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
凸透镜的光学原理

凸透镜的光学原理凸透镜是一种凸面向外的光学元件,其光学原理基于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凸透镜的光学原理就是利用这种折射现象来控制光线的传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术语:1. 主光轴:凸透镜的中心线称为主光轴。
2. 焦点:对于凸透镜而言,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时,会经过折射后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3. 焦距:焦点与透镜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焦距。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汇聚或分散。
当光线从空气等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入凸透镜时,会发生两种可能的情况:1. 光线从凸面中央穿过:当光线入射在凸透镜的中央区域时,与主光轴的夹角很小,光线经过透镜时会略微偏离主光轴。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侧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由于凸面的曲率,光线会向主光轴弯曲,经过透镜后会向主光轴汇聚。
如果凸透镜是薄透镜,则这种现象被称为正焦准,焦点位于透镜的凸面一侧。
2. 光线从凸面边缘穿过:当光线入射在凸透镜的边缘区域时,与主光轴的夹角较大,光线经过透镜时折射角度较大,甚至可能表现出反射现象。
这使得光线被分散,无法汇聚到一点上。
如果凸透镜是薄透镜,则这种现象被称为负焦准,焦点位于透镜的凸面另一侧。
凸透镜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 焦点位置:凸透镜焦点的位置与凸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一般来说,折射率越高,焦点越靠近透镜。
2. 焦距大小:焦距的大小也与凸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凸透镜的焦距可以通过镜头的形状和曲率半径来调节。
凸透镜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成像设备中可以用来聚焦光线,以产生清晰的图像。
它还可以用于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以实现放大和观察远处物体的功能。
凸透镜与焦距

凸透镜与焦距凸透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光学元件,它能够将经过其中的光线进行聚焦或分散。
焦距是凸透镜表征其成像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文将从凸透镜的定义和结构入手,介绍凸透镜的主要特点以及焦距的计算方法。
一、凸透镜的定义与结构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组成的光学透明体,通常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
其中一面的球心位于透镜外部,叫做凸面;另一面的球心位于透镜内部,叫做凹面。
凸透镜的凸面与凹面连接成一体,形成了透镜的整体结构。
二、凸透镜的特点1. 聚焦作用:凸透镜具有将入射光线聚集到一点的能力,这种特性被称为正聚焦。
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在轴上的一点处集中放大成像。
2. 薄透镜近似:当透镜的厚度相比于其曲率半径很小时,可以将凸透镜近似为一个平面透镜。
这种近似化简了焦距的计算和成像的分析。
3. 成像性质:凸透镜能够将光线经过折射后产生正立、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实像的位置和大小与物体的距离和大小有关。
三、焦距的计算方法焦距是凸透镜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用来度量凸透镜的聚焦能力或成像品质。
有两个常用的方法来计算焦距:透镜公式和密立根公式。
1. 透镜公式计算焦距:透镜公式是通过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焦距的。
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于像平面时,可以通过测量物距和像距来计算焦距。
2. 密立根公式计算焦距:密立根公式是通过透镜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来计算焦距的。
公式可以表示为:f = (n - 1) * (1/R1 - 1/R2)其中,f为焦距,n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是凸透镜的凸面和凹面的曲率半径。
通过测量透镜的凸面和凹面的曲率半径,以及透镜的折射率,可以计算出焦距。
四、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在光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光学仪器:凸透镜可以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相机等光学仪器中,用于调节成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
凸透镜

归纳小结:
凹透镜
2、透镜的几个名词: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利用凸透镜可以得到平行光
1、透镜分两类:凸透镜
(1)过光心的光线 4、几条特殊光线: (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3)过焦点的光线
; 黑土直播
近视镜片 老花镜片 凸透镜 凹透镜
(1)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D.
(2)光心( O ):在透镜的中心,通过该 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呢?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并有两个实焦点(F)。 凸透镜.exe 凸透镜.swf 焦 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会聚在一起的那个点 有两个虚焦点(F)。 凹透镜.exe 凹透镜.swf
;
他们自己就得死.都要死了哪里还需要考虑那么多? "烟花女主,俺要动手了!" 白重炙将神识收了回来,而后转头看了一眼还在修炼の夜妖娆,对着牛烟花说道.不料他话一说完,牛烟花却是脸色顿时绯红起来,眼睛也躲闪起来,站起身子却要往里面那个不咋大的山洞走去. "你呀去干什 么?俺说俺要动手了,你呀跑什么?"白重炙有些纳闷起来,他本来见夜妖娆还在顿悟之中.不能打扰她,无奈之下,只能决定自残,先暂时缓解下煞气再说.本想和牛烟花说一下,让她等会看到自己自残,可别惊讶,也别阻止,避免出现上次夜妖娆の情况. 那么不咋大的の孩子,如果就这样被自 己坏了身子,自己怎么会好意思?并且她没有夜妖娆一样の寒气,怎么受得了?这事还是搞不得… "俺跑什么?俺不进去,难道…在这吗?夜大哥,你呀越来越坏了,俺都说了…你呀要娶俺の话,要在等四年,现在绝对不行了,具体原因俺不好多说,但是…"牛烟花一张宛如精灵般の完美脸庞,此 刻被白重炙一问,更加红yaw如血了.一双秋水眸子能滴
凸透镜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知识点总结一、凸透镜的原理凸透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折射规律来实现的。
凸透镜是由透明介质构成的,其内部光学玻璃的折射率高于外部介质,当入射光线垂直于透镜的曲面时,透镜会对光线进行折射,从而聚焦光线或使物体看起来更大。
具体来说,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汇聚到焦点上。
而当入射光线来自焦点一侧时,透镜会使光线发散。
这种性质使得凸透镜可以用来聚焦光线或放大物体。
同时,凸透镜还具有虚焦点和像的产生规律,对凹凸透镜产生的像可以按照折射规律来进行理论分析。
二、凸透镜的种类根据凸透镜的形状和使用要求,可以将凸透镜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球面凸透镜、双球面透镜和非球面凸透镜。
1. 球面凸透镜球面凸透镜是最常见的凸透镜种类,它由两个球面构成,其中一面是凸面,另一面是平面。
球面凸透镜的特点是形状简单,制作工艺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
2. 双球面凸透镜双球面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组成,它的两面都是凸面。
这种凸透镜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具有更复杂的光学特性,可以满足更多的光学设计需求。
3. 非球面凸透镜非球面凸透镜是根据实际光学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的透镜,其曲面形状不是简单的球面形状,而是更加复杂的曲面形状。
非球面凸透镜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光学功能,满足更加特殊的光学需求。
三、凸透镜的性质凸透镜具有多种性质,包括焦距、倍率、放大率等。
其中,焦距是凸透镜最基本的性质,它是指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被折射并汇聚到的距离。
焦距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用于定义透镜的光学性质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光学设计和调整。
另外,倍率和放大率也是常见的凸透镜性质,它们描述了通过透镜观察物体时的视觉效果。
此外,凸透镜还具有全息成像和色散等特性,这些性质决定了透镜在光学成像、激光成像、医疗诊断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限制。
四、凸透镜的应用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凸透镜在日常生活、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1. 透镜成像凸透镜常常用于成像光学系统中,包括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等。
什么是凸透镜的意思概念成像原理

什么是凸透镜的意思概念成像原理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那么你对凸透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凸透镜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的原理凸透镜拥有放大作用。
凸透镜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实虚正倒。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point),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实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
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
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记号为:f,英文为:focal length)越短。
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老花眼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lens)等。
主轴: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C1.C2的直线叫凸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凸透镜的中心O点是透镜的光心。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这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焦点F到凸透镜光心O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物距,用u表示。
像距: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像距,用v表示。
其实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没有一定的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且到主光轴距离相等的光线才会完全在主光轴上相交。
我们之所以看到许多经过凸透镜的平行于主光轴但到主光轴距离不相等的光线有一个“焦点”是因为该凸透镜镜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光线偏折程度的差异不明显。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把离主光轴的距离和凸透镜顶部的距离相等的两条光线的交点作为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应用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两种常见的透镜,它们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一、凸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凸透镜可以将物体放大,制成放大镜,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
2.照相机:凸透镜可以调节光线的聚焦,制成照相机的镜头,用于捕捉图像。
3.投影仪:凸透镜可以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制成投影仪,用于演示和教学。
4.眼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制成眼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
二、凹透镜的应用1.缩小镜:凹透镜可以将物体缩小,制成缩小镜,用于观察较大的物体。
2.望远镜:凹透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发散,制成望远镜,用于观察远处的物体。
3.显微镜:凹透镜可以与凸透镜组合,制成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
4.隐形眼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制成隐形眼镜,直接贴合在眼球上,帮助人们看清近处的物体。
综上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世界。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放在放大镜前2厘米处,求物体的放大倍数。
方法:根据放大镜的公式,放大倍数 = (物距 / 焦距) * (-1)。
将物距2厘米和焦距10厘米代入公式,得到放大倍数 = (2 / 10) * (-1) = -0.2。
因此,物体的放大倍数是-0.2倍。
2.习题:一个照相机的焦距是20厘米,将物体放在照相机前50厘米处,求照片中物体的尺寸。
方法:根据照相机的公式,物体在照片中的尺寸与物体实际尺寸的比例等于焦距与物距的比例。
将焦距20厘米和物距50厘米代入公式,得到物体在照片中的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 = 20 / 50 = 0.4。
因此,照片中物体的尺寸是物体实际尺寸的0.4倍。
3.习题:一个投影仪的焦距是15厘米,将图像放在投影仪前30厘米处,求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尺寸。
方法:根据投影仪的公式,图像在屏幕上的尺寸与图像实际尺寸的比例等于焦距与物距的比例。
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一块中央比较薄,边缘较厚的透明物体组成。
通过改变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聚焦能力,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缩小、清晰的成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1.成像特点:凸透镜在透明物体的边缘较厚,在透明物体的中央则较薄,因此它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折射能力。
当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聚焦成焦点,形成一个实像。
重点如下:1.1.凸透镜能够产生实像。
凸透镜将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聚焦于一个点,从而形成实像。
这个实像可以被观察到,并且可以被放大或缩小,具体取决于光线的入射角度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1.2.凸透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
凸透镜根据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或缩小。
当物体离透镜较远时,成像会放大,而当物体离透镜较近时,成像会缩小。
1.3.凸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能力。
凸透镜的折射能力和聚焦能力随着光的波长而变化。
这被称为色散现象,它使不同颜色的光通过透镜时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焦点。
2.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解释。
主要的规律有:2.1.成像方程:凸透镜的成像方程为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当物距和像距已知时,就可以求得透镜的焦距。
2.2.物像位置关系: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凹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凸面一侧,即成像是正立的。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凸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凹面一侧,即成像是倒立的。
2.3.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放大率=v/u。
放大率为正值时,成像是正立的;放大率为负值时,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率等于1时,成像具有实尺寸。
2.4.焦点位置: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对于凸透镜而言,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凹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前焦距;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凸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后焦距。
《凸透镜》课件

本课件将为您详细介绍凸透镜的定义、构造、性质、分类以及在各个领域中 的应用。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精彩的演示,带您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个有趣而强 大的光学工具。
什么是凸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的两个面都是弧形的。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折射 现象,凸透镜能够将经过它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产生放大的图像。
测量方法
可使用试错法和远近法进行测 量。
物距、像距和焦距关系
1
像距
2
像与透镜的距离。
3
物距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焦距
透镜的光学焦点与透镜的距离。
物像关系公式
1 物距公式
1/f = 1/v - 1/u
2 像距公式
v = (f * u) / (u - f)
凸透镜成像特点
放大效果
凸透镜能够将物体放大,使细节 更清晰可见。
聚焦能力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 上,产生清晰的图像。
矫正视力
凸透镜可以矫正视力问题,帮助 人们看清楚事物。
凸透镜的应用
光学仪器
凸透镜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中。
摄影
凸透镜用于相机镜头,帮助捕捉清晰的图像。
医学
凸透镜用于眼镜、隐形眼镜等视力矫正器具。
建筑设计
凸透镜用于设计天窗、橱窗等建筑元素,提供 自然采光。
2 凸透镜的折射类型
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3 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焦距的大小,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 种。
4 凸透镜的用途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类为放大镜、显微镜 等。
凸透镜的光学焦距
定义
凸透镜的光学焦距是指使平行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聚 到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一定是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2㎝,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 、_______ 、______,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 、_____,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9.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2)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的焦距f已知):(1)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2)实验过程中,应测量物距u和像距υ,并记录的性质特点;(3)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移动(选填“上”或“下”);(4)实验发现:当物距在范围时,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当物距在范围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11.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__像(填“虚”、“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1.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仍然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3.一蜡烛位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在它移近凸透镜1.5倍焦距过程中,光屏的像将()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6.如果要使距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5cm B.10cm C.15cm D.20cm7.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透镜焦距可能为()A.3cm B.5cm C.7cm D.14cm8.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cmB、40cmC、20cmD、10cm9.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16cm之间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10cm之间10.物体距凸透镜20㎝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放大的 B.缩小的 C.等大的 D.无法判断11.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2.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 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13.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14.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15.凸透镜焦距为12cm,物体在主光轴上,当距透镜15 cm和6cm时,两次所成的像:( ) A.前者成缩小的虚像,后者成放大的实像B.都成放大的实像C.前者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后者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D.都成正立的虚像16.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7.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上成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A.屏上不能成像B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C.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19.某同学经过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20.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21.(多选)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u=5㎝时,成正立的像,当物距u=8㎝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u=17㎝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u=14㎝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C.u=10㎝时,一定成放大的像D.u=4㎝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三、探究与实验题1.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报告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__________、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__________。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_________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规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2、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__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小亮同学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2 15 7.5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4 7.5 倒立、放大的实像5 4 ——正立、放大的虚像(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m.(2)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3)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四、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