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GY 103-1996 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1-3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砂:一般中砂。
2.1.2主要机具:2.1.2.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3.3.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基土钎探施工工艺标准

基土钎探施工工艺标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SGBZ-0103 基土钎探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砂:一般中砂。
主要机具: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º尖锥形状,钎长~;8~10磅大锤。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作业条件: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执行。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 槽宽(cm) 排列方式及图形间距(m)深度(m)小于80中心一排80~200 两排错开大于200 梅花型柱基 梅花型~,并不浅于短边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就位打钎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 ,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 ,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放钎线索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拔钎灌砂检查孔深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执行。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橇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怎么样判别钎探的结果

怎么样判别钎探的结果钎探是为了查明空洞或明显的软弱层或硬层1、根据地质情况看锤击数是否正常。
2、看每一步的锤击数是否正常。
3、看相邻步的锤击数是否正常。
4、看不同孔的锤击数是否正常。
锤击数20 左右击,若遇硬夹层差距会跟大。
就是同一孔不同深度,也会有差别的,这和土的均匀性直接相关的。
若果不是有空洞或明显的厚度较大的软弱夹层〔超过 30 厘米,这样的话数据会明显低〕,一般无大碍1、钎探时的锤击数目是不是与地基承载力有关系?!有什么关系?A:是有关系的,比如,粘土,砂土,风化岩,等等,锤击数当然不一样了!2、钎探具体锤击的数目以什么情况为结束的标志,即什么时候判断锤击结束?是锤击后不在下沉还是什么?B: 一般情况下是达到规定的深度及可,如果情况异常,(比如锤击数很少,却下沉很快。
)要增加钎探的深度的。
3、 什么样的钎探结果才算正常!?C:单纯就钎探结果来说没有什么正常不正常的,钎探结果反应的是 地基的情况,只能说通过钎探结果来大概反应地基是否正常,大概来说的话就是锤击数比较均匀,没有太大的锤击数变化就是正常的。
4、 不同孔的钎探,数目相差多少为合格?D:这个要看不同的地基的情况了,就像我在 A 里说的地基的分类一 样。
具体到数量来说的话,应该在总锤击数的 20%左右算是可以的。
高喘钎顶50-卸em 将钎基奁打人土已 华记录毎打\ i 层吟 廿探標世’应根抵地醴土质的貝杂情呪和堪粮宽度.雕状稚,好记最.軒探后钎孔要it 砂土“同弓将醫占数显松多牛日歩的軒九 枉记录表 上用色礬或符号分开-介半面布置圈上注由料订M 询*>位点 供设计、勘褰尊有关钎探就是将钢钎打入图中某一深度, 记录锤击的次数,从而判断地基 的情况。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103-1996 )in;星杭(IHJ 磋元LWXI 汀蜀is,米用tr 珠,足用AAL 底的基土内、根据每打入一定糅度的啻击数,来判斷警 上庞憤况亠钢气用直轻22-商昨的钢筋制成.皆尖呈抄尖谁状*壮j 上-底扁車3焉打輕时.$钎孔布配和的¥*击毅T 可第考表2-3-3, tf(fl 電(rail 軒孔布■■方式及囲乖 何即中心一排卜 —* -------- ♦两排H 丹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钎探规X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2-2002〕:排列方式基槽宽度检测深度检测间距检测间距视地层复杂情况而定.按照规X钎探地基,标准做法,伐板基础应该满地布孔,探孔梅花状分布,孔距不大于1.5M.也必须做好钎探记录并绘制钎探平面图,标明每个探孔深度,语探孔一览表中.已备验槽时参考处理.探孔验收完毕要用灰土或粗砂将其回填.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 X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上质量钎探检查.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砂:一般中砂.主要机具:.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 的钢筋制成,钎头呈 60 度尖锥形状,钎长1.8~;8~10磅大锤..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地区规定必用〕..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2.2 作业条件:基土已挖至基坑〔糟〕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1-6执行.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3.3 就位打钎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3.4 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人士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1-6执行.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橇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拨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人 30cm 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3.8 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人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3.9 冬、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4 质且标准4.1 保证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4.2 基本项目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5 成品保护5.1 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6.2 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基土钎探检查工艺标准

地基土钎探检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土质的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2.1材料中砂、粗砂,用于填孔。
2.2机具设备2.2.1轻便触探器:穿心锤质量10kg,锥头直径40mm,锥角60°,触探杆直径25mm,长度1.8~2.5m。
2.2.2其他:麻绳或铅丝、凳子、手推车、钎杆夹具、撬棍和钢卷尺等。
2.3作业条件2.3.1基坑(槽)已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土层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无虚土,坑(槽)位置及其长、宽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3.2夜间作业时,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2.4技术准备2.4.1按设计要求布设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并对钎探孔位进行编号。
当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检验深度及间距按表2.4.1执行。
表2.4.1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m)2.4.2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4.3钎杆上预先标好300mm横线。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放钎探孔位:按钎探孔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撒上白灰点。
3.2.2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触探杆上,扶正触探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落距为500m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2.3记录锤击次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0m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按表2.4.1执行。
3.2.4用麻绳和橇棍拔钎,钎杆拔出后,将孔盖上。
3.2.5移位:将触探器移到下一孔位,继续钎探。
3.2.6灌砂回填:打完的钎孔,经过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0m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直到填满。
3.2.7整理记录:按钎探孔的编号,将每个孔的锤击数填入记录表格内。
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人员签字后归档。
3.3季节性施工3.3.1基底受雨后,不能立即进行钎探。
3.3.2在冬季钎探时,应用保温材料覆盖基底。
003基土钎探施工工艺

基土钎探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砂:一般中砂。
2.1.2主要机具: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3.3.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ø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º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1.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1.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1-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1-6槽宽(cm) 排列方式及图形间距(m)深度(m)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柱基梅花型1.5~2.01.5,并不浅于短边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索就位打钎拔钎灌砂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1-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橇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 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1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3.9.2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得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4.2基本项目
4.2.1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4.2.2钎孔灌砂应密实。
5成品保护
1.5,并不浅于短边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就位打钎
3.3.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2.1.2.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1.2.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土已挖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1-6执行。
1-3基土钎探工艺标准(103-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砂:一般中砂。
2.1.2主要机具:
2.1.2.1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ø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º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3.7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3.8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3.4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1-6执行。
3.5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橇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1-6
槽宽
(cm)
排列方式及图形
间距
(m)
深度
(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
柱基
梅花型
1.5~2.0
5.1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6.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6.2.1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6.2.2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2.3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