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功能主治

电解质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在水溶液中进入离子状态的物质。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钾、氯化物等。
在人体中,电解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电解质的功能电解质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功能,如以下几个方面:2.1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人体的细胞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和电解质浓度才能正常工作。
电解质通过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电解质还参与调节血液的渗透压,维持血液中水分的平衡。
2.2 调节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电解质在维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中起着重要角色。
例如,钠和钾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当电解质的浓度不平衡时,可能导致神经细胞传导受阻或过度兴奋,进而影响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2.3 参与酸碱平衡电解质的浓度变化可以影响体液的酸碱平衡。
例如,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浓度变化会导致血液的酸碱度发生变化。
电解质通过调节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2.4 促进营养吸收和废物排泄电解质在人体内参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例如,钠离子参与肠道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钾离子则参与尿液的排泄。
电解质的平衡不仅影响正常的营养吸收,还影响排泄废物的过程。
3. 电解质的主治电解质在医学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电解质的一些主治方面:3.1 补充体液在一些失水或脱水的情况下,电解质被用于补充体液。
这种治疗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溶液的形式进行。
补充电解质有助于恢复体液的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2 调节血液酸碱平衡当血液的酸碱度失去平衡时,可以使用电解质来进行调节。
例如,在酸中毒的情况下,可以输注碳酸氢钠来提高血液的酸碱度。
3.3 治疗心脏病和肌肉疾病电解质的平衡对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一些心脏病和肌肉疾病可能导致电解质的紊乱,需要通过补充或调节电解质来进行治疗。
3.4 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问题运动过程中,人体出汗会导致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
在长时间和高强度运动后,补充适当的电解质可以预防和治疗运动相关的问题,如脱水、肌肉痉挛等。
电解原理的应用的重难点

电解原理的应用的重难点1. 电解原理的概述•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当通过外加电压施加在两个电极上时,正极产生氧化反应,负极产生还原反应,从而使离子在两电极上迁移的过程。
•电解过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可以导电的离子,施加在电解质溶液上的电压必须足够大。
2. 电解的应用电解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下面主要介绍其应用的重难点:2.1 电解制取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电解常被用于制取金属,如铝、锌等。
其中,铝的电解是最常见的金属电解制取过程。
重难点主要在于选择合适的电解质、电解槽和电流密度,以及控制电解反应的温度和气氛,以提高金属的纯度和产量。
2.2 电解法制取化合物•电解法在化学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化合物。
重难点在于合理选择电解质和电流密度,控制电解反应的速率和纯度,并优化电解过程的条件和设备,以提高化合物的产量和品质。
2.3 电解用于环境治理•电解技术在环境治理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如电解法处理废水、净化空气等。
重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电解介质和电解条件,控制电解过程中的温度、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
2.4 电解用于能源存储和转化•电解法在能源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电解制取氢气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利用。
重难点在于选择合适的电解质和电解设备,优化电解反应的条件和效率,以提高能源存储和转化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3. 电解原理应用的挑战和趋势电解原理的应用虽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3.1 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电解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尤其是高温电解和高电流密度电解。
此外,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或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如何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是电解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材料选择和设计•电解过程涉及到不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例如电解槽、电极材料等。
这些材料需要具备高电导性、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特性,并且要考虑到其成本和可持续性。
复方电解质溶液说明书

复方电解质溶液说明书
复方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含有多种电解质成分的溶液,通常用于
补充身体失去的电解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它通常包含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等成分,以及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钠等能提供能
量的物质。
复方电解质溶液通常用于治疗脱水、电解质紊乱、热应
激等症状。
复方电解质溶液的使用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适应症,复方电解质溶液通常用于治疗脱水、电解质紊乱、
热应激等引起的身体失衡症状。
2. 用法用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通常是静脉滴注给药。
3.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症、电解质紊乱等,但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通常是安全的。
4. 注意事项,包括对过敏体质者慎用、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使用时的特殊注意事项等。
5. 药物相互作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因此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6. 贮藏方法,通常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总的来说,复方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药物,但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电解知识总结

电解知识总结电解质原理第一部分(概念):1.电解定义: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物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
2,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酸、碱和盐等。
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和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注:(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与否,都不是电解质。
)3,电解质的分类:a,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b,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酸(可逆电离,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弱碱(如NH3·H2O)。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
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
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
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
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
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
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4.判断氧化物电解质: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
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
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
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基础知识 1、学习离子反应之前要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一般包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nh3)、绝大多数有机物。
2、电解质又分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h2o) 、al(oh)3、h2o等。
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知道常见的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多个具体的反应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一样的。
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分类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
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 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判断方法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化合物。
物质电解质换算方法 生理

物质电解质换算方法1、物质电解质换算方法1.1由mg变成mEq:公式:mEq=[mg÷原子量(分子量)] ×化合价eg: 0.9gNacl等于多少mEq?代入公式mEq=(900÷58.5)×1=15.4mEq1.2由mEq变成mg:公式:mg =mEq×原子量(分子量) ÷化合价eg:10 mEq Nacl等于多少mg?代入公式mg=10×58.5=585mg2、血浆电解质换算方法:2.1由mg%变成mEq/L:由mg%变成mEq/L时,必须先换成同一单位的容量,即把mg%变成每升含有多少mg,mg数乘以10即得出,再除以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再乘化合价。
公式:mEq/L=[mg%×10÷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eg:0.9Nacl溶液等于多少mEq/L?代入公式:mEq/L=[(900×10)÷58.5]×1=9,000÷58.5=154154mEq/L和血浆电解质浓度约相当,故0.9%Nacl溶液是等渗溶液。
2.2、由mEq/L变成mg%,必须先用10去除mEq,即变成100ml内所含的mEq数,与mg%为同一的单位容量,再乘以原子量(分子量),再除以化合价。
公式:mg%=[(mEq/L÷10) ×原子量(分子量)]÷化合价eg:154mEq/Lnacl溶液等于多少mg%?代入公式:mg%=(154÷10)×58.5÷1=900mg%=0.9g%(近似值)3、血浆蛋白质的换算:3.1 mg:7g%, 70g/L3.2 渗透压:3.2.1 mOsm/L= g%÷8=0.8mOsm/L白蛋白=4200mg×10÷70000=0.6mOsm3.2.2 mmHg=0.8 ×17~19.3≈13.6~15.4(0℃~37 ℃)总胶体渗透压=mOsm ≈25~35mmHg4、气体换算mEq/L =(Vol%×10)÷22.4= Vol(ml)%÷2.24 5、血浆渗透压的换算5.1 血浆渗透压/L=(Na++K+) ×2+GS%÷18+BUN%÷2.85.2 正常血浆阳离子以Na+、K+、Ca++、Mg++为主,则其渗透压可以阳离子总和×2eg: Na+140, K+4.5,Ca++2.5, Mg++1.0则阳离子总和为:140+4.5+2.5+1=148则血浆渗透压=148×2=2965.3 血浆阳离子总浓度较Na+浓度高10-12mEq/L,血Na+又较Cl-及HCO3-的总和高10-12mEq/L(阴离子间隙),可推算血浆渗透压:eg: Na+142 Cl-106 HCO3-26则: Na+ (142) = Cl-106+HCO3-26+10=1426、血浆电解质换算因子6.1 mEq/L换算成mg%公式:mg%=[mEq/L×1/10 ×分( 原)子量]÷原子价以Na+为例:mg%=mEq/L×2.3,见下表电介质原有单位×折算因子换算单位Na+mEq 2.3 mg%Na .. 0.0585 g/L(Nacl)K+.. 3.9 mg%K .. 0.0746 g/L(KCl)Ca++.. 2.0 mg%Mg++.. 1.2 mg%Cl-.. 3.55 mg%Cl .. 0.0585 g/L(NaCl)Hco3-.. 6.1 Vol%Hpo4--.. 3.1 mg%SO4--.. 3.2 mg%Co2.. 2.24 Vol%6.2 mg%换算成mEq/L公式:mEq/L=mg%×10×原子价/毫克分(原子)子量可简便为:10×原子价/毫克分子(原子)子量,计算出折算因子以Na+为例: mEq/L=(mg%×10×1)/23=mg%×0.44见下表血浆电介质由毫克换算成毫克当量电介质原有单位×折算因子换算单位Na+mg% ×10÷23=0.435 mEq/L K+mg% ×10÷39=0.256 mEq/L Ca++mg% ×10×2÷40=0.5 mEq/L Mg++mg% ×10×2÷24=0.833 mEq/L Cl-mg% ×10÷35.5=0.282 mEq/L Hpo4-mg% ×10*1.8*÷31=0.58 mEq/L So4-mg% ×10×2÷32=0.625 mEq/L Co2Vol% ×10÷22.4=0.45 mEq/L 血浆蛋白g% ×10×0.243=2.43 mEq/L7、常用药物的换算7.1常用药物由mg变成mEq1g Nacl=17mEq Na+1g NAHCO3=12mEq Na+1g Lac.Na=9mEq Na+1g Ace.Na =7.2mEq Na+1g Cit. Na =9.6mEq Na+1g THAM =8.2mEqHCO3-1g Gluta. Na =5.9mEq Na+1g Cacl2=18mEq Ca++1g Gluconic acid Ca=4.5mEq Ca++1g Lac.Ca=6mEq Ca++1g KCL=13.4mEq K+1g Cit.K=8.3mEq K+1g Ace.K=6.6mEq K+1g Gluconic acid K=4mEq K+1g Glutamic K=5.4mEq K+1g Mgcl2=21mEq Mg++1g MgSo4=8.3mEq Mg++1g NH4CL=18.7mEq NH4+7.2常用药物由mEq变成mg :Na+1mEq=58.5mg Nacl=84mg NAHCO3=112mg LAC.Na=136.08mg ACE.Na=104.17mg CIT. Na=121mg THAM=169.12mg Glutamic NaCa++1mEq=55.5mg Cacl2=224mg Glucomic acid Ca=154.16mg LAT.CaK+1mEq=74.5mg KCL=120mg CIT. K=152mg ACE.K=236.28mg Glucomic acid K=185.23mg Glutamic KMg++1mEq=47.5mg Mgcl2=120mg MgSo4NH4+1mEq=53.5mg NH4ClCO21mEq=22.4Vol.8、血细胞的换算Cubic Capacity Mass1mm3 101μl 1mg1cm3 1031ml 1g10 cm3 1061L 1kgRBC 520万/mm3 5.2 10e12/L 5.2T/L WBC 15000/ mm315 10 e9/L 15G/LPLT 240000/ mm3240 11 e9/L 240G/L Inch =2.54cm Foot =30.48cm Rule≈33.33cm葡萄糖(GS)70~105mg/dl0.0555(180)3.9~5.8 mmol/L 尿素(UN)19~42 mg/dl0.1665(60)3.2~7.0 mmol/L尿素蛋(BUN)7~18 mg/dl0.357(28)2.5~6.4 mmol/L 非蛋白氮(NPN)20~35 mg/dl0.74(14)14.3~25 mmol/L尿酸(UA男)3.5~7.2 mg/dl59.5(168)208~428μmol/L 肌酐(Cr男)0.6~1.2 mg/dl88.4(113)53~106μmol/L 肌酸(CA男)0.17~0.7 mg/dl76.3(131)13~54μmol/L 丙酮酸(PA)0.4~1.23 mg/dl114(8.8)45~140μmol/L 氨(NH3) 10~60μg/dl0.587(17)6~35μmol/L总胆红素(TBIL)0.1~1.0 mg/dl17.1(585)1.7~17μmol/L血脂:胆固醇(Ch)110~230 mg/dl0.026(384.6)2.8~6 mmol/L磷脂(PL) 5.2~9.9 mg/dl 0.323(31)1.7~3.2 mmol/L甘油三酯(TG) 20~110 mg/dl0.013(884)0.23~1.24 mmol/L10、透析液的换算35倍浓血液透析液几种离子的补充公式如下:10.1钾的补充:(KCL)(按mEq/L或mmol/L)=(4-X mEq/L或Xmmol/L)×74.5=Xmg/L浓缩液以上公式求得值×35倍即得。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基础知识 1、学习离子反应之前要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一般包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nh3)、绝大多数有机物。
2、电解质又分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 h2o) 、al(oh)3、h2o 等。
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知道常见的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多个具体的反应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一样的。
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分类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
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判断方法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

化学教学论实验——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10级化教班组:第八组组员:王红梅(12010240089)汪婷(12010240059)魏琼(12010240076)单晓燕(12010240088)电解质溶液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原理,电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产物;2、掌握离子迁移、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与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演示技能;3、以及探究浓度、电压、电极对电解质溶液电解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即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
可以利用某些有色离子(如Cu2+ ,MnO4-等)的迁移来演示说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
氯化钠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即Na+和H+)移向阴极,阴离子(即Cl-和OH-)移向阳极。
阳极反应:2Cl- - 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2H+ + 2e==H2↑(还原反应)总化学反应式: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水的原理:阴极:4H﹢+4e﹣=2H2↑阳极:4OH﹣-4e﹣=O2↑+2H2O电解氯化铜溶液就是电解氯化铜本身:阳极:2Cl--2e-==Cl2↑阴极:Cu2++2e-==Cu总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 + Cl2↑三、实验用品仪器和材料:自制H形管(具支的滴定管)、小烧杯、U形管、漏斗、量筒、尖嘴玻璃管、滴定管、直流稳压电源、铁架台及附件、铁钉电极、回形针电使其高度各约为4cm左右。
2、在距离分界面1cm 处插入碳棒电极,接通电源,电压调至25V, 10min 后,观察U形管中的现象。
现。
阳极区液面聚合大量的水合铜离子。
阴极区聚合大量的MnO-46、硫酸铜溶液易水解,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酸化。
电解饱和食盐水1、在U形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约50ml,分别插入铁钉,碳棒做电极,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碳棒与电源正极相连,电解前在阴极区滴入两滴酚酞溶液,用于检验阴极区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反应及 其胶体的性质。
答案:C
4 . (2012· 苏 , 15)25 ℃ 时 , 有 c(CH3COOH) + 江 - - c(CH3COO )=0.1 mol· 1 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 L - 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随着 pH 的增大,碱性增强,c(CH3COO-)增大,c(CH3COOH)减小, 当 pH = 5.5 时 , 从 图 中 可 判 断 出 , c(CH3COO - )>c(CH3COOH),A 项错;W 点存在的电荷守恒方程式有: + + - - c(Na )+c(H )=c(CH3COO )+c(OH ),从图中看出,W 处 c(CH3COO-)===c(CH3COOH),B 项正确;由电荷守恒方程 式 知 , c(Na + ) + c(H + ) - c(OH - )===c(CH3COO - ) , 而 c(CH3COOH)+c(CH3COO-)=0.1 mol· -1,所以 c(Na+)+ L c(H+)-c(OH-) +c(CH3COO-)=0.1 mol· -1,C 项正确; L
2OH +SO2===H2O+SO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吸收液吸收 SO2 的过程中, 随 n(SO2 ) : pH n(HSO3 ) 3 变化关系如下表: - - n(SO2 ) :n(HSO3 ) 91 :9 1 :1 9 :91 3 pH 8.2 7.2 6.2
(4)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HSO3 中 S 为+4 价,可以升高至+6 价,生成 SO2-。②阴极室为阳离子放电, 4 + + - 即 H 放电生成 H2,c(H )不断减小,则 HSO3 不断电离出 H + 以补充,同时生成 SO2-,从图中看,Na+通过阳离子交换 3 膜进入阴极室,从而生成 Na2SO3。
考情分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 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 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 内容有:①电离平衡。②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 pH 的简单计算。 ③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 后产物的判断。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⑤沉 淀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①HSO3 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 - - + HSO3 +H2O-2e ===SO2 +3H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 pH 升至 8 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 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
H 在阴极得电子生成 H2, 溶液中 c(H )降低, 促使 HSO3 - + 电离生成 SO2 ,且 Na 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 3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A 项电荷 - 不守恒,错误;pH=8.3 的 NaHCO3 溶液中,HCO3 的水解 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O2-由电离而来,H2CO3 由水解而来, 3 - 故 c(CO2 )小于 c(H2CO3),B 项错误;pH=11 的氨水与 pH 3 =3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C 项错误; D 项混合后得等浓度的 CH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液, 根据物料守恒得:c(CH3COO-)+c(CH3COOH)=2c(Na+), 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 , 两式整理, 消去 c(Na+), 得 2c(H+)-2c(OH-)=c(CH3COO-) -c(CH3COOH),D 项正确。 答案:D
答案:C
2.(2012· 四川,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 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 NaOH: c(Na+)=c(Cl-)+c(ClO - )+c(OH-) B . pH = 8.3 的 NaHCO3 溶 液 : c(Na + )>c(HCO-)>c(CO2-)>c(H2CO3) 3 3 C.pH=11 的氨水与 pH=3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 + =c(NH4 )>c(OH-)=c(H+) D. mol/L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L NaOH 溶液等 0.2 体积混合 2c(H+)-2c(OH-)=c(CH3COO-)-c(CH3COOH)
3.三个重要比较 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 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
答案:BC
5.(2012· 北京,25)直接排放含 SO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 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 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O2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催化剂 SO2+H2O 2SO3 H 2H2SO3+O2 ===== 2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 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 NaOH 溶液吸收 SO2 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考纲定位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4.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盐类水解的应用。 5. 了解溶度积的含义, 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 生成和转化过程。
-
-
酸 ①由上表判断,NaHSO3 溶液显________性,用化学平
衡原理解释: - - + - - HSO 3 存 在 : HSO 3 + SO 2 和 HSO 3 + H 3 - H2O 2SO3+OH-,HSO3 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 ab 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评:本题主要应掌握硫的氧化物 SO2 和 H2SO3 的性质 以及 NaHSO3 电离与水解的关系、电解过程溶液酸碱性的变 化等知识点。
知识回扣 一、知识网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 pH 1.一个基本不变 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 基本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 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 溶液的 pH 值可以用 pH 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 在 1~14 的范围),也可以用 pH 计(精确到 0.1)测定。
3.(2012· 重庆,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 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 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 pH 不变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 FeCl3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 电能力增强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 pH 与酸碱性的关系、盐类的水 解等知识。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显酸 性,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 氨水,A 错误;稀醋酸加水稀释,浓度变小,酸性变弱,溶 液 pH 变大,B 错误;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 CaO,恢复至 室温后得到的溶液还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 溶液的 pH 不变, C 正确;氢氧化铁胶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但整 个胶体体系仍然呈电中性,D 错误。
A. pH=5.5 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 )>c(H + )>c(OH-) + + B.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W c(Na )+c(H )=c(CH3COOH) +c(OH-) C.pH=3.5 的溶液中:c(Na + )+c(H + )-c(OH - )+ c(CH3COOH)=0.1 mol· -1 L D.向 W 点所表示的 1.0 L 溶液中通入 0.05 mol HCl 气 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真题再现 1.(2012· 新课标,11)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 1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 L L -1 的一元碱 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 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 pH=7 + - C.混合溶液中,c(H )= KW mol· 1 L + + - -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
- a.c(Na+)=2c(SO2-)+c(HSO3 ) 3 - b.c(Na+)>c(HSO3 )>c(SO2-)>c(H+)=c(OH-) 3 + + - - - c.c(Na )+c(H )=c(SO2 )+c(HSO3 )+c(OH ) 3
(4)当吸收液的 pH 降至约为 6 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图如下: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 + 及离子浓度的关系等知识点。溶液呈中性的本质原因是 c(H )= - c(OH ),若 a=b,两溶液虽然恰好中和,但由于酸和碱的强弱程 度未知,故生成的盐能否水解无法判断,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故 A 项错误;常温下混合溶液的 pH=7,溶液呈中性,故 B 项溶液不 + - 一定呈中性,错误;c(H )= KW mol· 1,说明在温度 T 时,反 L 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既未受到抑制,也未受到促进,即 c(H + - )=c(OH ),故溶液呈中性,C 项正确;D 项是根据电荷守恒列出 + - 的等式,由于 a、b 的值不一定相等,故 c(H )与 c(OH )不一定相 等,D 项错误。 + - 点评:溶液呈中性的本质原因是 c(H )=c(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