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双折射、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偏振光的检验共18页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讲义(2019)

(1)起偏与检偏
将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起偏,起偏的装置称为起偏器,通常也叫偏振片。 本实验用到的是晶体起偏器。将偏振片用于检偏时称为检偏器。
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1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为
【T0cos2e
式中e为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透光轴之间的夹角。显然,当以光线传播方向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讲义
实验:偏振与双折射
【实验目的】
1.观察与了解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双折射现象和规律。
2.3.
掌握一些光的偏振态的鉴别方法和测试技术。
4.了解波片的性质。
【预备问题】
1.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定义。
2.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分自然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观测椭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的光强。观察光学各向异性晶体中的双折射现象。
实验光源的偏振态鉴别(选做)
【实验步骤】
(一)透过两偏振器后的光强I与它们透光轴间夹角之间关系的测量
1.检查并调节激光光源,使其发出的光沿水平方向,然后将其固定(磁
力开关旋向“ON)。
2.如图4所示,将光电转换器放入光路,使其和光源同轴等高,确保光
45Q900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时为圆偏振光。
(2)若入射光为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3)若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一般仍为椭圆偏振光。特殊情况下可得到线偏 振光(请思考:什么情况下得到线偏振光?)
(六)椭圆偏振光的产生和光强I的实验测量
P1)、检偏器(P2)和波片C(,7波片)等组成的光学系统获得(图2)。其光
【思考题】
1.怎么用实验的方法来区分自然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实验了解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的定义。
通常,光的波动是沿着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所有方向均匀地振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光的振动方向可以被约束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光的偏振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实验来观察和研究光的偏振行为。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的偏振实验方法。
一、马吕斯法马吕斯法是最早用来研究光的偏振的实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组合,可以将线偏振光转换成圆偏振光或者反之。
通过调节偏光镜和分析片的相对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转换前后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二、振动起偏器法振动起偏器法是通过使用起偏器和分析器来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起偏器是一个偏振镜,可以限制光只能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
当通过起偏器的偏振光再经过分析器时,根据分析器的角度调节,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强度的变化,从而探究光的偏振特性。
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是光线通过一些特殊的材料时产生的光的偏振现象。
常见的双折射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和冰晶石等。
通过将光线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被分成两束具有不同振动方向的光线,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双折射。
通过测量这两束光线的振动方向,可以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四、干涉法干涉法是一种通过干涉现象来研究光的偏振特性的方法。
通过使用光路调节器和干涉仪,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特定条件下,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线在干涉仪中产生干涉条纹。
通过分析和测量这些干涉条纹,可以获得有关光的偏振性质的有用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偏振现象。
这些实验方法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光的振动方式,还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学通信、显微镜下的观察等。
总结光的偏振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对光的偏振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
马吕斯法、振动起偏器法、双折射现象和干涉法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偏振现象。
椭圆偏振光与园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

一、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起偏 晶体相移器件
1、椭圆和圆偏振光获得(思路及装置) (一种相移元件)
思路: 根据振动方向相互垂直、频率相同的两个简谐振动能够合
成椭圆和圆的原理,可有双折射现象获得椭圆和圆偏振光。
分析: 自然光入射到晶片上,
光轴
出射光仍为自然光。(无恒定的相位差)晶片
d
自然光透过晶片是得不到椭圆和圆偏振光的。 o e
线偏振光入射到晶片上,可分解为振动方向相 互垂直的 e 光和 o 光。
晶片:光轴 平行于表面 的晶体薄片
出射光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具有固定位相关
系的线偏振光 椭圆和圆偏振光
2、椭圆和圆偏振光起偏装置(光路图) 光轴
y
λ
Ae
A0
? x
P2 A2e
若单色光入射,且d不均匀, 则屏上出现等厚干涉条纹。色
若若dd均不匀均不匀变,,且而以以白白光光入入射射,,则则屏屏上上出出现现彩均色匀条的纹颜。色。偏振
色偏振: 由于某种颜色干涉相消,而呈现它的互补色
如 红色相消→绿色;蓝色相消→黄色
二、人为双折射
人为地造成介质的各向异性,而产生双折射。
A出
Ae 正最大时,Ao为负最大
A入
线偏振光振动面转过2 角度 A0出
A0入
1/2波片的作用—— 使线偏振光振动面转过2 角度
二、椭圆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的检偏
用1/4 波片C 和偏振片P 可把自然光与圆偏振光
(或部分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区分开来。
自然光 圆偏振光
自然光 四 分 线偏振光 之
一、偏振光的干涉
P1
AC
Ao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

1,自然光通过检偏器 由于自然光具有轴对称性,将光强为Io的自然光中每一个光矢量都在x,y两个方向上分
解,因此有Ix=Iy=Io,这说明肉然光可以等效为等幅(Io/2) 、无确定相位关系、阻取向任意 的两个正交的线偏振光。
如图44-1所示,Ip- θ曲线应为一条直线。
2.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马吕斯定律 马吕斯定律指出,一束如图44-2所示光强为Io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的透射光强为
人眼仅对光的强弱变化敏感,而无法直接感知光的各种偏振态,必须借助检偏器,研 声透射光强的孪化来判定光的偏振态。检偏器(或起偏器)是二种只允许某一振动方向光通 过的光学器件,当它用来产生线偏振光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线偏振光时称为检偏器。 常用的检偏器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材料对不同方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特性的原理制 成的,称为偏振片;另一类是用双折射晶体制成的特殊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这 类棱镜的透光率和偏振度远高于偏振片。在检偏器上能够让电矢量充分透过的方向称为透 振方向,记作P,与P正交的方向上的电矢量将被强烈吸收而无法透过,称为消光方向。
2.线偏振光的检验 将起偏器的起偏角定在偏振方向为0”的位置,然后旋转检偏器找到光强最大的位置,
记录功率计的读数,而后每隔30”记录一次透射光强的数值,直到旋转一周后出现两次极 大和两次“消光”。画出透射光强随角度变化的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较,验证马吕斯定律 。
3. 1/4波片的摆正 旋转检偏器使PA正交,在起偏器与检偏器之间放一1/4波片,调节波片使激光束通过
3.椭圆偏振光
角度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光强 0.08 0.34 0.99 1.30 1.02 0.42 0.08 0.34 0.95 1.26 0.99 0.34 0.08
波动光学第8讲——双折射产生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波片、偏振光的干涉

sin i const sin re
自然光 n1 n2 (各向异 性媒质)
i ro re e光
o光
e 光折射线也不一定在入射面内。
o 光和 e 光均为线偏振光。振动面互相垂直
二.晶体光轴、主平面
1.晶体的光轴
当光在晶体内沿某个特殊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 该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注意
◆沿光轴方向 o 光和 e 光在的传播速率相等
设想在晶体内有一子波源,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性 质,从子波源将发出两组惠更斯子波. 光轴
◆一组是球面子波,表示各方向光速相等, 相应于寻常光(o 光),并称为o 波面; ◆另一组的波面是旋转椭球面,表示各 方向光速不等,相应于非常光线(e 光),称为e 波面。 由于两种光线沿光轴方向的速 率相等,所以两波面在光轴方向相切, 在垂直光轴方向上,两光线传播速率 相差最大
则变成正椭圆偏振光。
2 o
2 e
其它值,
b) 二分之一波片 半波片, (
/2 片 ) 入射光通过后,使透射的 o光和 e光产生固定 的相位差: (2k 1) 或固定的光程差: 的波片 . (2k 1) / 2 (k 0,1,2, ) 2k 1 ; / 2 片的厚度: 1 / 2 d no ne 2 / 2 片的最小厚度: A Ae 1 . (d 1 / 2)min Ae no ne 2
1.光的双折射现象
一束光射入各向异性媒质时,折射光分成两束的现象
2. 寻常光o,非常光e 在上述实验中转动晶体, 折射光传播方向不变的那束光称为寻常光o ; 随着晶体转动传播方向改变的那束光称为非常光e
e光 o光
寻常光(o光)遵从折射定律;
大学物理 光的偏振

A//
A cos 0
而光强 I A2
I // IO
A/2/ A0 2
( Ao
c os a) 2 A0 2
I I0 cos2 a
AM 0
A
N
A//
o
14
如果入射到检偏片的线偏振光是穿过起偏器的光,则公式
一串光波列是横波。但从宏观上看,光源发出的光中包含了所有方向的光振动, 振动面可以分布在一切可能的方位,任何方向光矢量对时间的平均值是相等的。
所以自然光的光振动对光的传播方向是轴对称而又均匀分布的。
x E
c z
y
S
5
光振动的振幅在垂直于光波的传播方向上,既有时间分布的均匀性,又有空间分 布的均匀性,具有这种特性的光就叫自然光 。 ( 或者说,具有各个方向的光振动, 且又无固定的位相关系的光)。
9
§14-2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一、偏振片的起偏、检偏
起偏: 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
1、偏振器:把自然光变成为全偏振光的仪器。 有些晶体(例如硫酸金鸡钠硷)对互相垂直的两个分振动
光矢量具有选择性吸收,这种现象称作晶体的二向色性。 自然光通过这种晶体薄片后,只剩下一个方向的振动,而
另一个方向的振动则被吸收。这种晶体薄片就可做偏振片。
n sin i0 1.73
sin 0
或者,由
将i0=600代入,得
tan i0
n2 n1
n2
n=1.73
26
§14-4 光的双折射现象 一、光的双折射
当一束光投射到两种媒质的交界处,一般只能看到一束折射光,折射定律为:
偏振光与双折射实验教案

偏振光与双折射实验教案偏振与双折射实验教案赵东⼀、实验⽬的1、观察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产⽣的双折射现象,了解其规律;2、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各种偏振光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3、掌握⼀些偏振光的产⽣和检验⽅法,以及了解相关仪器件的原理和使⽤⽅法。
⼆、实验原理1、光的横波性与偏振光的横波性是指光波的电⽮量与光的传播⽅向垂直。
在传播⽅向上垂直的⼆维空间中,电⽮量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振动状态,我们称之为偏振。
简⽽⾔之,振动⽅向与传播⽅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光的偏振态可分为5种:⾃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
后⾯将⼀⼀介绍。
2、⼆⾊性与偏振⽚(polarizer) 2.1⼆⾊性有的晶体对不同⽅向的电磁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当光照射到这种晶体的表⾯上时,振动的电⽮量与光轴(光轴的概念在后⾯介绍)平⾏时,被吸收得⽐较少,光可以较多地通过;电⽮量与光轴垂直时,被吸收得较多。
⽐如电⽓⽯晶体。
这种性质叫⼆⾊性。
2.2偏振⽚的制造这⾥先插⼊对偏振⽚的介绍。
能产⽣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的概念见后⾯)的晶⽚叫偏振⽚。
电⽓⽯对电⽮量垂直和平⾏与光轴⽅向的光的吸收程度的差别还不够⼤,我们要做的理想偏振⽚的要求是,最好能使⼀个⽅向的振动全部吸收掉。
在这⼀点上,碘硫酸奎宁晶体的性能要⽐电⽓⽯好得多,但是它的晶体很⼩。
通常的偏振⽚是在拉伸了的塞璐璐基⽚上蒸镀⼀层硫酸奎宁晶粒,基⽚的应⼒可以使晶粒的光轴定向排列起来,这样可得到⾯积很⼤的偏振⽚。
⼩知识:1852年海拉巴斯(Herapath)发现碘硫酸奎宁晶体有⼆向⾊性,这⼀发现被布儒斯特写⼊书中,当时在哈佛就读的学⽣兰德(Land)读了布儒斯特的书后,对此很感兴趣。
⼏年后,兰德发明⼀种⽅法,把细⼩的针状的碘硫酸奎宁晶体排列在塞璐璐基⽚上,制成了⾯积很⼤的线偏振器。
这是⼀种价廉物美的偏振⽚,⾄今还⼴泛运⽤科研和教学中。
2.3偏振⽚的透振⽅向偏振⽚上能透过的振动⽅向称为它的透振⽅向。
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偏振光的检验

(no ne )d (2k 1) / 2 , k 0,1,2 相干相长 (no ne )d k , k 1,2
相干相消
• 偏振片M与N的透振方向相互平行(M//N)
AeN A cos cos
M
N
c
AeN
Ae
AON A sin sin
17-7 人为双折射现象
• 光弹现象
E M
F
现已成为光测弹性学基础。
N
o
• • I
0
I0 2
o' F
透明的各向同性介质在机械应力作用下,显示出光学上的各向 异性,与OO’为光轴的双折射类似,这种现象叫做光弹效应。 实验表明,在一定胁强强范围内:
S为材料 E受力的面积。
k 为胁强光学系数
F (ne no ) k S
d
波长片
任意 1/2波片
任意
00或900
出射光的偏振态
与入射光偏振态相同
与入射光偏振态相同 出射线偏光振动方向与入射光 振动方向对于光轴对称,两者间夹角2 圆偏振光 线偏光 长短轴之比为tan或Ctan 的正椭圆偏光 椭圆偏振光
450
1/4波片 非波片 非半波片 非波片 非半波片 非1/4波片
M
N M
• • I
0
•• 色偏振(互补原理的应用)
取不同厚度的云 母片将它们贴在 玻璃板上,放在 两个用白光照明 的正交偏振片M、 N 之间,其厚度 MN 使其呈现红、绿、 蓝三色。 当M、N平行时,则呈现青、品、黄。
M // N
白光中去掉红为青;白光中去掉绿为品;白中去蓝为黄。
这两个偏振片在由正交向平行方位过渡时, 出射光的颜色,亮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 为色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