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茸(rónɡ)毛 遏(è)制 濒(bīn)临 消逝(shì) 云霄(xiāo)
繁育(zhí) 飓(jù)风 俯瞰(kàn) 深潭(yuān) 辟(bì)邪
字词积累
八卦(guà) 鸡(zōng) 炽(chì)红 绿釉(yòu)
篱笆(lí bɑ) 黄焖(mèn)鸡 密匝(zā)匝 mù(暮)年
鲜腴(yú) 吆(yāo)喝 连mián(绵)不断
谢君一赏
重点句子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固执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 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 赞美白杨树! 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固执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 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 反动派),这对照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固执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 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字词积累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有“超过”的 意思。 不折不挠:意思同“百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无 论受多少挫折都不服、退缩。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横冲直扫,冲杀突击。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进行猛烈 战斗。 洗涤:冲荡;清洗。 混为一体:融会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练一练 例3
多音字组词。
晕:yùn( 晕车) 折:zhé( 折磨 ) 参:cān( 参加)
yūn(晕 厥 ) shé( 折本 ) shēn(人参 )
zhē(折腾 ) cēn(参差不齐)
字词积累
四、重点词语释义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产生。例句:他刚参军,就经历了女友变心及父亲 病重的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纭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停留。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课件

解析:电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 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例6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 盖有a、b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C ) A.a、b 两块玻璃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a、b 两块玻璃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下表面,b 块玻璃上表面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上表面,b 块玻璃下表面有小水珠
知识点2 融化和凝固
(1)融化:物质由 固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 (2)凝固Leabharlann 物质由 液态 变为 固态 的过程。
(3)熔点和凝固点: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这类固体叫作_晶__体__,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作 _熔__点___,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 点相同,熔点相同._非__晶__体__ 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例2 若一支测量过前一个人后未甩的体温计,再次测量另一个体温,示 数如图所示,则后一个人的实际体温不可能是( C ) A.37.0℃ B.37.5℃ C.38.0℃ D.37.8℃
解析: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 的示数为两个体温的最大值,如图所示体温计读数为37.8℃,所以后一个 人的实际体温不可能是大于37.8℃。
(7)水沸腾前后的气泡特点 沸腾前:上升途中气泡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则气泡 变小 ; 沸腾时:水温恒为100 ℃,沸腾过程气泡内水蒸气不断增多,气泡 变大; (如图所示).
(4)液化的两种方式: 加压 和 冷却 。
例5 今年我市夏季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2℃,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 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C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取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例6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 盖有a、b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C ) A.a、b 两块玻璃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a、b 两块玻璃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下表面,b 块玻璃上表面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上表面,b 块玻璃下表面有小水珠
知识点2 融化和凝固
(1)融化:物质由 固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 (2)凝固Leabharlann 物质由 液态 变为 固态 的过程。
(3)熔点和凝固点: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这类固体叫作_晶__体__,晶体融化时的温度叫作 _熔__点___,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 点相同,熔点相同._非__晶__体__ 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例2 若一支测量过前一个人后未甩的体温计,再次测量另一个体温,示 数如图所示,则后一个人的实际体温不可能是( C ) A.37.0℃ B.37.5℃ C.38.0℃ D.37.8℃
解析: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 的示数为两个体温的最大值,如图所示体温计读数为37.8℃,所以后一个 人的实际体温不可能是大于37.8℃。
(7)水沸腾前后的气泡特点 沸腾前:上升途中气泡内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则气泡 变小 ; 沸腾时:水温恒为100 ℃,沸腾过程气泡内水蒸气不断增多,气泡 变大; (如图所示).
(4)液化的两种方式: 加压 和 冷却 。
例5 今年我市夏季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2℃,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 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C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取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36张)

课堂小测
三、单项填空
( D )11. —What do you
this talent show?
—Not bad.
A. like
B. think
C. think up
D. think
of
( B )12. —Can I ask you
questions about
your new story? —Sure.
课堂小测
二、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词数不限 6. 你可以在太阳影院坐得很舒服,因为那里有最舒服 的座位。 You can sit __c_o_m__fo_r_t_a_b_ly____ in Sun Cinema, because it has __th_e__m__o_s_t _c_o_m_f_o_r_ta_b__le__s_e_a_ts_____. 7. 谢谢你告诉我去邮局的路。 _T_h_a_n_k_s__fo__r _te_l_li_n_g__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8. 你觉得这部新电影怎么样? _H__o_w__/ _W_h_a_t_ do you __li_k_e_/_t_h_in_k__o_f_/_a_b_o_u_tthe new movie?
课堂小测 二、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词数不限 6. 在镇上,这家餐馆的服务最好,而且上菜最快。 This restaurant has _t_h_e_b__e_s_t _s_e_rv_i_c_e_and serves food __t_h_e_m__o_s_t_q_u_i_c_k_ly___ in town. 7.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为威尔逊比其他演员更英俊, 而且他演得最好。 I think Wilson was __m__o_re__h_a_n_d_s_o_m__e___ than other actors in this movie, and he acted __t_h_e_b_e_s_t___.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复习课件 (共15张PPT)

5. 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劳动观? P109ABC
A: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B: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 学习。 C: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地位都是平等的。(补充)
6.建设美好祖国,青少年如何做?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P86-87ABC
A: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P87 B: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P86(引言)
2.国家核心利益有哪些、国家统一、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
P107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③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面对发展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 P107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3.怎样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
P105-107(1)(2)(3)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P96-97ABCD
A: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P96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的最高利益。P97 C: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P97 D: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 法定义务。
4.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P100-102
国家:A: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B: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 度。C: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公民:①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 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思想上) 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行动上)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 法治意识。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 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商业繁荣: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社会生活:与少数民族和外国进行频繁交流,社会习俗风尚体
现出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的特点。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一个时 期的景象?开元盛世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 系密切?
唐代开元年间粮食丰收,装满了官府和百姓仓库 的景象。与先进的劳动工具(曲辕犁和筒车)关系密 切。新的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唐玄宗后期,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 首的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从此唐朝开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907年节度节朱全忠建立后梁,唐朝灭 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南朝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 的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值,比欧洲早一千 多年。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 一部完整的农书。(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 书)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圣”有第一行书《兰亭 集序》。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当时人说他有“三 绝”: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有《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南北朝时的石刻艺术:北魏前期云冈石窟(体 现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北魏迁都洛阳后的龙门石 窟(多体现中原文化风采)。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及经济: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丝织业兴旺,蜀锦有名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造船业发达,船队到夷州(今台湾) 3、西晋短暂统一 266年,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 280年灭吴,结束分裂局面,国家实现统一。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复习课》课件

+1<
A.0
B.-1
C.1
10.(2023·遂宁中考)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D.2 023
4( − 1) > 3 − 1
的解集为x>3,则a的
5 > 3 + 2
取值范围是( D )
A.a>3
B.a<3
C.a≥3
D.a≤3
7 − 14 ≤ 0①,
11.(1)(2023·湘潭中考)解不等式组
方案1:租用5辆B种客车,20辆A种客车;
方案2:租用6辆B种客车,19辆A种客车;
方案3:租用7辆B种客车,18辆A种客车;
(3)在(2)的条件下,若A种客车租金为每辆220元,B种客车租金每辆300元,应该怎
最小整数解.
【解析】由①得:x<1,由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
∴该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x=-2.
− 3( − 2) > 4①
2−1
3
≥
3+2
6
− 1②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
考点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12.(2023·邵阳中考)低碳生活已是如今社会的一种潮流形式,人们的环保观念也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1 −3
(2)(2022·宜昌中考)解不等式 ≥ +1,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
2
【解析】去分母得:2(x-1)≥3(x-3)+6,
去括号得:2x-2≥3x-9+6,
移项得:2x-3x≥-9+6+2,
合并同类项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表示如图.
A.0
B.-1
C.1
10.(2023·遂宁中考)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D.2 023
4( − 1) > 3 − 1
的解集为x>3,则a的
5 > 3 + 2
取值范围是( D )
A.a>3
B.a<3
C.a≥3
D.a≤3
7 − 14 ≤ 0①,
11.(1)(2023·湘潭中考)解不等式组
方案1:租用5辆B种客车,20辆A种客车;
方案2:租用6辆B种客车,19辆A种客车;
方案3:租用7辆B种客车,18辆A种客车;
(3)在(2)的条件下,若A种客车租金为每辆220元,B种客车租金每辆300元,应该怎
最小整数解.
【解析】由①得:x<1,由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
∴该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x=-2.
− 3( − 2) > 4①
2−1
3
≥
3+2
6
− 1②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
考点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12.(2023·邵阳中考)低碳生活已是如今社会的一种潮流形式,人们的环保观念也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1 −3
(2)(2022·宜昌中考)解不等式 ≥ +1,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
2
【解析】去分母得:2(x-1)≥3(x-3)+6,
去括号得:2x-2≥3x-9+6,
移项得:2x-3x≥-9+6+2,
合并同类项得:-x≥-1,
系数化为1得:x≤1.
表示如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课件

井冈山会师
时间
1928年4月
领导人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 及队伍 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
军队
师。(朱毛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历史上第一支坚强的武装军队
结果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1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重点必背: 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3、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概况
时间
1927年8月1日
地点
江西南昌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经过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 —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一、标志类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3、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标志:南 昌起义。 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二、第一类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南昌起义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地点
湘赣边界
领导
毛泽东
旗帜
工农革命军
经过 意义
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创建
1927年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单元复习课课件

3. 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 的路程为40 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 (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Z4-4.根据图象 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甲的速度是10 km/h B.乙出发0.5 h后与甲相遇 C.乙的速度是40 km/h D.甲比乙晚到B地2 h
4. 一辆轿车离开某城市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 关系式为y=kt+30,其图象如图Z4-5,在1 h到 3 h之间,轿车行 驶的路程是___1_2_0____km.
5.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他们距B地的距离 s(km)与时间t(h)的关系如图Z4-6,那么乙的速度是 _____3_._6__k_m_/_h____.
8. (202X青岛)为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游泳,少年宫新建一个游 泳池,其容积为480 m3,该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口,注水时 每个进水口各自的注水速度保持不变.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 口注水,游泳池的蓄水量y(m3)与注水时间t(h)之间满足一次 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Z4-9. (1)根据图象求游泳池的蓄水量y(m3)与注水时间t(h)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同时打开甲、乙两个进水口的注水速度;
解:(1)设y甲=k1x.根据题意,得5k1=100. 解得k1=20.所以y甲=20x. 设y乙=k2x+100.根据题意,得 20k2+100=300.解得k2=10. 所以y乙=10x+100. (2)由图象知,点B满足y=20x=10x+100. 解得x=10,y=200. 所以点B的坐标为(10,200).
解:(1)当x=0时,y=4;当y=0时,x=-2, 则图象如答图Z4-1. (2)由(1)可知A(-2,0), B(0,4). (3)S△AOB= ×2×4=4. (4)当y<0时,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
C
D
9. 1923年,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 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 学家是( )。 A. 詹天佑 B. 侯德榜 C. 徐悲鸿 D. 魏源 10.下列对画家徐悲鸿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绘画艺术上学贯中西,有独到成就 B. 他笔下的马深沉浑厚、傲骨嶙峋 C. 他以寓言故事为题材的《奔马图》,表达了中华民 族团结抗战. D. 他将举办画展的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 11.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 感到分外亲切。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曾经在延安召开过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中 共“七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 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 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 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 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九一八 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方针?后果如何? 2、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主张分别是什么? 中共赴西安谈判的代表是谁?结局如何?这一结局有何 重要意义? 3、卢沟桥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 4、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后果如何? 5、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者、军队、战果、意义 6、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军队、战果、意义 7、列举抗战时期各个阶层民众的代表人物三例 8、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分别是 什么? 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10、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 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材料解析:
(1)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日本。 (4)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5)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日本就发动了两次大 规模的侵华战争。请你比较一下,这两次战争结 果有何不同?对中国各有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 了什么启示?
列举简答: 1.(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2.(1)1931年九一八事变,盲目服从蒋介石不抵抗命 令,不到半年,东北沦陷。 (2)1936年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 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 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黄河 大合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徐悲鸿举 办画展,将全部收入捐给祖国,资助抗战;侯德榜发明 联合制碱法,为打破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作出了 贡献。 4.《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团 结就是力量》等。略。
5. 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 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 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一· 二八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6.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打战 D. 卢沟桥之战 7. “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 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 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 贺龙 B. 林彪 C. 彭德怀 D. 朱德 8.《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 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 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 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聂耳 B. 田汉 C. 毛泽东 D. 冼星海
A
D
C
D
图一
图二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1)请你概述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基本 情况。
(2)图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识图释图: (1)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的6周内,
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达30万人以上。 (2)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对亚洲对中国的 侵略历史,并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传给日 本的下一代。
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 的到来。
1.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试列举1931—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两次侵华事变,并说明其影响。 2.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美国逝世。国家主 席江泽民向其家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一生。 请写出本单元与张学良将军有关的两件事及其影响。 3. 在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 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请你举例加以 说明。 4. 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学校欲收集整 理这一时期的抗日歌曲。你可以推荐哪几首歌曲入选? (至少四首)请你任选一首你熟悉的歌曲,写出最能让 你铭记(或感动、振奋)的部分歌词,并说明理由。
深度思考: (1)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 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2)日 本全面侵华战争。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 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启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政府腐败,落后就要 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是由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 装,打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可见,只有共 产党才能救中国。
B
C
D
12.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一 篇指明中国道路的文章是( )。 A.《论联合政府》 B.《新时期的国共关系》 C.《关于两党的联合抗日》 D.《抗日胜利前夕》 13. 1945年8月15日,延安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事件是 ( )。 A. 局部反攻取得胜利 B.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C.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4. 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唯一 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甲午 中日战争 15.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 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1.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请问 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 A. 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 C B. 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 C. 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 D. 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 2.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 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它的曲作 者是( )。 B 冼星海 D. 徐悲鸿 A. 田汉 B. 聂耳 C. 3. 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 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 A A. 毛泽东 B. 蒋介石 C. 张学良 D. 杨虎城 4.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周恩来等人 A 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