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电化学

合集下载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电化学分析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它在工业、环境、药物、食品等多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分析化学也不断发展着。

电化学分析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在分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概述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以电化学状态变化作为分析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电位滴定法是指在电位控制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加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测量溶液电位变化,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测量中,需加入指示剂来检测电位变化,使其更加精准。

极谱分析法则是通过测量电极电位与电极电流关系的变化,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不同于电位滴定法使用标准溶液来检测电位变化,极谱分析法通过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进行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则是利用高频振荡调制离子能量,从而产生等离子体,该方法通过离子质量进行分析。

二、1、环境分析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

如利用电解法对水中汞的含量进行测量,或通过环境中钴、铁等金属离子含量的测量,判断环境中的环境污染状况。

2、化学合成电化学技术也可用于化学合成方面。

如利用电解技术来进行金属的电积沉积,该方法在制备纳米材料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同时,也可用于催化剂的制备等。

3、生物医学方面电化学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如利用极谱法检测DNA,或采用电子转移技术进行蛋白质结构研究,或利用阴离子标记技术进行药物检测等。

4、食品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利用电化学成像技术来对食品中微量成分的含量进行测量,或通过电化学检测技术来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等。

三、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分析化学的不断发展,电化学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中。

其中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微型化。

研究人员已经着手将电化学分析技术应用于微系统中,以便于实现快速、高效的分析。

分析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金属材料腐蚀

分析化学-第七章 电化学金属材料腐蚀
(2)写出原电池反应的电池符号: Zn(s)+ 2H+(aq)= Zn2+(aq)+ H2(g)
电池符号为: (-) Zn | Zn2+ (c1) ‖ H+(1mol·L-1), H2 (100kpa)| Pt (+) 。
标准氢电极
9
7.1.2 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的产生
金属在其盐溶液中时有两个趋势:
E =1.1037V, 求该反应的
G
m
解 z =2,由(7-2)式得:
r
G m
zFE
= -2×96485 Cmol-1×1.1037V

= -2.13×105 J mol-1 = -213 kJ mol-1
这一结果与通过热力学数据计算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18
7.2 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7.2.1 能斯特(W. Nernst)方程式
11
2.标准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状态下(溶液浓度均为1mol·L-1, 气体分压均为100 kpa)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 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以此来衡量其他电 极的电极电势。
12
① 标准氢电极 H﹢(1mol·L-1) /H2 (100kPa)
组成: 电极——铂片(镀有一层海绵状铂黑) 溶液——1mol·L-1 HCl溶液,不断通 入压力为100kPa的纯氢气,使铂黑吸 附H2至饱和,与溶液中H+建立如下 平衡:
2H+(aq)+2e-=H2(g)
规定: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电 极电势为零。即 (H+/H2)=0 V
13
② 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
待测氧化还原电对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
负极:处于标准态的待测氧化还原电对(或者:标准氢电极) 正极:标准氢电极(或者:待测氧化还原电对) (即若为溶液,其浓度为1.0mol·L-1;若为气体,其压力为100kPa) 温盐外度桥电通:路常的取电2位98差.1计5K。。

电分析化学整理(修订版)

电分析化学整理(修订版)

电分析化学—名词解释1、电化学位把电荷ze 的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动到某相内所做的总功叫做电化学位,包括3部分:①克服外电位所做的功ze ψ;②由于表面存在定向偶极层,或者电荷分布不均匀,克服表面电势所做的功ze χ;③将一个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向不带电荷也无定向偶极层的某相内,需克服粒子间的短层作用所做的化学功μ。

2、电极电势产生在金属和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包括电位差Δψ和表面电势差Δχ,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3、界面电势一个电化学池中,相界面都存在的电位差称之为界面电势,可分为以下3类:金属和金属之间的接触电势、金属和溶液之间的金属电极电势、溶液和溶液之间的液接电势。

4、电极表面双电层在电极的金属-电解质的两相界面存在电势存在双电层。

最邻近电极表面的一层称为内层,也叫做紧密层,这层由溶剂分子和特性吸附的离子或分子组成。

由于溶液的热运动,非特性吸附的离子的分布具有分散性,从外Helmholtz 平面一直延伸到本体溶液,称为分散层或者扩散层。

5、离子选择性系数pot ijK 称为离子i 对离子j 的电势选择性系数。

pot ij K 大,共存离子j 的干扰大,pot ij K 小,则干扰小,一只优良的离子i 的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系数越小越好。

6、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或者其他参比电极)做左半池,用离子选择电极组成右半池,测得的电化学池的电动势即为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

表达式为lna z 0FRT E E ISE ISE ±=,它与分析溶液电极响应离子的活度间遵从能斯特关系式,是离子选择电极电势分析法的依据。

7、离子选择电极的温度系数 由i i 0lna z F RT E E ±=,电极电势对温度T 求导,得温度系数dTdlna z lna z d d d d i i i i 0F RT F R T E T E ±±=。

电化学和四大化学的关系

电化学和四大化学的关系

电化学和四大化学的关系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四大化学则是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四个分支的总称。

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一、电化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电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很多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在物理化学中,通常会研究物质的结构以及各种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而在电化学中,研究的是化学反应与电能的相互关系。

因此,电化学可以作为物理化学的补充,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和动力学。

二、电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关系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电化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电解质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电解质甚至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形状和构象。

三、电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关系无机化学则是研究无机物质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无机化学中研究的离子和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往往都需要电化学的帮助。

电化学方法还可以用来检测和测量化学反应中离子和电子的化学反应。

例如,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氢氧化铜、氯化铜等化合物,在无机化学中是无法获得的。

四、电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关系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各种成分、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用来检测和测量物质各种性质,并从中推断出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质量等。

因此,电化学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

例如,电化学计量法、电化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光谱法等都是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国内外的组成等信息。

综上所述,电化学是多个领域之间密不可分的学科,它与四大化学分支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关系,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反应机制和动力学等问题,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分析化学 第06章 电化学3

分析化学 第06章 电化学3

13
例如:锑-三氧化二锑电极 在酸性环境中:H+(a)∣Sb2O3(S)∣Sb Sb2O3 (s)+6e-+6H+(a) → 2Sb +3H2O 在碱性环境中:OH-(a)∣Sb2O3(S)∣Sb Sb2O3(s) +6e-+3H2O → 2Sb+6OH-(a)
H

, Sb2O3 / Sb
RT 1 H , Sb O / Sb ln 2 3 6F aH
18
试将下列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
1.Zn(s) + H2SO4(aq) → ZnSO4 + H2(g) Zn(s) ︱ZnSO4(a1) ‖ H2SO4(a2) ︱H2(pθ )︱Pt 2. Pb(s) + 2HCl(aq) → PbCl2(s) + H2(g) Pb ︳PbCl2(s) ︳HCl(a) ︳H2(pθ )︳Pt 3. Fe2++Ag+ → Fe3++Ag(s) Pt ︳Fe2+(a1) ,Fe3+(a2) ‖Ag+(a3) ︳Ag 4. Ag+(a1) +Cl- (a2)→ AgCl(s) Ag(s) ︳ AgCl(s) ︳Cl-(a2) ︳ Ag+(a1) ︳Ag(s)
一、界面电势差
23
二、液体接界电势和盐桥
产生原因:两种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浓度不 相同的同种电解质溶液间,由于 溶液中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同,在 溶液界面处形成双电层,产生微 小的电势差

常用盐桥来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24
25
E = ε- + ε(液接) + ε+ ε(液接)用盐桥基本消除后,整个电池的电动 势可以写为: E = ε- + ε+ 由于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的绝对值无法知 道,上式只是电池电动势理论组成。真正的 计算用电极电势。

分析化学中的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

分析化学中的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

分析化学中的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分析化学在分析物质成分和性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是两种常用且较为重要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光谱分析则是一种利用光谱原理分析物质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应用。

一、电化学分析电化学是研究电转化与化学反应的学科,因此电化学分析可以理解为一种在电化学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测量电极和电解质溶液间所发生的电势差 (电动势),进而得到分析物质的信息。

这种信息是以电流、电量和电荷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电化学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ISE)、阴极滴定法、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电极分析法等。

其中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很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ISE 常用于测定水中的离子浓度,如 pH 值、硝酸盐、氟化物、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

其原理是利用一种选择性电极,根据测量溶液中某种离子(如H+)与参比电极间电势变化来确定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

而阴极滴定法是一种在电化学条件下将分析物还原到低价态再进行滴定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分析物溶于水溶液中,用电流使其还原,在对应的条件下滴入具有一定的浓度的标准溶液,直到所添加的标准溶液达到滴定终点。

氧化还原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实施的分析方法。

它是以电势计为基础的方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分析物质的浓度和种类。

其中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有:碘量法、溶解氧量法、黄色溶解度法、亚硫酸钠滴定法等。

电极分析法用电极对待测物质进行电化学反应,测量电极系统的电势来分析物质。

电极分析法分为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双极性极谱法、交流极谱法等。

如电位滴定法,利用用电流对物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双极性极谱法测定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冶金和自然资源等领域,可用于分析有机和无机物质在极低的浓度下。

二、光谱分析光谱学是研究物质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及电子能级等方面的学科。

分析化学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概论(大学课件)

分析化学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概论(大学课件)

二. 现代电化学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时间和空间上体现“快 小”:仪器袖珍化,电极微型化
(1)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 (2)生物电化学传感器(Biosensor) 生命过程的模拟研究,生命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类似电 极上的氧化还原,用电极膜上反应模拟生命过程,可 深 化认识生命过程。 (3)光谱一电化学方法 ( Electrospectrochemistry) (4)超微电极(Ultramicroelectrode) 活体现场检测(无损伤分析 )
(2)液体接界电位与盐桥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 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位。 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原因: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 而引起。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instrument analytical method
光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 质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Galvanic cell)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负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正极); 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 电极电位较正的为正极 (Electrolytic cell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正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负极);
阳极=正极 阴极=负极
2.电极电位与液接电位
(5)微型计算机的应用Fra bibliotek30 25 20 15 b a c
I/

分析化学电化学部分总结

分析化学电化学部分总结

分析化学电化学部分总结1:电化学分析的定义:应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依据物质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电化学分析或电分析化学。

2:电化学分析法的重要特征(1)直接通过测定电流、电位、电导、电量等物理量,在溶液中有电流或无电流流动的情况下,来研究、确定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量。

(2)依据测定电参数分别命名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如电位、电导分析法;(3)依据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3.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1)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2mol/L数量级。

(2)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直接得到电信号,易传递,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3)应用广泛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有机电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活体分析。

4:电化学分析法的类别――习惯分类方法 (1)电导分析法:测量电导值; (2)电位分析法:测量电动势;(3)电解(电重量)分析法:测量电解过程电极上析出物重量; (4)库仑分析法:测量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5)伏安分析:测量电流与电位变化曲线; (6)极谱分析:使用滴汞电极时的伏安分析。

(一):1. 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按应用方式可为两类:1:直接电位法: 电极电位与溶液中电活性物质的活度有关,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2:电位滴定: 分析法用电位测量装置指示滴定分析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通过记录或绘制滴定曲线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

(二):电解与库仑分析法电解分析: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条件下,使被测物质在电极上析出,实现定量分离测定目的的方法。

电重量分析法: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析出的物质量通常可以用称重的方法来确定。

库仑分析法: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由电解过程中电极上通过的电量确定电极上析出的物质量的分析方法电流滴定或库仑滴定:恒电流下电解产生的滴定剂与被测物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6)溶液应注明浓(活)度,气体注明
压力、温度。 E电池=E右-E左=E阴-E阳 13.4.3 电极的作用 (补充)
电子的传递介质
电极表面是反应地点
13.5 电极电位
13.5.2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 Ox+ne
O
Red
aOx RT EE ln nF aRe d
标准电极电位: 当aOx=aRed=1mol/L时的电极电位
B)甘汞电极(见14.3.1.2) 半电池符号:Hg(l)︱Hg2Cl2(S)︱KCl(x mol/L) 反应:Hg2Cl2 + 2e 2Hg + 2Cl电极电位:(25℃)
EE
O Hg Cl 2 /Hg
2
a Hg Cl 0.059 O lg 2 2 22 EHg Cl /Hg 0.059 lg aCl 2 2 2 aHg aCl
13.4 化学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13.4.2 电池的图解表达式
铜锌原电池 Zn|ZnSO4(C1)||CuSO4(C2)|Cu 规定: (1)左边电极——氧化反应(阳极) 右边电极——还原反应
(2)“|”电极的两相界面和不相混溶 的两种溶液之间都用“|”隔开 (3)“||”表示盐桥 (4)电解质位于两电极之间 (5)气体或均相的电极反应本身不能直接作 电极,要用惰性材料(如Pt、Au、C等) 作电极,以传导电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例:Ag︱AgNO3(a) Ag+ + e Ag
O Ag /Ag
电极电位为: E E
0.059 lg a Ag
应用:测定金属离子
(2) 第二类电极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例:Ag︱AgCl︱Cl- (a)
AgCl + e
Ag + ClO AgCl/Ag
电极电位为: E E
仪器分析
电分析化学部分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缪 谦
主 讲 人
内容:
●第一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
●第二章 电位分析法 ●第三 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第四章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
电分析化学:
是基于物质在电化学池中的电化学性质及 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以电学参数(E、i、Q、1/R)与被测物质 的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计量基础。
电池使用小常识 1 下一篇文章
电池使用小常识
在化学电池中,根据能否用充电方式
惰性金属插入含有某种离子的不同氧化态 的溶液中构成。 例: Pt︱Fe3+ (a1),Fe2+ (a2)
Fe3+ + e Fe2+ 特点:电极不参与电极反应,传导电流,电子交换 的媒介 应用:测定氧化型、还原型浓度或比值
(5) 膜电极 具有敏感膜,能指示溶液中某种离 子的活度。 各类离子选择电极
例:玻璃电极 应用:测定某种特定离子 特点: 1)无电子转移,靠离子扩散和离子交换产生 膜电位 2)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
3.灵敏度高 脉冲伏安法——测水中痕量砷,最低含 量达10-9 %
极谱催化波——检测矿石、金属中的 稀有元素10-9~10-11,最低10-12mol/L
4.选择性好 控制阴极电位电解法——在多种金 属离子共存时分离并测定某一金属 离子。 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几种低含 量的金属。 离子选择性电极(F- 选择性电极, K+选择性电极,酶电极)
13.9电分析化学方法概述
13.9.2 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根据所测电学量的不同)
1.电导分析法 2.电位分析法
3.电解分析法
4.库仑分析法 5.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13.9.3电分析化学方法的特点
1.快速 极谱法— 一次同时测定几种元素 2.准确度高
精密的库仑滴定分析法—— 理论相对误差仅为0.0001%
2、 非Faraday过程
无电荷转移,吸附或脱附
电极 溶液界面结构改变 外部电流通过
13.3 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
1.液相传质方式(见15.1.1)
(1)电迁移——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物质的运动
(2)扩散——在浓度梯度作用下物质的运动
(3)对流——溶液中的粒子随着液体的流动而
一起运动
自然对流—温度差
强制对流—搅拌
0.059 lg aCl-
应用:测定阴离子、常用作参比电极
(3) 第三类电极
金属与两种具有共同阴离子的难溶盐(或 难离解的络离子)组成 例:Ag︱AgC2O4,CaC2O4 Ca2+
应用:测Ca2+
例:Hg︱Hg-EDTA电极
Hg︱HgY2-,MY2-,Mn+
应用:EDTA电位滴定Mn+
(4) 零类电极
例:电镀、电解、铅蓄电极的充电过程
3.电化学性质 : 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形成电化学 池),溶液的化学组成和C随E、 i、Q、1/R而变化的性质。
13.1.2 Faraday过程与非Faraday过程
1、Faraday过程
电荷 电子转移
金属
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
电荷
遵循Faraday定律:m=QM/(nF)
(1)一次电池,如Zn-MnO2电池 (2)二次电池,如Pb-PbO2蓄电池 (3)燃料电池,如H2-O2电池 思考题:写出这3种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并 指出阴、阳极和正、负极。
2. 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电能 化学能
还原-阴极 ,负极
Zn极:Zn2++2e=Zn
Cu极:Cu=Cu2+ +2e 氧化-阳极 ,正极
负极反应 Pb+SO42-=PbSO4+2e
总 反 应 Pb+4H++2SO42-+PbO2=2PbSO4+2H2O 充电时:正极反应 PbSO4+2H2O=PbO2+SO42-+4H++2e 负极反应 PbSO4+2e=Pb+SO42-
总 反 应 2PbSO4+2H2O=Pb+4H++2SO42-+PbO2
5.适于各级含量组分的测定
电重量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位 滴定、电导滴定——常量组分测定
极谱分析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 微库仑分析法——微量组分测定
极谱催化波、脉冲极谱、溶出伏安 法——微量、超微量组分的测定
6.易于自动控制,仪器简单
7.用于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反
应机理和历程的研究。 13.9.4 应用(补充)
现代分析化学的地位
‘94瑞士国际分析科学会议报告指 出: 在与化学相关的企业中工作的 化学工作者中至少有10%从事分析 化学的工作。
镍镉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 采用Ni(OH)2作为正极,CdO作为负极,碱液(主要为 KOH)作为电解液。充电时,正极反应 Ni(OH)2 – e + OH- → NiOOH + H2O 负极反应:Cd(OH)2 +2e → Cd + 2OH总反应为:2Ni(OH)2 + Cd(OH)2→ 2NiOOH + Cd + 2H2O
温度校正,t ℃时 标准Ag-AgCl电极(aKCl=1.0mol/L):
Et= 0.2223- 6×10-4(t-25) (V)
银-氯化银电极
对参比电极的要求: 1)电极电位稳定,可逆性好 2)重现性好 3)使用方便,寿命长
(Ⅱ)对电极(辅助电极)(i≠0)
2、按材料分(14.2)
(1)第一类电极
充电时,随着NiOOH浓度的增大,Ni(OH)2浓度的减小, 正极的电势逐渐上升;而随着Cd的增多,Cd(OH)2的减 小,负极的电势逐渐降低;当电池充满电时,正极、负 极电位均达到一个平衡值,二者电势之差即为电池之充 电电压。
放电时,反应逆向进行
NiOOH + H2O + e→ Ni(OH)2 + OHCd + 2OH- - 2e→ Cd(OH)2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 临床化学
本章小节
1.原电池、电解池(正负极、阴阳极)
2.电极类型(按用途分) 3.液相传质过程
Zn=Zn2++2e
Hale Waihona Puke Cu2++2e=Cu
Cu=Cu2++2e Zn2++2e=Zn
例如铅蓄电池:
放电时:正极反应 PbO2+SO42-+4H++2e=PbSO4+2H2O
镍氢电池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 镍氢电池采用与镍镉电池相同的Ni氧化物作为正极, 储氢金属作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作为电解 液。
充电时 正极反应:Ni(OH)2 – e + OH- → NiOOH + H2O 负极反应:MHn ne → M n/2H2 放电时 正极:NiOOH H2O e → Ni(OH)2 OH负极:M n/2H2 → MHn ne 。
13.7 电化学电池中的电极系统
1、按通途分
(1)主要电极(能发生所期待的电化学反应,
或对激励信号能作出响应)
指示电极(平衡体系,i=0,C不变)
工作电极(i≠0,C改变)
(2)、辅助性电极
(Ⅰ)参比电极(i=0,E稳定不变) A)标准氢电极(见14.3.1.1) (SHE,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电极反应 2H+ + 2e H2 基准(一级标准)电极,ESHE=0(任何温度)。
甘汞电极
温度校正,对于SCE,t ℃时的电极电位为: Et= 0.2438- 7.6×10-4(t-25) (V)
C)银-氯化银电极:
半电池符号:Ag︱AgCl︱KCl (x mol/L)
电极反应:AgCl + e Ag + Cl电极电位:E E O AgCl/Ag 0.059 lg a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