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现状
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下面将从几个常见的行业来介绍一下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
首先是科技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的科技行业发展迅猛。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成为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
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深圳都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也正成为了国外的新兴行业。
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是金融行业。
金融业一直都是国外的重要产业之一。
伦敦、纽约和香港等金融中心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和规模最庞大的金融市场。
国外的金融业不仅提供了传统的银行、证券和保险服务,还涉及到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新兴的金融业务。
随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金融科技也成为了国外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再次是制造业。
虽然近年来很多国家将制造业转移到了国外,但是仍有一些国家保持了强大的制造业实力。
德国的汽车工业、日本的电子产业和中国的制造业都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国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另外,旅游业也是国外的重要行业之一。
国外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购物娱乐等各种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外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丰富多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
科技、金融、制造和旅游等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外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支撑。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的行业发展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值得期待。
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国外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趋势。
各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水平各异,受到政治、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前国外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
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以其庞大的人口基础和快速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也保持着相对稳定增长。
然而,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面临着发展困境,经济增长缓慢。
2. 跨国公司崛起:大型跨国公司已成为国外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通过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流动促进了国外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科技领域的跨国公司在国外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推动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3. 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国外经济的发展与贸易密切相关。
国际贸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配置。
全球供应链的建立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并参与国际分工。
世界各国通过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二、发展趋势1. 新兴市场的崛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正逐渐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并且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 数字经济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国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经济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业务模式,还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外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
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已成为各国政策的重点。
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外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将涌现许多新的投资和商机。
4.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技术创新对国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国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默写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消费习惯和政策法规进行深 入研究,为产品开发和市场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在拓展国外市场过程中遵 守当地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加大研发投入,关注前沿技术动态,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增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国外优秀企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经济发展差异
国外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发达国家凭借技术 、资本和市场优势持续领先,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 和创新能力上仍有不足。
绿色发展理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外普遍重视绿 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 绿色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
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国际地位及影响力等。
未来发展趋势
03
分析国外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经济、科技、环境、安全等方面
的挑战与机遇。
研究目的与意义
借鉴经验
01
通过研究国外发展现考。
预警风险
02 分析国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为国内应对提供参考。
促进合作
03
了解国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
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02 国外发展现状
经济领域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扩张,贸易壁垒减少,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 烈。
产业结构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 要动力。
金融市场融合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跨境资本流动更加便 捷。
加强全球治理合作
国外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 革和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 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 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高新兴 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 权。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未来趋势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未来的趋势。
本文将以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主题,探讨不同领域中的趋势与发展状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全球经济的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洲国家和中国。
然而,以亚洲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随着全球经济融合度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未来,我们可以预期全球经济将继续朝着更加开放和融合的方向发展。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国内外的科技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同时,大数据的应用也正在不断改变着企业的决策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度将会进一步提升,这将给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在国内外,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力度。
同时,一些新兴领域,如清洁能源、绿色物流等也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和关注。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保护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教育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出现为教育的普及和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教育将会更加个性化和灵活化。
此外,在医疗领域,国内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有趣的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产业蓬勃发展。
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
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将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国内外现状范文

国内外现状范文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而在国外,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将分别从国内外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国内方面。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福利不断完善。
在科技领域,中国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社会稳定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加强了社会管理和治理能力,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此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国外方面。
当前,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国际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共同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现状都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而在国外,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希望未来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会更加美好,人类社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了解全球经济动向对于我们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前国外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当前国外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较为不稳定的阶段。
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欧洲国家等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他们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推动。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则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的挑战。
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表现强劲。
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市场强劲,消费者信心高涨,企业投资回升,这些因素都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经济也在逐渐复苏,尽管仍存在一些挑战,但整体形势向好。
此外,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稳步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中国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正努力实施结构性改革,转向更为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加强创新和消费的推动。
印度经济增长相对稳定,但也面临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如不平等分配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
巴西则面临着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未来,国外经济的发展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压力,尤其是对那些依赖出口和国际合作的经济体来说。
其次,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将引领经济发展,并带来新的商机和挑战。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话题,许多国家正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表明,发达经济体相对稳定,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将受到贸易紧张局势、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国外经济的动向,对我们预测和把握未来的经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国外经济的发展情况,积极应对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的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的特点。
下面将分析几个典型行业的发展现状,以期对国内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制造业在国外,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剧,制造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变革。
传统制造业逐渐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率发展,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制造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行业是国外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信息技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从智能手机到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出快速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态势。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行业也面临着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等问题,需要加强合规与监管。
三、金融业国外金融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融业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市场体系和监管模式。
众多国外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香港等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专业化金融服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和投资者。
同时,金融行业也需要面对监管规模、风险管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挑战。
四、新能源与环保近年来,新能源与环保行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愈发突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国外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
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是国外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环保技术和产品也得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五、旅游与文化创意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外的一大亮点,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积极的作用。
各国通过打造旅游目的地、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推广传统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创意产业投资。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电影音乐等产业链的健康生态。
总之,国外的行业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如果国内企业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加强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环保、人才培养等问题。
国内外现状范文

国内外现状范文国内外现状。
当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势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而在国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的现状呈现出许多共性和特殊性。
首先,国内外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在国内,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传统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在国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因此,国内外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发展中的新挑战。
其次,国内外的科技创新形势也呈现出许多共性。
在国内,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国外,各国也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竞相推动科技领域的发展。
同时,国际合作也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加强,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更加紧密。
因此,国内外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势,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国内外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的条件不断改善。
在国外,各国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福祉。
因此,国内外的人民生活水平都呈现出了稳步提高的趋势,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现状都呈现出了许多共性和特殊性。
在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在国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
面对如此形势,国内外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现状企业文化研究的深入①,引导和推动了会计文化的研究,而会计本身也是文化的产物,其各部分都体现着人类创造的文化。
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会计与文化问题召开过几次重要的国际性研究会,如1985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会计与文化专题研究会再次掀起了全球范围内会计文化的大讨论,之后经过1986年8月在纽约召开的美国会计学会年会关于会计与文化的专题研讨及1987年12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会计与文化专题研究会,特别是1990年6月11日-13日在乌默奥市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文化经济大会上,学者们围绕文化会计与文化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更把世界上对包括会计文化在内的文化经济研究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所有这些都全面推动了新形势下会计文化的世界性研究。
就总体而言,国外在会计文化研究中目前形成了三大研究理论框架:以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研究框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大小、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阳刚与阴柔);以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格雷(Gray)为代表的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职业化与法律管制、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健主义与乐观主义、保密性与透明性);以美国学者哈里.H.E.费克纳和艾伦.基尔戈为代表的修正后的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把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加以综合考虑)。
具体为:西方国家在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探讨了文化对会计的决定作用,即文化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文化是一国会计制度形成中的重要因素。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以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Hofstede)的价值倾向文化取向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②,他根据一项对52个国家和地区的IBM 员工的问卷调查,用统计方法归纳出4个用以区别民族文化特征的社会价值层面(A View of social Value)。
1.利己主义相对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sersus Collectivism),这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保持结合的程度,即人们在社会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度。
2.大跨度的权力结构相对于小跨度的权力结构(Wide- ranged power structure versus narrow-ranged power astructure),这是指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机构或组织中权力分配的程度。
3.强避免不确定性取向相对于弱避免取向(The strong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 versus The weak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这是指社会的成员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能够容忍的程度。
4.阳刚相对于阴柔(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rity),这是指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从社会中两性的作用划分人们在社会中的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差异度。
1988年,霍夫斯泰德和鲍德(Bond)通过研究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出了第五维度,即短期与长期的目标(Short-term versus Long-term Orientation)。
注重实现短期目标的社会,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甚至不计成本,投资注重短期回报;相反,在注重实现长期目标的社会中,更多地关注通过不断努力而实现的长期目标。
葛雷(Gray,1988)则在Hofstede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到与财务实务工作相关的财务亚文化价值观,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提出一套能反映对财务实务工作具有不同财务行为方式特点的财务亚文化价值观模式,提出了一个四维的会计亚文化观(Accounting Sub-Culture),这四维是:职业化/法律管制(Profession-alism Versus Statutory Control),表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是依据财务职业判断还是依据法律规定和约束;统一性/灵活性(Uniformity Versus Flexibility),表示在财务规范的制定和遵守中是强调和偏向灵活还是一致;稳健主义/乐观主义(Conservatism/Optimism),表示在财务的处理和计量中是采用大胆创新的方法还是传统谨慎的方法;保密/透明(Secrecy Versus Transparency),表示在财务信息的披露中是倾向于对外公开还是对外保密。
霍夫斯特德(Hofstede)和葛雷(Gray)的研究认为,文化维度和会计价值观的关系如表1所示:注:表中,“+”表示因素之间有正向关系;“-”表示逆向关系;“?”表示关系的性质尚待确定。
葛雷假设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对会计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权力距离;最后是阳刚之气。
美国学者哈里.H.E.费克纳(Harry.H.E.Fechner)和艾伦·基尔戈(Alankilgore)认为,虽然现有的研究表明社会因素、会计亚文化及会计惯例间存在着联系,但这些研究还不能很好解释Hofstede和Gray所确定的英美国家、欧洲大陆国家及其他类型国家群体内及群体间所存在的会计差异。
他们认为,一种切实可行的联系就是经济因素影响计量及其应用的会计惯例以及会计亚文化价值。
因此,经济因素的变化,对会计亚文化价值及其映射的会计惯例间的联系产生适度的影响。
由于把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形成了修正后的会计亚文化理论框架。
阿潘(Arpan)和雷德伯格(Radebaugh)认为对会计实务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文化因素有四个:1)人们的保守主义倾向;2)人们对保密的态度;3)人们对商业活动的态度;4)人们对会计职业界的态度。
斯克勒德(Schreuder,H)以欧洲和美国为例研究了文化对会计的影响。
欧洲的会计文化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内容层面,国家导向的元素很重,各国别之间的会计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欧洲会计文化的实证研究较少,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改革”。
佩雷勒(perera)和马修斯(M athews)根据霍夫斯特德和葛雷的研究提出了如下的假设与推论:1.一个社会中利己主义倾向较大,不确定避免倾向较弱,那么其会计文化中表现的职业化倾向就较大(或统一性较小),保密倾向小,保守倾向也就小。
2.一个社会中利己主义倾向较小,不确定避免倾向较强,那么其会计文化表现出的职业化倾向就较小(或统一性较大),保密倾向大,保守倾向也就大。
雅吉(Jaggi)和洛(Low)研究了文化、法律体系和会计披露之间关系的财务披露模式。
按照他们的假设,文化价值对披露的影响力度是由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促成的。
尽管成文法国家文化价值对财务披露的影响比市场力量对其影响更重要,但在普通法国家市场力量对财务披露的影响力更强。
舒尔茨(Schultz)和洛佩斯(Lopez)通过实验研究了法国、德国、美国三个不同国家的会计人员在面对相当的经济事实和相似的报告准则时对财务报告评价的一致性。
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会计人员作出决定的依据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法律体制、财务资源和国家文化。
巴瑞 C.麦肯兰(Barry C Melancon)认为会计文化应建立在会计职业的传统价值之上。
比如要从表层甚至深刻的内涵上严格致力于诚信,热衷于纠错,遵守法律规章。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更广泛地研究会计文化问题,其中,文化相关性以及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Chanchani 和Mac Gregor 1999)。
例如,一些研究者考察了会计与发展中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Perera 1989)、会计与宗教的关系(Hamid等,1993)、会计与控制系统的关系(Harrison 1993)、会计与协调化之间的关系(Goeltz 1991)。
Choi和Mueller (1992)提出了会计的服务性功能,他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会计环境不同,因此,会计系统也存在着差异,而一个重要的解释因素是文化。
在会计文化研究中,强调人的作用。
例如,K.V. Peasnell等(2000),April Klein(2002)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在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起着积极作用,Charles等(2000)发现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重与财务披露的广泛性存在正向联系。
Weisbach(1988)发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大于60%的公司,独立董事在监管经营者业绩和大股东关联交易上不遗余力。
Huimin & Mak(2002)则选择了NYSE、AMEX和NASDQ上市的高研发投入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经理持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呈W形,强调了行业特征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其他,如关于预算松弛问题国外的学者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有所尝试和突破,并且也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Kaplan和Norton(2002)教授再次发表了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点。
还有,学者们在对会计文化个体为单位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丁吉晶(2007)认为“德国是一个审慎的民族,人们对于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不愿冒风险。
用Hofstede对文化模式的划分范式,德国有着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权距及规避不确定性的程度都较大并且偏向于阴柔。
文化反映在会计信息披露上,体现了偏向保密原则;而在会计核算方面,则体现为保守、稳健的原则”。
姜玉英(2007)认为:“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创新的国家。
……已经形成了以商法为中心,证券交易法和法人税法为辅的‘三法体制’的会计制度。
商法采用德国模式、证券交易法采用美国模式,使其会计目标具备了既保护债权人利益又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双重特性,形成了基于法律规范的、由商法会计、证券交易会计和税法会计构成的会计制度体系。
具体包括会计原则方面的会计制度、商法方面的会计制度、证券交易法方面的会计制度、税法方面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方面的会计制度五个方面”。
杨华(2006)认为:“英国会计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真实和公允,这一要求在1948年的《公司法》中最终确定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刘骏(2006)认为:“英国会计规则制定方法的规则导向与其社会文化的普遍规则主义密切相关。
”“美国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的政治程序源自美国的政治文化。
”“美国社会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导致了会计规则制定理论依据的庸俗化”,美国会计管理注重风险管理,国际交流,国际审计网络建立,强调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会计教育的未来等。
法国会计中政府的作用很大,“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法国会计一直受到国家的全面干预。
政府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并牢牢控制着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为此,法国会计理论及技术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的控制”。
法国会计也表现为重商主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统一;善于对别国会计发表意见;善于进行自身完善,如1999年又修订了会计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