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英文ppt

合集下载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喝的大醉而不知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船向回走,
归路。 到回家的路。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出来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动 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趣, 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 快而多情的个性,细腻动人, 别是一家。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沉醉不知归路。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常记溪亭日暮,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初步感知
如想梦象令联想李清照
欣赏感悟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

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 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 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 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 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 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 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 的特点。
女汉子
提起李清照,后人往往对她的婉约风格赞不绝口,王士祯就在《花草蒙拾》中 评价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但事实上,她的豪放词一点 也不逊于婉约词,从她数量不多的豪放词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傥丈夫之 气”。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她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 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胆之举,毫无顾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随意 地划船嬉戏,豪饮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样地外出玩耍,这些都表现了她超越 于时代的大胆率真甚至狂放不羁。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阁琐谈》里这样评价: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当她年方二八,与青梅竹马的 赵明诚结婚后,夫妻二人琴瑟 和鸣,情投意合,二人同去郊 外春游饮酒,一句“共赏金尊 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 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 至》)”道尽其中的恩爱甜蜜。 亦或是换一个场景,在参加亲 朋好友的酒会时候,也要尽饮 杯中酒,畅快地大醉一番: “金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 昏(《庆清朝慢禁帷低 张》)”,一直喝到酒尽烛灭。 小女子心思,尽在杯中玉酿。
李清照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汴京生 活,住的地方是清净优雅,生活品 质是典雅高贵。她生活在天子脚下, 看遍了城市的繁华。
中年丧夫
目 录
赵明诚走了,清风徐来,李清照倚 着窗边,一手搭着栏杆,一手握着 一壶酒,迷离地看着这荒凉僻静的 庭院。以往每个有星星的夜里,他 们都会坐在石椅上看漫天星辰,把 酒言欢。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ppt课件(9页)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ppt课件(9页)

思考与讨论
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 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 (“藕花”“日暮”)
2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 (愉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 沉醉:大醉。
• 兴尽:兴致尽了。 • 归路:回家的路。 • 藕花:荷花。 •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 船渡过。 • 滩:河滩。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 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 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 途,却迷路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 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 一滩的鸥鹭。
1.f4v品唱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山东)人。所 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寓故国黍离之悲, 情调感伤。给辛稼轩、 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 的影响。 李清照词,令慢均 工,擅长白描,善用口 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 • • • • •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关于“词”的常识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 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 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 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 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 “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 “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 令”。
• 古人有“诗中有画” 的说法,一首诗就是 一幅画,甚至有时候 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 读读这首词,你能从 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 面? • 溪亭日暮 • 藕花深处 • 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
• 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 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 思想感情?
•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 写照,全词文字不多,到叙述却十 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 郊游的欢乐图画。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 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àn)溪, 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 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 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 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李 清 照
作为一位杰 出词人,李清照 对美化和丰富祖 国语言做出了巨 大贡献。
婉约派词人
李 清 照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 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 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 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 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 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 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或 “词牌”。
齐声朗诵这首 词,注意读出 清新的画面美 来。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手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试问卷帘人”一句中谁在问? 问什么?卷帘人如何回答的?
藕兴 花尽 深晚 处回
舟 , 误 入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还想在这藕花世界里流连欣赏,但已使 暮色苍茫;想要荡出“藕花深处”,却不知 怎么走。情急之中,少女们禁不住发出了 “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叫声。不料几声婉 转的“争渡”声,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水 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暮色苍茫的 天空,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 绿的莲叶、或火红或洁白的荷花交相辉映; 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起人声鸟声和水声 的交响乐章。这是一种多么动人心弦、令人 陶醉的境界啊!

如梦令-李清照PPT课件

如梦令-李清照PPT课件

.
18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 ( q ī ) 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9
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 屈”,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 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 晚年,多年的背井离乡,贫困 忧苦,飘泊 无 依 ,最后寂寞地 在江南 去 世 。 她 被誉为“词国 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 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 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 )”和多处“藕神祠”。山东章 丘纪念馆 , 山 东 青 州 纪 念 馆 , 山东济南纪念堂,浙江金华纪
.
14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 但是风却使劲吹不停,我 酣睡一夜,醒来之后依然 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 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 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 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 如故”。知道吗?知道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15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 秋。轻解罗裳,独 上兰舟。云中谁寄 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早 期 诗 词 反映了她的闺中
生活和思想感情。代表作 《一剪梅》、《如梦 令》 、 《醉花阴》等 。 晚 期 有《声声慢》 等。
.
5
.
6
常记溪亭 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常常想起在溪亭 玩到天黑时的情
景 喝得大醉而不知 道回家的路。
.
7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 PPT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 PPT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 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 烧尽。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 写,营造了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 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有 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2、作者为何要提到重阳节?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 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 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醉花阴
李清照
背景简介:
李清照创作这首 词时赵明诚在山东 莱州做官,而她留 在青州老家居住。 爱情甚笃的夫妻暂 时分别,李清照写 这首词给赵明诚, 以寄相思。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整日过得愁 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 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 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 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 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 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问题探讨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 渡 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如 梦 令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 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 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 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 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 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 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 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 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 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 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李清照英文PPT

李清照英文PPT





poems
A Dream Lyric
Gust of wind and heavy rain came last night, Sound sleep hardly reduced the wine effect. I asked the house maid to examine the flower, Cherry-apple trees being fine is the answer. You know? Or you may not know? Flowers should be withered and leaves greener.
Statue of Li Qingzhao in the Li Qingzhao Memorial, Jinan

There are no secrets to success. It is the result of preparation, hard work, and learning from failure. - Colin L. Powell
• • • •
Where is my hometown? Unless drunken, it remained forgotten. I burned the eng when lying down Dissipated is the aroma, not the wine.
Pictures

Li Qingzhao Memorial at Baotu Spring garden in Jinan
《A Dream Lyric》; 《By the Sand Brook 》; 《Each Slow Echo》
Biograph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