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学科预习、展示课型导学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2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导学案 (2)教学设计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型现代文精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复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目不窥园3.臧克家,诗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
臧克家被誉为“” 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4.闻一多,本名,著名、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研习精读研讨,分析闻一多形象,理解问题研讨:1.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描写入手分析闻一多形象特点。
1.边默读边圈画重点词语。
(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组员互相说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
感受形象的过程中课文主旨。
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5.“‘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1.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闻一多导学案

教师导学过程(导案)
学生学习活动(学案)
【导学过程1:】预习
【学生学习活动1:】
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第43页第1--5题
【导学过程2:】
了解作者和闻一多情况
【学生学习活动2:】结合《高效课堂》小组派代表介绍
臧克家:
闻一多:
【导学过程3:】新课新授
1、学习生字词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主备:廖玉凤审核:
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闻一多事迹,积累词语。
2、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
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3:】
交流《高效》P43第2、3题
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效》P43第5、6题
【导学过程4:】当堂检测
【学生学习活动4:】
完成《高效》P45第1--3题
【导学过程5】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学习活动4:】
课后完成
我的收获和疑惑: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生预习导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预习提示
一、作者简介
二、生字生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衰微()函寄()赫然( ) 卓越()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沥尽心血()潜心贯注()迥乎不同()警报迭起()慷慨淋漓()目不窥园()
1.解释下列词语
衰微:
迭起: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迥乎不同:
心会神凝:
赫然: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4、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6、“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7、“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8、“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9、“‘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10、“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11、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民教育版第7卷中文》第二卷第12单元“闻一多先生说和做”预习研究计划
1.在课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地壳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钻探校补炯炯目光.....群蚁排衙目不窥园迥乎不同警报迭起沥尽心血.....气冲斗牛仰之弥高兀兀穷年锲而不舍....
2.填写人物档案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他开始出版新诗,并以小说闻名。
1933年9月,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臧克家被称为“闻一多”,他的真名很有名。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习水县,是一个“贵族家庭和学者家庭”。
1923年,第一部诗集出版,点燃了反帝爱国主义的火花。
1928年,他出版了第二本诗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3.读完课文,你简单总结闻一多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4.第一次阅读课文后,写下你对闻一多的印象。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说和做》导学案设计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闻一多先生及作者臧克家的有关史实。
2、巩固速读的方法,通过找关键句段来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他的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4.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闻一多先生及作者臧克家的有关史实。
2、巩固速读的方法,通过找关键句段来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他的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学习难点】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揣摩其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任务一:检查预习,字词学习。
自主检测一:衰微()小楷()弥高()沥尽心血()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浠水()目不窥园()无暇()函.寄(_______)卓.越(_______)慷慨.淋漓(_______)迭.起(_______)硕.果(_______)群蚁排衙.(_______)地壳.(_______)赫.然(_______)兀.兀穷年(_______)潜.心贯注(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1.shuāi kǎimílìjiǒnɡdǒu xīKuī xiá hán zhuó kǎi dié shuò yá qi ào hè wù qián qiè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参考答案】(1)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课时详细导学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b5E2RGbCAP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plEanqFDPw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DXDiTa9E3d教与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像。
(2)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所认识的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 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RTCrpUDGiT教师补充: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学习新课5PCzVD7HxA(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主备人:蒋艳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英雄气概。
【学习重难点】1、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领会其内涵。
2、领悟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精神品格。
【课时】一课时自主学习案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弥.()高校.()补赫.()然迭.()起qiè( ) 而不舍无xiá()顾及jiǒng ()乎不同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诗兴不作:兀兀穷年:一反既往:气冲斗牛:3.你认为本文的体裁是人物传记还是散文?谈谈你的看法。
4.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伟大成就,并整理下来。
5.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文章从和两方面表现出闻一多崇高的精神品格。
作为学者方面,作者写了他、、三方面的成就;作为革命家方面,作者又列举了、、三方面的事例。
课堂探究案一、自主合作学习:1、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2、朗读课文,自主完成:⑴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请找出来。
请归纳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性格的主要特点。
⑵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⑶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深入思考,小组合作:⑴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二个事例。
⑵读课文后,你觉得闻一多先生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从闻一多先生身上,你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
三、当堂练习:1、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写出对某位著名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默读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几遍,抓住关键词句,简要赏析这些词句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二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二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主备:莫丽宏审核:徐辉学习目标:1、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一、预习导学1、题目解读文章标题醒目、新颖,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虽不是一篇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2、走近作者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3、相关资料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沥尽心血()仰之弥高()5.解释下列词语。
(1)迥乎不同:(2)锲而不舍:(3)潜心贯注:(4)兀兀穷年:(5)气冲斗牛:6.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___,越坚,___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
(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 ________ 的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
科目
语文
编号
026
课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审核人
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2.过程和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
环节八:达标测评(2分钟)
提示:(学生将课前自己设计的板书填在背面)
命
家
环节二:合作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10分钟)
1、人物性格的分析。(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上节课汇总的疑难问题。
环节三:挑战展示(12分钟)
小展示:自主预习的(一)、(二)
大展示:人物性格的分析及疑难问题中有价值的问题。
环节四:归纳反馈(3分钟)
反思:你从闻一多身上学到什么?
设问导入: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每组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再套用格式。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来设计检测题。
问题预设
闻一多先生前期全身心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良药,他找到了吗?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评价:
根据学生的投入度和参与度,及时作出评价。
--------------------------------------------------------环节五:评价激励
环节六:拓展提升(8分钟)
评说闻一多
1、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
示例:
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诗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一多画像》: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我这样评说闻一多:
----------------------------------------------------------2、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重
难
点
预
测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
2、本文的选材技巧。
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
续备、补备
学生笔记栏
学
案
小
结
环节一:自主预习(10分钟)
(一)研读学者方面,学习优秀品质;研读革命家方面,学习爱国精神。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特征
选取的典型材料
(具体表现)
重点详写材料
目的
学
者
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