宗璞阅读答案

三幅画宗璞阅读答案引言宗璞(1622年-1691年),字文瑾,号草堂,清代画家。

他擅长绘制山水画和人物画,并在画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中,宗璞的三幅画作《溪山清远图》、《山中烧石图》和《渔舟唱晚图》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三幅画作形式迥异,各自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对这三幅画作进行阅读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宗璞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路。

一、《溪山清远图》《溪山清远图》是宗璞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作。

整幅画布被山间溪流和苍翠的树木填满,画面形象生动,给人以郁郁葱葱的感觉。

在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宏伟的山峰,山峰顶部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壮丽。

画家运用淡彩技法,将山峰轻轻一笔勾勒出来,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宗璞在绘制溪流和树木时,运用了一种流畅而自然的笔触。

他巧妙地利用点、线、面的组合,表达出山间溪流的流动和树木的生命力。

在画面的远处,画家运用深浅不一的山体和树木,强调了空间的延伸感,使整个画面具有立体感。

此外,宗璞在绘制人物时也很有特色。

他将一个小小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右下角,与宏大的山峰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人物的衣着和动作都很朴素,使人感觉他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宗璞的《溪山清远图》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构图手法,展现了山水画的韵味和美感。

他的笔触轻灵,色彩淡雅,给人以宁静而舒适的感受。

二、《山中烧石图》《山中烧石图》是宗璞的一幅人物画作品。

整个画面非常简洁,只有一个人物和一片山石。

画家通过极简的构图,表达了他对人物的关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画面上方的小篆字称为“山中烧石图”。

它使整幅画作显得更加具有古朴的韵味。

宗璞巧妙地将人物置于画面的中央,让人物成为画面中唯一的焦点。

人物的身姿自然而舒展,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值得注意的是,画家巧妙地运用了草石。

画面上的黑褐色大石与人物成为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位置。

宗璞以朴素的线条勾勒出石块的纹理和形态,使观者可以感受到石头的质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从南渡到北归:宗璞《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研究

从南渡到北归:宗璞《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研究

从南渡到北归:宗璞《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研究作者:张丹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8期内容摘要:《野葫芦引》系列小说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女性作家宗璞近年来的代表作。

该系列小说使用写实、写意与议论相结合的文本语言,利用中西交融的叙事策略,塑造出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人物形象,全面展现了宗璞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凸显出独特的中国气韵。

关键词:宗璞野葫芦引艺术风格精神内涵宗璞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代表作《红豆》、《我是谁》、《三生石》等。

《野葫芦引》系列小说是宗璞唯一的长篇小说,包含《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

2019年1月,该系列小说最后一部《北归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历经三十年,宗璞实现了南渡、东藏、西征之后的北归,给《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画上一个句号。

本文以此为契机,试图以四部可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的小说为文本细读对象,从文本语言、叙事策略、人物形象等角度全面分析文本,探寻该系列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内涵意蕴,挖掘宗璞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中国气韵。

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一方面取决于作家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性格、修养和气质息息相关。

宗璞的家庭环境奠定了宗璞的语言格调,父亲冯友兰的谆谆教导和言谈举止给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科研究所的书籍又提供了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便利条件。

大学期间,宗璞在外文系接受西方人文关怀和自由思想的影响,并且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

这种全面的成长历程造就了宗璞自身中西兼容的气质,她进一步将西方话语内化到中国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语言系统。

《野葫芦引》系列小说是对一段历史岁月进行写意加工的真实再现,“写实”与“写意”两种矛盾的语言形态呈现出和谐的交融,中国古典文学追求的“写意精神”与知识分子表达思想见解的“议论语言”相辅相成。

一方面,《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的叙事语言是写实的语言,这得益于宗璞写《野葫芦引》系列小说的创作初衷和“求真”原则。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作者简介七年级上文学常识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莫顿?亨特。

三、《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

四、《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有燕园系列(石寻、桥寻、树寻、木寻、碑寻)。

其中,《西湖漫笔》与《紫藤萝瀑布》为最。

五、《童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六、《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七、《短文两篇》作者:张晓风。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

八、《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主要著作:《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

九、《我的信念》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著作:《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十、《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步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十一、《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

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十二、《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of the Volume Seve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散文家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散文家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散文家散文家是一种常见的作家型式,因为散文是一种比较随性,短篇的文章。

常为杂志,报章所采用。

比较著名的散文家有朱自清、冰心、徐志摩、张爱玲、郁达夫、黄永武、孙犁、劳伦斯、博尔赫斯、茅盾、宗璞、王鼎钧、珙玮、卞毓方、沈从文、钱钟书、张晓风、刘心武、逸盈玮、刘湛秋、陈染、韩春旭、逸名、汪建中等。

1、宗璞,女,原名冯钟璞,。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

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蜗居》、《我是谁》;长篇小说《南渡记》(《野葫芦引》之一)、《东藏记》(《野葫芦引》之二);四卷本《宗璞文集》。

《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人,一生流亡,阅历不少,读书不多,文思不俗,勤奋不懈。

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主要作品:(一)抒情散文--《情人眼》(情话)《碎琉璃》《灵感》《左心房漩涡》《心灵分享》《活到老,真好》《海水天涯中国人》《山里山外》《看不透的城市》、代表作《开放的人生》。

(二)小品文--《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意识流》《随缘破密》《千手捕蝶》。

(三)杂文--《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

(四)自传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3.卞毓方江苏盐城人。

1944年生。

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璞代表作
《铁箫人语》《A.K.C》《寻月集》《红豆》《宗璞散文小说选》《丁香结》《南渡记》《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正在创作的有《野葫芦引》。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铁箫人语》,《紫藤萝瀑布》选自此书。

《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到初中课本。

《晚秋》一文被选到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

《这是你的战争》一文被选到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

《锈损了的铁铃铛》一文被选到2011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中。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

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其作品大多反映中华知识分子的生活。

文章:花的话(现已编入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