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课件

合集下载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

下6一页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 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 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 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 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 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 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 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 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下7一页
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 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 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 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 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 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 虑,编撰《金石 录》,完成丈夫未竟之 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 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 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 ,使 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 。
返回 9
李清照纪念馆: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 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 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 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 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照纪念堂” 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 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清朝乾隆年间著名作 者任宏远曾有 《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 “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 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 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李清照的词也是 婉约 派的,诗是豪放的。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古诗词PPT

第三部分
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 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辞面勾勒写词时间 与环境,昨夜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故把酒以消愁绪,翌 日晨起宿醉尚未尽消。 “雨疏风骤”十分恰切地写出暮春时节,风萧萧然而雨却是疏落, 渲染了词人花下醉酒的怅然之感。即便把酒过后的酣睡浓甜,但 仍难“消残酒”,写出词人此刻的慵懒惺忪。
三诗词鉴赏
词人唤来侍女“试问卷帘人” 转折巧妙精当,灵动自然。词人情 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地, 却又不忍亲见,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 的矛盾心理,刻画得贴切入微,真实可感。 孰料,“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喜出望外却又无奈黯 然,“却”字道出了“卷帘人”不解词人心以及词人的意外之喜, 词人的细腻委婉和侍女的粗疏淡漠形成对比。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 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 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感谢聆听
——完结
一诗人生平
流徙两浙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 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 舟。 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 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 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 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 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 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 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 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2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课件】(新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2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课件】(新版)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雨疏风骤:雨点疏落,风势猛烈。 残酒:昨夜残留的醉意。 卷帘人:指前来卷帘的侍女。 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绿,指叶。红,指花。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一觉也
消不了残留的醉意。试着问问那前来卷帘的侍女, (她)却说“海棠花儿依旧鲜嫩”。“知道不知道 啊?知道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繁茂花儿凋零”。
21 如梦令
古 典 诗 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涵 养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 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 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 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语言清丽而不萎靡,情调感 伤而不空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 照。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 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 (重点)
3.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难点)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是我国文学史上 杰出的女词人,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她的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 辟蹊径,语言清丽。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已散佚。现存的后人辑本有 《漱玉词》《李清照集》。
昨夜:雨疏风骤

今晨:不消残酒 无忧无虑 关心热爱
梦 令 问花:海棠依旧
美好生活
对曰:绿肥红瘦 充满情趣
《如梦令》通过对女词人关心花事却又不忍见花 落的矛盾心理的描写,表现了她憧憬美好生活,关心 美好事物的雅致性情。
语言生动,优美细腻。 人物对话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亲切而真实。 “绿肥红瘦”更是为人称道,语言鲜明、生动、形 象。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PPT

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 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 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 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 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 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 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 的特点。
女汉子
提起李清照,后人往往对她的婉约风格赞不绝口,王士祯就在《花草蒙拾》中 评价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但事实上,她的豪放词一点 也不逊于婉约词,从她数量不多的豪放词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傥丈夫之 气”。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她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 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胆之举,毫无顾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随意 地划船嬉戏,豪饮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样地外出玩耍,这些都表现了她超越 于时代的大胆率真甚至狂放不羁。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阁琐谈》里这样评价: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当她年方二八,与青梅竹马的 赵明诚结婚后,夫妻二人琴瑟 和鸣,情投意合,二人同去郊 外春游饮酒,一句“共赏金尊 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 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 至》)”道尽其中的恩爱甜蜜。 亦或是换一个场景,在参加亲 朋好友的酒会时候,也要尽饮 杯中酒,畅快地大醉一番: “金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 昏(《庆清朝慢禁帷低 张》)”,一直喝到酒尽烛灭。 小女子心思,尽在杯中玉酿。
李清照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汴京生 活,住的地方是清净优雅,生活品 质是典雅高贵。她生活在天子脚下, 看遍了城市的繁华。
中年丧夫
目 录
赵明诚走了,清风徐来,李清照倚 着窗边,一手搭着栏杆,一手握着 一壶酒,迷离地看着这荒凉僻静的 庭院。以往每个有星星的夜里,他 们都会坐在石椅上看漫天星辰,把 酒言欢。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 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 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 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 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 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2)一个“试”字,将词人不忍亲见落又
想知道事实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
曲折有致。
探究讨论
4、遭受了一夜风雨的袭击,海棠花自然会 凋落,可是侍女为什么说“海棠依旧”? 一个“却”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心理?
(1)因为侍女并不关心海棠花凋不凋落, 对它的变化无动无衷。这从侧面反衬了词 人怜花、惜花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理。
探究讨论
6、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惜花(惜花实际上是惜春,
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
名家赏评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 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当此芳春,名花正 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喝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 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 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 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话写出了伤春惜春的闺中 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1 (共2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
到李清照43岁,金兵大举入侵,夫妇二人流离 失所,行至乌江,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 清照写下了豪迈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的诗句。
北宋灭亡,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旧病复发, 病死南京。此时的李清照孤苦伶仃, 四处飘泊, 她也病倒了。突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大献殷勤, 二人结婚。可他娶她是为了侵吞李清照的财物, 一旦到手,对李清照百般虐待,她只好向官府申 诉离婚。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年—1155年),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 (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
李清照的父亲是著名文学家、学者 李格非,她的母亲也是饱读诗书,在 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不甘 囿于闺阁绣楼,渴望在山水中舒展自 己的创作才华,她要告诉世人,青春 时节,她曾那样沉醉过。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 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惊起一滩鸥鹭”,把栖息 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 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 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 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 地,更令人流连。抒发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也反映了作者早期生活的闲适与舒心。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
18岁嫁给赵明诚,二人切磋诗文, 研习钟鼎碑石,志趣相投,相濡以沫。 婚后不久,赵明诚远出求学,李清照不 忍离别,常把情感寄托于诗词中。
词的文学常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
02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 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 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被 贬官之后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 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秦观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值他人生低 谷,仕途不顺,心情郁闷,夜晚听闻 风雨声,有感而发。
作品影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传唱 ,影响深远。
修辞手法
借代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用“绿”来借代叶子,用“红”来 借代花。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拟人
作者在词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应是绿肥红瘦”,将绿叶和红花拟人化 ,形象地描绘出叶茂花稀的场景,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03
主题思想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历代评价
清代词评家陈廷焯
易安此词,颇饶奇致。起得超妙,接得逼真,雨 丝风片,映带逼肖。
现代文学家夏承焘
起得超妙,非时流小令所及。
当代学者唐圭璋
起得峭拔,造意极奇。
比较分析
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比较
两首词同为李清照所作,风格相近,都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侧重于写景,《如 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更侧重于抒情。
富有音韵
运用平仄和韵脚,使词句富有音韵之 美,易于传唱。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通过描绘雨疏风骤的景象,抒发作者 内心的情感,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
以小见大
以夜晚的雨声和风声为切入点,展现 出作者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思考,寓意 深远。
05
作品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正式课件

昨夜雨疏风骤
1 诗歌原文
呈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原始文字,令读者深入感受诗歌的魅力。
2 诗歌行文分析
解读诗歌的结构、押韵和节奏,揭示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3 诗歌意义解读
深入解读诗歌中隐藏的情感、主题和哲理,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诗歌音乐化
将诗歌转化为音乐形式,并展示 其中的和谐与旋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正式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课程,我们将深入探讨李清照的诗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 骤》。通过解析诗歌的背景、韵律、意境以及作者李清照的介绍,带您领略 其中的精髓与魅力。
诗歌解析
诗的背景与写作情境
探索诗歌涉及的历史事件和 李清照写作时的心境。
诗歌韵律及意境
探讨诗歌的韵律特点以及如 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创造独特 的意境。
诗歌插图解析
通过图画和艺术作品解读诗歌中 的意象和情感。
更多鉴赏视角与观点
提供多种角度和观点,帮助读者 深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结束语
总结与评价
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评价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 风骤》的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其他作品简介
介绍李清照其他著名诗作, 引发读者对她的更多兴趣。
感受与启示
分享个人读诗心得,以及诗 歌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诗歌用词及修辞手法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词汇和修 辞手法,揭示其中的深意和 美感。
作者介绍
作者李清照的生平与成就
介绍李清照的家庭背景、文学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李清照的文学风格
探讨李清照的文学风格,包括她特有的情表达和艺术创作技巧。
文化背景对李清照的影响
分析李清照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她创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 出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 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 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 称“易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 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八年级下册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是 Nhomakorabea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雾),原文是: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 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 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 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天夜里雨点疏落风势猛 烈。
浓睡不消残酒
沉沉地睡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
试问卷帘人
试着问卷窗 帘的侍女,
却道海棠依旧
她却说海棠花依 然如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知道吗?应是 绿叶更加茂盛, 红花却已凋零。
1.试: “试”字,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写 出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 2.却:“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 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道出了 “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 的漫不经心。 3.绿肥红瘦:“绿”字代指绿叶,“红” 代指花朵,“肥”暗含“多”意,“瘦” 暗含“少”意。绿肥红瘦微妙地道出了感 伤的情怀:爱花惜春,伤感红颜易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