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2019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测试卷(一)C卷
2019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测试卷C卷

2019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测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公共设施B.保护公共设施是政府的责任C.维护公共设施只是一句漂亮话2 . 生活处处有规则。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阶段,规则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列属于不守规则的是()。
A.张某吆喝亲朋好友到他家聚餐B.爸爸上班前,小明提醒爸爸带好口罩再出门C.小林妈妈响应社区号召,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做到四五天到超市购物一次3 . 下列选项可以作为邻里公约的是()①爱护周围的环境,不要乱丢垃圾②爱护滑梯等公共设施③正确使用电器、煤气A.①②③B.②③C.①②4 . 邻居家的花盆被小军打碎了,他应该()。
A.直接离开,假装不是自己干的B.立即向邻居道歉C.拒不承认,退给别人5 . 课堂规则是为了()。
A.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B.保证课堂学习的井然有序C.保持学校和教室的干净整洁6 . 志愿服务精神是()。
A.奉献、友爱、互助、进步B.奉献、关爱、友善、进步C.奉献、团结、互助、进步7 . 马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你应该()。
A.打110报警B.找城市建设部门C.找小区物业8 . 到邻居家串门,下列哪一行为不恰当()。
A.吃饭时间不去邻居家串门B.在邻居家玩要有礼貌,不大声喧哗C.在邻居家玩的时候乱翻邻居东西9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场所的是()。
A.商场B.住宅C.影院D.医院二、填空题10 . 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
11 . 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成社会生活中的______。
12 . 邻里相处要讲____________,能为别人着想,相互谦让,相互理解,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为了()。
A.公共场所没有异味B.他人的健康C.不卖香烟2.下面属于公共设施的是()。
A.公用电话B.邮筒C.凉亭D.以上都是3.爱护交通设施,我们可以()。
A.给交通设施做宣传B.在公交站牌上贴传单C.在盲道上停自行车4.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影响别人,你应该()。
A.在背后议论他B.站在角落里不说话C.劝说对方考虑别人的感受5.不属于公共设施的是()。
A.我的手机B.学校的垃圾桶C.家门口街道路灯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
2.曾经有一名叫雷锋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个充满()的人。
3.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的“朋友”。
4.在()、()、()、()……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
5.19世纪,()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6.公民的通信自由和()是受法律保护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生活中的规则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
()2.规则多了太烦人,太限制人的自由了。
()3.家里灯泡坏了,下水道堵塞了,这些事都由居委会(村委会)负责处理。
()4.关爱就在我们身边。
()5.李菲的邻居是清洁工,李菲总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味道,所以一见这位邻居就走开。
()6.在公园里玩耍时,可以随意踩踏休息座椅。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公共设施能发挥哪些作用,请将下面公共设施和它的作用连线。
居委会存钱和贷款银行跳广场舞广场为居民服务五.简答题(共4题,共28分)1.说一说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你的身边有哪些是公共设施?3.每种规则都有它的作用,你能列举出一些规则,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吗?4.说说你知道的雷锋叔叔关心帮助他人的故事?六.综合题(共1题,共9分)1.我们在社区经常看到乱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制2019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单元测试卷(一)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公共标志中表示防火的是()。
A.B.C.D.
2 . 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行为文明的一项是()。
A.没人坐,可以睡在公园躺椅上B.在阅览室安静地看书
C.排队时可以插到朋友前面D.乘坐公交车大声唱歌
3 . 下列物体中()不是公共设施。
A.自来水管网B.桥梁C.路灯D.轿车
4 . 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下面哪位同学做的不对()
A.张莉写完作业后,到广场和伙伴练习轮滑。
B.刘强因为喜欢集邮,经常去学校传达室偷偷撕下信封上的邮票。
C.李平在图书馆读书,从来不大声喧哗。
D.赵亮在春游时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5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卖菜的叔叔拾金不昧,我要为他点赞
B.只需要好好学习,不需要认识家乡人
C.别人帮我是应该的
6 . 做作业时,遇到困难()。
A.最好能有人帮助
B.立即求别人告诉答案
C.坚持自己做
7 . 下面活动是政府提供的是()。
A.看电影B.体育比赛C.参观博物馆D.旅游
8 . “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句话说明()。
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
B.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C.我们应该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9 . 过马路时应该()。
A.无视红绿灯B.左右都瞧瞧C.看到路上没车就过
10 . 下列()不是我的环保小搭档。
A.随手关灯B.一次性筷子C.洗手后关紧水龙头
11 . 小区里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A.健身器材和设施
B.菜市场、超市和服装、书籍、鞋帽等专卖店
C.绿化、美化花木
12 . 法庭的审判程序分为五个阶段。
A.法庭调查开庭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B.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C.开庭法庭辩论法庭调解评议和宣判被告人最后陈述
二、填空题
13 . 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__________)。
14 . 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_________)工作。
15 . 在我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_______ 、_______ 制度、_______ 、_______ ,这些都是规则。
16 . 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____他们的隐私和意愿,还要以______与_______的态度帮助他们。
17 . 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是一天中交通相对拥挤的时候.
18 . 报警电话是(_____),医疗急救电话是(_____),119是(______)电话。
19 . 人们在(______)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0 .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______)和自己的(______),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______)的乐趣,丰富(______)的意义。
21 . (__________)承担孕育、养育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呵护下,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 残疾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受法律保护,全社会应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帮助残疾人
三、判断题
23 . 学校的路灯不是公共设施。
(______)
24 . 我们小学生没有能力做出服务于生活的任何共享行为。
(______)
25 . 早市既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______)
26 . 上下楼梯靠右行。
(______)
27 . 丽丽说做好事必须让老师知道,不然就白做了。
(______)
28 . 强强和同学玩游戏时,一旦输掉,就耍赖,从不承认之前规定的游戏规则。
(______)
29 . 玩丢沙包游戏时要用力往小朋友头上扔。
(_____)
30 . 在调查时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问题。
(______)
31 . 只要人人都遵守社会公德,就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
(______)
32 . 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可能平等对待。
(______)
33 . 我看到路灯坏了,我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______)
34 . 我们应该学会帮助别人,把温暖传递给他人。
(_______)
四、连线题
35 . 将场景与对应的规则连起来:
十字路口,过马路爱护花草不采摘
花园绿化上下楼梯靠右行
乘坐公共汽车红灯停、绿灯行
楼梯上行走头、手不能伸出窗外
阅览室安静看书不喧哗
五、简答题
36 . 在上学路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37 . 现代提倡共建共享,你知道就目前而言的共享生活有哪些?
38 . 对于身边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