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每人只错了一点点
日常生活安全经验分享

日常生活安全经验分享
日常生活安全经验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安全知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日常生活安全经验分享,欢迎参考阅读!
工具/原料
要时刻备好灭火器。
世行保持室内通风。
方法/步骤
当我们用电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湿手去碰开关,阴天,打雷,尽量切断电源。
出门也要断开开关。
用水的时候,也要坚持节约用水的习惯。
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
用火时也要注意不要靠近易燃和易爆品。
灭火器要放在易拿,干燥的.地方。
不能放在阳光下。
再用天然气以及煤气时,要定期检查是否漏气。
并保持室内通风,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做出反应。
要定期检查室内的安全设施,并检查是否有电路老化现象,做好检查措施。
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注意事项
食品安全也是重要问题,要注意安全对录表,进行安全进食。
每人只错了一点点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4 页
安全经验分享
12
当14点跳闸时, 机电长科恩如果认 真检查原因,也可 发现倒摔短路的台 灯,从而排除险情。 然而他“没多想, 就将闸合上”这时 引起了大面积火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5 页
安全经验分享
三管轮马幸感到空气不好时,便问了厨房,证明 没有问题,并没有向全船的安检员大副克姆普报告, 而是让机舱打开通风阀,从而加速了明火的蔓延。 13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6页
安全经验分享
3
三副帕蒂3月21 日下午发现救生筏 施放器有问题,违 反安全设施维护保 养规定,没有立刻 修复,而是把救生 筏绑在架子上,以 至于55个小时后, 全体船员指望用救 生筏逃生时,却放 不下救生筏,因此 而失去了最后的逃 生机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1 页
安全经验分享
大管轮惠特 曼,由于正在忙 别的事情,而没 有及时拿新探头 给丹尼尔,更没 有跟踪此事,造 成了管理上的空 白——置全船于 死地的空白。
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2 页
安全经验分享
9
23日13点,服 务生斯科尼在理查 德房间,完全忘记 了安全条例中的人 走灯灭,完全没有 对电器火灾的防范 意识,而是“随手 开了他的台灯”, 斯科尼随手打开的 岂是一个台灯开关, 而是打开了全船通 向地狱之门。 第 13 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安全经验分享
大副克姆普在 一水苏勒和 起火前半小时进行安全 罗伯特没有执行 巡检时,没有进理查德 大副克姆普的指 和苏勒的房间,只是随 示,也未检查即 意地与同行的罗伯特和 11 将起火的房间, 苏勒说:“你们的房间 如果进行例检, 自己进去看看”,克姆 关掉台灯开关, 普身为全船主要管理干 这场灾难也是可 部之一,放弃了船长授 以避免的。 予的安检责任,而且也
每人只错一点点(安全经验分享)

安全无小事,根据300∶29∶1“海因里希法则”可知, 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 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 死亡或重大事故。这300个隐患或违章可能都只是犯一点点 小错,但要想防止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故,就必须消除300个 小错。一个企业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单单是领导或安全部门 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强,而是企业全体员工都能做到不犯小 错,树立“我要安全”的境界,这样才会保证不会出现故事 中的“每人只错一点点”的现象。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 名字叫《每人只错一点点》。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四十年 前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的 一艘“环大西洋号”发生海难, 二十一条,从而揭开了事故发生 的谜底。
船上各岗位均把自己所犯 的一点点错误写在这张纸条上, 有的私自买了一个台灯用来照 明;有的是发现救生阀施放器有 问题把救生阀绑了起来;有的是 例行检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时 间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发现火灾时,一切糟糕透了,我们 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 也许他们只是每人只错了一点点,但是如果船长在起航时,查 看了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报告;如果大副进行了安全巡检;如 果机电长在跳闸后查明了原因;也许这一切将不会发生。
这则真实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安 全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的 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是只犯了一点点 错误,最后却造成了船毁人亡的局面。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有些员 工在日常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安 全措施不到位,不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 保护用品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 错也可能铸成大错。
谢谢!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通用20篇)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通用20篇)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篇1如果说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追求效益,那么安全生产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所以安全生产是立业之本。
对于广大企业职工来说,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保证自己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不受到伤害,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
从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我们接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企业对员工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层层把关,可见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护身符。
谁违反了,就等于飞蛾扑火。
安全也是一把双刃剑,遵守它的规则它就会保护你,违反他的规则他就会让你付出血的代价。
违章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能说大家没有认识。
那么为什么又常有违章的事发生呢?我想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长困扰着我们。
那就是: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原谅自己的疏忽,甚至放纵自己不遵规守纪的行为,最终,一足失成千古恨!每个人都明白安全意味着什么,安全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当我们注视这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当我们看着场地上一辆辆装卸车缓慢驶过的时候,安全二字往往会被一时的松懈刹那间离开了我们的头脑,而就是这一刹那,安全事故可能就会在这一瞬间发生。
其实安全事故往往都是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安全事故也往往是发生在那些我们认为本不该发生的地方,事实证明侥幸和疏忽大意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工作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把安全二字牢记在心,完成工作任务之前一定要确认安全与否,主观上引起重视,三思而后行,对任何存在危险的不安全因素都要小心对待,不要麻痹大意,自以为是,做到胆大心细,圆满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更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许多时候,不少警句往往我们耳熟能详“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但我们需要的并不完全是这些,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慎密的思想落实到严谨的行为中,谨于思慎于行。
每一次血的教训,都给了我们安全的警示,每一次事故的发生,总在于疏忽与大意,每一次事故的背后,总留有许许多多的懊悔与哀伤,但我们要在哀思中反思,在反思中牢记,牢记这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个人安全经验教训_经验交流_

个人安全经验教训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发生过的安全事故,吸取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做好安全预防的措施,保障人身安全。
那么个人安全经验教训的事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个人安全经验教训的范文,欢迎阅读! 个人安全经验教训篇一近日,公司组织学习了重庆12.23井喷事故和青岛11.22管道爆燃事故的安全教训分析。
从集团公司到管道局,各级领导、各部门都高度重视此次安全教训的学习,对事故视频进行了层层传达落实,并要求深刻领会,反思深层次原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心质量安全环保部要求在各部门中开展接受事故教训为主题的安全大讨论、大反思的自查自纠活动。
我们在学习了事故通报后,心里非常震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起又一起的重大伤亡事故?石油石化行业是高危行业,从国家到单位再到个人,都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各项及操作规程已非常完善,但是事故的发生总是不能避免,为什么呢?我想究其根源还是人的原因,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具体体现。
“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诠释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违章”就是不按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来做事,本来是可以妥善解决的事故却总是重视不够,一心想着不报告、不通知、不疏散的偷偷摸摸的解决问题,掩饰错误,在事故发生是首先想到的是掩饰,随后便酿成了更大的悲剧和后果。
还有一些人凭着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来做事,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麻痹”思想,未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不认真履行工作流程和规程,总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是对的,图方便、图省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不负责任”就表现在多方面,管理上的不负责任,监督上的不负责任,具体工作者的不负责任,即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
安全工作天天抓、天天讲,为什么还会出安全事故呢? 如果日常安全防护可靠、如果日常监管到位、如果工作前已消除隐患、如果不违章指挥、作业……“ 11.22”事故怎么可能发生?这就是思想麻痹,重视不够,放松了安全意识,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知识经验分享4篇

安全知识经验分享4篇安全知识经验分享4篇安全知识经验分享1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精彩!您的生命,您珍惜了吗?要想得到生命的保障,请您了解以下知识,为自己的生命做一份保障。
一、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二、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三、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
四、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
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楼,攀爬时注意安全怎样及时灭火?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当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跟他们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被他们绑架。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你拿钱,就跟他们说我回家取钱,先放掉我并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和特征,事后向公安局报案。
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家的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精选20篇)

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精选20篇)安全经验分享心得篇1如果说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追求效益,那么安全生产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所以安全生产是立业之本。
对于广大企业职工来说,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保证自己在正常生产的同时不受到伤害,是对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
从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我们接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企业对员工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层层把关,可见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护身符。
谁违反了,就等于飞蛾扑火。
安全也是一把双刃剑,遵守它的规则它就会保护你,违反他的规则他就会让你付出血的代价。
违章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能说大家没有认识。
那么为什么又常有违章的事发生呢?我想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长困扰着我们。
那就是: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原谅自己的疏忽,甚至放纵自己不遵规守纪的行为,最终,一足失成千古恨!每个人都明白安全意味着什么,安全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
当我们注视这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当我们看着场地上一辆辆装卸车缓慢驶过的时候,安全二字往往会被一时的松懈刹那间离开了我们的头脑,而就是这一刹那,安全事故可能就会在这一瞬间发生。
其实安全事故往往都是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安全事故也往往是发生在那些我们认为本不该发生的地方,事实证明侥幸和疏忽大意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工作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把安全二字牢记在心,完成工作任务之前一定要确认安全与否,主观上引起重视,三思而后行,对任何存在危险的不安全因素都要小心对待,不要麻痹大意,自以为是,做到胆大心细,圆满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
安全生产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更是我们生活的保障。
许多时候,不少警句往往我们耳熟能详“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但我们需要的并不完全是这些,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慎密的思想落实到严谨的行为中,谨于思慎于行。
每一次血的教训,都给了我们安全的警示,每一次事故的发生,总在于疏忽与大意,每一次事故的背后,总留有许许多多的懊悔与哀伤,但我们要在哀思中反思,在反思中牢记,牢记这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安全事故经验分享

安全事故经验分享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生产与生活等领域事故也时有发生,这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曾经遭遇的两次安全事故以及我所得到的启示。
一、交通事故经历2017年7月9日,我和我的同事要前往附近的一个工地查看一个新的项目。
由于那天下着雨,道路很滑,我们开的租车也没有装备防滑锁,行驶速度过快,导致车辆失控,撞向了路边的护栏。
事故发生后,我和我的同事都受了伤,车辆也报废了。
在这次事故中,我总结了几点经验:1.要对天气和道路的状况保持警惕,如果道路湿滑,应该降低车速。
2.车辆保养要及时,如检查刹车、轮胎、防滑设备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坐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能在车内跳动、喧哗或干扰司机。
二、火灾事故经历2019年12月25日,我和我的家人正在家中享受平安夜的夜晚,突然发现房屋内的电线冒烟了。
当时火势已经蔓延,我们顿时燃起了慌乱。
由于没有操控灭火器的经验以及紧急撤离计划,我们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时间,最终家中的财产全部被毁。
从这次经历中,我学到了以下几点:1.家庭里应当装备好火灾报警器,并保持设备的有效性。
2.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火灾的处理方法,及时向周围的人求救并有足够的准备用品,如灭火器等。
3.平时要定期清洁电器的使用环境,以及保证电器的操作方式,如插拔电器时要轻柔,以免电缆被压损。
4.家庭防火避难计划必须制定,例如明确出口位置、灭火器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以及应急电话等信息。
以上是我所遭遇过的两次安全事故经验,通过这些经历,我意识到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重要性,需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安全行为。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启示,引起大家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财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
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吧?”
•二厨乌苏拉:我回答,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
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0 页
安全经验分享
判断这次海滩事故发生的原因,“环大 西洋”号的21名船员在20个关键的细节上出 了严重问题,从而引发了这场灭顶之灾。
•细节一:一水理查德,违反船上的安全规定,把一个台灯带上了 船,成为事故的导火索,无疑于带了一个定时炸弹上船。 •细节二:二副瑟曼虽然指出了“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 倒下来”,但并没有制止其带上船,也违反了互相监督,确保安 全的有关规定,看到有危险而不加以制止。瑟曼对理查德的放纵, 毁了整条船,也毁了包括船长在内的21名船员,当然也包括自己。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5页
安全经验分享
•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 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 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 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 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 自己进去看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6 页
安全经验分享
•从这20个细节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整个 “环大西洋”号上船员安全意识极差,制度 形同虚设,岗位职责落空,作业标准走样。 不能不说船长麦凯姆是一个相当失职的船长。 由此看来,起火沉船是必然的,安全航行才 是偶然的,“环大西洋”号3月23日不起火沉 船,×月23号必然也要起火沉船。 •“环大西洋”号20个细节失误的总和导致了 这条船和21名船员的沉入海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字条的描述,我们不难勾画 出这样一副惨烈的图画:
3月23日13点,服务生斯科尼在一水理查德的房间里随手开了台灯,而后 离去。14点,由于海浪引起船身的晃动,导致台灯倒在船上,灯和灯泡被打 碎并且短路引燃周围物质。机电长科恩“没多想,就将阀合上”,这时燃烧 的物质又把电线烧着,由于这是一条“最先进的船”,照明系统必然是电线 象蜘蛛网一样密集而且遍布全船,所以燃烧的电火花立刻遍布全船的照明线 路,由于电线一般都要隐藏在装修材料的里面,而且出于防火考虑,这艘船 的装修材料一定具有相当的阻燃性,短时间还不可能起火,这时全船的电线 已着火了,所以许多船员“感到空气不好”。这时三管轮马辛打电话到厨房, 证明没有问题,又让机舱打开了通风阀,我们知道起火点在一水理查德的的 房间,而理查德的房间在甲板以下,并且理查德的房间已有明火燃烧,其它 房间虽电线着火,介质材料尚未见明火,由于通风管道大量空气的导入,氧 气量的巨增导致理查德的房间火势更猛,而其他许多房间也呈现明火。14点 起火,14点半在火势正在发展时,管事戴思蒙“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 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从而放弃了对各起火点的监控和及时扑救的机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4页
安全经验分享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 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 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 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 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 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 的安全检查报告。
以下的就是石头上所刻的文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3页
安全经验分享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 “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 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 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 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 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 上面这样写着:
安全经验分享
第1页
安全经验分享
每人只错了一点点
“环大西洋”号海轮沉船事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2页
安全经验分享
《环球时报》上曾登载过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大意是这
样的: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5米宽2米的
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葡萄牙语。 那是关于责任的、让人心情沉重的真实故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9页
安全经验分享
19点半,当有人从各个岗位上向船长麦凯姆报告,船上起火后,船长知道主要的着火 点在一水理查德的房间时,发出第一道命令:关闭水手区的通道,以阻挡火势发展到 甲板上!当几个船员赶到水手区通道门时,发现戴维斯早已用铁丝将通道门绑在船体 上,浓烟卷着大火迅速通过水手区通道门而串向甲板。当得知没能挡住大火时,船长 发出第二道命令:打开水手区消防栓,就地灭火!几个船员又冲进火海,冒着刺鼻的 气味和烈火的熏烤,来到水手区消防栓旁,拼劲全力也拧不动锈蚀的阀门,这几个船 员坚持了几十秒钟后,只好逃出火海向船长报告。这时船长不断接到四处着火的报告, 整条船上都是火,而且越来越大,这时船长下了第三道命令:放下救生筏,弃船求生! 20多个船员已经是浑身是火,近距离都能闻到头发、皮肤烧焦的味道,虽然都已伤痕 累累,但船长身边的几个船员还是忠实地执行着船长的命令。可是,天啊,到了放救 生筏的船舷才发现,由于施放器有问题,救生筏在起航前被三副帕蒂牢牢地绑在架子 上,怎么也无法把救生筏放到海里去,可以想像,全船已是一条火船,再到舱下去拿 消防斧,钳子也来不及,而且再进船舱必将被熊熊大火活活烧死。底舱的火势越来越 大,引起了柴油罐的爆炸,四溅的柴油更助长了火势,绝望的船员门在船上到处乱窜, 这时船体猛的感到向右倾斜,有经验的船长意识到,这是右底舱烧漏了海水大量涌入 的缘故,船长这时意识到已无回天之力了,绝望地下达了第四道也是他船长生涯的最 后一道命令:把救生电台和写有21种笔迹的字条抛入茫茫大海之中。不久整条船伴着 水火不相容的嘶鸣声,带着驾驭它的21名船员沉入大西洋海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1 页
安全经验分享
• 细节三: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违反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规定,没有立刻修复,而是把救生筏绑在架子 上,以至于55个小时后,全体船员指望用救生筏逃生时,却放不 下救生筏,因此而失去了最后的逃生机会。事后的结果证明,帕 蒂不仅把救生筏绑在架子上,也把21个船员的生命绑在了船上。 •细节四:二水戴维斯在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 用铁丝将门紧紧绑在船体上,按照安全规程应立即更换闭门器, 因为水手区的门是用来挡烟、挡火甚至堵水用的,一旦发生事故, 这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由于这道门失去了屏障作用,当火灾发 生时,挡不住火龙,而未能给救火和逃生赢得时间。 •细节五:当二管轮安特耳发现水手区消防栓锈蚀,没有及时排出 故障,以至于无法用水灭掉水手区的火。安特耳原想“还有几天 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失职使“环 大西洋”号和他自己永远到不了码头了。
•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 二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6页
安全经验分享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
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5 页
安全经验分享
•细节十六:二厨乌苏拉也“感觉到空气不好”,但觉得厨房很安 全,就继续做饭,而没有提醒有关船员,更没有向大副和船长报 告,要求检查空气不好的原因。 •细节十七:机匠努波肯定也闻到全船的焦糊味,但他没有向有关 人员提出检查的意见,而是打开通风阀,实际上是向火区打开了 鼓风机。 •细节十八:管事戴思蒙在14点半时,火势正在蔓延,焦糊味充满 全船的时刻,也没引起警惕,不是发动不在岗的人员去查找空气 不好的原因,而是召集所有不在岗人员到厨房帮忙做饭。 •细节十九:医生莫里斯假如坚持例行巡诊,不仅理查德房间着火 能够发现,而且还可以发现许多舱室在冒烟,然而这最后一次发 现火情的机会也丧失了 •细节二十:电工荷尔因本是晚上值班的,如果他坚守岗位,坚持 巡查,必然会发现电线起火,倘若及早断电,或许还能为扑救火 灾赢得一些时间,然而事实上,荷尔因“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第 14 页
安全经验分享
•细节十一:一水苏勒没有执行大副克姆普的指示,也未检查既将 起火的房间,如果进行例检,关掉台灯开关,这场灾难也是可以 避免的。 细节十二:一水罗伯特也没有执行大副的指示,也没有检查房间。 最后一次避险的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 •细节十三:当14点跳闸时,机电长科恩如果认真检查原因,也可 发现打摔短路的台灯,从而排除险情。然而他“没多想,就将闸 合上”这时引起了大面积火灾。 •细节十四:三管轮马幸感到空气不好时,便问了厨房,证明没有 问题,并没有向大副克姆普(显然他是全船的安检员)报告,而 是让机舱打开通风舱,从而加速了明火的蔓延。 •细节十五:大厨史若也是个安全观念淡薄的人,他在确认厨房未 起火的同时,没有提醒三管轮马辛和大副克姆普检查船上其它部 位,而是要求其他人来帮助做饭。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