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液体表面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溶液表面

第二章 溶液表面
表面吸附量可通过表面张力测定推算出来 §2-2-1 吉布斯吸附公式 Gibbs Adsorption Equation a G=RT a 稀溶液 G = - c T RT c
T
1、Gibbs表面(相界面) 与纯液体的相似,就是在气-液(、) 两相的过渡区内划定一个无厚度的、理想 的几何面,实际体系分为、两相。
第二章 溶液表面 Chapter 2 Surface of Solution
§2-1 溶液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
§2-2 溶液表面的吸附
第二章 溶液表面 Chapter 1 Surface of Solution §2-1 溶液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 §2-1-1 溶液表面张力 ① 表面惰性物质—自身内 1 聚能较高,与溶剂作用较 0 强,如:泉水,海水无机 盐电解质、多羟基有机物、 蔗糖、甘露醇等。
②非极性基团与水分子间缺少强烈的相互 作用,无法补偿熵减少所引起的自由能升高, 而出现逃离水的趋势,即疏水效应。 疏水效应是熵驱动过程:G= H -TS 若TS > H, 则G < 0, 过程可自动进行。 如:溶液表面吸附和胶团化
碳氢基团越大,疏水效应越明显, 表面活性也就越强。
烃分子从水溶液迁移到烃溶液的过程 就是疏水效应的结果。 HC-W= HC-W =RTlnxW 一系列直链、支链、环烷化合物的理 论计算值和实验值都支持“似冰理论”。 3、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的物理化学作用 —表面吸附和胶团化
相界面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dU= dH = TdS +dA+idni dF = dG = -SdT +dA+idni 与全微分式比较得: SdT+Ad+nidi =0 恒温下:i=i+RTlnai 则:SdT+Ad+nidi = Ad+niRTdlnai =0

高中物理第3章液体第1节液体的表面张力课件鲁科选修3_3

高中物理第3章液体第1节液体的表面张力课件鲁科选修3_3
的面积。而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
球形。若露珠过大, 最小 。因此小水珠、小露珠等都呈现_____ 积_____
椭球形 ,完全失重环境下,可形 重力影响不能忽略,则呈 ________
成标准的球形。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液体表面张力的形成 (1)分子分布特点:由于蒸发现象,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 体内部稀疏, 即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大。 (2)分子力的特点: 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 斥力基本上相等, 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表面特性: 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 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膜。所以说表面张力是表面层 分子力作用的结果。
[学后自检]┄┄┄┄┄┄┄┄┄┄┄┄┄┄(小试身手) 如图 311 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 上,再把环在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 皂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薄 膜,则棉线圈将成为 A.椭圆形 C.圆形 ( B.长方形 D.任意形状 )
图 311
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当刺破棉线圈里的薄膜时,棉线 圈外的薄膜就会收缩,使棉线圈张紧成圆形。
答案:C
表面张力及其微观解释
[自读教材· 抓基础] 1.表面层 (1)定义:
薄层 。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的一个_____
(2)特点:
稀疏 。 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_____
2.表面张力 (1)定义:
吸引 的力。 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_____
(2)作用效果:
小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 ____
(4)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 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 312 所示。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第2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2-1 如图金属框架中形成一肥皂膜,金属丝AB 长为5 cm ,可以自由滑动,拉此肥皂膜平衡时,所需的平衡力F =2.5×10-3 N ,求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L F /105.222-⨯==α 2-2 在2-1题中,若金属丝AB 向右移动了2 cm ,试计算移动AB 所做的功。

此时肥皂膜的表面能增加了多少? 解: J S E 5105-⨯=∆=∆α 2-3 一半径为5 cm 的金属圆环,从液体中刚能拉出时,测得环的悬线上需要加F =28.3×10-3 N 的向上拉力,求此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被拉起的液膜可视为很短的圆柱面)。

解 m N l F /1001.91052103.28223---⨯=⨯⨯⨯⨯==πα 2-4 把一个框架竖直地放着,其上有一条可以移动的横杆以ab ,框架之间有肥皂液膜,如图所示。

今欲使横杆保持平衡,问横杆下面应挂多大重物?已知横杆质量为0.05 g ,长度L 为2.5 cm ,肥皂膜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5×10-3 N ·m -1。

解: N G l G F G ab ab 31076.12-⨯=-=-=α 2-5 移液管中有1 ml 农用杀虫药液,其密度为0.995×103 kg ·m -3。

今令其从移液管中缓缓滴出,共分30滴全部滴完。

设经过测定,已知药液将要落下时,其颈部的直径为0.189 cm ,求药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Nd Mg /10589.52-⨯==πα 2-6 在20 km 2的湖面上,下了一场50mm 的大雨,雨滴半径r =1.0mm 。

设过程是等温的,求释放出的表面能量。

水的比表面能α=73×10-3 J ·m -2。

解: J S E 81018.2⨯=∆=∆α 2-7 吹一直径为14 cm 的肥皂泡,问需作多少功?设在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0×10-3 N ·m -1。

液体表面现象

液体表面现象

15
§5.2 表面吸附和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吸附和表面活性物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4/11
16
1、表面吸附原理: Ⅰ Ⅱ
f1 f2 f12
液滴Ⅰ浮在另一种液体Ⅱ的表面上 第Ⅰ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1 ;
设: 第Ⅱ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 ;
两种液体相接触的表面上表面张力系数 12 。
f
f
P
由于液面的附加压强的存在,且总是指向弯曲液面凹面, 所以一般有: 即: P P 凹 P 凸P s 凹 P 凸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4/11 22
3、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内外压强差): 设有一弯曲液面呈球面, 在球面上截取一小部分S,球 的半径为R,液面的表面张力 系数为 ,则: 当液面平衡时,液体内 部必定会产生一与附加压强 相平衡的压强P,设单位长 度分界线上的张力为T.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4/11 12
解:一个大的油滴在等温地散布成大量的小油滴时, 能量仅消耗在形成增加的表面积上,即作功全部转 化为小油滴的表面能,易知作功为:
A S
式中是增加的表面积。设n是个小油滴的数目,R是 大油滴的半径,则
S 4 (nr R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4/11
10
3)表面张力系数与表面能的关系: 若 F 将金属丝向右拖动 Δx 的距离: 液面面积增加:
A B B
S 2 L x
作功:
L
D
2L
Δx
F
C C
W F x

大学物理第二章液体表面现象

大学物理第二章液体表面现象
解:设B、A分别为上、下液体 表面内的一点,A、B两点压强 分别为pA、pB,大气压强为p0, 则 2 2 pA p0 + pB p0 R r
2 2 pA pB + R r
2 2 pA pB + R r
pA pB gh
2 2 + gh R r
P0
f
S
f
P
2.液面弯曲
1)凸液面时,如图 s 周界 上表面张力沿切线方向,合 力指向液面内, s 好象紧 压在液体上,使液体受一附 加压强 pss ,由力平衡条件, 液面下液体的压强:
f
P0
S
Ps
f
P
p p + ps
0
ps 为正
2)凹液面时,如图
s周
界上表面张力的合力指向 外部, s 如好象被拉出, 液面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 强,液面下压强:
f
P0 Ps
S
P
f
p p ps
0
总之:附加压强使弯曲液面内外压强不等,与液面 曲率中心同侧的压强恒大于另一侧,附加压强方向 恒指向曲率中心
二、球形液面附加压强
求半径为R的球形液面的Ps 。
p0
ps pi p0
pi
O R dR
设想液滴的半径在外力作用下增大dR,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功应为 dW ps dV , 表面积增大了dS, 液滴的表面能增加 dE dS
//
j
dl
r c
df
df

R
j
o
f df 2r sin jdl sin j 2r 0 r 2r 2 由于 sin j , 则f R R

02-液体的表面现象解析

02-液体的表面现象解析
1
2
M1g 1Vg N1d1 N1d1
M 2g 2 Vg N 2d 2 N 2d 2
两者相除得:
2 2Vg N 2d 2 1 1Vg N1d1
由于
1 2
2 1
d1 d 2
N1 N2
所以


2
N1 1 N2
水和油边界的表面张力系数 18103 N / m
其中Ps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这表明 弯曲液面都对液体施加附加压强,其附加压强 总是指向弯曲液面的曲率中心.
1拉普拉斯公式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表面张 力系数为 的球形液滴,由于是 凸液面,所以附加压强
ps pi p0
Pi和p0分别是液滴表面层内外的压强,ps为附加压强 该液面在外力作用下表面积增加ds,外力做功为
不同的液体对不同固体润湿与不润湿的程度不 同,为表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引入接触 角这个物理量. 定义:在液体与固体接触处,作液体表面和固 体表面的切线,这两条线间通过液体内部的夹 角,称为接触角
a c b d
应用:农业上制备农药时,要注意使农药润湿农作物

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将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 入水中,可以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相 反,如果将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管内水银 面会降低,这种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 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表面张力系数
1.表面张力系数两种 不同的定义: (1) 定义一;均匀液面的张力处处相等, 直线AB上任一处力的分布均相同.作用在分 界线两侧的表面张力,其大小与分界线长度L 成正比,即:
f L

f L
式中
_表面张力系数,它表示作用于液体表 面单位长度线段上的表面张力.(N/m)

材料表界面 作业答案

材料表界面 作业答案
二维理想气体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πA=RT
表面压较小的情况下成立
pv=RT
忽略了分子间互相作用力,利用理想化模型推导公式 低压、高温条件下成立
总结: 界面化学四大ຫໍສະໝຸດ 律 Laplace 方程 Kelvin 公式
p (1/ r1 1/ r2 )
P 2 V 2 M P0 r r
求出表面张力σ,即:
(2)修正的原因:①把凹凸月面当作球面近似处理。②只有在凹月面的最低点毛细上升的高 度才是h ,凸月面的最高下降才为h ,其余各点均大于h 。
6.试用Kelvin公式解释空气中水蒸汽过饱和的原因。在20℃下水的密度ρ =998.2kg/M3,表面张力为72.8*10(-3)N/m,若水滴半径为10(-6)cm,求水的 过饱和度。 答:(1)由Kelvin公式: P 2 V 2 M RT ln (2-40) P0 r r P0 为平液面的蒸汽压,P 为弯液面的蒸汽压,V 为液体摩尔体积,r 为弯液面的 曲率半径。 由上式可知,液滴的半径越小,其蒸气压越大。下面图示为根据 Kelvin 公式得 出的正常液体(平面)与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曲线。
5. 毛细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对毛细管法进行修正? 答:原理:液体在毛细管中易产生毛细现象。由Laplace方程推广到一般情况:
gh=2 /r (2-20) 其中△ρ 为气液两相密度之差, θ 为液体与管壁之间的接触角
,r为毛细管的半径,由上式,从毛细管上升或下降高度h可以
v a3 a v1/ 3 0.00951/ 3
其表面积为: A=6a =6*0.0095 =
2 2/3
比表面积=
表面积 6*0.00952/3 = (cm 2/g) 质量 0.1

教学设计2: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

教学设计2: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1.液体的微观结构
如果我们假设,固态时物质体积为 1,液化后的体积大
教 约为 10,汽化后的体积则为 。

板书:固态体积 1→液态体积大约 10→气态体积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液体分子的排布更接
程 近固态,在宏观性质上表现出类似于固态的不可压缩性和体
表面层分子排列比液体内部要稀疏些,分子间距离较液体内
部也大一点。
【知识扩展】
1.浸润和不浸润解释
1 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力平衡距离 r0,
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
这样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不浸润。
2 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分子力平衡距离 r0,
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
及 积不变性。 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排列也很紧密,分
方 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
法 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
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
而这些小区域又杂乱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
性。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
1 将分币轻轻地放在一碗水的水面上,为什么分币会浮
在水面上不沉下去
这是由于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形成一个张紧的薄膜,
当分币放置上后,使得液体表面发生形变,产生弹力,这样
受力平衡,所以分币会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处于表面层的
液体分子,一方面受到上方气体分子作用,另一方面又受到
下方液体分子作用。而液体分子比气体分子的作用强,所以,
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拉普拉斯公式
自然界中有许多情况下液面是弯曲的,液滴、水 中的气泡、肥皂泡、人体肺泡内壁覆盖的一层粘 液等等,它们的液面都是弯曲的。
有的弯曲液面是凸液面,如水滴;有的弯曲液面 是凹液面,如水中的气泡。 弯曲液面内外存在一压强差,称为附加压强, 用ps 表示。附加压强是由于表面张力存在而产生的。
三.影响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
与液体的性质有关:不同液体, 值不同; 密度小、易挥发的液体值较小。如:酒精、乙醚的 值很小,金属熔化后的值很大。 与相邻物质化学性质有关:同一液体与不同物质交 界, 值不同。 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 值减小。当液体沸腾时 表面张力系数为零。( P31 表1-4 ) 与液体内所含杂质有关:在液体内加入杂质,液体 的表面张力系数将显著改变,有的使其值增加;有 的使其 值减小。使 值减小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 质。
第1章 流体力学
基本概念
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
基本内容 流体静力学 流体动力学
1.2 液体的表面现象
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微观本质; 掌握表面张力系数的两种定义; 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及计算; 掌握毛细管现象中的朱仑公式。
叶面:疏水、不吸 水的表面,永遠保 持一塵不染。 荷花效应
(4). 表面张力系数(定义一) 设想在液面上画一条直线 段,线段两侧液面均有收缩的 趋势,即有表面张力作用,该 力与液面相切,与线段垂直,指 向各自的一方,分别用F 和F′表 示,这恰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 F = -F′。
F
F
由于线段上各点均有表面张力作用,线段越长,则 合力越大。设线段长为l ,则:F = l 。
(3)表面张力产生的微观本质 ①分子力观点:
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相互 作用与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同。 分子力:在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 彼此互相吸引力,忽略了斥力;
分子作用球(约10-8 m) :
在液体内部P点任取一分子A , 以A为球心,以分子有效作用 距离为半径作一球,称为分 子作用球 。球外分子对A 无 作用力,球内分子对A 的作 用力对称分布,合力为零。
2 凸液面:pi p0 R 2 凹液面:pi p0 R
掌握!!
四.球形液泡的内、外压强差
如图,由于球形液泡很薄,有内 外两个表面,内外膜半径近似相 等,设A、B、C 三点压强分别为 PA 、PB 、PC ,则: 2 凸液面:
PB PA
凹液面: PB PC
2 2 PA PC R R
2. R越小, 附加压强越大
4 PS R
表面张力系数均匀
肺泡大小不均:肺泡合并, 表面积减少
补充例题3, 温度为20℃时,一滴水珠内部的压强为外 部压强的2倍,求水珠的半径。设大气压强 P0 =1.013105Pa,20℃时水的表面张力系 数为72.810-3N/m
大珠小珠落玉盘
水黾的高明之处: 1、既不会划破水面,也不会 浸湿自己的腿。 2、它在水面上每秒钟可滑行 100倍于身体长度的距离,这 相当于一位身高1.8米的人以 每小时400英里的速度游泳。
肥皂泡!!
问题1:为什么小液滴和小气泡总是成球状而不会
成别的几何形状(如立方体、多角形等)?
问题2:水在玻璃管中呈凹形液面(弯月面),而
上的表面张力,单位:N / m 。
为表面张力系数,表示液体表面单位长度直线段
A A
f f
F F
B B
B B
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与线段垂直;
A A
(5). 表面张力系数与表面能增量(定义二)
如图所示,铁丝框上挂有液膜,表面 张力系数为 ,将AB边无摩擦、匀速、 等温地右移△x,在AB边上加的力为: F =2 l ,则在这个过程中外力F 所 做的功为:
一. 静止液体压强的特点
1. 2. 静止液体中的任一点,来自任何方向的压强均相同; 液体内部等高点的压强相等,液体表面的压强等于大 气压强; y 高度差为h的两点, P0 A
3.
压强差为gh,并且离 液面越深处的压强越大;
pB p A gh
h B
x
二:附加压强的产生
f
A B
P0
S
f
表面活性物质在农药、医药、冶金、石油、民用洗涤、食品等各领域 得到广泛的应用。 肥皂就是最常见的表面活性物质。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约为40103N/m,是纯水的一半。一般说来,醇、酸、醛、酮等有机物质大都是 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在水溶液中,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质的溶解度 显著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溶作用(或加溶作用)。 增溶作用在工业、农业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制备农 药时,为使一些不溶于水的药物成为乳浊液,常加入增溶剂,以提高 药效; 另外,为了使喷洒在作物叶片上的农药能适当地展布开来,往往也要 在稀释过的农药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皂素、皂角粉、肥皂水; 但对酶类结构的杀虫利,会因肥皂水而使药物水解。近年来常采用阴 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农乳500)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如宁乳0204), 以克服使酯类农约水解的缺点。 在冶金工业中,为加快熔融金属的结晶速度,在金属中加入表面活性 物质降低其表面张力系数。如:钢液结晶时加入不同含量的硼会改变 表面张力系数值。
牛奶滴落在盘中的瞬间飞 溅情形,呈现球状,在盘 上方的牛奶呈现近乎完美 的球形?
表面张力的演示实验(1)
圆形金属框上沾有肥皂泡沫,若将膜面上的棉线圈内部的 膜戳破,那么棉线圈将被液体的表面张力拉成圆形;
表面张力的演示实验(2)
橄榄油滴浮在同密度的水和酒精 的混合液体中,由于表面张力的 作用,油滴形成完美的球形。
• 液体没有一定形状,并具有流动性。
这是由于液体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是近程有序, 即在很小范围内在一短暂时间里保持一定的规则性。
由于液体分子间距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 当液体与气体、固体接触时,交界处由于分子力作 用而产生一系列特殊现象,即:液体表面现象。
表面张力现象
为什么水面上的小昆虫能在水面上 行走,而不会沉入水中?
P外
r
p内
l
F
F// F
受力分析:

R
P内 r 2 ,
P外 r 2 , 表面张力F
在球冠的边缘线上取线元l, 对应表面张力为F。
F// F cos F F sin
沿边缘线一周,F//相互抵消,作用在球冠边缘线上 的表面张力的合力为:
F F F sin sin l l sin
f
P0
A B
S
Ps
f
P
PB=PA ps P0 ps
ps为正;
※附加压强使得液体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
2)凹液面时,如图S周界
上表面张力的合力指向外 部,S好象被拉出,液面 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压强, 液面下压强:
f
P0 Ps
A B
S
P
f
PB=P0 ps
总之:附加压强使弯曲液面内外压强不等,与液面 曲率中心同侧的压强恒大于另一侧, 任何弯曲液面都对液体产生附加压强;
用球一部分在液体外,空气密度比水小,破坏 了表面层的分子受力的球对称性;
其受合力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这使得 表面层内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不同,都受 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 f
越靠近表面,受到的f越大; 在f作用下,液体表面的分子有被拉进液体内 部的趋势。 在宏观上就表现为液体 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例题1-5: P31 当许多半径为r的小水滴融合成一个半径为R的 大水滴时释放出的能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在 此过程中保持不变,假设水滴 为球状。
表明:小水滴融合成大水滴时,要释放出能量; 反之,大水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时,要吸收外界 能量;如:静电喷雾、搅拌
补充例题: 水和油边界的表面张力系数 =1810-3N/m,为 了使M=1.0 10-3kg的油在水内散布成半径r= 10-6m的油滴,搅拌过程,外界需要做多少功? 散布过程可以认为是等温的,油的密度为 = 0.9×103kg/m3;
R O
CB A
R 2
R
4 PC PA R
液泡内压强大于液泡外压强,并与半径成反比。
同样处在大气压下,液泡半径越小,内外的压强差越大;
补充: ※向带有活塞的三通玻璃管 吹气使两端分别挂上大小不一的肥 皂泡,旋转活塞使两气泡连通,观 察气泡的变化?
发现小泡将越来越小,大泡越胀 越大。这就是小泡的附加压强大于 大泡的附加压强的缘故。
汞在玻璃管(如血压计)中却呈凸形液面,为什么?
问题3:肌注、输液、输血时要防止气泡进入,为什
么?
概 述
液体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有关
•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
液体分子间距较气体小了一个数量级 ,为10-10 m,分子排 列较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其热运动与固体相似 ,主要 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振动。
A
f
A F
W Fx 2lx S
B
B
其中△S = 2l△x ,是AB 向右移动过程中液面面积的增量。外 力克服分子间引力做功,液体表面能增加,若用△ E 表示表 面能增量,则: E W E W S S S 表面张力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外力所 需做的功,或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所增加的表面能—— 比表面能;
l 2r P内 r 2 P外 r 2 F 受力平衡:
2 sin P内 P外 r r sin R 2 P内 P外 R
2 P内 P外 ——拉普拉斯公式 R
2 附加压强:ps R
——球形液面附加压强公式
球形液面附加压强与表面张力系数成正比,与球面半径R成反比。 半径越小,附加压强越大;半径越大,附加压强越小; 半径无限大时,附加压强等于零,这正是水平液面的情况。 适用于任何液面:球面、半球面、凹凸面,R是液面处的曲率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