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整体车轮和轮箍的缺陷与探伤分析
铁路货车轮轴探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铁路货车轮轴探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列车重载技术的发展和货车运行工作的推进,车辆配件、轮轴所受的交变疲劳载荷强度、频率急剧增加,产生裂纹的机率也随之倍增。
轮对是车辆的关键部件,对列车运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波探伤检查作为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发现车辆轮对早期裂纹,杜绝冷切事故的主要手段。
因此,探伤质量是配件裂折和车轴冷切事故的关键,对货车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货车车辆轮对探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对铁路货车轮对探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铁路货车;轮轴;超声波探伤引言铁路货车轮轴是确保铁路货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结构,不仅仅具有重要的承重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铁路货运的经济效益。
在铁路货车运行过程中对轮轴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轮轴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轮轴的承受重量、运行环境、使用时间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轮轴的损伤,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轮轴质量检修十分重要,超声波探伤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轮轴损伤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超声波探伤1.1 超声波探伤原理根据超声波反射原理,可以利用超声波射入到工件内部异质界面反射,并对超声波仪器接受反射声波大小来进行具体位置判断,掌握缺陷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缺陷尺寸。
1.2 轮轴超声波探伤情况首先,探伤部位。
按照超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轮轴探伤使用,利用探头直接探入到车轴当中进行材质和车轴大裂纹检查,横波探头的使用能够进行轮座镶入部裂纹及缺陷检查,小角度纵波探头可以进行轴颈或卸荷槽部位检查。
轮轴探伤的要求就是保证探测部位1mm深裂纹能够不漏检,内部缺陷或是材质不良部位不漏检,做好关键部位检查,制定严格的轮轴探伤质量标准。
1.3 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微机控制超声波探伤问题,难以确保探头与工件长期的耦合状态。
所采用的自动探伤机主要依靠的是探头自重和机械压力,同时还要借助耦合剂作用完成车轴表面与探头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更好完成超声波的信息传递。
全钢工程胎常见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全钢工程胎常见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草稿)一、常见内在质量缺陷(X光检验)1、带束层1.1、差级不均或齐边带束层差级不均或齐边,会使轮胎两侧肩部材料分布不均,造成轮胎行驶时受力不均,较厚的一侧生热大,易产生脱空;较薄的一侧易发生肩部裂开。
产生原因:①辅助鼓的定中心装置错误,灯光标尺偏离中心线。
②带束层部件喷霜、粘合性能差,滚压时造成移位。
③成型定型时压力及宽度不合格,使胎体与带束层定型时差合不上,滚压胎冠时造成带束层偏歪。
④带束层斜边长度不合格或带束层宽窄不一。
解决措施:①检查辅助鼓定中心装置,灯光标尺必须定位于中心,供料架不许偏歪。
②带束层部件喷霜及粘合性能差的,甩出不使用。
③检查成型定型压力及宽度,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应及时调整。
④对于带束层斜边长度不合格或宽窄不一的部件要甩出不使用。
1.2散线带束层断线后用胶条包边,其主要目的:一是裁断后至成型前防止帘线端边受潮;二是避免钢帘布端头处松散和提高裁断后端部与其它部件的粘合性。
散线主要产生在第二、三层带束层,带束层散线的轮胎在行驶中易局部生热大,产生脱层。
产生原因:①成型后压辊定位偏高,低压设定不合理,滚压时高压使用过早。
②带束层粘性差,不能很好地与其它带束层成为一体,在滚压时产生移位。
③垫胶贴合偏移或左右贴反。
④垫胶过薄。
⑤胎冠肩部超厚。
解决措施:①成型操作前要检查平面宽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防止因扇形块风压不稳定而引起组合件移位。
②调整设定好定型风压,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③滚压胎冠时,检查后压辊的位置,使用低风压或高风压时要掌握好风压及滚压时间。
④贴合带束层时,第二、三层带束层接头后压实,并用胶片对两侧端点包边。
⑤校正供料架、灯标(贴合部件手工加以调整)。
贴合垫胶时要注意,梯形长斜面靠向外侧。
⑥过薄的垫胶停止使用。
⑦胎冠肩部超厚停止使用。
2、胎体2.1接头开接头开主要是指钢丝帘布接头拼接不牢,在成型充气膨胀和硫化内压的作用下,拼接不牢的部位断裂开缝,缺少钢丝。
轮胎外观缺陷与分析-2

缺陷描述:轮胎
胎趾部位呈现圆
弧状,表面发亮
存在于胎趾部位
局部或整周。
判级标准:若圆角长度小于胎圈周长的1/5,圆角宽度小于3mm(同子口不一),缺陷部位不起槽、发软,打磨后可判合格品,否则判次品。
产生原因:
1.半成品尺寸不合格、子口对应部位厚度较薄;
2.成型胶部件拉伸或成型后压压力过大;
3.硫化胶囊靠子口位置有砂眼未及时发现;
预防措施:
1.加强对成型胎胚质量控制,保证子口部位压合效果;
2.改善子口的设计,及对胎体帘线挂棉纱,及时导出流动中的空气;
3.加强对胶部件的管理,提高胶料的稳定性,减少胶料的挥发物质;
4.对成型机后压进行调整改造。
5.设计时尽量使胎胚子口与硫化模具钢圈相吻合,减少胶料流动。
(13)
质量缺陷名称
胎趾圆角
判级标准:若只是外侧露线、起泡、子口胶轻微脱开,判次品;严重的或在胎趾部位出现裂口,判废品。
产生原因:
1.使用的胎圈包布过厚,打褶;
2.包布不粘或与胶部件存在油污、杂质等,在此处出现翘起;
3.成型一段后压在成型时压的较轻。
4.子口胶尺寸过厚,材料过多,胶料过度流动在胎趾部位出现较厚胶边,因启模或进行后充气而将子口胶撕开。
产生原因:
1.型部件如带束层接头过大,或热贴接头过厚;
2.KRUPP成型机PA接头过大;
3.机头宽度或平宽过大,硫化后帘线打折;
4.出模困难,B型粘上模,或A型推顶器出模拉力过大;
5.胶囊层间有泡、胶囊大、胎里打折、硫化时胎里凸起;
6.胶囊老化或胎胚喷涂质量不好,硫化胎里粘胶囊。
预防措施:
1.强化成型工艺执行,保证各部件接头质量,避免接头过大;
浅议铁道机车车轮探伤方法

浅议铁道机车车轮探伤方法发表时间:2019-05-23T17:03:56.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代志俊[导读] 摘要:介绍了现行的铁道机车整体碾钢车轮探伤方法,分析总结了各种探伤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青藏集团公司西宁机务段青海省西宁市 810006摘要:介绍了现行的铁道机车整体碾钢车轮探伤方法,分析总结了各种探伤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机车整体车轮;探伤方法;分析;建议车轮是铁道机车(火车头)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运行中的机车车轮如果发生裂损事故,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对机车车轮实施各种方法探伤,是保证车轮安全使用的重要手段。
随着铁路的提速和重载,各型铁道机车大量采用了整体碾钢车轮。
因此,研究整体碾钢车轮的探伤方法,对现行的车轮探伤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制车轮探伤整体碾钢车轮由轮轮毂、辐板、轮辋三个部分组成。
新制车轮探伤在车轮精加工后进行,探伤的任务是检查车轮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
目前采用磁粉探伤法检查车轮表面缺陷;采用超声波探伤法检查车轮轮辋内部缺陷。
(一)磁粉探伤国内新制整体车轮表面均采用磁粉探伤法探伤,探伤方法分为干粉法探伤和湿法探伤两种。
其中,干粉法探伤一般采用人工磁轭法磁化,人工撒干磁粉探伤;湿法探伤一般采用探伤机磁化,自动浇撒普通磁悬液或荧光磁悬液探伤。
从实际探伤效果看,探伤中只要严格按磁化规范操作,两种探伤方法都能满足目前整体车轮表面缺陷的探伤需要。
(二)超声波探伤1.目前国内各专业车轮制造厂的新制车轮超声波探伤已全部采用国外先进设备,如大同ABC公司生产的铸钢轮,采用了美国研制的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太原重型机器厂钢轮公司引进了加拿大的超声检测系统,采用轮式探头对轮辋部位进行扫查;国内最大的车轮生产企业马鞍山钢铁公司车轮公司引进了加拿大NDT技术公司制造的UMS280车轮超声检测系统。
车轮近表面缺陷的超声表面波探伤探讨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71 •车轮近表面缺陷的超声表面波探伤探讨张弢(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56)摘要:本文从经典物理学理论出发,从本质上分析了超声表面波的理论特性,并结合这些理论特性,解释了超声表面波在车轮探 伤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其理论依据,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判定实际探伤过程中缺陷信息。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 e theor^^o f classical physics,analyzes th e characteristics o f ultrasonic surface wave theory in essence,and com bines th e characteristics o f these theories to explain th e possible phenom enon o f th e ultrasonic surface w ave in th e w heel inspection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helps to determ ine defect inform ation in th e actual testing process m o re accurately.关键词:超声表面波;车轮;无损检测1问题提出的背景铁路车辆车轮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部件,近年 来,多次发生铁路客车、机车的车轮踏面剥离,影响正常的 铁路运输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从现有的剥离情况看,大多 数的剥离是由于材料内部存在非金属夹杂所致,而目前,对车轮探伤,在客车和机车中,采用踏面双晶探头加轮辋 内侧面纵波直探头的方式,而货车车轮,检修中,踏面部位 甚至没有探伤要求,这对铁路车辆的运行安全,存在着隐 患,一旦发生踏面大面积剥离,可能导致车辆脱轨,造成重 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因此,找到合 适的车轮探伤方法显得尤其必要。
机车整体辗钢车轮超声波探伤

~
0 引 言
我国铁路机车速度的不断提高 、 牵引吨数的逐 渐增 加 以及段 修公 里 的延长 ,对 机车 车轮 I 生能提 出
4。 0方向向踏面扩展 。使有效承载面积越来越小 ,
当其扩展方 向趋于踏面时,形成车轮踏面掉块 。疲 劳裂纹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缺陷 ,冶金缺陷则是诱发 疲劳缺陷的主要因素 。
c u s f a d le in o e l n fc u e oi c mo iewh e n _ s c mo iewh e r o n e u . o reo w e t f w yma u a t rd s l l o t e l d i u el o t e l ep i t d o t l f o n do v a n o v a Ke wo d :L c mo ie S l h e R le t e h e r c y rs o o t oi W e l v d o ld S e lW e lC a k; U t s n c Dee t n l ao i r tc i o
型 。立 式轧 机轧 制到 指定外 径 ,踏 面成 型 ,50 0t 0
压力机冲孔 、压弯)一等温一粗加工_热处理 ( + 加 热 、淬火 、回火) 检验 精加工一检测_ 包装 。 ÷ 从车轮生产工艺分析 ,整体车轮冶金缺陷是在钢锭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般缺陷沿轧制方向分布 ,在
踏面掉块 ,威 胁着铁路运 输安全 和运输 秩序 。
整体车轮生产过程包括坯料准备 、加热 、热变 形 、热处理 、机加工和车轮检验与试验等工序 ,缺
陷的形成和每道工艺工序都有关。例如 ,我国马钢 整轧钢车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切割一加热一 轧制 + ( 除去 加热产生 的氧化 铁皮 ,90 0t 0 压力 机预成
新轮规探伤变化

3
4
5
6 7 8
9
轮轴探伤规定6.2.1对轮轴进行超声波探伤作 业时,若仅采用手工作业方式,须对全轴超声 波穿透探伤、轴颈根部或卸荷槽小角度超声波 探伤施行两次探伤检查,且两次探伤作业不得 由同一探伤人员完成。 轮轴探伤规定6.2.1 A型显示微机控制超声波 自动探伤后,对轮轴须进行全轴穿透和轴颈根 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新制和大修轴承外圈须 无要求。 施行超声波探伤。 手工探伤规定4.1.1.1.1 超声波探伤仪: 手工探伤规定6.3.2.1 超声波探伤仪:衰减器 手工探伤探头使用规定:6.3.2.2.1 小角度纵 手工探伤探头使用规定:4.2.2.1轴颈根部 波探头 RD2型:22.5°;RE2A型:22.5°; 、卸荷槽部位探伤作业中使用的探头角度 RE2B型:26°;RF2型:27°;6.3.2.2.1 探 为范围值;探头型号:纵波直探头: 头型号:纵波直探头:2.0MHz,Φ 20 2.5MHz,Φ 20。
序号 1
旧轮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轮规 4.4.2.5.1 轴颈及防尘板座检修:车轴卸荷槽 或轴颈根部圆弧部位有锈蚀时,用不小于120 目的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凹陷深度不大于 0.1mm,经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无裂纹
2
轮轴探伤2.2.2 超声波探伤仪(机)和磁粉 轮轴探伤6.1.3 探伤设备、器材管理:超声 探伤机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小修、中修和 波探伤仪(机)和磁粉探伤机须按规定的周期 大修,探伤设备须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进行检修。 轮轴探伤规定3.1.2.2 无轴箱双列圆锥滚 子轴承4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 时间达到5年,5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 次组装时间达到6年,滑动轴承和有轴箱圆 柱滚子轴承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 到4年,每次施行段修及以上修程时,均须 对车轴施行全轴穿透探伤检查、对轮座镶 入部施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如不退轴承或 轴承内圈时,还须对轴颈根部或卸荷槽部 轮轴检修时,凡打开轴承前盖作业的(经 外观检查状态良好,需旋轮者除外),须 对车轴施行超声波穿透探伤检查和轴颈根 部或卸荷槽施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轮轴探伤规定3.1.2.4 轮轴不退卸轴承时 须施行两次超声波探伤检查,第二次须采 用手工作业方式对全轴施行超声波穿透探 伤检查、轴颈根部或卸荷槽施行小角度超 声波探伤检查,两次探伤作业不得由同一 探伤人员完成。 无要求。 轮轴探伤规定6.2.1 轮轴、轮对、车轴超声 波探伤:LZ40钢车轴的轮轴、轮对第一次组装 时间达到5年,LZ50钢及LZ45CrV钢车轴的轮轴 、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达到6年,或虽未达到 上述年限但已经过重新组装,每次进行二级修 及以上修程时,均须对车轴施行全轴穿透探伤 检查、对轮座镶入部施行超声波探伤检查;轮 轴还须对轴颈根部或卸荷槽部位施行超声波探 伤检查。 取消。
解决检修轮对车轮探伤难题的思考

解决检修轮对车轮探伤难题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我国对检修行业的支持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车轮对于车体本身的重要性就很强,它决定车体的整体运行。
但是,在我们实际运用当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
最为严重的就是检修轮对车轮探伤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车轮来说损伤度十分强大,而且,我们要想解决其中的重点问题,我们就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不断的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解决检修轮对车轮探伤难题的思考进行了主要的探究。
关键词:检修轮;车轮;探伤;思考目前,针对车轮在运用当中出现的探伤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
我们目前车轮探伤过程中出现得难点主要有车轮除锈和探伤机磁场这两个难点。
为了使这两个难点得到解决,科研人员提出了很多的办法,而且在水轮冲洗除锈设备以及探伤设备时候,要进行改造和解决这两大难题。
用以来保证车轮探伤的质量不受到威胁,以及车轮上有裂纹能够被我们及时发现。
本文针对解决检修轮对车轮探伤难题的思考进行主要探索。
一、车轮辐板探伤现状分析1.1对带有辐板孔车轮轮对检修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对铁路事业也进行了创新发展。
铁道部为了适应改革创新,将逐渐取消对带辐板孔车轮措施的执行。
并且,在调查中发现,带辐板孔车轮轮对的数量还达不到检修轮对的三分之一。
我们在检修的时候,在辐板孔的周围进行打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磁粉探伤机的下面很容易发现辐板孔的裂纹。
1.2整体车轮轮对检修状况分析我国物流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速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我国铁路中货物列车的速度也随着运输要求不断提高,而且列车的载重量也在增加,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发现,列车车轮的裂纹也在逐渐增大,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这对我们的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这种裂纹的逐渐增大,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裂纹发生时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就会出现崩轮事故发生,这种事故的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说,我们如何才能及时发现裂纹,如何将裂纹控制在合理的检修范围里已经成为我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周 纲 新 制 整 体 车轮 和轮 箍 的 缺 陷 与探 伤 分 析
铁 道 机 车 车辆 工 人 第 1期 2 1 0 2年 1月
整 体 车 轮 和轮 箍 的制 造 厂家 由于是 批 量 生产 , 且 毛坯 件存 在着 氧化 皮 层 以致 表 面粗 糙 , 以 一般 所 采 用液 浸法 检测新 品 内部 是 否存 在 冶 金 缺 陷 ; 而各 机 车 大修厂 家则是 将半 成 品或成 品采用 直接接 触法
伤 、 面制动 型 和 滑 动型 热 损 伤 。 由于 冶 金缺 陷 的 踏 存在 , 车轮 和轮箍 在运 用过 程 中 出现 应力 集 中 , 在应 力 集 中区域 , 属 容 易延 展 出裂 纹 。在 以往 的研 究 金 分 析 中发现 , 轮和 轮 箍 疲 劳 源 区 中常 存 在脆 性 氧 车
随着 铁 路客运 列 车 的全 面提 速 , 机 车 各 部 分 对
性 能 的要 求 也相应 提 高 。整 体车 轮和轮 箍是 机车 走
行 部 的主要 运动 部件 , 于新 品在 制 造过 程 中有 可 由 能 因冶 金缺 陷形 成先 天 性 裂 纹 源 , 在 以后 的运 用 并
2 新 制 整 体 车 轮 和 轮 箍 的 常 见 裂 损 情 况 和
化 物夹 杂 A 或 6 10 1 0 A: ・C O, a 这类 夹 杂 物 实 际 上近 似或等 同 于微 小 的裂 纹 , 应 力 的作用 下 形 在 成 内部 疲 劳裂 纹 , 并逐 渐 向表 面 扩 展 。疲 劳 裂纹 是
一
进 行检 澳 , 据运 装 技 验 [ 9 8 6 0依 1 9 ] 4号 文件 “ 道机 铁
探 伤 方 法
2 1 内 部 缺 陷 及 探 伤 方 法 .
过 程 中直接 与钢 轨接触 , 承受 着各 种交 变载 荷 , 逐 会 渐 萌生 和扩 展为疲 劳 缺陷 , 因此 为 了保 证行 车安 全 , 提 高新 制整 体车 轮和 轮箍 的探伤 质量 十分 重要 。
新 制整 体 车 轮或 眼、 砂 夹杂物 、 白点 、 析等 。超声 波径 向探测 偏 时 常见 到距 踏 面约 1 3 5~ 5 mm范 围 内有 点 状 缺 陷 出现 , 时是 同一个 新制 整 体 车 轮 或轮 箍 圆 周处 存 有
1 缺 陷 类 型及 分布 状 况
整 体车 轮和 轮箍 中 的缺 陷有 冶金 缺 陷和疲 劳缺 陷两大 类 。冶金 缺 陷是 指 车 轮 或 轮 箍在 冶 金 、 产 生
加 工过 程 中产生 的缺 陷 , 主要有 气孑 、 L 疏松 、 眼 、 砂 夹
在 深度 相 同或相 近 的缺 陷 , 部 位 正是 在 役 车 轮或 此 轮 箍 的受 力 最大 区域 , 别是 踏 面 下 3 m 存 在 的 特 0m 缺 陷在 运行 过程 中将 会 快 速扩 展 , 因此 应 采 用超 声
波 重点 检测该 区域 内的缺陷 。 2 1 1 超 声 波探伤 方法 的应用 ..
杂物 、 白点 、 析 、 偏 裂纹 等 。在 使 用 过程 中 出现 的疲
劳缺 陷主要 为 车轮辋 裂 、 箍崩 箍 、 轮 轮箍标 记字 头裂 纹 、 面 以及 轮缘 剥离 和掉 块 , 踏 基本属 于接 触疲 劳损
现 场 经 验
文 章 编 号 :0 7— 0 2 2 1 ) l一 0 2— 3 10 6 4 (0 2 0 0 2 0
铁 道机 车车辆 工人 第 1 2 1 期 0 2年 1月
新 制 整体 车轮 和 轮 箍 的缺 陷与探 伤分 析
周 纲
( 南车 洛 阳机 车 有 限 公 司襄 樊 机 车 分 公 司质 量 检 查 部 湖 北 襄 阳 4 1 0 ) 4 15
孔 反射波 幅为 5 %后再 补偿 4~ B作为探 伤灵 敏 0 8d 度, 在此 基 础上 再 增益 4~8d B作 为探 伤 扫查 灵 敏 度 。在 车轮或 轮箍 内侧 面上探 伤时按 照调 校灵 敏度 时的压 力匀 速移动探 头 , 移动 轨迹 为锯齿形 , 扫查 且 间距 至少应 使 晶片有 1 % 的重叠 。 0
摘 要 : 述 了整 体 车轮 和轮 箍 的缺 陷类 型 、 布状 况 , 绍 了新 制 整体 车轮 和 轮 箍 论 分 介 的探伤 方 法 , 对漏检 问题提 出 了改进 措施 和 建议 。 并
关键词 : 体 车轮 ; 箍 ; 陷 ; 整 轮 缺 裂损 ; 声 波探 伤 超
中 图分 类 号 : G 1 . 8 T 15 2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将直探 头 置于 L G一1 块上 , 试 调整 2m 平底 m
种 十分危 险 的缺 陷 , 冶 金 缺 陷是 疲 劳 缺 陷 的 主 而 冶金 缺 陷 具有 典 型 的周 向方 向性 , 一般 沿 碾 压
要诱因。
方 向延伸 ; 而疲 劳缺 陷多 数 产 生 于 车 轮轮 箍 踏 面 下 1 3 0~ 0mm范 围 内 , 裂纹 源 常位 于 踏 面下 1 m 左 5m 右, 一般 先沿 圆周 方 向发 展 , 后再 折 向径 向 ( 有 然 也 直接 沿 径 向发 展 的 ) , 与 踏 面 成 3 。~ 0 的 方 沿 0 4。 向 向踏 面扩 展 。
车进 口轮箍 、 整体 辗 钢 车轮 轮 辋 超 声波 探 伤 技 术条
件 ( 行 ) , 用 双 晶 纵波 探 头 垂 直 入 射法 和 直探 试 ”使 头垂 直入射 法进行 探测 。探 伤方法 是将 双 晶纵 波探
头放 置在轮 箍 内径 面 或整体 车轮 的踏 面对轮辋 径 向
进 行 扫查 ; 直探 头 放 置在 轮 箍 或 整体 车 轮 内侧 面 将 对 轮辋 进行 轴 向扫查 和透声 性能检 测 。 ( ) 轮或 轮箍 的轴 向探 伤 1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