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专题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检测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章末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高潮时期的产物B.它反映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C.当时欧洲各国局势混乱,社会不平等日益严重D.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2.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
以下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A.《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唐璜》《第六(田园)交响曲》C.《第五(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D.《第六(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3.一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阅读了《巴黎圣母院》《唐璜》《悲惨世界》等一系列相关的作品。
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与哪一文学流派有关()A.解冻文学B.古典文学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4.“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符合这一主题的作品是()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司汤达的《红与黑》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D.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5.某校举办了一次文化沙龙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赏析”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放映了电影《巴黎圣母院》,请一位有钢琴特长的学生现场弹奏了一曲《蓝色多瑙河》。
根据这些信息,请判断这次沙龙活动的主题是()A.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创作风格B.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历程C.启蒙运动对欧洲文化的影响D.现实主义大师及其艺术成就6.下列关于贝多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B.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C.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最为辉煌D.被誉为“圆舞曲之王”7.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是()A.德国、奥地利B.法国、德国C.美国、英国D.法国、美国8.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1.1926年出生的查克·贝里,美国黑人音乐歌手,他的吉他演奏风格鲜明,作品融合了布鲁斯与乡村音乐的元素,善于创作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充满时代感的音乐。
很多后起的艺人,特别是海滩男孩、披头士和滚石乐队,都翻唱他的歌曲,模仿他的吉他演奏风格。
“布鲁斯”是指()A.交响乐B.爵士乐C.摇滚D.蓝调2.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A.拜伦B.巴尔扎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3.《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爱国主义D.现代主义4.1973年贝克特创作了无声独幕剧《非我》。
剧中,一个声音——看上去只是聚光灯照着的一张嘴——努力停止讲话,但又停不下来。
该剧把人的意识描述成祸殃之源,但同时也肯定了人们在绝望中求生的精神。
据此,可以判断此剧的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①海明威的《太阳照旧升起》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6.“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 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位主人公是()A.贝多芬B.巴赫C.格林卡D.福斯特7.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人民版本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反映出作者()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①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 ①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
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①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①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①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小说《农民》是一部直接描写法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最长的长篇小说。
它描述了复辟王朝时期农村中资产阶级联合农民同返回农村的贵族地主进行较量,终于把贵族赶走的过程。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A.雨果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列夫·托尔斯泰4.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30年后中国作家莫言以相同风格的作品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两人作品的共同风格是A.展示了思辨与逻辑B.直面社会与生活C.穿梭于想象与真实D.崇尚理性与科学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6.“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7.20世纪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 . 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C . 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精神面貌D . 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荧幕8.如图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 )A . 浪漫主义B . 现代主义C . 现实主义D . 民族主义9.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70分)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
材料说到“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即这一文学流派是在启蒙运动后才出现的,所以A不正确,因为古典主义在17世纪已经出现;重视“想象”与“直觉”,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且时间上也符合,所以B正确;现实主义是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的,缺少想象,所以C不正确;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而不是“非理性”,所以D不正确。
2.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
这表明浪漫主义( )A.反思极端理性B.否定工业化C.批判资本主义D.正视社会现实【解析】选A。
浪漫主义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是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思,故A正确;浪漫主义产生是工业化的结果,故B错误;批判资本主义、正视社会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D错误。
3.(2016·宁波高二检测)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这主要是指这部作品( )A.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D.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解析】选A。
抓住题干信息“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可以看出《田园交响曲》强调人的情感,人心里的感受,故A正确;B、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且属于贝多芬早期作品的特点,而《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后期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故B、D错误;题干强调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不代表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故C错误。
高中历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工业主义”、“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文学表达了对工业革命后社会现实的不满,故C项符合题意。
A、B、D项与材料信息的主旨不符。
答案 C2.德国作家席勒评价某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下列作品中能反映席勒观点的是( )A.《唐璜》B.《红与黑》C.《母亲》D.《等待戈多》解析根据“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描述,《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伟大作品,故B项错误;《母亲》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英国的一位诗人,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把诗歌的浪漫情愫发挥到了极致。
下列艺术作品与这位诗人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解析“他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把诗歌的浪漫情愫发挥到了极致”表明是浪漫主义风格,《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故A项正确;《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思想者》是雕塑,不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立体派绘画,故D项错误。
答案 A4.(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所列内容是对某世界文学名著的评价,该名著是( ) ●近代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哈姆雷特》B.《西风颂》C.《人间喜剧》D.《母亲》解析《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C项正确。
高中历史试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试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A. 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B. 提倡厚古薄今,是典型的复古主义流派C. 渴求新的理想,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D. 强烈批判现存的社会秩序2. 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代表作有( )①《巴黎圣母院》②《悲惨世界》③《唐璜》④《恰尔德·哈罗德游记》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的产物B. 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C. 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D.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4. 下列选项与浪漫主义美术无关的是( )A. 出现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B. 籍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C. 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D. 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是德拉克洛瓦5.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英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B. 德国和奥地利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和中心C. 贝多芬和舒伯特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D. 浪漫主义美术最早出现于法国6. (改编题)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司汤达B. 拜伦C. 雪莱D. 雨果7.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有( )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⑤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8.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B. 资本主义社会日积月累的矛盾变得尖锐和复杂C. 社会的黑暗和丑恶D. 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设想9. 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文学大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所写的是整个社会的历史。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解析:选C。
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2016·广西桂林高二期末)“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
古典主义强调理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想象”“直觉”“感觉”“非理性”等关键信息表明这是浪漫主义流派,故B项正确;现实主义主张再现现实而不是想象或感觉,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不是对理性的补充而是反理性,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与题干意思不合,故D项错误。
3.(2016·四川乐山高二期末)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 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的音乐会。
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C.浪漫主义的文艺D.现实主义的文艺解析:选C。
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测评人民版必修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反映出作者()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②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④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3.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妓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4.刘伟同学正在看《人间喜剧》,其他同学见后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下列议论中不正确的是() A.作者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B.这本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C.属现实主义风格D.安娜·卡列尼娜是其树立的典型人物之一5.恩格斯说:“当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或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A B C D6.“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他”是指()A.巴尔扎克B.凡·高C.毕加索D.贝多芬7.“一代音乐宗师贝多芬,从他的家乡德意志来到了素有‘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拜会舒伯特,舒伯特为贝多芬演奏了一曲自己的浪漫主义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质量检测(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地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老人与海》 D.《约翰·克里斯朵夫》2.“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不属于这一风格的是( )A.《西风颂》 B.《唐璜》C.《战争与和平》 D.《巴黎圣母院》3.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充满了战斗力,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上最完美的一部长篇小说,其文学风格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俄国浪漫主义应运而生C.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D.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欧美各国扩展4.19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欧美出现了大量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的作品。
其中包括 (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5.有人在评价司汤达的《红与黑》时说,“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懂得了贵族阶级绝不会让他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
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斥责控诉这个维护贵族特权、对平民青年压制和摧残的不平社会。
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和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社会放出最后一枪——反抗性格达到高潮”。
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6.近代西方的一些画家“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
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拾穗者》B.《自由引导人民》C.《旋转木马》 D.《向日葵》7.某作家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
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等待戈多》C.《格尔尼卡》 D.《命运交响曲》8.如图为毕加索的一幅天价画作《读书》。
下列说法与该画作隐含的理念一致的是( )A.“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盛宴”B.“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C.“光是画中的主角”D.“摒弃了传统,另辟蹊径,运用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9.“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
”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0.The Beatles,即披头士,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国著名摇滚乐队,他们服饰怪异,使用乐器简单、随意,节奏“离调”,以反叛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
这一艺术风格属于( )A.理性主义 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11.电影和电视分别被称为“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
关于影视艺术出现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③人们感受娱乐和精神需求的需要④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每当空暇之际我们总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喜欢的节目。
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 )①丰富精神生活②改变生活方式③扩大人们的视野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材料二“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
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作出反应。
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你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毕加索《法兰西文学报》材料三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他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1)材料一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毕加索的观点,并举出一部他“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的作品。
(6分)(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作家的作品有何共同之处?材料一中恩格斯评价的是巴尔扎克的哪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为何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
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
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
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百度·百科材料二现代主义名画:《表》材料三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
(10分)(2)依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美术兴起的时代背景。
(10分)专题质量检测(八)1.选A 材料表明法国大革命后产生的新制度不完全合乎理性,由此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B、D两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C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只有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2.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诗作内容的分析,可知该派别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A、B、D三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C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3.选C 本题考查对世界近现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此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基本建立,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是在20世纪初;B项错在“浪漫主义”;D项是在19世纪初,均排除。
4.选B 由题干“大量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可知是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风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苏联文学,排除①④。
故选B。
5.选B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红与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6.选D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绘画艺术。
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印象画派的风格。
A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B项属于浪漫主义风格;C项属于现代主义风格;D项属于印象画派作品。
7.选B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代表,作品中没有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故选B。
8.选D A项是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主张;B项为现实主义流派的观点;C项为印象主义流派的观点;D项反映了现代主义流派绘画的特点,运用几何切面,有支离破碎的感觉,与毕加索该画的特点相符。
故D项符合题意。
9.选D 材料信息“拒绝旧习惯”,即反传统;“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即反理性。
反传统、反理性属于现代主义文艺的特点,故选D。
10.选D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60年”和关键信息“服饰怪异”“反叛”“对传统理性的否定”等可知,这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相符,故D项正确。
11.选A 科技革命、商业利润和大众需求是推动影视艺术产生的动力,①②③正确。
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的出现是影视艺术产生后出现的,④排除。
故选A。
12.选C 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介,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3.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巴尔扎克的成就分析。
第(2)问,从材料二的信息可以看出,毕加索认为一个艺术家不仅要具有艺术才能,还要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代表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所学可知,两人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巴尔扎克作品的分析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立志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观点:艺术家不仅要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作品:《格尔尼卡》。
(3)共同之处: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整整一代的历史。
作品:《人间喜剧》。
原因:《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小说,深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金钱至上的社会面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和道德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因而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14.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信息“超脱”“荒诞”等提示,根据所学史实加以概括。
第(2)问,从社会现实对艺术的影响考虑,如“战争”“经济危机”“工业化”“生活观念的变化”“科技革命推动”等,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
答案:(1)象征性:认为世界是荒谬无序的,存在是不可认识的。
表现性:注重展示主体的生存状况,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特征。
抽象性:强调形式,轻视情节内容。
革新性: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
(2)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类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