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一念之本心——论周星驰的“童心”
周星驰印象

周星驰印象作者:暂无来源:《东方女性》 2010年第10期母亲,坚若磐石的永恒之爱父母离异时,周星驰只有7岁。
那时起,星妈就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扛在自己的肩上。
1968年的香港,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是可想而知。
为了努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母亲做了两份工,经常夜以继日的忙碌。
令她欣慰的是,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尤其是周星驰,成绩惊人的好。
有了好吃的好玩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也都让着他,每个星期家里难得的一次改善生活,桌上为数不多的肉很快让周星驰一扫而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星驰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母亲的不容易,即使没有钱母亲也要四处借钱维持他们简单的生活。
于是再到改善生活的时候,周星驰“一不小心”把鸡腿掉到了地上,看着弄脏的鸡腿,母亲流下了难过的泪水,舍不得浪费,她用开水冲洗了一下鸡腿,自己吃掉了。
她不知道,这是儿子别出心裁的孝敬母亲的方式,只有这样,母亲才会毫不犹豫地吃掉。
这一幕再现于凤凰卫视时,无数观众为他们流下了动容的泪水。
很多年后,周星驰说,“虽然我演戏无数,精品众多,但是我最好的戏,是在七岁那年演绎的那场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周星驰少年迷恋李小龙,青年时又要去圆那个虚无缥缈的演员梦,而母亲以一个女人最伟大的胸怀包容疼爱着他,即使他四处碰壁物色角色的时候。
她还特地写了封介绍信让周星驰到邵氏试镜,结果很惨,“他们要我早上6点化妆入厂,一直到晚上才想起坐在一旁的我还没试镜。
”母亲安慰着他,继续给他四处讨角色,她不停的跟人说:“这个孩子很想演戏,懂功夫。
”如今已近五十的周星驰依然和母亲住在一起,最爱吃母亲煮的面条,那是一份最原始最踏实的情感,也是对母亲最恒久最坚定的爱。
爱情,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提起周星驰,你会想到很多个代名词,无厘头始祖、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大师、平民传奇。
无论风光还是落寞,他都惹得无数女子心疼,不由自主地走近他,最后却又带着悲伤离开他。
周星驰电影评论

周星驰电影评论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批判传统。
最经典的例子是《西游记》,就是以一个极之严肃的话题——孙悟空被唐三藏的紧箍咒逼着去西天取经,用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力量(反智、反理想、反深度)表现出来。
在这个传统文化既定的胁逼背景下,电影里周饰演的孙悟空宁愿沉迷女色也不愿跟唐三藏前去取经,似乎有了较适合的逻辑安排和发展。
而这种浅显的影片恰好击中大多数都市人的神经,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松弛,又消解了“人在江湖中想实现又总是实现不到”的无力感。
电影中轻佻调侃、玩世不恭的、充满无厘头特色的对白,无疑是窥视人性的欲望与无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周星驰电影里无厘头文化的得天独厚,以及引人共鸣的杀手锏其实正正是针对传统价值观的纳闷进行彻底推翻。
虽然个中的内容看起来或听起来相当无厘头,然而,读罢《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你也许不难发现,这是一股难以抵挡、甚具颠覆性的文化浪潮。
我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甚么意思?在《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中,作者为大家彻底解密,让你从中了解周星驰独步全球的“无厘头文化”是如何练成的。
书中透过周星驰多出为人津津乐道、蕴含“无厘头文化”的电影深刻地折射出,“无厘头”其实是一种借网络自由、娱乐导向和传媒商业推崇等多方面流行因素诱发,意在颠覆传统意义的“文化力量”。
后现代主义者早就对周星驰的电影作过分析,说无厘头就是对陈腐的、封建的、正经的、循规蹈矩的、故作艰深的主流文化进行斩钉截铁的颠覆。
这种被定义为叛逆的,不被正统所能接受的颠覆力量正是时下令人奉为甘之如饴的创新。
无厘头文化里的创新不一定要讲究原创性,其涵蕴的东西也不一定要见得有任何意义,但其运作至少会直接干涉到传统(实际)生活意义的文本,并或多或少带点嘲讽、批判或解构的味道,否则像反对者过分强调的专业、学术、教诲等词,便已然落入俗套了。
论周星驰传奇人生及启示

论周星驰传奇人生及启示内容摘要:立志之年从影,已过知天命之年,满头银发,尽显疲态的他,早已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
一出手便颠倒众生的周星驰是影星,是导演,是慈善家,更是“周董”,恩怨情仇的人生经历也如同银屏里的电影般让人津津乐道。
本文就周星驰的传奇人生做了些讨论。
关键字:周星驰,电影人物,商业帝国,慈善事业,花花公子,创作人2013年,《时代周刊》将周星驰评为“亚洲英雄”时写道:如果说中国有查理·卓别林的话,那就是周星驰。
凭借上映的50多部电影,千姿百态的角色,可圈可点的演技,周星驰获得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但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地从各个方面着手,周星驰的人品从他众叛亲离的事迹中可见一斑。
当他多年共事的好友们纷纷发表指责甚至辱骂的公开言论时,为什么不少观众并不在乎,反而增加了对他的追捧?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电影说起。
1988年,周星驰开始涉足影坛,但饰演的大多是些小角色,虽然他的电影成名作《霹雳先锋》,让他拿了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可他的演技却并非多么出色,只是以一个正剧的角色得到这个奖项。
获奖之后,周星驰虽然片约不断,但却未能有抢眼的演出,直到1990年的《一本漫画闯天涯》,周星驰才算崭露头角。
这部影片也成为了他风格形成的重要转折点。
影片《赌圣》是香港影坛的一个神话,一个在此之前,还几乎演不了主角的矛头小子,在这部影片之后,居然一跃成为香港喜剧电影的卖座之王。
原来被人们称为星仔的周星驰,在此片放映之后,不过几天时间,就被人称为星爷了。
同时,星派演技也被称为无厘头,一时也广为人知。
从此片也开始了,与黄金搭档吴孟达的合作。
许多人看周星驰的影片,只讲究好笑不好学,这未免太低估他了。
在1994年的国产凌凌漆影片中,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导演栏内,甚至在贺岁片食神中,他的名字完全占据了导演的位置。
虽然这部影片的喜剧性很强,但更注重于剖析和反思人性。
1995年的大话西游,虽然是由刘镇伟指导,但明显可以看出,周星驰风格的变化。
最初一念之本心

最初一念之本心作者:陈维来源:《电影评介》2017年第16期周星驰的《美人鱼》创下了华语票房新高,成为众多评论的新焦点。
其实对于周星驰电影的相关评论一直不少,但是大多集中在喜剧、幽默、无厘头和草根叙事等方面。
将研究视角放在周星驰电影“童心”及其表达的评述却不多,本文就试图从周星驰的童心入手,探讨周星驰童心的表现方式,以及研究发展周星驰电影票房和艺术结合。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较多,这里只就周星驰参与编导、能集中反映其创作主旨和特色的影片进行分析,论述周星驰电影中的“童心”。
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1]这也适用于对周星驰电影的概括,周星驰的童心,就是通过纯真、绝假、和不忘最初一念之本心来反映。
一、纯真童心就是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人,要么真挚本我,要么珍爱生命,大多具有善良淳朴,率真自然的品格。
周星驰说:“我剩下的就只有童心了。
”[3]他的影片中大多都有以下元素来表现童心。
(一)玩具与童话场景。
《少林足球》中的足球,《功夫》中的武林秘笈、哑女手中的波板糖,《长江七号》中的外星机器人,《美人鱼》里面的弹弓……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电影中都有明显的充满童趣的儿童玩具。
《功夫》里面的足球场,《长江七号》的玩具店,《美人鱼》里面的儿童游乐场……周星驰影片中一再出现这些观众熟悉的儿时场景,唤起观众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艺术本来就是满足普通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假想,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总有那么一个处所足以让我们回归到最纯净最安详的状态,那就是童年的状态,充满童心与爱心的时代,在《美人鱼》的儿童游乐场里面,观众似乎也和男主角刘轩一样,在说完“我这样的人会和你玩这个”以后,追随镜头跟男女主角在疯狂的过山车上尖叫,找回在喧嚣尘世间遗失的快乐,体味在岁月中流失的童心。
(二)公主与勇士。
几乎每一部周星驰的影片都有一个公主般纯真的少女,同时都有一个忠诚勇敢的战士在保护“公主”。
周星驰的第一场戏读后感

周星驰的第一场戏读后感周星驰,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可真是如雷贯耳。
最近读了关于他第一场戏的一些报道和回忆,感触颇深,思绪也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与奋斗的起点。
据说周星驰的第一场戏,他只是个小小的龙套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就是在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开始里,藏着他未来光芒万丈的伏笔。
那场戏里,周星驰穿着一身破旧且不太合身的戏服,站在一群同样不起眼的龙套演员中间。
周围的人或许都在想着,这不过是又一次混个盒饭的活儿,可周星驰的眼神却不一样。
他的眼睛里透着一股热切,一种对表演的渴望和对机会的珍视。
哪怕只是在镜头边缘一闪而过,他也全情投入,努力让自己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片场的混乱与嘈杂,导演扯着嗓子喊,工作人员匆匆忙忙地跑来跑去。
而周星驰,就像一颗在狂风中努力站稳的小草,坚定地守护着自己内心对表演的热爱。
他紧张地等待着,心脏砰砰直跳,当终于听到“开拍”的那一刻,他瞬间进入状态,尽管只是个背景人物,却把那种紧张又期待的心情通过身体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得有个细节特别让人动容,开拍前他一直默默地在角落里练习着自己要做的那个简单动作,一遍又一遍,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也不在意。
旁边有人嘲笑他:“就这么几秒的镜头,至于嘛!”可周星驰根本不理会,他心里清楚,每一次在镜头前的机会,哪怕再短暂,都是无比珍贵的。
当镜头终于扫过他时,他的脸上绽放出的那种专注和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他所演绎的那个小角色。
虽然没有台词,可他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千言万语。
也许在那一刻,他就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未来一定要成为主角,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光芒。
这场戏结束后,周星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马上离开片场,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主演们的表演,学习着他们的技巧,琢磨着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他的这种执着和好学,在当时或许并不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痴心妄想。
但正是这份旁人眼中的“傻劲”,支撑着他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周星驰的励志人生经历感言

他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揉进电影里,不管是少年时代邻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华酒楼里谄媚的店小二,还是那些面对挫折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
他说,这都是自己的经历。
描画一个明确无误的周星驰极为困难。
他同时被人视为天才、偶像、暴君和孤僻者,他做过演员、导演、房地产投资公司主席,甚至成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他通过喜剧表演塑造一个时代的潮流,本人却在电视镜头前手足无措。
他被哈佛大学教授的学术论文反复剖析,本人却没有读过大学。
他捧红了大量电影演员,得到的尊称从“星仔”到“星哥”直到最后变成“星爷”,到后来,这些受惠者却一个个与他交恶,甚至借助媒体抨击他。
他的成功和他拥有的权力,与他表现出的孤独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朋友和搭档田启文说:周星驰像武侠小说里的孤独老人,让别人无法靠近。
最极端的例证也许是在他2016年的生日,据媒体报道说,“没有一个人为他捧场道贺”,他自己喝酒,直到酩酊大醉。
曾经的女朋友朱茵在分手后感慨她比周星驰幸福。
“因为我有不少朋友,有心事还可以向人倾诉。
”朱茵说,“他的交心朋友不及我多,朋友也少,他会比我惨。
”他不擅长交往,可以说是畏惧交往。
《大话西游》的导演刘镇伟曾经力图分清周星驰身上“古板”和“害羞”的界限。
刘镇伟说,周星驰到酒店找他,不好意思敲门,从门缝中塞进来一个纸条表达想法。
当这种害羞达到极致,周星驰就会尝试逃离人群。
2001年,他到北京大学与学生交流并发表演讲,上千人早早地在广场上等候他,他却躲进了校内食堂的厨房里。
周星驰从小到大都很安静,他的妈妈凌宝儿对此印象深刻。
关于童真的诗句或名言

关于童真的诗句或名言1.关于童真的名句唐·刘禹锡《伤往赋》:“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
”宋·陆游《园中作》诗:“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羣儿竹马嬉。
”明·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耍游戏是好的-------胡呈楷1.真正的音乐家,都在内心深处保留一片童真.-----钱丹2.当人不再喜欢自己时,就没有天真了.-----[美]琼.迪迪恩3.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孩子脱口而出的意见,往往就是最精确而实际的答案.-----三毛4.无言的纯洁的天真,往往比说话更能打动人心.-----[英]莎士比亚5.据我长期观察,要想在世界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大智若愚.-----[法]孟德斯鸠6.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俄]列夫.托尔斯泰7.研究任何学问,欲求造诣深邃者,也不可不有几分呆气.-----邹韬奋8.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苏]高尔基9.最天真的人有时是最高明的.-----[法]雨果10.为什么艺术家要有一颗"童心"呢?所谓"童心",也就是一颗赤诚的心.-----谢晋11.童心生活的回复,正是新时代的萌芽.-----巴金12.童心者,真正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13.要成为政治家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很愚钝.这一点通常很难办到.-----[美]迪安.艾奇逊14.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薄松龄15.真正有天才的人,往往是迟钝、羞怯,口才贫乏不大,镇定的.无论如何,真正的天才一旦不受人打搅,就会展翅翱翔.-----[波]显克微支16.成功是轻而易举的,只要你具有足够的无知和信心.-----[美]马克.吐温17.容易受骗常常不仅不是一个让人讨厌的缺点,而且是一个常常使人觉得可爱的优点.1、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最初一念_成长故事

最初一念明朝人李贄对童心一词有过非常精彩的解释,即“最初一念之本心”。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说法,最初一念,直达人心之本。
如果每个人都能尊重我们的最初一念,多好啊!最初一念,是我们对于人和事,最直接、最简单的判断,也是最真实的判断。
它还没有将我们所谓的社会经验和个人利益作为参照,还没有去权衡利弊,去考量得失,它本真、纯粹,是只关乎善恶美丑的判断,它是最初,也是最接近童真的判断。
李贽用“最初一念之本心”来解释童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最初一念,始于本真。
初生的婴孩,是童真的,他的所有的表现都是最初一念。
他们将喜怒形之于哭笑嬉闹,直截了当。
没听说过有婴孩是遇事而三思的。
饿了,不舒服了,他会先想一想忍一忍再哭吗?他会顾及到自己哇哇的哭闹是否会招来家人的厌烦吗?当然不会。
最初一念,是可贵的,也是会渐渐失去的。
孩子稍大一点儿,我们评价孩子,多用可爱或是不可爱这样的字眼。
我们说孩子可爱与否,是因为这个孩子在多大程度里保持了原有的童心,在多大限度里有着最初一念的天真。
不可爱的孩子,大多是成熟的,他已经懂得大人世界里的规则,他会察言观色,他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投你所好,他越来越懂事了,也就越来越不可爱了。
成年人,仍葆有着最初一念,是可爱且有趣的。
我总是无端地觉得,失了天真的人,是无趣的人。
无趣的人,是面目可憎的,至少是不和善的,是不可以与之交的。
袁宏道在《瓶史·;好事》里有句话,颇值得玩味。
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无癖,大概就是失了天真的无趣吧。
无独有偶,张岱在《陶庵梦忆》里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张岱说得更加惊世骇俗,一针见血。
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无癖无疵的人,已经近于完人了,这样的人仍不可与之交,大概是病在其人的无情失真吧。
而在这一点上,王蒙说得很清楚,也很决绝。
他说:“宁愿做一个恶人,也不愿意做一个无趣的男人。
”可见王蒙对最初一念的执着和对无趣失真的痛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的就 是能成 大事 的人 , 要 么真 挚本我 , 要 么珍爱 生 命, 大 多具有善 良淳朴 , 率真 自然的品格 。 周星驰说 :
“ 我剩下的就 只有童心 了 c ” 『 3 他的影片中大 多都有 以
下元素来 表现 童心 。
同的人都 不一样 , 但 是 只要是 “ 任 性而发 , 尚能 通过 人 之喜怒哀 乐嗜 好情欲 ” I 0 的, 才是 真正 的好 作 品。
几乎每 一部周 星驰 的电影中都 有明 显的充 满童趣 的 儿 童玩 具。《 功夫》 里面 的足球 场 ,《 长 江七号》 的玩 具 店,《 美 人鱼 》 里面 的儿童 游乐场 ……周星驰 影片 中一 再出现 这 些观 众熟 悉 的儿 时场 景 , 唤 起观 众 对 美好 过 往的追忆 。 艺 术 本来就 是满足普 通人 对过 去 的 回忆 和 对 未 来 的假 想 , 在 周 星驰 的 电影 中, 总 有
人 的喜怒哀 乐嗜 好情欲 等都是 人生而 有之的天性 , 周星驰 只是 简单 地在作 品中表露 出来 。《 食神 》 里面
( 一) 玩具 与童话场景。《 少林足球 》中的足球 ,
《 功夫 》中的武林 秘 笈 、 哑女 手 中的波 板糖 , 《 长 江 七号》 中的 外星机 器人 ,《 美人鱼》 里面 的弹 弓……
【 作 者简介 】陈
维,女,贵州六盘水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F i l m T h e o r y I 电 影 理 论
却在 简单 幼稚 中命 中了任 何人 的生活 都逃 不 出自己
童年 的命题 。
魔篇 》中的段 小姐 是 个 粗鲁 的女汉子,《 食神 》 里 的 大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火鸡是脸 上有疤 的龅 牙妹 , 还有 《 美人 鱼 》 中
真 的童心。 绝假 则纯 真 , 笃实 则生辉 , 绝假在周 星驰
电影中的表现 , 一方面是平 白直叙, 不加雕饰 ; 另一方
夸张, 却 是周星驰 对世事无常 、 人世难料 的简单 的直
接 的表 达 。 周星驰 电影 中无数 草根 如 泥泞 般在 世间 挣扎 , 是他对 自己人生 绝假真 实的回顾 , 用的都 是夸 张无厘 头的搞 笑桥段 ,《 喜剧之 王 》 里面阿 星在 剧场 固执 的表演 被 众人嘲 笑 , 《 食神 》 里面 对 “ 十大 兵器 之首” 一一 “ 折 凳” 大篇 幅夸 张的描述 ,《 功夫 》中阿 星试 图谋 杀包租 婆, 反而被被包 租婆 追杀的桥段 , 体 现 了周星驰 作品流 着眼泪 欢笑 的特点 。《 西游 ・ 降魔 篇》 里 玄奘对 着水 妖深 情 地唱 “ 儿歌 三 百首 ” , 看 得 众人 尴 尬症 都 犯了, 这 些都 是 周星驰 无厘头 夸 张 的 表现 。《 国产凌凌 漆 》 里面 的 “ 民 族 英雄 ”更是 反映
直不少, 但 是大多集 中在喜剧 、 幽默、 无厘头和草根
《 美人 鱼 》的儿童 游乐 场里 面 , 观 众似 乎也和 男主 角刘 轩一样 , 在说 完 “ 我这 样 的人会和你 玩这个”以
后, 追 随镜 头跟 男女 主角在 疯 狂 的过 山车 上尖 叫 , 找 回在 喧 嚣尘 世 间遗失 的快 乐, 体 味 在 岁月中流失
的童心。
叙 事等方 面。 将 研究 视角放在 周星驰 电影 “ 童心” 及 其表达 的评述却不多, 本文就 试 图从 周星驰 的童心人 手, 探讨周星驰 童心 的表现 方式 , 以及研究 发展 周星
驰 电影票房和 艺术 结合。 周星驰 主演 的电影较多, 这 里 只就周星驰参 与编导 、 能集 中反映其创作主 旨和特
姗 姗出场 时惨 不忍 睹的模 样 , 但 就 是在 这种 对 比反 差 中产 生了 不一样 的喜剧 效 果 。 这 种夸 张 的对 比 和 丑化还体 现 在 无厘头 的调笑解 构 中, 《 食神 》 中主人 公 得意 忘形 时的 目中无人 和落 魄潦 倒时 的对 比虽然
二、绝假
绝假 意思 是杜 绝一 切掩 饰和 装裱 , 直接 表现纯
食神 的飞扬 跋扈 , 这是 人生得意 时真 实 的表现 ;《 喜
剧之 王 》 里面的小演 员的职业认 同, 这 是导演 在表达 对演 戏 的热爱 , 表现 的也是芸 芸 众生都 有 的念物 癖 般 的执着 ;《 少林 足球 》 里 少年对 足球 梦的追 求 , 圆 的也 是周星驰 对功 夫 的痴 迷 ……这 些 无一不是返 璞 归真, 简单直 白, 任性 而发的表演。 就 算在 《 功夫 》 里 面, 武林 高手对 阵踩 脚 趾 这样 幼稚 的行 为也被 周星 驰 简单地放 人 情节 中: 观众可以认为是 幼稚 , 周星驰
色的影片进行 分析 , 论述 周星驰 电影中的 “ 童心' , 0 李 贽 说 :“ 夫 童心者 , 绝假 纯 真 , 最 初 一念之 本 心也 。 ” l 1 这也适 用于对周星驰 电影 的概括 , 周星驰 的
( 二) 公主与勇士。 几乎每 一 部周 星驰 的影 片都 有一个公主般 纯真 的少女 , 同时都 有一个忠诚勇敢的
2 01 7 芷
第1 6 期
最初一念 之本 心
一 一
论 周 星驰 的 “ 童心 ”
o 陈
维
周星驰的《 美人鱼》 创下了华语票房新高, 成为
众多评论 的新 焦点。 其实对 于周星驰电影的相 关评论
一
那 么一个 处所足 以让 我们 回归到最 纯 净最安 详 的状 态, 那就 是 童年 的状 态 , 充满 童心 与 爱心 的时代 , 在
战士在保护 “ 公主” 。《 长7 Z - h号》 里 的小芬 和小狄 ,
《 大 内密探零 零发 》 里面 的零 零发 夫妇 ,《 功夫 》 里
童心 , 就 是 通过 纯真 、 绝假 、 和 不忘 最初一 念之本 心
来 反映 。
面的哑女 和阿 星,《 美 人鱼 》 里面 的姗 姗和刘 轩 等, 很 多 搭配 看似 荒诞 无 稽又不 乏纯 真 美好 , 难得 周星 驰在 半百之年还能在 电影 中保留公 主和战士的组合,
一
、
纯 真
保 持童心不灭和艺 术创 作的源泉 。 而 且这 些 “ 公 主”
最后都会成为勇士生命救赎的天使, 这将在后面继
童心就是 一颗纯 真的赤子之心, 纯 真 不伪 , 本色
自然 。 孟子 日 :“ 大 人者 , 不失 其赤 子之心 者也 。 ”『 2 ]
续论 述 。
( 三) 任 性 而发 。 艺 术创 作 要 反 映人 和 人 的生 活, 反 映人 的真性情 。 性 灵 是人 所 自有, 不同时代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