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相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相。

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照相机照完集体照再照个人照的调节方法:缩短人与照相机的距离,同时拉长暗箱的长度(缩短物距,增加相距)
眼睛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平,焦距变长;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
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相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相。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相,测焦距f=u/2=v/2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如果屏幕上的像大些,增加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缩短,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缩小物距,增加相距)
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相。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成像的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也就是说,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定大小。

(是说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即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实像总是异侧倒,(即成实像时,总是像、物异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

(即成虚像时,总是像、物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小时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

(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运动)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具体来说,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是照相机、摄像机。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是测焦距。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光线平行射出。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是放大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

凸透镜成像总结规律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凸透镜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

这些规律被称为成像公式,包括薄透镜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薄透镜成像公式是描述凸透镜成像关系的基本公式。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1/f = 1/v - 1/u其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当物体放置在焦点附近时,透镜成像效果最好,而当物体距离透镜远离焦点时,成像效果会变差。

另一个重要的成像规律是放大率公式。

放大率是指物体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之比。

对于凸透镜成像来说,放大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m = -v/u其中,m表示放大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1. 如果物距为正,像距为正,这意味着物体和像都在透镜的同侧,放大率为正。

这种情况下,当物体越远离透镜时,像会更加放大。

2. 如果物距为正,像距为负,这意味着物体在透镜的一侧,像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负。

这种情况下,像是倒立的。

3. 如果物距为负,像距为正,这意味着物体在透镜的一侧,像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负。

这种情况下,像是倒立的。

4. 如果物距为负,像距为负,这意味着物体和像都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大率为正。

这种情况下,当物体越远离透镜时,像会更加放大。

综上所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凸透镜成像公式是通过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可以用于计算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2. 物体和像的位置与放大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当物体离透镜越远,像会更加放大;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时,放大率为正,像是正立的;当物体和像在透镜的两侧时,放大率为负,像是倒立的。

凸透镜成像是光学中的基础知识,对理解和应用光学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像的位置和放大率,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或者缩小。

在实际应用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如相机镜头、望远镜等。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摄影、眼镜、显微镜等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透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对成像过程进行详细解析。

一、凸透镜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凸透镜是指具有中央厚度较薄、边缘薄厚度较厚的透镜,其两侧外凸的一种透镜。

凸透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透镜表面的曲率,使得透过透镜的光线发生折射。

凸透镜的两个主要参数是焦距和放大倍数。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 物距与像距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距越远;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近。

这一规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当像距无限大时(平行光线),公式可以简化为1/f = 1/u。

2. 物像关系: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方时,成像距离为正;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方时,成像距离为负。

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u = f),则像距无穷大,成像为平行光线。

如果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方但离凸透镜很近(u < f),则像距为负,成像为放大的倒立实像。

3.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定义为像的高度与物的高度的比值。

对于凸透镜,放大倍数可以表示为:β = h'/h其中,h'表示像的高度,h表示物的高度。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放大倍数大于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放大倍数小于1。

三、凸透镜的成像过程凸透镜的成像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折射、交叉、形成像。

1. 折射:当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凸透镜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折射角和舞强关系为: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空气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 = c/v,c为真空中光速,v为介质中的光速),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针对凸透镜的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的规律。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得知像距和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于凸透镜,根据光线传播的情况,可以将成像规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物距p < f):
- 像距q为正,表示像位于透镜的右侧;
- 像为虚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 像距q的绝对值大于物距p的绝对值,即|q| > |p|。

2.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物距p = f):
- 像距q为无穷大,表示像位于无穷远处;
- 像为实像或虚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凸透镜的形状。

3.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物距p > f):
- 像距q为负,表示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 像为实像,位于透镜的右侧;
- 像距q的绝对值小于物距p的绝对值,即|q| < |p|。

综上所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表明,在物距小于焦距的情况下,像位于透镜的右侧,而在物距大于焦距的情况下,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同时,像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凸透镜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u2f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正倒 大小 虚实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照相机 照像机
测焦距
像、物异侧
f v 2f
像、物异侧 v2f 像、物异侧 f u2f v 2f
u 2f
u f
倒立
放大

实像
像 虚像
投影机

u < f 像、物同侧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三、小结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u2f
凸透镜的焦距f=___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正倒 大小 虚实
u 2f
f u2f
u f
u<f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u——物距、v——像距、f ——焦距。
4、显微镜
• 显微镜(图4-56) 的目镜和物镜都 是凸透镜。 • 用显微镜可以 观察微生物、细 胞等人眼无法看 见的物体。
显微镜
结构: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原理: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能成一个倒立放 大的实象,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能成一个正 立放大的虚象。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倒立的被放得 很大的虚像。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近,实像远,像变大; 物近,虚像近,像变小; (物像相追赶,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 小)。 实像:物像上下左右均相反 虚像:物像上下左右均一致
综合训练: 1、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个同学拍照,底 片上成一个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 像,则照相机应(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 该同学,镜头离底片( 远 )一些。 2、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的法制教育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 像小了点,要让像大些,放映机离屏幕 ( 远 )一些,胶片离镜头( 近 )一 些。
异 倒 实像与物体在透镜__侧且都是__立的; 同 正 虚像与物体在透镜__侧且都是__立的 无论成虚像还是成实像,像都和 物体 移动 的方向相同。
一致 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__,上下__; 一致
相反 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__,上下__。 相反
问题探究
1、若在凸透镜上有一污点, 所成像的情况有变化吗? (像上有污点吗)
9.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 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 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汽 车的后视镜
6.老年人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 的清晰的像,应( A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物的位置 无限远 u > 2f u = 2f 2f > u > 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位置 v=f 2f > v > f v = 2f v > 2f 像的性质 成一点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当物距增大时 — 像距减小,像变小 — 像距减小,像变小
u=f u<f
无限远 |v| > u
40
提出问题
1.像的大小可能和什么有关? 2.像的倒正可能和什么有关? 3.像的虚实可能和什么有关? ……
(1)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可 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系。 (2)凸透镜成的像的倒正可能与像和物体 是否在凸透镜的同侧有关系。 (3)像的虚实可能与像和物体是否在凸透 镜的同侧有关系。 ……
上一页
4、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 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 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5. 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 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 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适当_____增大 (填 “增大”或“减小”) 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 下 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 (填“上”或“下”)移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位置 v=f 2f > v > f v = 2f v > 2f 像的性质 成一点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当物距增大时 — 像距减小,像变小 — 像距减小,像变小
u=f u<f
无限远 |v| > u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 像距增大,像变大
附:凸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3、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 ( ) A、物体本身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4、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物体是 A 、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 D、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 5、用照相机拍摄人物照片时 ( ) A、人立在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B、人立在一倍焦距之外与二倍焦距之内 C、人离镜头越近,得到的照片越小 D、人必须立在二倍焦距之外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到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屏上。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2F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F
F
2F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
更清晰的像,应( A
)(请看下一个幻灯片)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下一页
物距与放大镜成虚像大小的关系:
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也随之增大
正立、放大、虚像
U小于1倍焦距
规律:物近,虚像近像变小;
• 3、放大镜 • 成像原理: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
• 思考题:
(1)要想使物体看起来更大该怎么办? (2)应把物体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 呢?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 成 像
等于1倍焦距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的距离;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2.像距(v): 像
u
到 凸透镜中心
v
的距离;
25
40
Hale Waihona Puke 拓 展68 V =?28cm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u=? 15cm
·
·· · · ·
物距:U 像距:v
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6、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要得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拍摄较近的景物时,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所拍景物的像大一些 B、拍摄较近的景物时,照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景物的像大一些 C、拍摄较远的景物时,照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景物的像大 一些 D、拍摄较远的景物时,照相机的镜头往后缩,所拍景物的像小一些 7、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 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 看到的文字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8、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望远镜和显微镜相似,也是由两组凸透镜 组成,即物镜和目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 外,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 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缩 小、倒立的实像放大,最终观察到倒立、 缩小的实像。
三、小结
物的位置 无限远 u > 2f u = 2f 2f > u > f
7.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 如图8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 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于读数,这是 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凸透镜 ,我 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 虚 像。
8. 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 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 图片与书本中的鹦鹉图片的实际大小相等),则他所 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 像距增大,像变大
附:凸透镜成像记忆顺口溜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近,实像远像变大; 物近,虚像近像变小; (物像相追赶,像大像距大像小像距小) 实像:物像上下左右均相反 虚像:物像上下左右均一致
总结还得出:
虚像 的分界点; 实像 和 __ 一倍焦距点是成 __ 缩小 放大 二倍焦距点是成___和___的分界点;
说明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 上下是颠倒和左右是相反的
5 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 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 的原因是?
• A 蜡烛在焦点以内;B烛焰在焦 点上;C烛焰、凸透镜、光屏的 中心不在同一高度;D蜡烛到凸 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 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 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凸透镜的应用
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 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
凸透镜成像规律
U小于2倍焦距 大于1
倒立、放大、实像
V大于二倍焦距
2、幻灯机、投影仪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 距之间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