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在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长期咳嗽中的变化

合集下载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一种病理状态,其特征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只占总白细胞数的1-3%,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这种比例会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身体抵御寄生虫感染以及过敏反应。

因此,当身体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寄生虫感染的时候,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出现病理状态。

症状和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会在检查血液时被发现。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超过30%,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皮肤瘙痒•皮疹•呼吸系统症状,如哮喘、咳嗽和呼吸急促•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振•肝脾肿大症状的出现取决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

当身体对某种物质过敏时,嗜酸性粒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导致过敏症状。

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灰尘、宠物皮屑等。

感染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寄生生物可能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感染可能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感染,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因为不同的感染类型而变化。

肿瘤某些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可能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药物和毒物某些药物,如氨苄西林、磺胺、丙戊酸、氯霉素等,以及某些毒物,如有机磷等,可能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其他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还可能和一些其他疾病有关,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和诊断与其他病理状态一样,血液检查是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对患者的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进行计数。

如果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正常水平,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食物和药物敏感性测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病毒检测•骨髓穿刺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慢性咳嗽
与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有关的疾病除嗜酸粒 细胞肺炎等肺实质疾病外,最常见的是哮喘、咳嗽变 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和非哮喘性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on-asthmatic eosinophilic bronchitis,NAEB)。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及部分无呼吸道症状的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 甚至健康人也存在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为何气 道炎症性质相同,临床上呈现不同表现或疾病的原 因尚不清楚。是否与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严重 程度、波及范围、嗜酸粒细胞的活化状态以及其他炎 性细胞的作用有关还需进一步明确。 2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与慢性咳嗽 2.1典型哮喘典型哮喘具有嗜酸粒细胞性气道 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导致反复发 作喘息的特点。咳嗽也是哮喘的主要症状,可作为 喘息发作前的前驱症状之一,或是与喘息同时出现 的伴随症状,也可在喘息消失后持续存在[4]。部分 典型哮喘患者可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称为以咳嗽为 主的哮喘。除咳嗽症状外,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呼 吸困难或喘息,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显示 主要为中心气道狭窄,与以呼吸困难为主的哮喘表 现为外周气道狭窄有所不同。经正规吸入糖皮质激 素和p:受体激动剂治疗后,典型哮喘的喘息和咳嗽 可同时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喘息等症状虽消 失但仍遗留慢性咳嗽,需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 组胺药或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等抗炎 性介质药物治疗后咳嗽才能缓解[5]。提示哮喘的咳 嗽和喘息症状可由不同的机制引起,白三烯、组胺和 血栓素等炎性介质可以仅导致咳嗽而不一定与喘息 发生有关。 2.2 CVA CVA是以慢性咳嗽为惟一临床症状 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最早由Corrao等在1979 年做出描述,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CVA在西方 国家占慢性咳嗽的16%~24%[6],仅次于上气道咳 嗽综合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第二位。而在国内, CVA常为慢性咳嗽的首位病因,占慢性咳嗽的 14%~62%[7],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CVA为慢 性咳嗽第一位病因的状况相似[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疾病分类
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由未知原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疾病病因
• 遗传因素 • 免疫系统异常 • 环境因素
疾病症状
1 皮肤瘙痒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Biblioteka 患者常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2 呼吸困难
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常用药物
制酸药 药物A 药物D
抗过敏药物 药物B 药物E
免疫调节剂 药物C 药物F
基础治疗措施
1. 保持良好的营养 2. 规律运动 3. 充足的休息 4. 定期复诊
食疗措施
饮食中应含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坚果。
体育锻炼措施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能力,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
动态监测指标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炎性因子水平 • 免疫系统功能检测
疾病并发症
1 心血管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导 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肺部感染
病情较重时易发生肺部感 染。
3 过敏反应
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能 引发过敏反应。
疾病愈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愈率较高,但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疾病复发率
3 关节疼痛
部分病例表现为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
疾病预防方法
• 避免诱发因素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定期体检
疾病诊断方法
1. 血液检测 2. 组织活检 3. 影像学检查
疾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制酸药 • 抗过敏药物 •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针对免疫系统异常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长期咳嗽患儿肺功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长期咳嗽患儿肺功能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
岁。
00 2 ;@ B T试验显示吸入特布他林后 ,对照组 的 F V 增加 . ) 2 D E
r u . sl go pReut s①C u mpo soeT e i a a a gesae c rsnteosrai o pwee i icnl i e a a i e o g s tm r: h s l n lu l soe bevt ng u r s nf a t hg r n t tnt h y c v u o c ih or g i y h t h h h cn o op < .5. u nr n t n : h re prtr lme i i 1 eo d(E ) n scn t (E F )nte ot lru 0 )②P l a f c o sT e ocde i oyv u t n c n F V1a d1 eo d e F V/ VC i r g 0 mo y u i f x a o w h s a r h
R 长期 咳嗽 患儿 的病 变本 质 的研 究较 少 。以此 为创新 慢性咳嗽是儿童 的常见症状 .其往 往继发于未愈 的上 呼吸 发于 U I 道感染 ( p e si t yt c ifc o ,U I ,但 由于治疗 不 点 ,笔者从 嗜酸性粒细胞 ( O )的特 点出发探讨其 在该类患 u prr pr o atnet n R ) e ar r i ES
临春医 程 21年2 第1卷 期 学工 0 2 月 9 第2


2 5・ 4
论著 ・
( 临床 研 究)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的长期咳嗽患儿肺功能与 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
詹 陈 洪
( 广东 省揭 阳市 人 民 医院 儿 一科 ,广东 揭 阳 520 ) 20 0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52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2粒/次,3次/天;对照组76例,口服右美沙芬片治疗,2片/次,3次/天,疗程均为7d。

对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评估。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0%,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药物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对比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均有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复方甲氧那明对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具有良好疗效,对于止咳、抑制支气管痉挛效果明显,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右美沙芬片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原已存在或侵入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呼吸道所致[1]。

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咽部疼痛、发热等,同时伴有呼吸不畅、声嘶。

部分患者刺激性干咳且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无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经济负担[2]。

医院特采用两种不同的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并伴有咳嗽的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1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节性多 动脉炎等。
肿瘤——淋巴瘤、各种实体肿瘤、囊性纤维化等。
内分泌疾病——垂体功能不全、免疫缺陷病、IgA缺乏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免疫缺陷病——IgA缺乏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间质性肾病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腰背痛,病变严 重时可有胃肠道蛋白丧失、贫血、吸收不良等
肌层型
病变主要累及肌层,表现为幽门或小肠梗阻,有时需要手术治 疗,偶有胃肠道出血和瘘管形成
浆膜型 病变主要累及浆膜层,相对少见,占整个EG的10%左
右。表现为腹痛,常伴有腹膜炎、腹水,腹水中含大量 的嗜酸性粒细胞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与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找到克隆性增生的依据。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2001年WHO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①不明原因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持续6个 月≥1.5×10^9/L,伴有器官损伤及功能紊乱;
②排除寄生虫、过敏性等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且没有发现嗜酸性细胞克隆的依据。
左上:正常低倍镜;右上:正常高倍镜;左下:异常低倍镜;右下:异常高倍镜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关键 在于病因诊断。必须详细全面检查,以确定原 发病,对诊断不肯定者应定期随访。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病因分类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常有变态反响性疾病史,并与某种食物有关 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 重者可发生梗阻,少数出现脱水。 胃镜可见粘膜皱襞粗大,呈乳头状或息肉样改变
活检显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

嗜酸性粒细胞性

嗜酸性粒细胞性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是一类白细胞,也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白细胞之一,通常占总白细胞的1-3%。

嗜酸性粒细胞的名称来源于其细胞质含有嗜酸性染色剂(如嗜酸性碱性带的染色剂——伊苏琥珀和象牙黑),这也是它们和其他粒细胞(如嗜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包括细胞形态、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等组织中,而在周围血液中的数量较少。

嗜酸性粒细胞的寿命相对较短,仅为数小时至数天,并且主要通过骨髓的产生和释放来维持其相对稳定的数量。

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是其胞质包围一个或几个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富含碱性蛋白和碱性多肽,在不同疾病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的核呈连击形、双叶形或分叶形,核周围有明显的环状母细胞骨显示。

虽然嗜酸性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具体作用仍然不完全清楚,但它们在许多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嗜酸性粒细胞是原虫和寄生虫感染的重要免疫细胞。

它们可以通过释放嗜酸性颗粒中含有的抗菌蛋白(如肥大细胞酸性蛋白、嗜酸素和生长因子)来直接杀伤病原体,或者通过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来参与免疫应答。

其次,嗜酸性粒细胞还参与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炎症的发生。

当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时,它们会释放大量的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等过敏症状。

此外,嗜酸性粒细胞还可以通过与过敏反应相关的免疫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进行直接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调节和加剧过敏炎症反应。

此外,嗜酸性粒细胞还参与调节免疫耐受和免疫平衡等过程。

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通过释放抑制性细胞因子,如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和IL-10(白细胞介素-10),来抑制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阻止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此外,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 1.5%
B、X线胸片正常
C、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阴性
D、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
E、慢性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
2、关于EB的定义叙述有误的是()
A、于1989年由Gibson首先描述
B、以慢性咳嗽、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
C、无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
D、呼吸峰流速变异率异常
E、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3、同济医院治疗方案中吸入布地奈德治疗EB的常用剂量是()
A、500μg/d
B、600μg/d
C、400μg/d
D、700μg/d
E、300μg/d
4、广州呼研所治疗方案中吸入布地奈德治疗EB的常用剂量是()
A、700μg/d
B、600μg/d
C、800μg/d
D、900μg/d
E、500μg/d
5、2013年,全国多中心研究发现,引起慢性咳嗽占比最多的因素是()
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B、咳嗽变异性哮喘
C、嗜酸性细胞支气管炎
D、变应性咳嗽
E、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答案:ADBC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上呼吸道 感染; 长期 咳嗽 ; 嗜酸性粒细胞; 肺 功能 [ 中图分类 号】 R 7 2 5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0 1 ( c ) - o l 1 7 ~ 0 2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料
原 已存在于上 呼吸道或从 外界侵入 的病 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 ( 患病组和健康对 照组 均未吸烟史 ) 。 两组受 力和全身免疫力下降时 , 毒或 细菌可迅速 繁殖 发病 , 病毒 或细菌直接作用 , 使上 呼吸道粘 检者年龄无统计学意 义差 异, 具有可 比性。
1 . 2试 验 方 法
吸道感染后 2 8例继发长期咳嗽患者作为观察组 。用视觉模 拟法对 其咳嗽程度进行评分 [ 1 】 , 肺功能检查 , 检测外周血及诱导 痰 的嗜酸性粒细胞 ( E O S ) 含量 。另收集 2 7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 患病组 和健康对照组均 未吸烟史) 。结果 症 状上 长期咳嗽 组患者 的 V A S评分 明显高 于对照组 P < 0 . 0 5 ; 长期 咳嗽组患者第一 秒用力 呼气 容积及 1秒率均低 于对 照组 ; 支气管激发试
气管激发试验
1 . 3统 计 学处 理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行分 析。计数资料应用 x z 检验 。 相关 变量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 P < 0 . 0 5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2结 果
收集 2 0 1 1 —2 o l 2年在我院就诊 , 既往 健康 、 平均年龄 ( 6 8  ̄ 2 ) 岁的2 8 例老年人 .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长期咳嗽患者作 为观察组 。 用视 觉模拟法 对其咳嗽程度进行评分 , 肺功能检查 , 检 测外周血及诱 导痰 的嗜酸性粒细胞 ( E O S ) 含量 。 另 收集 2 7 名健康
2 . 1嗜酸性粒细胞致 炎机 制
嗜酸性粒细胞是 白细胞的一种颗粒分类细胞 。 嗜酸性粒细胞
人群作为对照 ( 患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未吸烟史 ) 。观察结果 如 下: 患病组 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 : ( 8 . 2  ̄ 6 . 7 1 ) x l O / L ; 诱导痰 中
的嗜酸 性粒细胞 : ( 1 0 . 1 1 4 - 8 . 1 3 ) x l O / L;肺 活量 : ( 1 8 0 0  ̄ 2 6 0 )m L : 第一秒钟用力 呼气容 积 ( F E V 1 ) : ( 7 0  ̄ 1 . 1 ) %: 支气管舒 张试 验 : 吸人 B : 激 动剂后 F E V1 差( 8 3  ̄ 2 . 0 ) %; 支 气管 激发试 验 : 吸人 p 。
在整个 发育成熟 的过 程 中受 到 白介 素 3 ( I L 一 3 ) 、 白介 素 5 ( I L 一 5 )
和粒 细胞/ 巨噬细胞 集落刺 激因子 ( G Y— C S F )  ̄种 细胞 因子的影 响嘲, I L 一 5 还可促 进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 、 活 化及释放炎性 介质 , 活 化 的嗜酸性粒 细胞有致炎与细胞毒性效应 。 嗜酸性粒 细胞从血循
膜充 血 、 水肿、 上 皮细胞破 坏 , 少 量单 核细胞浸 润 , 有 浆液性及粘 液性炎性渗 出, 会 引起 咳嗽。咳嗽是因为咳嗽牵 张感受器敏感性 亢进和炎 介质 的刺激 而引起 的保护 性呼吸反射动作 。
2 . 3嗜酸性粒 细胞在老年人上 呼吸道感 染后 的观察 结果
被试者均行 肺功 能检测 、 诱 导痰 检查 、 支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舒 张试 验和支
激动剂后 F E V1 较用药前改变不 明显。健 康组 : 外周 血中的嗜 酸 环进人组织 , 由内皮 细胞 上的粘 附分子和嗜酸性粒细胞上 相对应 性粒 细胞 : ( O . 6 1 ± 2 . 8 3 )  ̄ l O / L;诱 导痰 中的嗜酸性 粒细胞 : ( 2 . 0 1 ± 配体 介导 , 通过 内皮细胞 之间 的通 道进入 组织 , 在局 部组 织聚集 1 , 3 1 ) x l 0 / L 肺 活量 : ( 2 9 0 0  ̄ 6 0 0 )m L ;第 一 秒钟 用力 呼气容 积 的嗜 酸性粒细胞脱 颗粒 , 释放 毒性 炎性介质 , 包括碱性 蛋 白、 嗜酸 ( F E V1 ) : 至( 6 0  ̄ 0 - 9 ) %; 支 气管 舒张试 验: 正常 ; 支气 管激 发试 验 : 性粒细胞 阳离子蛋 白 、 嗜 酸性粒细胞 过氧化物酶 以及 嗜酸性粒细 正常.结果对 比显示: 症状 上长期咳嗽组 患者 的 V A S评分 明显 高 胞衍 生的神经毒 素 , 还可合 成血小板 激活 因子 、 白三烯等血 管活 于对照组 P < O . 0 5 : 长期 咳嗽组 患者第一秒用力 呼气容 积及 1 秒 率 性物质 , 进而导 致组织破坏和更多 的嗜酸性 粒细胞聚集 。
验结果显示 两组 F E V , 下降 率无统计学差异 P = 0 . 0 8 3 ; 支气 管舒 张试 验结果显示观察组 F E V , 增加率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观 察组 2 4 h内最高呼气流量波 动率 明显 低于对 照组 P < 0 . 0 5 I 夕 周血及 痰液 E O S 计数及 比例患病组 明显高于对照组 。 结论 嗜 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继 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长期咳嗽患者气道 的一个重要特征 . 并 且与肺 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
2 . 2上 呼吸 道 感 染后 咳 嗽 的 因 素
上呼 吸道 的黏膜纤 毛在生理结构 和特性 防御 中能够 发挥 机
但随着 P M2 . 5指数 的不断攀升空气 质量下降 , 老 龄 在我院 2 0 1 l 一2 0 1 2年在我 院就诊 的患有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 械屏 障作用 ,
3 J , 疲劳 、 受凉 、 局部免 疫 后长 期 咳嗽 , 平 均年龄 ( 6 8 ± 2 ) 岁的 2 8例作 为 观察 组 , 另 收集 2 7 化导 致的代偿 清除不足等 等因素存在下 _

目 口A I u Y
上 N L
子1 拙【 l
工N口U吕 T口 Y
[ 二 工 NA H E A L 7 -
嗜酸性粒细胞在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长期咳 嗽 中的变化
郜 津 丽
郑州 市市直机关医院 , 河南郑州
4 7 0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上 呼吸道感染后继 发长期咳嗽( 咳嗽时间大 于 8周 ) 中的变化 。方法 老 年人 患有 急性 上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