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 长春版.doc

合集下载

春夜宴从弟

春夜宴从弟
39
别伤害自己
•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 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 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 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 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 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 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 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 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 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 得的就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 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 半的命运。你一生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 帝手中的一半。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
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
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
38
平静
•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 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 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 大约 300 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 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 天堂变为地狱。”

最新【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第20课《箴四篇》教学资料

最新【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第20课《箴四篇》教学资料

二○传·序·志·箴四篇作家与作品1.《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全文百余字,从“天地”“光阴”引发出“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与诸兄弟叙会的欢乐场景,是一篇像诗一样优美的抒情小品。

文中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3.归有光(1507~1571),明代散文家。

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昆山(今属江苏)人。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

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

从学的常有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

后来,海瑞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许多方面均采用了归有光的建议。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

他60岁才中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今浙江长兴县)知县,重视教化,治政廉明。

在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他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著述较多,主要有《文章指南》、《诸子汇函》、《震川文集》。

其文善用简洁疏淡的笔墨,描写家人、朋友之间的日常琐事,言近旨远,充满感情。

《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作极负盛名。

黄宗羲谓其所写妇女志传“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读之)使人欲涕”。

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黄宗羲推崇其为明文第一人。

清朝姚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 序 书 箴四篇 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学案 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 序 书 箴四篇 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学案 长春版

逸潇洒、学习方法】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例如:人生短暂,积极面对,古今中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给课外阅读材料,谈谈李白的文章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欢乐,【我的收获】【阅读链接】1、关于典故: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梦蝶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谢惠连(397或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谢灵运(385--433)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代,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石崇(249年~300年),西晋时期一代富豪,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建金谷园。

不上船);儒家:建立功业,为天下苍生做贡献(仰天大笑出门去);侠客:急人之困,结交天下杰出之士。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2、李白的诗全集代表作李白留给后世人千余首诗篇。

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以下为名句精选: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20传序书箴四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教案长春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20传序书箴四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教案长春版

【关键字】教案22.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第一部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万物之逆旅也(逆旅:)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⑶序天伦之乐事(叙:)⑷开琼筵以坐花(坐花:)⑸飞羽觞而醉月(醉月:)2、译句。

⑴古人乘烛夜游,良有以也。

⑵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诗的前两句似仙人之语,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4、课文内容紧扣题意,题目中的每个字在文中都有着落,试以题目中的“夜”字加以简要分析。

5、选出下列不属于骈句的项()A、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B、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读选文,回答问题: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乘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序中写了、、的情景。

虽有“”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7、本文的题目交待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什么人——作者(省略),二是,三是,四是。

8、将本文分成三个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⑴⑵⑶9、“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中,“况”字有什么作用?10、请从文中摘出两组对偶句。

⑴⑵第二部分:叶子肃诗序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性,本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

此可以定(定,划定)人与鸟之衡(衡,特征)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自得,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鸟之为人言,鸟在学人说话)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

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晦,隐晦);其情散以博(博,开阔),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苦,苦涩)而能遣(遣,排遣);其情好高(好高,追求高尚)而耻下(耻下,以卑下为耻),故语虽俭而实丰。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传 序 书 箴四篇》教案 长春版

二十传•序•志•箴课前预习·基础知识全解目标聚焦信息驿站在东晋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他好生准备,不料他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

从此不再做官。

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

北宋欧阳修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文学传记作品——《五柳先生传》。

作者语录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3、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苏辙4、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曾国藩作者小传《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X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某某省某某市)人。

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

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

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

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

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解职而归。

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

终年63岁。

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20传序书箴四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导学案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0传序书箴四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导学案长春版

22.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联、串、结”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探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明白得诗文意思,积存优美词语、句式,把握诗文情感,背诵全文。

二、情感目标:体会乐观爽朗的人一辈子态度。

3、能力目标:“联、串、结”的文言文学习方式的把握。

教学重点:一、积存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体会他乐观爽朗的人一辈子态度。

二、“联、串、结”的文言文学习方式的把握。

教学难点:“联、串、结”的文言文学习方式的把握。

教学冲破:以《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作为剖析课例,训练学生运用联想的方式串联知识的能力,成立起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把分散的知识点总结成一样的解题方式的能力。

启发学生故意识地成立起学习文言文的知识体系。

教学假想:用几串葡萄展现葡萄梗串联果肉的作用,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进程中要擅长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分类和总结,形成解决问题的一样方式,改变以往学习文言文的被动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预备:几串葡萄、互动课堂、PPT课件教学进程:一、实物导入教师手持一串汁肉饱满的葡萄笑滋滋地问:同窗们最近有无吃过葡萄?昨天老师和生活委员到市场买了两斤葡萄,老师试着尝了一颗,结果就成了如此(展现一根吃得一颗不剩的葡萄梗),同窗们能够顺着这根葡萄梗联想一下老师手中的这串葡萄的滋味如何?是了,确实是这么一串葡萄和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它确实是学习文言文“联、串、结”的“葡萄”体系,把握了它,咱们一样能够收成累累的甘甜的果实。

这节课咱们将通过对《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学习来把握这种方式。

二、课文整体感知课前已经请同窗们做好相关的预习工作,老师很乐意为同窗们朗诵李白的这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可是老师昨天因为忙着吃葡萄却是没有做好预备,得请同窗们帮帮忙。

(播放幻灯片)(一)了解作者及骈文的特点。

(二)扫除解读障碍:一、读准字音二、疏通重要实词、虚词3、弄清句式翻译句子。

(三)教师朗诵,学生试探:这篇序文的要紧内容是什么?学生明确:赏美景、序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习题用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习题用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习题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忠言逆耳利于行..B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徐公不若君之美(3)若毒之乎?...C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D (1)群季俊秀,皆为惠连(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F 臣之所好者道也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农人告余以春及B 求人可使报秦者C 大块假我以文章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4、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句中的“独惭康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唯独羞惭谢朓B.谢玄独独感到羞惭C.独有石崇羞惭D.只有我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5、“飞羽觞而醉月”是说()A.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喝醉B.在月光下喝醉,如在天上飞一般C.月光下有鸟儿飞翔,大家举杯畅饮D.酒杯快速的传递着,大家在月光下陶醉了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万物之逆旅也⑵阳春召我以烟景⑶序天伦之乐事⑷开琼筵以坐花⑸飞羽觞而醉月(6)大块假我以文章(7) 群季俊秀 (8) 为欢几何.....7、一词多义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③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荆轲刺秦王》)④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⑥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本纪》)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⑧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孔雀东南飞》)逆:①逆旅②将兵与备并立逆操③凡事如此,难可逆料④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⑤乃某背畔逆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良:①良有以也②感我此言良久立④良庖岁更刀,割也④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⑤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8、译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

二O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嗜酒 ( ) 造饮辄醉( ) 短褐 ( ) 箪瓢( )黔娄( )汲汲( ) 俦 ( ) 觞 ( ) 萧然 ( ) 琼筵 ( )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cónɡ) 悄然(qiǎo) 饮马(yìn)B.秉烛(bǐn) 应届(yìnɡ) 与会(yù)C.独惭康乐(cán) 渐渐远去(jiàn) 琼筵(yán)D.羽觞(shānɡ) 口讷(nà) 字帖(tiě)3.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自然B.序天伦之乐事天伦:伦理、道德C.开琼筵以坐花琼筵:美玉D.飞羽觞而醉月羽觞:如羽毛般的酒器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不慕.荣利()(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5)亲旧.知其如此()(6)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8)曾.不吝情去留()(9)环堵..萧然()(10)短褐..穿结()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⑿大块假我以文章..。

()⒀以为文者气之所形.,()⒁气可以养而致.(.).⒂称.其气之小大()⒃故其文疏荡..(.).⒄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⒅恐遂汩没..(.).⒆恣.观终南、嵩、华之高()⒇谓女贾欺..()(21)尤悔既丛..()(22)铭而复蹈.()5.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9)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10)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练习长春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nì)
B.古人秉烛夜游(běnɡ)
C.开琼筵以坐花(yán)
D.飞羽觞而醉月(shānɡ)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过客:旅客,旅行者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烟柳美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块的土地
3.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二、提高部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万物之逆旅也(逆旅:)
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
⑶序天伦之乐事(叙:)
⑷开琼筵以坐花(坐花:)
⑸飞羽觞而醉月(醉月:)
2.译句。

⑴古人乘烛夜游,良有以也。

⑵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诗的前两句似仙人之语,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4.课文内容紧扣题意,题目中的每个字在文中都有着落,试以题目中的“夜”字加以简要分析。

5.选出下列不属于骈句的项()
A、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B、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不有佳作,何伸雅怀?
三、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秉:举着
B.大块假我以文章假:提供
C.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惭:惭愧
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伸:伸张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万物之逆旅也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夫子何命焉为
C.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②绘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①飞羽觞而醉月
②怀帝阍而不见
3.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者愉悦心情的一项是( )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②阳春召我以烟景
③大块假我以文章④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惭康乐惭:惭愧不如
B.幽赏未已已:停止
C.飞羽觞而醉月觞:行酒
D.何伸雅怀伸:抒发
6.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7.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8.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

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地”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

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

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

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一、基础知识
1.选B。

“秉”读“bǐnɡ”。

2.选D。

大块:大自然。

3.选D。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

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

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4.选B。

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引用典故;C项,运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二、提高部分
1.⑴客舍⑵指朦胧的春景⑶叙谈⑷坐在花丛中⑸醉于月光下
2.⑴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的确是有原因的。

⑵聚会在桃李芬芳的名园,畅叙兄弟间的欢乐事情。

3.旷达
4.题中有一“夜”字,劈首即从“夜”字生波,论及光阴迅速、人生短暂,此照题一。

“况”字后转出无限春景,烟景之召,大块之假,更应夜游,此照题二。

其后化用两个典故,引出望众作诗的命题。

有如此诗兴,亦应夜游,此照题三。

5.D
三、
(一)
1.选D。

伸:抒发。

2.选C。

A项,“之”,①助词,的;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为”,
①动词,成为;②语气词,表疑问。

C项,“以”,都是介词,用。

D项,“而”,①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

3.选B。

①表现人生之短,欢乐之少。

⑤写宴会的情景。

⑥写作者的愿望。

排除这三项即可。

4.答案:(1)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2)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园宴客先例,罚酒三杯。

(二)
5.选C。

根据文意,C项,“觞”应为“酒杯”之意。

6.选D。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 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7.选B。

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引用典故一种修辞;C项,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8.选C。

C项,“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分析不当,表现的应该是作者热爱自然景物、热爱生活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