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上海版

合集下载

上海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上海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我们的田野》教材分析《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创作了四百多首作品。

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第三首,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歌曲是一首单乐段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单乐段歌曲,由不规则的三个乐句组成,旋律优美、流畅,独具特色。

全曲共有六处弱起小节,其中两处是在强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使人产生美感。

第一乐句五小节,是从弱起开始,紧接着又将第二小节第二拍的音延长到第三小节的第一拍上,形成了第二次弱起小节。

第二乐句前两小节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后面与第一乐句的节奏不同,还延长了一个小节,为第三小节的弱起做准备。

第三乐句与前两乐句有变化中的统一,是这首歌曲最突出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1.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

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四年级第二学期王维钟灵毓秀【课题】《灯碗开花》【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音乐》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执教】王维【教学内容】欣赏古筝乐曲《灯碗开花》【教材分析】一、音乐作品分析1、音乐知识技能:《灯碗开花》原本是一首山西民歌“开花调”,教材中将歌曲改编为古筝曲,3/8拍。

古筝——中国传统民族乐器,21弦。

2、音乐思想情感《灯碗开花》情绪喜悦、活泼,富有山西山歌风格的旋律。

3、音乐相关文化“开花调”是流行于太行山区的一种山歌形式,分布于左权、和顺等各县,其中以“左权开花调”最为出名。

二、育人立意《灯碗开花》表现农民们欢快、愉悦的情绪,在欣赏中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情绪,在集体学习中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欣赏古筝与乐队演奏的《灯碗开花》,感受乐曲欢乐、愉快的情绪,朴素而富有山西山歌风格的旋律。

【学情分析】一、学习基础:1、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学生们对各种乐器都已经有所了解,古筝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他们都能够认识古筝并对它有基本的了解。

2、学生们在三年级集中学习了几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对民歌有所接触,但对山西民歌未曾涉猎。

二、学习难点:能感受并听辨古筝的音色,简单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拨弦乐器。

三、难点突破:1、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注意聆听记忆古筝的乐器音色,并大致讲解古筝的形成过程与构造。

2、通过与其他民族乐器的对比聆听,进一步感受古筝的音色。

【教学目标】1、欣赏古筝曲《灯碗开花》,感受乐曲朴素优美的山歌风格旋律和愉快的情绪以及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2、能在民族器乐曲中听辨古筝的音色,了解民族拨弦乐器。

3、运用聆听、体验、联想等方法,在参与音乐欣赏的感知、表演等活动中,了解、分辨音乐所表现的鲜明的音乐形象,认识古筝这一民族弹拨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山西民歌《灯碗开花》关键设问:这首歌曲来自哪个地区?1、介绍《灯碗开花》的出处:《灯碗开花》来自山西,是山西民歌“开花调”中的一首,“开花调”常常以“XX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音乐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和合作精神;3.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1. 第一课《欢乐的节日》•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气氛,学唱节日歌曲《春节好》。

•教学内容:春节历史、习俗、节日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节日歌曲。

•教学难点:合唱、节奏掌握。

2. 第二课《世界那么大》•教学目标: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学唱英文歌曲《世界那么大》。

•教学内容:世界各国文化、海外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英文歌曲。

•教学难点:发音准确。

3. 第三课《动物大会》•教学目标:通过动物的形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动物,学唱儿歌《动物大会》。

•教学内容:动物形象认识、儿歌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动物形象认识、学唱儿歌。

•教学难点:儿歌曲调掌握。

4. 第四课《快乐的小船》•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形式,教授简单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学唱歌曲《快乐的小船》。

•教学内容:音高、节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基本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音高节奏结合。

5. 第五课《小鸟歌唱夜曲》•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唱歌曲《小鸟歌唱夜曲》。

•教学内容:自然界与音乐的关系、古典音乐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情感表现。

6. 第六课《草原之夜》•教学目标: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学唱蒙古族歌曲《草原之夜》。

•教学内容:民族音乐、蒙古族歌曲欣赏、唱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蒙古族歌曲。

•教学难点:声音转化。

三、教学方式1.听音识曲法。

2.集体合唱法。

3.分组合唱法。

4.独唱表演法。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所学歌曲。

2.学生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所学歌曲表情。

3.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

4.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唱歌 《踩蛤蜊》《旋转的童年》-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踩蛤蜊》《旋转的童年》-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踩蛤蜊》《旋转的童年》-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信息本教案针对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中的《唱歌》教材设计,选取了两首歌曲:《踩蛤蜊》和《旋转的童年》。

这两首歌曲都是儿童喜欢的歌曲,旋律轻快、歌词朗朗上口,适合孩子们唱跳、体验音乐的快乐。

教材目标1.学生能通过唱歌活动感受音乐,打开音乐天赋,培养音乐兴趣。

2.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3.学生能够通过唱歌活动,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学会合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踩蛤蜊》《旋转的童年》。

2.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3.学会对歌曲进行情感表达和良好的演唱技巧。

4.学会用身体的节奏感来表现节奏大小。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在活跃灵活的身体状态下,利用简单的音乐,“咚、咔、咔、咚”儿歌,在课堂氛围中神情愉悦地参加课堂的活动,以此来减轻孩子们的课堂压力。

步骤二、了解歌曲通过欣赏歌曲和介绍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歌词的意义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老师可以展示图片、视频,或者儿童故事,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步骤三、练习掌握歌曲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演唱,跟随老师的节拍,循序渐进地重复练习歌曲。

然后分组唱歌让孩子们进行示范和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歌曲,增强和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步骤四、练习身体感觉学生通过练习身体感觉,来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感觉。

例如,听到节奏快的音乐曲目,可以扮演成小鸟跳跳,轻盈的感觉。

听到节奏慢的音乐曲目可以扮演成小狐狸慢慢踱步,感觉沉稳。

在唱歌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协调,更好地理解节拍、音乐情感。

步骤五、活动总结最后,总结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演技巧和听觉体验,让他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音乐修养和认识面。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在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上较为科学和合理。

通过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学生可以获得音乐素养和幸福感。

聆听 《北风吹》《放风筝》-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聆听  《北风吹》《放风筝》-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聆听《北风吹》《放风筝》-沪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声音阶中的mi、sol两个音符;2.学习两首歌曲:《北风吹》《放风筝》;3.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们协调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北风吹》《放风筝》的歌曲节奏;2.教学难点:对于初学者,学习歌曲的韵律和节奏是较为困难的,需要耐心指导。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了解四声音阶中的mi、sol两个音符介绍四声音阶,强调mi、sol两个音符在本节课歌曲中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通过调音钢或钢琴,发出代表mi、sol两个音符的声音,让学生们听听这两个音符,并帮助他们分辨它们。

2. 学习两首歌曲:《北风吹》《放风筝》歌曲1:《北风吹》:1.教师唱一遍歌曲;2.学生朗诵歌词,理解歌曲含义;3.跟着教师节奏打拍子,模仿教师唱歌;4.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唱歌,表达自己的情感;5.小组之间进行PK比赛,评比唱得最好的组。

歌曲2:《放风筝》1.教师唱一遍歌曲;2.学生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教师向学生们介绍风筝的形状和特点;3.学生跟着教师节奏打拍,模仿唱歌;4.学生自己练习唱歌;5.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评比唱得最好的组。

3. 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该部分建议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指挥。

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其他学生则负责唱歌。

学生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其他同学,让大家一起唱歌。

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们协调合作能力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大合唱”实现。

要求学生们分组合唱《放风筝》这首歌。

首先,让每个小组自行练习唱歌,然后让他们一起合唱。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们协调好唱歌节奏、音高、音量等方面。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互相尊重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1.感性评估:观察学生唱歌时的表情、声音情感等,反映学生对歌曲理解的深度及表达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一、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国歌》,唱好国歌。

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统配节奏型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略教学内容:一、歌曲: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重点:围绕《国歌》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难点: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具:录音机、教学欣赏带。

课时:2。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学唱国歌。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教学。

1、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2、议论:1)了解国歌歌词的作者,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

2)联系当今社会的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唱国歌。

1、用比较法学唱:由于学生会唱国歌多年,老师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学生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2、欣赏国歌,辨别三连音节奏。

3、讨论三连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找出难点乐句,如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听老师范唱并练习。

5、跟琴学唱国歌,用歌声感受歌曲的情绪。

6、跟录音演唱,用动作感受歌曲雄壮的节奏型。

三、拓展1、每当学校升国旗,同学门唱起雄壮的国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在哪些场合你还会看到升国旗唱国歌的情景?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国歌:用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三、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1、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牛津上海本地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B全册教案

牛津上海本地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B全册教案

牛津上海本地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4B
全册教案
课程目标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印度音乐文化,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课程安排
本教案共包括四节课,每节课大约45分钟。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节课
-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MV,了解印度音乐和舞蹈。

- 学生研究印度音乐的基本元素,比如节奏、旋律、和弦等。

-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创作自己的印度音乐作品。

第二节课
- 学生研究印度音乐的一种传统乐器——印度手鼓。

- 学生研究如何演奏印度手鼓,感受节奏之美。

- 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

第三节课
- 学生研究印度传统歌曲《捕鱼歌》。

- 学生观看由印度小学生表演的《捕鱼歌》视频。

-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排练和表演。

第四节课
- 学生进行音乐会,展示他们在本次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学生与家长共同观看音乐MV,分享印度音乐文化的魅力和
美丽。

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模拟、合作研究、听力训练、演奏表演等,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和了解印度音乐文化,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还能发掘自己的音乐创作潜力和表演才华。

上海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音乐下册教案

上海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音乐下册教案

上海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第五单元音乐下册教案课题:欣赏《威风凛凛进行曲》课题:《行进到普勒多利亚》课题:活动与创造(一)课题:欣赏《土耳其进行曲》课题:歌曲《小小少年》课题:活动与创造(二)课题:学期总复习第五单元课题:欣赏《威风凛凛进行曲》第 1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曲《威风凛凛进行曲》2、认识:常用速度记号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乐曲雄壮、庄严、肃穆的情绪,初步体验音乐表现的深刻哲理2、认识常用速度记号,并初步学会运用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雄壮、庄严、肃穆的情绪2、认识速度记号并运用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故事:“诺亚方舟”的故事引入2、欧洲电影大片(表现战争)介绍:二、欣赏乐曲1、初听a、感受乐曲雄壮、庄严、肃穆的情绪b、为乐曲分段(3段)c、创编故事情节d、乐曲的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简要复习:管乐、弦乐所包含的主要乐器2、分段欣赏第一段落:a、节奏紧凑、速度较快b、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c、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第二段落:a、感受此段的情绪b、想象它所表现的情景c、速度的变化3、再次完整听赏a、感受乐曲雄壮、庄严、肃穆的情绪,b、速度、力度的变化对音乐效果的表现c、讲解:速度记号:慢速、中速、快速三、拓展1、速度变化的节奏练习2、用打击乐器、形体动作、节奏声势等方法,表现音乐各段不同的情绪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行进到普勒多利亚》第 2 教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行进到普勒多利亚》2、二声部学唱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饱满的情绪和充满欢乐的童趣、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2、初步进行和谐、均衡的两声部合唱练习教学重点、难点:1、平行音的唱词音准2、跨小节音的时值3、两声部的和谐教学过程:一、练声:两声部高:5 6 5 7 1 ‖低:5 4 3 2 1 ‖要求:1、气息、音位的控制2、音准、整齐、和谐二、歌曲学唱1、听录音、熟悉旋律2、歌曲分析a、曲调风格:进行曲b、乐曲分几部分:2部分有何特点:第一部分:节奏紧密、情绪活泼、音乐欢快跳跃第二部分:节奏宽松、情绪舒展、音乐优美抒情c、旋律创作手法:重复旋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两乐句模进旋律:第一部分的乐句3、分段学唱第一部分:a、听旋律拍打节奏,注:附点四分;休止符b、轻声学唱曲调,注:平行音的音准c、唱出进行曲的饱满情绪、风格第二部分:a、弱起节奏b、跨小节节奏c、两声部合唱:4、学唱整首曲调a、唱出进行曲风格b、唱出旋律的不同特点c、声部和谐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活动与创造(一)第 3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行进到普勒多利亚》的歌词学唱2、节奏与舞蹈的创编教学目标:1、能用舒展明亮的声音、饱满有力的气息演唱歌曲,并能跟据歌曲情绪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2、感受乐曲情绪,学跳简易的现代舞教学重点、难点:1、饱满有力的气息演唱2、选择乐器创编节奏3、创编舞蹈教学过程:一、律动:配音乐《行进到普勒多利亚》1、用手拍打节奏,进行创编2、选择乐器配旋律配节奏方法:舒展旋律配密集型伴奏(反之)二、曲调复习1、听录音,哼唱旋律2、复习曲调,唱出进行曲风格3、二声部音准、和谐三、学唱歌词1、听范唱,注意平行音歌词的音准2、学唱:第一部分歌词a、精神饱满、速度较快b、弱起节奏、休止停顿轻巧3、学唱:第二部分歌词a、四分与二分的时值变化b、跨小节的时值连音唱足c、音略高、长音气息控制好四、拓展1、学会跟着音乐的节拍,自编现代舞动作2、学生自由组合3、舞蹈展示4、老师与学生一起学跳现代舞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欣赏《土耳其进行曲》第 4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曲:《土耳其进行曲》2、哼唱《土耳其进行曲》主旋律教学目标:1、欣赏钢琴独奏曲,体验乐曲热情奔放的的旋律和轻快活泼的情绪,感受乐曲行进的脉搏和军乐的分格2、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自编队列根据约切走、韵律行进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的风格2、自编队列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进行曲的特点是什么2、初听:播放欣赏曲:《土耳其进行曲》a、学生谈感受b、听辨乐曲有几个主题(或几段)d、乐曲表现的风格:浓郁的军乐风格3、再听:a、听辨乐曲在情绪、节奏、旋律风格上的差异b、第二乐段中:左手伴奏音型、感受模仿军鼓的效果c、哼唱主题旋律二、曲作者介绍1、创作年代2、时代背景三、完整欣赏乐曲并哼唱主旋律1、完整欣赏乐曲2、再次哼唱主题旋律四、创编:随音乐进行1、分小组讨论,设计队形2、展示队列表演3、修改队列4、个别小组展示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歌曲《小小少年》第 5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小小少年》2、弱起、小附点节奏教学目标:1、能用饱满的气息、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叫和谐和均匀的音量唱好歌曲的两声部乐句2、唱准弱起、小附点的节奏教学重点、难点:1、小附点节奏2、大跳音程3、弱起节奏教学过程:一、练声:二声部高: 3 4 5 ‖ 3 4 5 6 5 4 3 ‖低:1 2 3 ‖ 1 2 3 4 3 2 1 ‖二、歌曲教学1、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2、电影片段介绍3、指出歌曲中节奏型最多:x. x x x x. x x x ‖4、旋律创作有何特点重复:1、2与5、6 ;9、10与13、14模进:大量旋律的模进5、学唱第一部分的旋律a、小附点音符的节奏b、弱拍起唱c、大跳音程d、听学唱为主6、二声部的学唱a、分段学唱(各声部都要学会唱曲调)b、音准、和谐c、合并练唱(以高声部为主)7、完整学唱歌词8、歌曲处理a、唱出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少年形象b、把握好歌曲中的力度、速度c、饱满的气息、有力、明亮的声音三、表演唱:以独唱为主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活动与创造(二)第 6 教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小小少年》2、小品创作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小小少年》,感受欢乐的情绪和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2、能根据主题用多种方法创作音响小品《少年军校的一天》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歌曲描绘的音乐形象2、小品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少年》1、提问:是哪国电影插曲2、听录音、熟悉旋律注:小附点节奏、弱起节奏3、饱满的气息、有力、明亮的声音二、听音乐、感受乐曲风格《土耳其进行曲》1、小组讨论,设计队形图形(将画出)2、学生代表根据图画,进行讲解3、学生操作、训练队形4、各组展示三、音响小品创作1、结合以上队列,设计《少年军校的一天》2、以小组形式,设计内容,台词3、P38~39 图列参考,设计内容4、以动作表现小品的内容5、展示6、讲评创作分析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课题:学期总复习第7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2、欣赏教学目标:1、能唱出每首歌曲的风格,感受歌曲旋律的美2、了解、知道欣赏曲表达的意境、乐曲演奏形式、乐器的音色特点教学过程:一、歌曲复习歌曲表情:节奏特点:1、《叶儿船》优美抒情摇动感2、《愉快的梦》优美抒情一自多音3、《行进到普勒》饱满雄赳赳弱起、跨小节4、《我们向快乐》欢快活泼切分音5、《小老鼠找》生动有趣切分、大附点二、欣赏说出乐曲表达的意境1、《采茶舞曲》2、《威风凛凛进行曲》3、《土耳其进行曲》说出乐曲演奏形式1、《梦幻曲》2、《花儿与少年》3、《威风凛凛进行曲》说出乐器音色特点1、《灯碗开花》2、《鸟投林》3、《天山之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上海版第一单元课题:欣赏《梦幻曲》第 1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梦幻曲》2、同学创设:情景扮演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感受抒情的情绪和芬芳的幻想色彩,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神往美好的未来。

2、能听辨主题旋律,为乐曲设计情景,进行交流扮演。

教学重点、难点:1、听辨主题旋律2、乐曲的旋律走向既表示的情景教学过程:一、听辨乐器1、《天鹅》2、《梦幻曲》引出拉旋乐——大提琴二、简介乐器的结构、音色网上点击,看图片、文字介绍三、欣赏1、曲作者介绍舒曼:德国、十九世纪分格:自由而灵活选自:《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手,共十三首年代:1838年2、初听:a、乐曲的情绪怎样:对美好未来的神往与向往b、大提琴的音色表示3、再听a、同学谈感受b、小组讨论:情景创编c、方法多种:舞蹈、情景剧、绘画4、学哼唱主旋律四、拓展活动边听边扮演 P8(6)分组进行情景创编扮演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歌曲《愉快的梦》第 2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愉快的梦》2、为歌曲做即兴创编动作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唱,感受优美抒情的情绪,想像梦境中美好惬意的生活2、能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并能为歌曲做即兴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1、同音旋律的歌词音准2、节奏的正确、气息的连贯教学过程:一、练声1、气息练习2、长音练习二、歌曲复习用“lu”哼唱1、《小小的船》2、《念故乡》三、新授1、主题诗朗诵a、配乐:《愉快的梦》b、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P6(参)c、同学交流2、欣赏歌曲初听:感受乐曲的情景和6/8的韵律感再听:a、轻轻哼唱字母谱b、用色块表示相同乐句3、节奏拍击用“嗒”表示,手划三角形图示4、学唱字母谱a、小组自学b、小组展示5、学唱歌词注:a、音准b、长音气息四、拓展活动P7(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活动与发明(一)第 3 教时教学内容:1、表情术语的区分与运用2、情景创编:愉快的梦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与运用表情术语2、能为音乐《愉快的梦》进行情景创编教学重点、难点:1、四种术语的运用2、情景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愉快的梦》1、曲调复习演唱字母谱2、歌词复习注意:音准、节奏、呼吸记号二、表情术语1、一首歌曲或乐曲从情绪上分,有几种形式?活泼地、忧伤地、雄壮有力地、抒情优美地3、分别举例、表示这四种情绪活泼地:《花蛤蟆》、《新疆是个好地方》忧伤地:《小白菜》、雄壮有力地:《国歌》、《快乐的歌》抒情优美地:《黄昏》、《割草》4、歌曲《愉快的梦》,属于何种情绪演唱属于:抒情优美地4、再次演唱歌曲《愉快的梦》5、为主题诗配音乐 P8(5)a、集体朗诵b、自身选择表情术语朗诵,体会不同效果c、主题诗朗诵展示三、创编情景要求:主题是与歌曲的结合运用方法:a、小组讨论b、形式多样c、各组展示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第 4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2、学唱前四小节乐句教学目标: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温馨浪漫的图景2、能哼唱歌曲的前四小节,用现代舞动作即兴舞蹈,并能用小品的形势和着音乐表示想象中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1、哼唱前四小节旋律2、体会乐曲中温馨浪漫的情景教学过程:一、介绍德国音乐家1、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2、巴赫:《我们大家跳起来》3、引出: a、门德尔松b、介绍作者和一些作品二、欣赏1、教师配乐诗朗诵导入方法:歌曲音乐作背景音乐,朗诵歌词2、初听:a、感受乐曲旋律的意境b、仔细听乐曲的前四小节歌(播放两遍)3、再听:a、用故事或想象的语言,述说美好的梦境b、同学在表述时,音乐不间断地播放c、轻声哼唱前四小节旋律三、拓展活动1、小组讨论:情景创编2、用现代舞动作为歌曲编配舞蹈,即兴扮演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歌曲《叶儿船》第 5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叶儿船》2、为歌曲前四小节设计图形谱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乐曲幽静甜美的情绪,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2、能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为前四小节设计图形谱教学重点、难点:1、圆滑线、连音线、一字多音的演唱2、第三乐句的节奏变化教学过程:一、练声:模唱旋律1、6 3 3 6 | 6 12 3 ─ | 6 12 3 1 |1 61 6 ─║lu2、3 6 6 3 | 3 61 2 ─ |1 23 1 23 |2 16 6 ─║lu方法:a、师弹曲调,同学哼唱旋律b、两小节的学唱,共两条c、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曲调3、写出第一条乐曲的图形谱 P7(2)二、导入复习演唱:《小小的船》体会歌曲中小船的荡漾摆动三、歌曲学唱1、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2、看谱轻声哼唱旋律3、学唱歌曲a、重点学唱第三乐句b、找出三、四两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听录音,同学轻声跟唱词5、学唱歌词注意:圆滑线、连音线、一字多音的演唱四、拓展活动1、歌曲处置:甜美、抒情、小船的摇动感2、以《甜美的梦幻》歌词改编教学反思:第一单元课题:活动与发明(二)第 6 教时教学内容:1、找出二声部旋律的不同点 P7(3) 2、为乐曲填拍号、划小节线 P7(4)教学目标:1、指导同学运用目测法分辨五线谱中相同和不同的旋律,并能跟琴模唱二声部旋律2、正确听辨旋律,并能正确填写拍号和小节线教学重点、难点:1、二声部演唱中的音准2、拍号的确定与划小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1、《愉快的梦》6/8拍气息的控制、音准2、《叶儿船》歌舞扮演、唱出小船的摇动感二、二声部乐曲的区分与学唱 P7(3)1、听一听,看一看:二声部乐曲的旋律音色、书写格式2、找出乐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跟琴模唱乐曲a、集体学唱二声部乐曲b、分小组、分声部练习c、展示三、听辨旋律,填拍号、划小节线 P7(4)1、先将五条乐曲弹一遍,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2、师任意弹一曲,生填写拍号,划小节线3、当堂校对,并哼唱旋律4、后四条乐曲方法同上注:a、以上练习均以小组形式进行b、师巡回指导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课题:欣赏《鸟投林》第 1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鸟投林》2、介绍拉弦乐:高胡教学目标:1、欣赏高胡独奏曲《鸟都林》,感受乐曲表示幽静的暮色,培养同学维护自然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欣赏,根据乐曲旋律的进行编一个童话故事并进行扮演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乐曲表示幽静的暮色2、童话故事并进行扮演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欣赏内容1、欣赏曲曲名2、曲作者、国籍3、乐曲风格二、朗诵主题诗:第二单元1、介绍诗内容2、朗诵三、欣赏乐曲《鸟投林》1、《鸟投林》字意是什么?2、介绍高胡3、初听乐曲a、乐曲表示了什么b、高胡的音色c、乐曲旋律属什么地方特点:(广东音乐)4、再听乐曲a、乐曲中的那些音乐是高胡演奏的b、小组讨论:乐曲表示什么c、同学创设情景介绍5、哼唱旋律四、拓展活动音配画练习:1、听音乐发挥想象,同学自身作画2、播放:唢呐《百鸟朝凤》二胡《空山鸟语》笛子《鹧鸪飞》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课题:歌曲《小奶牛》第 2 教时教学内容:1、歌曲学唱《小奶牛》2、三拍子特点处置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小奶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拟人化的歌词情景,领悟奉献精神的快乐与光荣。

2、唱出重音在第二拍上的三拍子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此曲强拍在:第二拍上2、节奏相同教学过程:一、练声1、长音练习5 - - - - ‖Lu2、三拍跳音练习5 5 5 5 ‖●(重音放在第二拍上)二、视谱1、 56 5 5 | 32 1 2 | 32 1 2 | 3 - - - ‖2、 56 i 6 | 56 5 3 | 25 3 2 | 1 - - - ‖注意:a、节奏相同b、重音在第二拍三、学唱歌曲1、听录音:感受3/4的韵律感2、在听:同学即兴跟着音乐动一动3、轻声跟唱曲调a、重音放在第二拍上b、速度可适当放快一点c、和点音符时值唱稳4、反复跳跃记号的正确运用四、学歌词1、配乐朗诵歌词2、学唱歌词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课题:活动与发明(一)第 3 教时教学内容:1、欣赏《鹧鸪飞》2、歌曲处置、创编教学目标:1、通过对笛子曲《鹧鸪飞》的听赏,使同学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美,民族乐器的神秘、微妙2、歌曲《小奶牛》,为歌曲编配扮演唱、打击乐伴奏教学重点、难点:1、《鹧鸪飞》乐曲的理解2、歌曲编配扮演唱教学过程:一、听赏《鹧鸪飞》初听:1、感受民族乐曲——笛子的音色2、音乐中表示了什么再听:3、小组讨论、各自发表见解4、《鹧鸪飞》与《鸟投林》的异同二、歌曲复习1、听录音跟着节拍动一动(不唱)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