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合并骨转移45例临床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教授意见) The mean survival of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ular
carcinoma is approximately 2–3 months(大约 病程) The doubling time of the tumor size is 2–3 months. Optimal
6/40
肝癌治疗历史回顾
5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大肝癌切除) 主要是建立在解剖和生化进步基础上;
60-7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肝移植和小肝癌) 主要建立在免疫学进步基础上;
80年代肝癌临床进展(二期切除、局部治疗等) 则以电脑、新技术为主要研究背景;
90年代生物学治疗进步和推进。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以对肝癌有亲和力抗体或非抗体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核素组成交联物进行内 放射治疗,特异导向肿瘤,可较多杀伤肿瘤而较少损害正常组织。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20/40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现实状况
肝肿瘤射频消融总成功率各不相同。成功率之间差异无疑受各种原因 影响,包含患者选择、操作者经验及所使用设备。
优点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缺点有治疗范围不足隐患、易复发、预后差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16/40
原发性肝癌放射学治疗进展
近年来伴随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理学研究进展,进展了放疗设备, 采取钴60γ射线或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高能射线等,对肝癌照射
方法和范围也有了改进,由原来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放照 射-手术定位局部照射和超分割照射等,使肝癌放疗效果有显著提升, 副作用则降低到最低水平。 主要包含体外放射治疗和体内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22/40
(3)寻找新肝癌相关基因,以期提升在肝癌组织中表示阳性率。 (4)多基因联合治疗。如用腺病毒介导p53,B 7-1,GM-CSF和IL-2等4种目标基

165例骨转移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165例骨转移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前 言
前言
骨是恶性肿瘤转移常见的部位,发病率较高,国外尸检发现[1] 60% ~80%的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患者常首先被诊断出骨转移, 最终才确 诊原发病变,还有些患者以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瘫痪等症状出现。骨痛是最常 见的表现,骨转移癌所致疼痛机理包括机械性变形或化学介质释放所造成的骨内 膜或骨膜伤害性刺激感受器的激活,以及肿瘤扩展至邻近的软组织或周围的神经。 骨转移癌性疼痛一般多很严重,呈间歇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日渐加重。此类疼 痛尤其以夜间较重为特征,使患者在临睡前产生恐惧,顾虑重重。骨转移癌局部 疼痛的程度从钝痛到深部难以忍受的剧痛。活动和负重时常常加重。骨转移癌痛 包括骨局部疼痛,放射到周围组织,牵扯性痛,压迫神经,肌肉痉挛和有关联的 肌筋膜痛。l%-2%的转移癌症患者发生脊髓或马尾压迫症。原发性癌瘤骨转移有 一些好发部位,当这些部位受侵犯时,可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候群,被称为骨转 移性癌痛综合征。骨转移癌是癌症疼痛的主要原因,约 90%的骨转移病人受到疼 痛的困扰[2]。进行性的骨破坏使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疼痛剧烈而持久,部分患 者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压迫脊髓产生截瘫等骨相关事件,常使患者生理、心理、 精神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效控制骨痛和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对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骨转移癌治疗的原则应是因病情而异的全面的综合治疗,应根据原发肿瘤的 生物学性状、转移的数量、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预计的生存时间,采取相应的治疗 方法。减轻痛苦、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构成骨转移性肿 瘤的主要治疗目标。控制症状, 预防和治疗病理性骨折、保持患者的自主生活能 力以及抑制骨转移病灶的发展形成了骨转移性癌治疗的基本原则。Haas 等[3] 提 出,治疗骨转移癌是多学科的,除外科治疗外,现代途径包括系统性化疗、放疗、 内分泌治疗、双瞵酸盐的应用及止痛药物的应用等治疗,任何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 轻疼痛或无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化疗根据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征针对原发病的病 理类型,采取不同的化学治疗同样可延缓骨转移病变的扩大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化疗通常有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疲乏等全身不良反应,对耐受欠佳患者较难进 行,且会出现原发或继发耐药,疗效不能持久。放射治疗是骨转移最常用的姑息 治疗手段,能有效的控制骨转移病灶并缓解疼痛。主要是通过放射线抑制或杀死 骨组织内的肿瘤细胞[4],使肿瘤体积缩小,减轻骨膜压力,抑制肿瘤浸润压迫神 经 ,抑制产生痛觉的化学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局部放疗是治疗骨转移非

恶性肿瘤1000例骨扫描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1000例骨扫描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1000例骨扫描结果分析目的观察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时间、部位、概率。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1000例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同位素131I全身骨扫描(ECT)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00例进行骨扫描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骨转移者67%,多数在6~12个月内发生,占78%,其中肺癌32.2%,乳癌26%,常见部位为椎骨45.5%,肋骨39.8%,阳性617个,阴性194个,假阳性189个,其诊断敏感性为76.6%。

平均发生转移时间为10个月。

结论恶肿瘤骨转移率很高,以肺癌、乳癌和前列腺癌发生率更多见,且多发生在6~12个月内。

转移最多见的部位为椎骨。

同位素骨扫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简单可靠,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意义。

标签:恶性肿瘤;骨扫描;骨转移;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131I骨扫描技术是利用某些核素可与骨结合的特性,采用核医学显像仪器探测体内被骨骼吸收的核素所发出的电磁射线,用以检测骨的形态、血供、代谢等异常的非常灵敏但无特异性的方法。

随着全身显像仪器的应用,以及短半衰期亲骨性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同位素骨扫描在检测骨异常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1000例骨扫描结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1000例进行骨扫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652例,女348例,年龄39~76岁,平均56岁,1000例患者中肺癌322例,乳腺癌260例,结直肠癌114例,鼻咽癌56例,喉癌53例,食管癌25例,肝癌20例,宫颈癌32例,胃癌43例,前列腺癌32例,其他恶性肿瘤43例。

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分为:腺癌220例,鳞癌62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2例,其他28例。

所有病例按颈椎、胸椎、腰椎、骨盆、肋骨、胸骨、四肢骨7个区域,临床随访3个月记录骨转移情况,包括恶性肿瘤的种类、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转移后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案例分析:常见的 4 类吗啡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常见的 4 类吗啡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常见的 4 类吗啡不良反应吗啡是治疗癌痛的强效止痛药,对于晚期癌痛的患者来说是福音,但是在帮助癌痛患者解决疼痛问题的同时,往往也会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来让我们看看吗啡都有什么常见的不良反应,遇到了我们可以如何应对。

1. 便秘、恶心、呕吐患者男,65 岁,因原发性肝癌疼痛给予吗啡控释片30 mg 口服,服药1 h 后出现恶心、呕吐,给予甲氧氯普胺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服药后患者出现便秘症状,给予番泻叶泡水口服,便秘有所改善。

分析:便秘是吗啡等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出现于用药的初期,而且长期不能耐受,持续存在于应用吗啡等阿片类的全过程。

吗啡制剂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器,所以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对于吗啡引起的便秘、腹胀、腹痛有时也会加重恶心呕吐。

对于这类不良反应,可以建议患者多饮水、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鼓励适当的活动,若便秘不改善,可服用一些通便的药物,并指导患者养成排便习惯。

对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以给予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多潘立酮、氯丙嗪等药物预防,对于严重呕吐患者也可选用昂丹司琼或格拉司琼等止吐治疗。

2. 呼吸抑制患者男,55 岁,因原发性肺癌合并骨转移癌痛加重,给予吗啡缓释片30 mg 口服,口服后2 h 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深慢4~5次/min,口唇轻度紫绀, 瞳孔缩小2 mm, 即予对症治疗,2 h 后呼吸逐渐恢复为10~16 次/min,4 h 后紫绀好转, 瞳孔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

分析:吗啡能使延髓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下降,并能抑制脑桥的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

该患者在使用吗啡后出现了呼吸抑制的症状,根据时间相关性,可判断为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

遇到此种情况,给药后应定时观察患者意识状况、呼吸、瞳孔大小及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出现嗜睡、不易唤醒或瞳孔缩小即给予氧气吸入,暂停给药,必要时给予纳洛酮,症状缓解后减少吗啡量可继续使用。

肝癌常转移的部位及临床表现

肝癌常转移的部位及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首发骨痛误诊的教训肝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

肝内转移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尸检发现,肝外癌转移率达40%~71.6%。

肝癌常转移的部位及临床表现肺转移原发性肝癌在远处转移中肺转移发生率最高,约占90%。

由于血管内小癌栓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肺脏,形成肺内癌转移结节,临床可出现干咳、胸痛、咯血痰或咯血等症状,有时可以是首发症状。

也有不少病人无特殊症状,直至晚期才有咳嗽、咯血出现。

骨转移骨转移在原发性肝癌中亦较常见,约占3%~11.2%,常见部位有脊椎骨、髂骨、髋骨、肋骨,偶见胸骨、锁骨、颅骨,其中以胸、腰椎最多见。

局部疼痛或放射痛和压痛是骨转移的主要临床表现。

胸腰椎骨受累,常常引起四肢麻木,病理性骨折,最终造成截瘫。

颅内转移肝癌可经血道转移至脑,从而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及四肢活动不良等神经定位症状和体征。

淋巴结转移约30%的肝癌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多数首先转移至肝门淋巴,少数也可以转移到胰周、腹主动脉旁、腹膜后、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

播散转移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灶,易破坏肝包膜种植于腹膜、盆腔等部位。

原发性肝癌首发骨痛误诊的教训凡有顽固性、进行性腰腿痛,并有神经压迫症状,尤其有夜间痛或休息痛,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牵引、推拿等治疗反使病情加重者,应想到原发性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的可能。

若病史中有肝炎(乙肝或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且出现腰痛及腰胀痛者,应想到有肝癌及骨转移的可能。

若同时发现肝、肺及多处骨骼有转移癌病变的可能,但其原发病灶难以确定时,应争取做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有助于确定是原发还是继发的病灶。

261医院专家提示:一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发生多脏器转移,应视为肝癌的晚期,多预期后果不良。

但仍倡导对肝癌原发灶进行积极干预,如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局部放疗、射频消融及转移灶联合治疗等,可取得一定效果。

切忌盲目手术或牵引、按摩、滥用草药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或出现截瘫的危险。

原发性肝癌23例的CT诊断

原发性肝癌23例的CT诊断
医学信 息
短篇 论著
ME IA F R T 0 DC LI O MA 1N N N .1 00 o1 21 ・3 9 ・ 0 3
[ ] 黄临宪. 3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 重庆 医科 [ ] 柴琳, J. 4 金红军 , 陈乔. 尔盐酸米 诺环 素软膏治疗成 人牙周 炎疗效观察 大学学报,0 8 3 ( ) 2 . 20 ,3 2 :2 [ ] 实用 医学杂志,0 52 (5 :6 7 J. 2 0 ,1 1 ) 19 .
原发 性 肝癌 (r a a i m fh vr是 我 国常 见 的恶 性肿 瘤 , 死 pi r cr n a ele) m y c o ot i 其 亡 率 极高 , 是 近年 来 在我 国呈逐 步 上 升 的趋 势 , 尤其 每年 死 于 肝 癌 的 患 者 约 为 1 万 人 , 占全 世 界 肝 癌 死 亡 率 人 数 的 4 % 。 在 肝 癌 诊 断 中 一 般 通 过 1 约 5 C T扫 描都 能 找到 诊 断依 据 , 此 C 因 T扫 描 在 肝 癌诊 断 中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C T扫 描 可显 示病 灶 密 度 的 改 变 以 及 病 灶 的 数 量 、 小 、 大 血 管及 胆 大 与 道 系统 的 关 系以 及转 移情 况 等等 , 病 情发 展 的判 断 以及 预 后 是 非 常有 利 对 的。尤 其 是对 于 哪 些情 况 可 以 手 术 为 医 生避 免 出 现 太 多 手 术 风 险 提 供 依 据 。 因此 特收 集我 院 2 近 t年来 经 临床 或 病 理 证 实 的 原 发 性 肝 癌 的患 0例 者 , 行 回顾 性 分析 其 C 进 T平 扫和 增 强扫 描 的表 现 , 而来 探 讨 C 从 T扫 描在 肝 癌 的诊 断 和鉴 别诊 断 中 的重 要价 值 。 非 常准 确 。通 过 C T平扫 可 显 示 病 灶 的 大 小 、 目以及 分 布 情 况 , 数 当有 时候 看不 清 楚 时候 可 以进行 增 描 扫 描 之 后 图 像 则 会 加 清 楚 , 观察 到病 灶 及 肝 可 脏周 围的转 移 情况 以及 与 周 围 器 官 的 关 系 , 有助 于 对较 小病 灶 进 行 诊 断 和 鉴别 诊 断 j 3 。以防 止误 诊情 况 的 发生 。 其 中 在 本组 进 行 的 c T增 强扫 描 之

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5例临床分析

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5例临床分析
1 lu o o i n f o o r c li h r ame to d a c d g ti 一e c v rn a d 5- u r u a i n t e te t n a v n e a rc l f s
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 因此全 身化疗 成为 胃癌重 要 的治 疗方法 之一 u 。
(0 0 、 8 .%) 白细胞下降 1 例 (11 及 口腔黏膜炎 l 例 (0 O 。结论 4 3 .%) 8 4 .%)
效, 患者均 能耐 受不 良反 应 。
m OFX F L O 6方案治疗晚期 胃癌患者有较好疗
【 关键词 】 奥沙利铂 ; 亚叶酸钙 ;一 5氟尿嘧啶 ; 联合化疗; 胃癌
4 .% , 以 I~Ⅱ度为 主 , 明 m O F X 00 均 说 F L O 6方案 治疗 晚期 胃癌 患者有 较好疗 效 , 良反应 较轻 , 以在 临床 上 推广 应 不 可
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感觉神经毒性、 白细胞下降、 口腔黏膜炎 等为主。无与化疗相关死亡病例。见表 1 。
生存期 ( . 8 3个 月与 7 9个月 ) 还是 1 生存率 ( 为 . , 年 均 2 .%) 97 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中性粒细胞下降、 粒细胞性
发热及脱发等药物不 良反应 , 培美曲塞组显著降低 。另 外, 培美曲塞对于晚期肺癌化疗疗效与组织病理类型相关 , 可以显 著 提高腺 癌 的 总生 存率 。郝 学志 等 报道 了 1 9例应用培美 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 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
[ ] Han S ehr A,osU ,t 1R n o zdp aetao 2 n aN,hp edF F s anre . admie hs ilf e a r

临床类别模拟练习三(含答案)

临床类别模拟练习三(含答案)

临床类别模拟练习三1.妇科常见的肿块(如炎性包快、良恶性肿瘤、内膜异位、陈旧性宫外孕等),在临床及常规超声检查较难做出鉴别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穿刺前应做的准备一般不包括A、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检查B、穿刺针具及穿刺路径选择C、细胞涂片、组织固定及细菌培养材料D、无水酒精、氨甲喋呤(MTX)及透明质酸酶E、.皮肤消毒及表面麻醉药物正确答案D2.以下不属于肝脏超声检查适应症的是:A、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的可疑病变B、鉴别诊断门脉栓子的性质C、肝肿瘤局部治疗后的疗效评估D、可疑肝外伤患者明确肝损伤情况E、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可疑肝占位正确答案E3.股总静脉与髂外静脉分界的体表标记是:B、髋关节A、耻骨C、髂骨D、腹股沟韧带E、股骨正确答案D4.患者女性,80岁,主因发现多囊肝40年,腹胀、憋气半月入院。

查体腹膨隆,超声及CT示多囊肝,最大囊肿直径约20cm,目前该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法A、开腹肝囊肿开窗治疗B、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治疗C、经皮穿刺肝囊肿抽吸或置管引流,缓解症状D、进行无水酒精硬化治疗E、放弃治疗正确答案C5.超声引导经皮肝穿胆管置管引流时穿刺针与胆管最佳夹角为A、90°B、80°-90°C、70°-80°D、60°-70°E、<45°正确答案D6.腹膜后纤维化超声影像特点不包括A、骶骨前方可见纤维组织斑块B、腹主动脉周围可见纤维组织斑块C、可观察到输尿管向中线移位D、可继发肾盂积水E、大网膜明显增厚、回声增强不均匀正确答案E7.急性鼻窦炎发作期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常多组鼻窦感染B、及时作上颌窦穿刺最有意义C、全身症状突出D、头痛较重,有时间规律E、治疗以全身应用抗生素为主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鼻周期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指正常人两侧下鼻甲黏膜内的容量血管呈交替性收缩与扩张,表现为两侧鼻甲大小和鼻腔阻力呈相应的交替性改变B、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不存在鼻周期C、可促使人们在睡眠时翻身D、鼻黏膜获得适当的休息与恢复时机E、更好地控制进入鼻咽的气流量正确答案B9.某患者,男,40岁,持续性鼻塞,检查见下鼻甲呈桑椹样改变,触之不凹陷,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单纯性鼻炎B、慢性肥厚性鼻炎C、萎缩性鼻炎D、变应性鼻炎E、干燥性鼻炎正确答案B10.患者男性,66岁,回吸痰多,间断带血2年,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症状仍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1 5 2 ( 2 0 1 4 ) 0 8 — 1 3 4 6 - O 2
原 发性 肝癌 在 中国的年 发病例 数 和死 亡病 例 数分 酸盐使用静脉注射唑来膦酸 4 m g ( 不小于 1 5 m i n ) , 每 别为 中 国恶性 肿瘤 的第 二 、 三位 , 其骨 转移 平均 发 生 率 4周重 复 一次 , 至少 6个 月 。 为8 % 1 - 3 ] , 易 于误诊 和漏 诊 , 治 疗 不及 时 , 严 重 影 响 患 1 . 3 疗效评 价 者 的生活 质量 , 显 著缩 短生存 期 , 目前 骨转 移诊 断率 偏 低, 与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不足有关。单一治疗手段治 疗肝 癌骨 转移 效 果 较 差 , 尚需要 探讨 该 病 的综 合 治 疗 策 略 。本 文对 2 0 0 1 -2 0 1 0年 间我 院原 发 性 肝 癌 合 并 骨转 移 的 4 5例 患 者 的资料 回顾性 分 析 , 现 报道 如 下 。 1 . 3 . 1 疼痛 治疗 效 果 评 定 标 准 采 用 国际 上 通 用 的
全科医学
2 0 1 4年 8月第 1 2卷第 8期
C 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 A u g u s t 2 0 1 4, V o 1 . 1 2, N o . 8
分期 、 治疗 计 划 的制 定 及 对 生存 时 间 的评估 有 重要 参 导致 的疼 痛 , 常规退 肿 、 止痛处 理 均能 改善 症状 。③ 双 考 意 义 。诊 断 骨 转 移 常 采 用 E C T、 MR I 、 C T等 方 法 。 磷酸盐药物的临床应用 : 帕米磷酸二钠 、 唑来膦酸等能 核 素骨显 像是 基 于转 移灶 局 部 血 流及 代 谢 改 变 , 导 致 抑制 破骨 细胞 的 活性 并 诱 导 破 骨 细胞 凋亡 , 抑制 破 骨 局部 放射 性异 常浓 聚 , 能提早 发现 转移 灶 , 对 于 筛查 全 细胞及 肿瘤 细胞 释放 疼 痛 物 质 , 显 著 降 低 了 骨相 关 事 身是 否 存 在 骨转 移 价值 较 大 , E C T检查 存 在假 阳性 和 件 的发 生 。临床 实验 中显 示二 磷 酸盐能 抑制 肿 瘤细 胞 假 阴性 , 尤 其 是单 发 转 移 , 需 注意 询 问病 史 , 我们在 日 生长 、 播 散 , 同时联 合 索 拉 非 尼 、 吉 非 替 尼 等分 子 靶 常工 作 中发现 单 发浓 聚很 多 是 陈 旧性 骨损 伤 ; 同 时对 向药 物在 实验小 鼠模 型 中有协 同抗 肿瘤 作 用 _ l o ] 。我 于 一些 隐 匿 部 位 如 骶 椎 等 位 置 , E C T检 查 容 易 漏 诊 。 们 采用 了第 三 代 二磷 酸盐 药 物—— 唑 来 膦 酸 , 已被 美 C T检查 能弥补 E C T诊 断 非多 发 骨 转移 的不 足 。尤 其 国临床 肿瘤 协会 推荐 为 骨转移 性肿 瘤 的一 线用 药 。双 对 于肋 骨 转移 , C T骨 窗 扫描 有 一 定 优 势 。C T较 x线 磷 酸盐 耐受 性好 , 我们 观 察 到 的副 作 用 包括 流感 样 症 检查 能提 早发 现骨 质 破 坏 , 但 难 以发 现跳 跃 性 椎 体 转 状 , 例如: 发热、 关 节痛 、 肌 肉痛 和疲倦 。不过 这些 表 现 移灶及 骨髓 内病 灶 。MR I 检查 可 以把 椎 体转 移 与结 核 都 比较 温和 , 且 有 自限性 。 尚未 观察 到下 颌 骨 坏 死 等 性冷脓肿 、 严重骨质疏松鉴别开来 , 与E C T结合起来 , 严重不 良反应。④止痛治疗 镇 痛药仍是骨转移治疗 可 以大大 提高 诊 断 的 准 确性 。本 组 患 者 中 , 联 合 运 用 的关键 和基 础性 用药 , 口服 、 按时 、 三 阶梯 、 个 体 化给 药 上述 检查 手段 , 全部 患者 可 以得到及 时 确诊 。 因此 , 对 是 达 到 良好 止 痛 效果 的关 键 。我 们 体 会 是 : 有 效 的镇 于考 虑肝 癌骨 转 移 病 例 我 们 推 荐 首 先 E C T扫 描 进 行 痛 可 以明显 改善 患 者 的生 活 质量 , 有 助 于患 者 树 立 战 初筛 , 然后 根据 浓聚 多 寡 和部 位 , 决 定是 否 联 合 C T或 胜疾病的信心 , 提高 了其 对治疗 的依从性。总之对肝 者 MR I , 多 数骨转 移 患者 可 以得 到确 诊 。当然 , 在 临床 癌 原发灶 的积极 干 预 的 同 时对 骨 转 移 灶 采 取 介入 、 药 工 作 中更 应 注 意 病 史 的 询 问 , 如 本 组 1例 患 者 在 行 物 等联合 治 疗 , 取 得 3年 生 存 率 1 3 . 3 %, 中位 生 存 期 T A C E前 1天 突 发下 肢 瘫 痪 , 随 后 影像 学证 实 存 在 腰 1 3 . 4个 月 的 较 理 想 效 果 。高 于 文 献 报 道 的 中 位 生 存 椎 转移 , 我 们总 结认 为 日常工 作 中缺少 了相 关 病 史 的 期 4 . 5个 月 。 询 问。面对 肝癌 , 要 考虑 到发 生骨转 移 的潜在 可 能 , 尤 本研 究 结果 表 明 , 根 据肝 癌 骨 转 移 发 生 的多 寡 和 其 应 注意 是否存 在各 部位 疼痛 症状 。 部位 , E C T、 C T、 MR I 联合运用 , 可 以提 高 诊 断 阳性 率 。 3 . 2 肝 癌 骨转 移 的 治 疗 疼 痛是 骨 转 移瘤 的主 要 症 而 采取介 入 和药 物 的综 合 治疗 显著 改善 了患 者 的生 活 状, 肝 癌骨 转移 治疗 目的是 为 了使患 者舒适 无 痛 苦 , 提 质 量和 生存 。 高生 活质量 , 并 延 长 其 生存 时 间。在 本 组 患 者 中我们 参 考 文献 采用 了多 种治 疗 手 段 。① 肿瘤 原 发 灶 治 疗 : 积 极 治 疗 [ 1 ] J e m a l A, B r a y F , C e n t e r MM, e t a 1 . G l o b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 J ] . C A 肿瘤原 发 病 灶 , 行 T A C E术 、 射 频 消 融 术 等 治 疗 。4 5 例患 者 中我们对 于原 发 灶 与 转 移灶 均 同时 介 入 治疗 。 这样化 疗 药物 总剂 量 不 增 加 , 既 可 提 高转 移 灶 与 原 发 灶 药物 浓度 , 又减 少 全身毒 副反 应 , 可 以达到 预 防再 复 发 与再 转移 的 目的 , 显 著 改 善 了肝 癌 骨转 移 患 者 的生 存 质量 。② 骨转 移 灶 介 入 治疗 : 治疗 的 主要 方 法 是 肿 瘤 靶血 管 超选择 灌 注 化 疗 和 栓塞 术 , 局部 灌 注 药 物 浓 度高 , 延长 药物 与 病 变 接触 时 间和 保 持肿 瘤 区 的有 效 药物浓 度 , 可 明显 增 加 疗 效 和 降低 全 身 毒 性反 应 。大
: 三 :
生堡全 医堂
生 旦箜 鲞箜 墨
! 堕
堂 ! ! ・!ຫໍສະໝຸດ 垒 垒 : : : :
全 科 临床 研 究 ・
原发性肝癌 合并骨转移 4 5例 临 床 分 析
应希 慧 , 纪建松 , 涂建飞, 张 登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骨转移 的诊 断方法的综合运用和骨转移综合 治疗 的疗效及不 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5例肝癌骨转移的诊治方法及疗效 。结果 将 E C T 、 MR I 、 C T多种 检查联合 应用全部 患者骨转 移得 到确诊 。采 用经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 t r a n s c a t h e t e r a r t e r i l a c h e m o e mb o l i z a t i o n , T A C E) 、 骨转 移灶供血 动脉灌 注及
栓 塞、 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 等综合 治疗 后 , 患者疼痛均 不同程度缓解 , 1年生存 率 5 5 . 6 %( 2 5 / 4 5 ) , 2年生存率 2 8 . 9 %( 1 3 / 4 5 ) , 3年生存率 1 3 . 3 %( 6 / 4 5 ) , 中位生存期 l 3 . 4个月 。结论 肝癌 合并骨转移采用多种检查手 段可 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 介入 、 药物等综合治疗显著 改善 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骨转移瘤 ; 诊断; 综合治疗
数字评估法 ( N R S ) 结合主诉法( V R S ) 评定治疗前 和治 疗 中每天 的疼 痛程 度 , 分 为无 痛 、 轻度 疼痛 、 中度 疼 痛 、 重度 疼痛 4级 。完全 缓 解 ( C R) : 治疗 后完全无痛 ; 部 分缓 解 ( P R) : 治 疗 后疼 痛较 前 明显 减 轻 , 睡 眠 基 本 不 1 资料 与方 法 受影 响 , 能正 常生 活 ; 轻 度缓 解 ( MR) : 疼痛较前减轻 , 1 . 1 临床 资料 2 0 0 1 -2 0 1 0年 间 在 我 院住 院治 疗 的 但仍 明显 , 睡 眠 受 干扰 ; 无效 ( N R) : 与 治疗 前 相 比 , 疼 R+P R为有效 , C R+P R+MR为 临床 获 5 0 6例 原发性 肝 癌 患 者 , 4 5例 发 生 骨 转 移 。其 中男 性 痛无 减轻 。C 4 3例 , 女性 2例 , 年龄 2 8~ 7 6岁 , 中位 年 龄 4 7岁 。4 5 益。 1 . 3 . 2 生 存 指 标 采 用 1~3年 生 存 率 和 中位 生 存 例 全部 经过 肝穿 刺或 手术 病 理 证 实 , 4 3例 为 肝 细胞 肝 癌, 2例 为胆管 细 胞 癌 。4 5例 骨转 移 患 者 中 5例 表现 期 。 为颈肩 部疼 痛 , 4例为胸 痛 , 2例 表 现 为 局 部肿 块 , 2例 2 结 果 表 现为 四肢 疼痛 , 1例表 现 为肱骨 骨 折 , 3 1例无 明显症 2 . 1 骨转 移 的诊 断情 况 全组 4 5例 均行 E C T检查 , 状, 所 有骨 转 移 均 经 C T 、 E C T 、 MR I 、 x线 平 片 、 临 床 体 骨 转移 经 E C T诊 断 1 8例 , 经E C T+C T诊 断 1 1例 , 经 征综合分析后确定 , 其中 1 处转移有 1 0 例, 余3 5例骨 E C T+ MR I 诊断 l 6例 。 转 移灶 为 2处 或 2处 以上 , 最 多 6处 。椎 骨 3 4处‘ ( 颈 2 . 2 治疗 结果 4 5例 患 者 骨 转 移 灶 经 动 脉 栓 塞 、 双 椎 1 2处 , 胸 椎 9处 , 腰椎 1 3处 ) , 肋骨 1 5处 , 四肢 长 骨 磷 酸盐 类 药 物 后 疼 痛 均 不 同 程 度 缓 解 。疼 痛 治 疗 效 7处 , 颅 骨 1处 , 盆 骨 1处 , 尾 骶 骨 1处 , 锁 骨 1处 。4 5 果: 4 5例 骨 痛 患 者 经 治 疗 后 , C R 1 2例 ( 2 6 . 6 %) , P R 例患 者经 随访 , 4 1例死 亡 , 4例 尚生存 。 2 7例 ( 6 0 %) , MR 4例 ( 8 . 9 %) , N R 2例 ( 4 . 4 %) , 治疗 1 . 2 治疗方法 肝癌原发灶行 T A C E治 疗 4 5例 , 采 有 效 率为 8 6 . 6 %, 临床 获益 率 为 9 5 . 5 % 。生 存 获益 情 用改 良 S e l d i n g e r 法 经股 动 脉 穿刺 插 管 , 首 先 选 择 腹 腔 况: 1年 生 存 率 5 5 . 6 %( 2 5 / 4 5 ) ,2年 生 存 率 2 8 . 9 % 动脉 和肠 系膜 上 动 脉 造 影 , 了解 肿 瘤 血 供 情 况 。 随后 ( 1 3 / 4 5 ) , 3 年生存率 1 3 . 3 %( 6 / 4 5 ) , 中位生存期 1 3 . 4 常规 采用 微导 管超 选 到肿瘤 供 血动 脉 。化疗 药 物一 般 个 月 。毒 副反 应 : 发生栓 塞 部位 酸胀 、 轻 度疼 痛 1 8例 , 为氟 尿 嘧啶 类 、 铂类 、 阿霉素类、 丝裂霉素 ( MMC) 等, 恶心 呕 吐等消 化 道 反 应 7例 , 应用双磷酸盐后 发热 2 选择 其 中 2~ 3种药 物灌 注 化疗 ; 肝脏 病灶 栓 塞 剂 以超 例、 关 节痛 1 例、 肌 肉痛 1 例、 疲倦 2例 , 对 症 处 理 后一 液化 碘油 为 主 , 血 供 丰 富者 联 合 明 胶 海 绵颗 粒 或 者 条 周 内均缓 解 。 栓塞 。骨 转 移 灶 4 5例 全 部 进 行 动 脉 插 管 灌 注 , 其 中 3 讨 论 3 0例 以微导 管插 至 肿瘤 供 血 动脉 进 行 栓 塞 , 栓塞 剂 多 3 . 1 原发 性 肝 癌 骨 转移 的诊 断 本 组 患 者 骨 转 移灶 采用 3 5 0~5 6 0 m 的 明胶 海 绵 颗 粒 ( 杭 州 艾 利 康 公 呈多 发 性 分 布 者 占 7 7 . 8 %, 呈 单 发 性 分 布 者 占 司) 或 者 明胶 海 绵 条 。本 组 4 5例 共行 1 1 0例次 治 疗 , 2 2 . 2 %。转移灶分布 以脊柱 为主 , 占5 3 %, 其 中以胸 其中 1 0 例1 次, 1 2 例2 次, 2 O例 3 次, 4例 4次。双磷 椎最多 , 占脊 柱病 灶 的 7 5 % 。与 文献 报道 相似 引。 8 . 9 % 骨转 移 患者 并 无症 状 , 1 1 . 1 %患 者 以颈 肩 作者单位 : 3 2 3 0 0 0浙江省 丽水市 , 温州 医科 大学 附属第 五 医院 本组 6 部疼 痛 为首 发症 状 , 单 纯靠 症状 学 诊 断肝癌 骨 转 移 , 漏 ( 丽水市 中心医院) 介入科 通讯作者 : 纪建松 , E — m a i l : j j s t c t y @s i n a . e o m 诊误 诊 率较 高 J 。而确 定 患者有 无 骨转 移对 肝 癌临 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