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八年级物理下册 9.1二力平衡教案2 (新版)苏科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学案

文档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主要讲述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二力平衡的定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条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
3. 二力平衡的应用:通过二力平衡条件的分析,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计算物体的受力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 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受力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悬挂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教材、练习题、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悬挂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物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2. 概念讲解:介绍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解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何达到平衡。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受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受力等。
5.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巩固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2.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
3. 计算物体受力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a. 一个悬挂的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b. 一个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二力平衡 教案2(苏科版八年级下新)

9.1二力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最简单的平衡是二力平衡。
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⑶、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⑵、通过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⑵、积极参与活动设计与探究,在交流与讨论中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⑶、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设计思路:首先通过举例、看图介绍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可采取原来平衡进行破坏,由什么原因导致不平衡来得到若要平衡应该怎么样,得出二力平衡条件,再通过实验、举例分析得出物体受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施教策略:教学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施教策略:采取原来平衡进行破坏,由什么原因导致不平衡来得到若要平衡应该怎么样,得出二力平衡条件,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难点: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突破策略: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先弄明白怎样就叫运动状态改变,再通过举例分析得出。
四、教学资源:铁架台(两个)、定滑轮(两个)、钩码、细线、小卡片、剪刀。
五、教学设计:(1)复习引入:举例或看图10-8,引出平衡的话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授内容:1、看图10-8,四幅图片中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分别受哪些力的作用?总结:(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
(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一)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复习: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实验中所用小卡片重力要小,可忽略。
①进行实验,直接给出平衡时的状态,由小卡片的静止说明它处于平衡状态,则受到的两边拉力是平衡的。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 精品教案

9.1 二力平衡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状态.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会应用二力平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自学与交流(一)二力平衡的概念1.观察与思考请你在认真观察教材中图9-1的基础上思考下面的问题:图中的物体各处于怎样的状态?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仿照示例填写下表.2.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______或________,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___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________,简称________.3.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猜一猜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那么两个力的三要素满足了怎样的关系时,这两个力才能平衡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与进行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钩码,使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时,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当两个拉力不等时,小卡片由静止变为运动.表明两个力要平衡,大小必须_________.②如图乙所示,用手向右拉住小卡片,把两根细线都挂到左支架的滑轮上,此时两个拉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不相反,一松手小卡片将做加速运动.与①相比较可知:两个力要平衡,方向必须________.③如图丙所示,用手使小卡片旋转一定角度后再用手捏住,此时两个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一松手小卡片会发生转动,与①相比较可知:两个力要平衡,必须作用在________上.④在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时,用剪刀将小卡片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卡片会向两侧掉下去.表明两个力要平衡,必须作用在________物体上.说明:在上述实验中,小卡片受到两边线的拉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实质是在三力作用下平衡,但由于重力比拉力小得多,所以重力可忽略不计.2.二力平衡的条件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并阅读教材P63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自行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________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三)二力平衡的应用阿迪力在钢丝上行走时,他受到的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直线上.四、展示点评l、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 )A.自由下落的苹果吧 B.加速上升的火箭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机车2、悬挂着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的重力是4 N,则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________N,方向_________.3、用50 N的力水平向右拉一重200 N的物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拉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___力,其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五、达标检测4.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刚开始发射时的火箭 B.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C.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5 、一辆重1.5×104N的“东风日产”牌小汽车,当它以60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2 000 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N.六、教学反馈(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一、二力平衡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一、二力平衡一、教学内容1.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力矩平衡的条件:力的乘积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物体能够保持平衡。
2. 新课导入:介绍二力平衡的定义和条件。
3. 讲解:详细讲解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4.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 力矩平衡的条件力的乘积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桌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6N,方向向北。
请判断这两个力是否能使物体保持平衡,并说明理由。
2. 答案:这两个力不能使物体保持平衡,因为它们的方向不相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二力平衡条件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力平衡的条件,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明确二力平衡的定义。
二力平衡指的是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1二力平衡 教案

9.1、《二力平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内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第1节二力平衡,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概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组成。
首先通过学生观察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引出二力平衡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最后通过练习掌握如何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思路编排符合初中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其中通过实验,在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力学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浮力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
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2.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平衡现象,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了解二力平衡条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通过实际应用,举例说明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1《二力平衡》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9.1《二力平衡》WORD 教案2 1 / 19.1 二力均衡一、均衡状态1、均衡状态: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均衡状态。
2、处于均衡状态的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二力均衡1、物体在两个力的重要下处于均衡状态时,就说着两个力互相均衡,简称二力均衡。
2、物体受均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重要实验:研究二力均衡的条件(一)方案一、指导: 卡片遇到水平方向的两个拉力,拉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双侧钩码的重力。
1、 经过改变钩码个数来改变力的大小;2、 将卡片扭转必定角度,是为了考证不再同向来线的两个力能否均衡;3、 为了考证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能否均衡,能够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评论: 因为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对卡片的拉力,因此卡片的重力可忽视不计。
也就是可以近 似以为卡片只遇到水平方向的两个力的作用。
(二)方案二、指导: 因为有底部木板的支撑,木块不会下垂,能很好的保证两个力在同向来线上。
评论: 木块遇到的摩擦力相对与木块遇到的拉力不可以忽略,木块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改良: 针对该方案,改良思路在于减小摩擦。
如右图。
将木块改成小车。
(三)结论指导: 两同、一等、一反即:同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二力均衡的条件缺一不行。
四、应用1、娴熟找出下列图中出现的均衡力 物体静止在桌面上 物体静止悬挂2、剖析物体遇到的均衡力,并说明力的大小关系、变化状况。
推、拉不动物体;物体被匀速推、拉动。
物体静止在空中; 匀速上涨; 匀速降落; 水平匀速; 斜向匀速。
手握杯子不动; 加鼎力握杯子; 增添杯中水的质 量。
物体被压在墙壁不动;或沿墙壁匀速的均衡力下滑。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9.1二力平衡》word教案 (2)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9.1 二力平衡一、【学习目标】:1、知道平衡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学习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
当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简称。
2、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和。
4、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力是和。
四、【合作探究】:1、平衡状态A、观察课本图9-1思考花瓶受到的力是:和。
火车受到的力是:、、和。
叠石受到的力是:和。
起重机受到的力是:和。
B、结论:称为二力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A、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小明、小芳的说法。
B、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2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
方向。
C、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
D、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得出结论:这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请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
3)匀速运动的拖车。
、。
五、【达标巩固】: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3、下列四种情况中,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B.自由下落的石块C.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的人D.沿斜坡匀速向上行使的汽车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B 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谢谢你.....................................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优秀教案课件文档服务需求,为大家节约时间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精品]八年级物理下册 9.1二力平衡教案2(新版)苏科版
![[精品]八年级物理下册 9.1二力平衡教案2(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05db0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7.png)
[精品]八年级物理下册 9.1二力平衡教案2(新版)苏科版----15effc0a-6ea5-11ec-ba1d-7cb59b590d7d[精品]八年级物理下册9.1二力平衡教案2(新版)苏科版学习材料值得拥有二力平衡专题9.1二力平衡2教学1教学法教学与讨论1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3D 2了解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目标3学习应用两种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物体上的力。
4.掌握两手平衡的条件重点讲解两手平衡的条件和困难。
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上的力。
教学工具。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1。
知识复习1。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应力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被称为。
2.当一个物体在两种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它被称为___。
3.两种力平衡的四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2。
典型例子1。
决定下列物体平衡的是()学习A.在桌子上写字B.飞鸟C.物体随着传送带上升d.启动轿厢e.悬浮电灯F.卫星绕地球旋转g.电梯以恒定速度上升h.跳伞者以恒定速度下降I.运动员在100米sprint J.树上的苹果k.例2:当一本书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几对力属于平衡力()a表示书在桌面上的压力和书在桌面上的支撑力B表示桌子的重力和面对桌子的地面的支撑力C表示书在桌面上的重力和书在桌面上的压力1学习资料值得拥有D.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撑: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桌面对书的支撑力是,这两种力不作用于,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桌子上的重力是;c:书上的重力是,书在桌面上的压力是,这两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它们是平衡力;书上的重力是,桌面对书的支撑力是,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函数是,所以它们平衡力例3。
起重机以2m/s×104n的重量垂直匀速提升的速度移动1。
此时,钢缆对砝码的拉力为__________;n。
如果起重机的速度改变为2m/s,使砝码以均匀的速度下落,钢缆对砝码的拉力为___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计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 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 是平衡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 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 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 __,书对桌面的 压力受力物体是 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 力;D 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 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 以它们_____平衡力. 例 3、吊车以 2m/s 的速度将 1×10 N 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 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 2m/s 的速度使 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若吊车改为 4m/s 的速度使 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方法总结: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物处于______状 态,那么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______, 它们的大小相等,所以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N. 例 4、有一架质量为 1.5t 的直升机,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 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_____N,当它水平飞行时,竖直向上的举力是 _________N,当它匀速上升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 举力则是__________N. 思路引导:直升机停在空中时,保持______状态,此时它处于 _______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螺旋桨产生的举力与______力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 当水平飞行时、匀速上 升时、匀速下降时直升机均处于________状态,所以直升机受到的举 力均等于它的________. 例 5、如图所示,用 F=2 0N 的压力把重 10N 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 保持静止,则与压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 小是_____N;与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其大小是______N.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压力,使墙受 到一个压力,同时墙施加给物体一个向左的_________,同理,物体在 竖直方向上受到重 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还受到一个向 上的力,这个力是__________,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是_______.
4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的旗的拉力 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3.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 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 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 对地球的引力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板 书
板书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设 计
教 后 感
小学+初中到的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是一对平衡 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 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____N;放在桌子 上的书受到的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是一对平衡力 , 如果这本书 重 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 _____N;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 到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引力是 5×10 N,则它受 到的阻力是 _______N;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 已知人和伞 总重为 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_____N. 2、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 时,下列几对力中属 于平衡力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 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
过
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员 J.树上的苹果.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
程
例 2、一本书放在水 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 的是( )
小学+初中+高中
二力平衡
课题 课时 9.1 二力平衡 2 1 课时 教学方法 执教 讲授、讨论
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维 目标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 3.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4.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 难点 教学 用具 主 一、知识回顾 1、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 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 _________。 2、当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称做__________。 3、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 二、典型例题 例 1、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学 )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二力平衡的条件 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B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5.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 5t 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 绳所受的 拉力 T 应为( )
4
A 只有静止时,T= 4.9×10 N C 匀速下降时,T<4.9×10 N ×10 N
4 4
B 匀速上升时,T>4.9×10 N D 以上三种情况下,T 都等于 4.9
4
6.下面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平 衡 B 若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C 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D 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放置的木箱,但没推动,其原因是推力小于 摩擦力 7、直接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 100N 的物体 ,所需的拉力的大小是 _______N;如果改为沿水平面匀速拉物体,物体与水平间的摩擦力为 20N,则所需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N. 8、 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 500N 箱子,此时它受到地面对它的 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 100N 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 有被推动,此时箱子 受到地面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 “静”),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 到 150N 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 增大到 200N 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 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 向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