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尺计量培训

合集下载

量具使用培训教材(1)

量具使用培训教材(1)

ⅠⅡ量具使用培訓教材(1)主講:內容:一、卡尺的使用及保養二、分厘卡的使用及保養三、塞尺的使用及保養四、螺紋塞規的使用及保養一、卡尺的使用及保養1、卡尺的使用功能:外卡、內卡、深度、段差範圍:(0-150mm、0-200mm、0-300mm)1.1準備工作1.1.1依据圖紙找出將測量之尺寸的基準,所示範圍,單位等,以便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量測.1.1.2 清潔待測試件.1.2調零1.2.1 數顯卡尺:將兩外測量爪閉合,對光觀察兩測量爪間是否有透光現象,數值是否為“0”;如不為“0”,則按下表上的調零按鈕,使顯示值為“0”.1.2.2 表盤卡尺:將兩外測量爪閉合,對光觀察兩測量爪間是否有透光現象,且看指針是否與“0”位線重合.如不重合,則旋轉表盤,使之相重合.1.2.3 游標卡尺: 將兩外測量爪閉合,對光觀察兩測量爪間是否有透光現象,且看主.次刻度之0”是否在一條直線上.1.3卡尺的測量1.3.1首先根據測量要求確定測量時使用卡尺的測量部位,清洁卡尺、重歸零三次、檢查卡尺是否有異常.1.3.2 使用外卡時將下端量爪靠至大於所測物,主尺量爪靠在被測物的一端.推動副尺至副尺量爪靠在被測物的另一端.1.3.3 使用內卡時將上端量爪移開距離小於被測物,主尺量爪輕靠在被測物一端的適當位置,移動副尺量爪靠在被測物的另一端,量測內徑時取最大值.1.3.4 測深度時可先移動副尺至大於被測物體,再將深度測量尺尾部靠緊於被測物底部,然后移動副尺到靠在被測物的上部,量測時卡尺與被測物平行.1.3.5 量測段差時先將副尺移至大於被測物體,再將主尺前端靠緊被測物的一端,推動副尺使副尺靠在被測物的另一端.2、卡尺的保養2.1嚴禁有水或油污沾附于卡尺上.2.2嚴禁用尖硬物品在卡尺任一部位上刻划.2.3嚴禁卡尺由高處掉落.2.4嚴禁日光直接照射于卡尺上.2.5使用完后,于卡尺之活絡杆移動槽內加入适量防銹油;并來回移動數下,以使油量均勻分散;清洁其表面臟污;放置於專用盒內.2.6若發現卡尺有不能歸零,量測爪不平,測量杆變形等現象,速通知儀校人員人員處理.二、分厘卡的使用及保養1、分厘卡的使用功能:外徑、內徑、深度範圍:(0-25mm、25-50mm、50-75mm)1.1準備工作1.1.1依据圖紙找出將測量之尺寸的基準,所示範圍,單位等,以便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量測.1.1.2 清潔待測試件.1.2調零1.2.1 檢查千分尺刻度是否清晰、固定、螺母鬆緊是否適當.1.2.2 檢查千分尺是否能歸零扭動旋鈕是否順暢.1.2.3 測量時打開固定旋鈕,把千分尺移動到大於被測物尺寸,將千分尺的測砧輕輕靠在被測物上,再旋限力鈕3聲.在主尺上讀毫米數、副尺上讀小數值.如有修正值需補正.1.2.4 測量完后將千分尺輕輕合攏,將固定旋鈕關緊.1.2.5 若千分尺長時間不使用應加上防銹油.1.3測量1.3.1調零后,轉動分厘卡之活絡杆,使兩測量面之距離與所測尺寸相近.1.3.2將固定測量面平行緊貼于基準邊,移動活絡杆使另一測量面貼于所測尺寸另一端.1.3.3輕擰活絡杆尾端旋轉軸,響三下后停止旋轉.1.3.3讀出數值.1.4讀數1.4.1數顯分厘卡:直接讀出顯示數值.1.4.2不歸零分厘卡:主刻度之數值(整數值)+次刻度中與主刻度基線對齊之刻度值(小數值的和為讀數值.1.4.3 一般分厘卡:同1.4.2.2、分厘卡的保養2.1嚴禁有水或油污沾附于分厘卡上.2.2嚴禁用硬物在分厘卡任一部位上刻划.2.3嚴禁分厘卡由高處掉落.2.4當兩測量面貼合后,不得用力擰主活絡杆.2.5測量過程中,當听到響三下后停止旋轉.2.6使用完后,于分厘卡之測量面加入适量防銹油;清洁擦拭其表面臟污;將兩測量面緊合放置于專用盒內.2.7若發現分厘卡有不能歸零(除本身不能歸零外),量測面不平,測量杆變形損壞等現象,速通知儀校人員人員處理.2.8存放過程中不得有日光直接照射于分厘卡上.2.9 若千分尺長時間不使用,須加上防銹油.三、塞尺的使用及保養1、塞尺的使用1.1平面度檢測1.1.1依据圖紙找出待檢測之基面,將待測面於標準水平台貼合.1.1.2用圖面標注之厚度之塞尺,平貼于平台表面.1.1.3用此塞尺於不同位置處插入標準水平面與待測面之間,如塞尺能通過,則所測平面度大於所用塞尺規格.1.1.4若不能通過,則另換小一規格之塞尺再試.直至塞尺能插入標準水平面與待測面之間,此時所用前一規格為該待測面之平面度.1.2間隙檢測1.2.1用小于圖面標注之厚度塞尺,平貼于檢測之基准面;輕移塞尺至兩待測面任意几處;1.2.2重复1.1.3 ~ 1.1.4.2、塞尺的保養2.1嚴禁有水或油污沾附于塞尺上.2.2嚴禁用硬物在塞尺任一部位上刻划.2.3嚴禁用力扭曲,拉伸塞片.2.4檢測時,不得用力塞塞尺.2.5若發現塞尺有扭曲,變形,折彎等現象,速通知儀校人員人員處理.2.6使用完后,于塞尺上加入适量防銹油;清洁其表面臟污;將塞尺疊合,放置于專用盒內.四、螺紋塞規的使用及保養1、螺紋塞規的使用1.1 準備工作1.1.1 檢查待測孔內是否清潔,有無廢屑等不良現象.1.1.2 根據圖面所示尺寸大小,選擇適合規格的螺紋塞規.1.2 測量方法1.2.1 用螺紋塞規的通端順著待測孔徑的螺紋緩緩向里旋轉,如可以通過則表示通端合格.1.2.2 再用螺紋塞規的止端順著待測孔徑的螺紋緩緩向里旋轉,如不能通過則表示合格.如可以通過則表示不合格.1.2.3 螺紋塞規的止端最多過一牙,通端可順暢扭過.1.2.4 螺紋塞規一端有一白色線糟為不過端.2、螺紋的標注M10×0.5-6gM:公制代號10:大徑0.5:牙距6g:公差等級3、螺紋塞規的保養3.1 使用前檢查待測位置不能有毛刺,油污,水分等.3.2 待測物與螺紋塞規的溫差不能過大.3.3 使用過程中嚴禁用手直接接觸螺紋塞規測量部位.3.4 每次使用完后應及時將該螺紋塞規表面清潔並加防銹油放進該規格盒中.3.5 嚴禁從高處掉落.。

计量培训计划及方案

计量培训计划及方案

计量培训计划及方案一、培训需求分析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计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我公司决定开展计量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计量的重要性,熟悉计量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提高计量技能,进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培训计划及方案。

二、培训目标1.使员工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使员工学会计量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

3.提高员工的计量技能,包括测量、检测、校准、仪器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4.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

5.使员工认识到计量工作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培训内容1.计量基本概念:单位、误差、精度、准确度、不确定度等。

2.计量标准和规范:公制、英制、国际单位制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了解和掌握。

3.计量工作流程:测量、检测、校准等流程的介绍和实践操作。

4.仪器使用和维护:各类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5.质量管理知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要求。

6.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培训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能。

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用讲授、讨论、互动等形式进行。

2.实际操作:组织员工进行仪器使用和维护的实际操作。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员工理解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和难点。

4.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训时间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和员工的学习质量,我们将分为若干阶段进行培训,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1.理论培训:3天2.实际操作:2天3.案例分析:1天4.小组讨论:1天六、培训方法1.内部培训:由内部员工担任讲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

2.外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或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3.在线培训:结合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培训。

七、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培训评估:1.学习成绩: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员工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

关于量具培训方案

关于量具培训方案

关于量具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与背景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量具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对于量具的使用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特制定量具培训方案。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1. 基础知识培训通过讲师讲解和互动交流,使员工了解量具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和原理等知识,提高对量具的理论认识。

2. 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演练,培养员工正确使用量具的技能,掌握量具的使用要点,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量具的维护与保养培训员工正确使用量具的同时,加强对于量具维护与保养的培训,教授员工如何正确存放、清洁和校准量具,延长量具的使用寿命。

4. 量具管理与质量控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员工了解量具的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对于量具管理的重视和自律性,减少因量具问题导致的质量隐患。

5. 培训方式量具培训将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包括讲座、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量具培训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分为若干次小组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2天,综合考虑员工工作需求和培训效果。

2. 培训地点量具培训将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培训室或者借用外部培训场地进行,确保培训环境舒适、设备齐全,为员工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量具培训的效果和实施质量,将对员工进行培训前后的考核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应用能力等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量具培训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对于量具的认识和掌握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降低质量风险和隐患。

同时,培训方案也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参考资料1. 《量具使用与质量控制手册》,出版社:xxx出版社,2018年。

2. 《量具维护与保养指南》,出版社:xxx出版社,2019年。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1. 前言计量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计量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计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计量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计量人员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和学习要点。

2. 培训内容安排2.1 理论知识培训在计量人员的培训中,首先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基本概念和原理•国家计量制度和法规•计量单位和国际计量体系•计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计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在理论知识培训中,学员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规要求,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2 实验操作培训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计量人员还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培训。

这部分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实验操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仪器校准和维护通过实验操作培训,学员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计量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配合,因此还需要接受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学员可以了解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培训学习要点在培训计量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学员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学习要点:•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熟悉国家计量制度和法规,确保在工作中符合相关要求;•掌握计量单位和国际计量体系,能够进行计量单位的转换和计量结果的比较;•理解计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概念,能够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熟练掌握各种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并校准仪器;•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质量管理;•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打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距离和直径等物理量。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测量技能,进行打尺计量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一、打尺计量培训的重要性1. 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打尺计量培训,工人可以学习正确使用打尺的方法和技巧,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

2. 减少测量成本: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生产错误和次品制造,从而节省成本。

3. 提升生产效率:合理使用打尺,掌握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4. 保证产品质量: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保证产品尺寸的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打尺计量培训的内容1. 打尺的基本知识:介绍打尺的结构、种类、使用方法和保养等基本知识,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打尺。

2. 打尺的测量原理:讲解打尺的测量原理,包括零点校准、读数和误差补偿等内容,帮助学员理解测量原理,保证准确测量。

3. 打尺的使用技巧:培训学员正确使用打尺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打尺、如何正确握持打尺、如何对待打尺上的刻度等,提高测量准确性。

4. 打尺的维护保养:教授学员打尺的清洁方法、保养方法和存放方法,延长打尺的使用寿命,保证测量准确性。

三、打尺计量培训的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打尺的基本知识、测量原理和使用技巧等理论知识,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打尺的使用方法。

2.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亲自动手使用打尺进行测量,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熟练运用打尺测量。

3. 互动讨论:培训中,组织互动讨论,引导学员分享使用打尺的经验和技巧,共同提高打尺的使用水平。

4. 练习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打尺使用的练习考核,检验学员掌握打尺使用方法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四、打尺计量培训的注意事项1. 培训师资力量:选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2. 培训场地和设备:提供适当的培训场地和实验设备,让学员能够充分体验打尺计量的实际操作。

计量知识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计量知识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计量知识培训二、培训目标1. 使参训人员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计量基础理论、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

3. 熟悉计量法规和计量标准,提高计量管理水平。

4. 培养参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计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四、培训时间共2天,每天6课时。

五、培训内容第一部分:计量基础知识1. 计量概念及重要性- 计量的定义- 计量的分类- 计量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计量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2. 计量基础理论- 测量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 计量标准- 计量单位3. 计量器具的使用与维护- 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的选用原则- 计量器具的校准与检定- 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第二部分:计量法规与标准1. 计量法规- 计量法- 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计量违法行为处理办法2. 计量标准- 国家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器- 计量标准物质的制备与使用第三部分:计量管理1. 计量管理体系- 计量管理体系概述- 计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计量管理体系认证2. 计量监督与检查- 计量监督机构- 计量监督检查程序- 计量监督检查的内容第四部分:案例分析1. 计量器具使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案例分析- 案例启示2. 计量法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案例分析- 案例启示第五部分:实际操作与考核1. 实际操作- 计量器具操作演示- 计量标准操作演示- 计量数据采集与分析2. 考核- 计量知识笔试- 计量技能实操考核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量基础知识、法规和标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参训人员对计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际操作法:现场演示计量器具操作和计量标准操作,使参训人员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考核法:通过笔试和实操考核,检验参训人员的培训效果。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参训人员对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参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计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

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

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标题: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计量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社会对计量人才的需求,我国不断优化计量培训体系,提高计量培训质量。

2024年,我国推出全新计量培训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计量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计量法律法规意识:使学员充分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从事计量活动的自觉性。

2. 掌握计量技术基础知识:使学员系统掌握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3. 提升计量操作技能:使学员熟练掌握各类计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计量准确性和效率。

4. 培养计量管理能力:使学员了解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计量管理能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计量技术支持。

5. 拓展计量应用领域:使学员了解计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计量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三、培训内容1. 计量法律法规:包括计量法、计量单位制、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计量组织的规定。

2. 计量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量单位制、误差理论、数据处理、计量检定、量值传递与溯源等基本知识。

3. 计量器具与设备:介绍各类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压力等计量器具。

4. 计量检测技术: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等计量检测技术。

5. 计量管理体系:介绍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与运行,以及计量认证、计量审查等内容。

6. 计量技术应用:分析计量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环保、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7. 计量信息化技术:介绍计量管理与检测软件、计量数据传输与处理、计量自动化等信息化技术。

8. 计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计量技术发展动态,探讨计量技术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模版)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模版)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模版)第一篇:打尺计量培训资料(模版)储油罐及罐车打尺操作规程目的统一储油罐及罐车打尺的操作手法,减少人为误差。

2 范围适用于对储油罐及罐车油品的计量工作。

3 工作程序 3.1 准备工作:3.1.1 接到罐区或储运部通知后,立即通知化验人员到指定地点集合。

3.1.2 计量员在储运部对车号,铅封号及铅封是否完好情况检查之后,查看罐体有无漏泄。

3.1.2 罐车检尺时间应掌握在罐内油脂所含气泡消失以后,罐车一般冬季稳定时间不少于100分钟,夏季稳定时间不少于120分钟,且被测油温小于40度,棕榈油可根据情况缩小稳定时间及温度范围。

油罐检尺前其稳定时间不少于100分钟。

3.1.3 储油罐检尺前,计量员应整理好检尺及测温所用工具。

3.1.4 按国家检定规程JJG140-G1规定,检尺位臵的测试点应选在入孔盖铰链对面处下尺,该处如有障碍,改在入孔盖铰链中部下尺。

3.1.5 检尺时,连测三次,以其中两次得数一致且读数最小值为计尺深度。

3.2操作顺序:先测油高,再测油温,待全部测完后通知化验员取样。

3.2.1 液面高度测量:A 罐车(测油品实距)a 下尺:一手握住尺柄,另一手握住尺带,将尺带放入罐车入孔盖铰链对面处,让尺铊重力引尺下落,尺铊触及油面后放慢尺铊下降速度,待尺带落到油面估计高度时,将估计高度的尺带擦净,尺铊距罐底约10~20cm时,停稳后再测量。

b 测量:用手握住手柄及尺带,手与尺一起慢慢落下,尺链触及到罐体后提尺。

c 提尺:轻质油品要在尺铊触及罐底瞬间提起。

d 读数:一手握住读数位臵的上端,另一手握住下端,两手拉直尺带,读数时先读毫米,再读厘米、分米、米。

B 储油罐(空距法)a下尺:一手握住尺柄,另一手握住尺带,将尺带放入油罐入孔盖铰链对面打尺槽处,让尺铊重力引尺下落,尺铊触及油面后放慢尺铊下降速度,用手握住手柄及尺带,手与尺一起慢慢落下,取整数,停稳后—提尺。

b 提尺:在取整刻度与大罐打尺处在同一水平位臵后提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尺计量培训资料
一、操作步骤
1左手握油尺,右手握摇把放尺。

2保证眼睛、手、油尺垂直成一条直线。

3需要缓慢放下油尺
4打尺之前要了解清楚油罐的高度。

5将温度计探头放入油罐中,距油面50cm以下所测温度为上层油温,根据罐内油高,油高的一半所测温度为中层油温,罐底以上50cm为下层油温。

6测罐内油温公式
T平均=(上+中×3+下)/5
7油罐打尺计量表公式:
Vt=(Vb+△Vp)[1+2×0.0012×(t-20)]
G=Vt×dty4
t=[(7*ty)+tq]/8
△Vp=△Vs×dt4
二、查表计算容量表油的高度,修正压力值、所测油温和计算公式计算出油
罐中油吨数。

三、把结果输入ERP系统中。

四、注意事项
1上罐前准备工作,佩戴防护用品
2 上罐、下罐时保持人员间距离,看清脚下台阶,缓慢登罐。

3 打尺要带手套,防止油尺划伤手。

4 经常检查打尺工具,以防坠入罐中或损坏。

5 打尺完毕,及时把油尺擦干净。

6 温度计使用完后,把温度计探头和线及时擦干净,关闭温度计开关。

打尺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1上罐前需佩戴哪些防护用品?
2 简述打尺计量操作要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