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对一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以及课外阅读的推荐。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又有对语言知识的训练,同时还有对课外阅读的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2.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提高词汇量。
3.提高句子仿写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四. 教学重难点1.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词语的正确用法,特别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3.句子仿写,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解读文本,分析词语的用法,进行句子的仿写。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视频。
3.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一个关于课文作者的趣事,或者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如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A版第七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七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语文A版第七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一字多音的现象,能正确地给多音字组词。
2、积累赞扬人类优秀品质的词语。
3、熟悉关联词,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4、阅读观赏《儿童和平条约》。
5、用钢笔鞋子,学习写“横画贯穿字的中部”、“竖或撇穿过横画中间”的字。
6、以“关注世界儿童”为主题,召开一个主题扳回或出一期板报,并依据搜集到的资料,给关注的一部分小伴侣写封信。
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关联词,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2、以“关注世界儿童”为主题,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或出一期板报。
课时划分:五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完成“语海拾贝”和“阅读观赏”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语海拾贝(一)好玩的汉字。
1、出示“好玩的汉字”中的词语,同学自学。
(1)自由读一读词语。
(2)观看每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发觉了什么?2、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词语。
(2)相互沟通反馈。
(每组字同,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是多音字。
)(3)老师小结:是的,中国的汉字特别好玩,一个字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读音,意义也有所不同,。
同学们可以依据汉字的这个特点,积累更多的词语。
那么,除了课本中的这些汉字,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汉字吗?3、词语拓展。
如:似的-相像落后-落下扫地-扫帚转变-旋转熬煎-石磨苦难-难处4、小组合作,再找找这样的词语。
然后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
(以读为主,引导同学观看、发觉、熟悉词语之间的联系,了解一字多音多义的现象,更多更快地积累词语。
)(二)词语超市。
1、老师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读一读,老师正音,并强调。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3、引导同学借助字典,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让同学在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得大家都能够也许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4、师:读了这些词语,你发觉了什么?(这些词都含有赞许或好的意思。
)5、同学读词语,在熟读中积累词语。
(三)读读想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_语文A版第五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_语文A版第五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摘要:情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识、写、积累、、写作兴趣,说说写这六要什么?、教师强调作业写错误,()想想老爷爷什么还童石?是怎样得到还童石?结呢?(3)说说老爷爷心愿是什么?从感受到什么?()和桌起有感情地短教学要知识与技能、语海拾贝从对感悟汉构成有趣积累反义词练习加标巩固易错生写、欣赏懂短了老爷爷心愿体会诚实可贵3、语生活策划新年欢会练习写相关通知、练习写毛笔提与撇折两种笔画程与方法以练主掌握方法规律重巩固、提高情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识、写、积累、、写作兴趣教学重、难积累反义词策划新年欢会练习写通知教学课四课教学程语乐七课、有趣汉、学生由认三副对、说说你从发现了什么?(对容都是写汉构成)3、逐副指名对体会汉构成有趣、齐对感悟对精妙5、教师总结日常识可以根据汉构成想像记二、词语超市、学生由认题八对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对反义词)3、齐八对反义词、桌对巩固记忆5、师生对加强识记6、由选择其对反义词说句话三、加标、复习常用标用法、学生默题容明确题要3、根据标用法结合具体语境独立练习加标、指名反馈评议5、练习有感情地朗题句子四、写板、指名认田格生评议、齐生教师带扩词3、说说写这六要什么?、教师强调作业写错误5、教师巡视检及纠正不足语乐七二课、看石导入、出示鹅卵石加以感知认识、教师描述导入遥远地方有座山叫还童山山下有条溪流溪底铺满了鹅卵石相传其有种七彩鹅卵石谁拾到它就能返老还童我们就认训这还童石3、板课题二、出示提纲导感悟、提纲导()认真短()想想老爷爷什么还童石?是怎样得到还童石?结呢?(3)说说老爷爷心愿是什么?从感受到什么?()和桌起有感情地短、逐题指名反馈、评议3、教师引导理、感悟()老爷爷还童石原因候撒了次谎悔辈子想机会改正弥补体会老爷爷诚实品质()老爷爷返老还童表现又惊又喜、飞奔、口气奔进、心满足感受老爷爷诚实可爱与可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短三、总结感悟拓展延伸、了这短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引导感悟诚实)、如你得到块还童石你会怎么做?语乐七三课、谈话导入、说说你看什么晚会?晚会上都有哪些节目?其你喜欢是什么节目?、导入新年快到了让我们己支手策划辞旧岁迎新春晚会吧3、板活动主题二、策划新年欢会、根据提示组织分组策划()学生由组合组成四活动组()认提示明确任和要(3)组合作逐项完成任、总策划者上台展示、介绍各组欢会策划方案3、集体评议选出佳活动方案三、习作写通知、认识通知格式()纸张上方写上通知二体稍些()通知正写清楚欢会召开具体、地、主要容、参加人员及要或事项(3)右下方写上发出通知单位名称名称下方写日期、按照格式指名口述通知容3、集体评议纠正不足、学生独立写通知5、通知展示评议、纠正、张贴语乐七四课、复习导入、指名写横、竖、撇、捺、运笔程、说说这些笔画哪些笔画写起笔要先逆再折?(横、竖、撇)3、导入今天我们再学两笔画它们起笔写也是先逆再折二、学习写笔画提、看认识提画、观察提画特头方形尾尖长3、了提画运笔方法逆折提、练习空提画5、观察提画米格写位置6、教师写并讲写要7、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及纠正不足三、用样方法步骤指导学生学习笔画撇折、撇折笔画特撇斜向左下折提略向右上、撇折运笔方法逆折折提3、教师写强调二折笔锋运技巧、学生仿写5、写展示评议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五上《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

《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辨析形近字。
2、了解句段的不同表达方式。
3、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格言警句。
4、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运用“浏览”的读书方法。
5、创造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6、习作《变化真大呀》。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学和积累优美词句。
积累格言。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言,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写一写。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正音。
3、小组交流讨论:你从各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4、自选其中的一组词,说说形近字字形上的区别,并提出如何区分的建议。
5、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6、认真书写各组词语,小组互评:书写是否正确、规范、整洁。
7、拓展:你还能说出哪些形近字?分别组词并辨析字形。
二、读一读,比一比。
1、自由读两组句子,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读一读,比一比,体会表达效果。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种形式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书上的两句格言警句,学生试着读熟。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课前你用了什么方法理解句子。
4、把你知道的含义告诉大家。
5、理解后再读,师生互评。
6、熟读背诵。
四、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3、交流体会。
4、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二、明确要求,进入情境。
自由读题,了解本次交际的内容及要求。
内容:药品、电话卡、毛笔的使用。
要求:1、抓住要点讲清物品的使用方法。
2、说得清楚简洁。
3、及时询问对方是否还有疑问,并耐心解答。
三、再现生活情境,口语交际。
根据三幅插图所创设的情境,自选一个话题,四人小组开展交际活动。
四、全班交流,指导评议。
五、拓展延伸,小组激励。
1、你还想向大家介绍哪些物品的使用方法?创设情境,引导交际。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材解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语文要素进行总结,强调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表现景物独特魅力的好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在第一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一说两个句段分别是怎样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再以一个情境为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静态美,最后让学生进行练笔实践,通过互评修改让学生进一步习得表达的方法。
在第二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两个例句表达方式的共同之处:突出描写一种颜色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积累。
在教学“日积月累”时也以学生的自读感悟和积累为主,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诵读感悟,并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朗读、背诵《渔歌子》。
【教学重难点】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过程】1.出示句子,读一读。
语文要素课件出示:·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乐园七第二三四课时语文A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乐园七第二三四课时语文A版教学目的展开想象,续编古诗«皮皮鲁的风筝»。
教重难点、关键1.懂得描写人物的言行要和人物的年龄、性情、职业等特点相婚配。
2.展开丰厚的想象续写«皮皮鲁的风筝»,想象要契合道理。
学进程一、指名读题,明白要求。
1.引导先生回忆旧知:同窗们,读了«皮皮鲁的风筝»一课,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样?〔想象大胆、幽默……〕2.指名复述«皮皮鲁的风筝»。
3.指名读题,明白要求。
〔续写«皮皮鲁的风筝»。
〕二、编故事,拓展思想。
1.提出疑问,对课文停止延伸。
师:皮皮鲁的龙风筝活了,但许多人都想占有它。
那皮皮鲁该怎样办呢?2.先生交流皮皮鲁能够会遇到的效果。
3.交流讨论,续编古诗。
师:假设你是他,你会怎样做呢?先生围绕皮皮鲁遇到的效果停止讨论,展开想象续编古诗。
4.先生以不同方式续编古诗。
自己独立编—四人小组交流—修正自己的故事—小组推选一名优秀的同窗停止交流。
三、指点写作。
1.联络课文内容,展开丰厚合理的想象。
2.留意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写坏人物笼统。
3.适外地宣布自己的评论。
4.留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依据他人的合理建议停止习作修正。
四、先生写作,教员巡视辅导。
五、团体评议。
六、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乐园七〔第四课时〕教学目的写毛笔字〝邦〞〝珠〞〝约〞,并掌握相关的书写要点。
教具预备毛笔、墨水、纸。
教学进程一、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1.教员出示〝邦〞〝珠〞〝约〞,先生读一读。
2.全班一同读一读这些字。
二、观察,剖析字的结构。
1.引导先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2.指名反应。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员小结,引导先生细读字帖,找出这三个字在结构上的巧妙差异:同窗们,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却有着巧妙的差异。
请同窗们结合书中的要点提示,再读一读字帖。
部编五上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五上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能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丽的景色人人喜爱,正如苏轼所说的,一样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美。
同样,一样的景色不同的人描述出来也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借语文园地学习的机会,再次畅游这些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语文园地七)2.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读一读这些语句,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板书:交流平台)²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²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预设:作者笔下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大得令人惊叹。
这两段静态描写让我感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板书:静态描写)²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预设: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
这一段的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板书:动态描写)3.你还能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动静之美的句子吗?找出语句并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我喜欢“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两句话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明亮的月夜的安静美与暗夜中萤火虫翩翩飞舞的灵动美。
预设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通用二篇

《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通用二篇《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 1关于《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2.体会诗句中赞颂的精神。
3.抄写、背诵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谚语。
4.朗读诗歌,懂得思考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朗读诗歌,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
1.学生__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
3.思考:这些词有什么共同之处。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一些,请同学说一两个。
“倏地、转眼间、须臾”二、认一认,读一读。
1.__朗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
2.讨论:诗句含义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
4.老师点评。
5.学生朗读背诵。
三、写一写,背一背。
2.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用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背诵。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2.全班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思考令梦想成真”?为什么“思考令梦想成真”?3.__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自己地感受。
4.指名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探究与发现。
教师介绍:相声起源于__,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
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
到了晚精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主要用__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1.__读相声片段,说说:这段相声讲了什么意思?2.全班交流:带点词语是什么意思?3.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4.交流自己的发现。
5.交流学习方法。
6.拓展训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7.教师总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知道这一点,对我们正确阅读、写作大有好处。
《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 2《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语文乐园七》教案教学要求:1、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了解汉字造字方法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山坳”等词语,积累格言警句。
(2)指导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要注意和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等特点相匹配。
(3)阅读古诗《绝句》、《枫桥夜泊》。
(4)习作:续编《皮皮鲁的风筝》(5)学写毛笔字“邦”“珠”“约”。
2.过程与方法以练代讲,通过形式多样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古诗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重难点、关键1.懂得描写人物的言行要和人物的年龄、性格、职业等特点相匹配。
2.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皮皮鲁的风筝》,想象要合乎情理。
课时划分四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2.开火车读一读书中的词语。
3.全班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
4.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书写词语,说说书写的注意要点。
书写注意要点提示:“俊”字右边的“八”不能丢;“恼”不能写成“脑”;“晖”和太阳有关,是“日”字部,不能写成“辉”;“势”右上边的点不能丢;“茫”是上下结构;“胸”字右边里面先撇后点,然后竖折、竖,最后一竖不能忘。
5.学生写一写文中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1.教师引导学生选读课文《代课老师》。
要求:画出描写孩子们在储蓄所回答狗老师提出的问题的语句。
2.指名反馈。
3.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然后指名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年龄的孩子对同一个问题回答的方式不一样)4.教师小结: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言行上所表达出来的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读一读“金钥匙”中的第二自然段。
5.教师:读了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除了要注意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什么?(人物的性格、职业等)6.教师小结:人物的言行只有和他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相匹配才能使得你笔下的人物真实可信。
7.组织学生从本组的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进行分析,加深感悟。
三、格言警句1.学生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检查读通的情况,集体评议。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介绍《朱子家训》:这句话选自《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庐所著。
朱柏庐(1617~1688),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名用纯,字致一,昆山(今属江苏)人。
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
”《朱子家训》从整体上看,体现了儒学的观念形态,立身正大,从容静气。
中国旧学的“齐家”之说,此为最通俗的读本。
由训诚而提出的立身之法,几百年来,为士林所重。
本书由于它的深刻、精警,而又明白如话,发人深思,故在民间广为流传。
其中的一些话语,迄今已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语,为百姓所乐道。
5.引导学生再读警句,想一想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以及阐述的道理。
6.指名反馈。
(对于所吃的一碗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想它得来不易。
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质的生产是很艰难的)7.教师;同学们,这些语句要告诫我们什么呢?(懂得珍惜)8.再读,熟读成诵。
9.拓展阅读。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2)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5)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四、自主阅读。
(一)阅读《绝句》。
1.初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洪亮。
(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
(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图文结合,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2)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适当地讲解。
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使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
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秋雪)、近处直径(门)和想象的远处直径(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
(3)学生看挂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海里再现画面。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情感。
4.教师小结:这首古诗描绘的是诗人当时寓居的浣花溪草堂,周围可见的景色。
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二)阅读《枫桥夜泊》。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首古诗学习的方法。
(1)读准、读通诗歌,读出韵律。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想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4)感情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集体反馈。
(1)检查学生读通的情况。
(2)理解古诗的意思: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看着江山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
夜半时分,疏落的钟声,悠悠地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到我泊居的小船上。
(3)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指名说一说。
(4)指名反馈:你体会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一份情感?(哀愁、思乡)4.教师小结:这首古诗写出了诗人张继所见、所闻、所感,并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受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积累了不少词语,还积累了《朱子家训》中的警句、积累了两首古诗。
语文学习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地成长。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广泛地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查阅《朱子家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它背诵下来。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三课时教学目标展开想象,续编古诗《皮皮鲁的风筝》。
教学过程一、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学们,读了《皮皮鲁的风筝》一课,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样?(想象大胆、有趣……)2.指名复述《皮皮鲁的风筝》。
3.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续写《皮皮鲁的风筝》。
)二、编故事,拓展思维。
1.提出疑问,对课文进行延伸。
师:皮皮鲁的龙风筝活了,但许多人都想占有它。
那皮皮鲁该怎么办呢?2.学生交流皮皮鲁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交流讨论,续编古诗。
师: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围绕皮皮鲁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展开想象续编古诗。
4.学生以不同形式续编古诗。
自己独立编—四人小组交流—修正自己的故事—小组推选一名优秀的同学进行交流。
三、指导写作。
1.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注意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写好人物形象。
3.适当地发表自己的评论。
4.注意听取别人的建议,根据别人的合理建议进行习作修改。
四、学生写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集体评议。
六、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写毛笔字“邦”“珠”“约”,并掌握相关的书写要点。
教具准备毛笔、墨水、纸。
教学过程一、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1.教师出示“邦”“珠”“约”,学生读一读。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字。
二、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2.指名反馈。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细读字帖,找出这三个字在结构上的微妙差异:同学们,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却有着微妙的差异。
请同学们结合书中的要点提示,再读一读字帖。
4.指名反馈它们的区别。
(1)“邦”:左边高,右边低,左右对角平衡。
(2)“珠”:左边窄短,右边宽长。
(3)“约”:左右相向,互相呼应。
5.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些字的书写要点。
6.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加深理解。
三、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业,集体评议。
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