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届高三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3月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3月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

季札观后皆能“尽知其意”,并一一作了恰当的评论,博得了鲁人的敬佩。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 华夏文化影响扩大B. 经济区域差异缩小C. 民族融合现象出现D. 诸侯结盟成为常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吴国季札的周礼水平获得鲁国认可。

说明春秋时期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影响到四方,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南北方的经济差异及其变化趋势,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汉族与其他民族或者少数民族间交往与趋同现象,另外,民族融合是一种历史现象,春秋之前就已经存在,C项排除;诸侯结盟是国力与利益的产物,与周礼传播关联不大,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推理类选择题。

精准简约提炼材料信息——吴国季礼的周礼水平获得鲁国认可,基于此推理原因——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影响扩大,二者构成因果逻辑关系。

考生选择题备考应注意选择题设问的开放类型,例如,据此推断合理的是,其中的“推断”二字表明,正确选项是基于材料核心信息推导出来的原因或影响,注意防止选择材料核心信息本身。

2.《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

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B. 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C. 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D. 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魏晋时期史书编写注重历史人物的家世背景。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这影响到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而影响了史学编写内容,故答案为C项;自汉武帝时代以来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纪传体在不同时代的编写差异,B项排除;魏晋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出现危机,但还达不到“百家争鸣”式的思想活跃局面,D项排除。

2019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019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 .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 .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秦以前有宗法,秦废封建,宗法与之俱废,萧何定九章,乃变为户法。

宗法以宗为单位,户法以户为单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是()A.人口增长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商品经济发展C.专制权力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儒学成为正统2.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

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

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

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

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______________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______________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3. 宋恕《上李鸿章书》称:“变法之说,更仆难终,请为相公先陈三始:盖欲化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水火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这表明他()A.主张用西服来取代长袍马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强调改革服饰是政治变革的前提C.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______________ D.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4.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这反映了()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5. 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解析版)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1976年在陕西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上有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由此可知A. 《尚书》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B. 《尚书》与青铜利簋产生于同一时期C. 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需互补互证D. 利簋铭文提升《尚书》此载的可信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的记载,这提升了《尚书》此载的可信度,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利簋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的一段记载,无法得出整部《尚书》是真实可信的史籍;B选项错误,《尚书》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编定,青铜利簋产生于西周早期,两者并非产生于同一时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出土文物对文献记载的印证,不是两者的互补互证。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

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到南北朝时被取消。

这反映出A. 战争体制的需求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门阀势力的形成D. 监察制度的异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便于应对边境战事,这是战争体制的需求,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地方刺史掌握行政权和军权,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威胁中央集权的势力,削弱了中央集权;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与门阀势力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刺史兼任军职,这是符合法律制度的现实的需要,并未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异化。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

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清晨)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1976年在陕西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利簋,上有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由此可知A.《尚书》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B.《尚书》与青铜利篮产生于同一时期C.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需互补互证D.利簋铭文提升《尚书》此载的可信度25.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

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到南北朝时被取消。

这反映出A.战争体制的需求B.中央集权的加强C.门阀势力的形成D.监察制度的异化26.据表2可推知两宋时期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B.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C.文化的重心向南方转移D.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27.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稻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

据此可知A.内阁学士形同虚设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C.皇帝直接掌管六部D.专制皇权达到顶峰2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在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者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

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推卸战败责任B.谋求制敌之道C.缺乏理性反思D.改进外交策略29.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

图7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

由图7推知A.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B.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C.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D.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30.表3所示变化A.保障了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D.调动了中下层民众抗日积极性31.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3月福建省质量检查文综(高清答案版)

2019年3月福建省质量检查文综(高清答案版)

2019年3⽉福建省质量检查⽂综(⾼清答案版)2019年省质量检查⽂科综合图1是我国跨省区古徽州⽂化⽣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前传统村落保存⾯积最⼤、最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化涵的区域之⼀。

据此完成1~2题。

1.古徽州⽂化⽣态保护实验区的传统村落保存完整的原因是A.三省交界,交通便利B.河流众多,⼈⼝稠密C.地处⼭区,地形封闭D.⽓候适宜,森林茂密2.保护该实验区传统村落的合理措施有①修缮回迁②调控客流量③规划重建④整体搬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图2⽰意印度多年平均降⽔量和洪⽔频次逐⽉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3⽉份印度洪⽔多发于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4. 9⽉与6⽉的洪⽔频次存在差异,是因为9⽉A.降⾬量较⼤B.⽓温较⾼C.⼟壤湿度较⼤雷暴是暖湿空⽓在不稳定环境中强烈上升形成的,常伴有闪电等天⽓现象。

某年7⽉18⽇,有雷暴越过洪泽湖,历时约1⼩时,强度发⽣了明显变化,雷暴强度与闪电发⽣的次数呈正相关。

图3⽰意该雷暴天⽓系统过境洪泽湖红杉教育时闪电发⽣的时空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雷暴天⽓系统过境洪泽湖的⽅向是A.⾃东向西B.⾃西向东6.此次雷暴天⽓系统过境洪泽湖,其强度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湖⾯摩擦⼒⼩B.空⽓对流减弱C.⽔汽得到补充D.热量得到加强⼲旱地区⼟壤的湿度⼀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壤出现逆湿现象。

某年8⽉,我国西北⼀处⽆⼈为⼲扰的⼽壁夭⽓晴好。

图4⽰意该⽉连续两⽇当地不同深度的⼟壤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7~8题。

7.该地区⼟壤逆湿现象发⽣的主要时段是A.1~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8.导致10cm深度的⼟壤湿度变化的⽔分来源于A.⽣物⽔B.河流⽔C.凝结⽔D.地下⽔9.80cm深度的⼟壤湿度在48⼩时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蒸发减弱B.温差变⼩C.蒸腾减弱D.下渗累积红杉教育河流⼊附近咸淡⽔交界的区域存在盐度锋。

【省质检试卷】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卷及答案

【省质检试卷】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卷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民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土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受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 2019 届高三历史毕业班 3 月质量检测试题(含分析)一、选择题:此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灭商此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赏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赏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赏给康叔。

这一措施A.增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拉拢了门阀贵族阶层D.稳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系统【答案】 B【分析】【详解】从资猜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赏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进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

故答案为 B 项。

秦代一致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清除 A 项;西周还没有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清除 C 项;资料信息只反应对手工业的措施,不可以说明稳固士农工商的社会系统,清除 D 项。

2.《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此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以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播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示A.故事主题切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加宽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看法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益同【答案】 A【分析】【详解】从资料信息能够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切合传统儒家孝道,进而以节日形式遇到宫廷和民间的尊崇。

故答案为 A 项。

资料没有反应佛教在民间的流传情况,清除 B 项;资料反应的是外来文化中切合传统主流看法的要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看法而不是冲击主流看法,清除 C 项; D 项说法绝对,资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清除。

3. 宋人孟元老依据自己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东京城市相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代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册外,还重视对此类书本的利用。

由此可知A.划分官修史册与个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册能够填补个人著述视角单调的缺点C.个人著述必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历史本来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个人著述最靠近历史实情【答案】 C【分析】【详解】从资猜中的“自己经历”“记述了东京城市相貌、岁时物产、风土风俗等”等信息来看,个人著述也有较大的真切性,在必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而在后代研究历史时获取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 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 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 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来看,这一做法有利于官府控制手工业者,从而保证了官府的手工业技术力量。

故答案为B项。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西周尚未形成门阀贵族阶层,排除C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对手工业的措施,不能说明巩固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排除D项。

2.《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符合传统儒家孝道,从而以节日形式受到宫廷和民间的推崇。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反映佛教在民间的流传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文化中契合传统主流观念的因素得以流传,是外来文化借助主流观念而不是冲击主流观念,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对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进行比较,排除。

3.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 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 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 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 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自身经历”“记述了东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等信息来看,私人著述也有较大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原本面目,从而在后人研究历史时得到重视。

故答案为C项。

研究历史,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均能采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修史书的作用,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排除。

4.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 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 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 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等信息来看,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的认同,从而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

故答案为D项。

从材料主旨来看,“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来看,B、C项均是为“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服务的,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和推行汉族传统礼制不是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

5.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 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 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 外国商品大量倾销【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可以看出,由于这些外来商品的使用,当地居民的生活习尚逐渐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工艺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D项中的“大量”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6.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 英文字母的传入B. 科举制度的废除C. 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 国民素质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从材料中的推广注音字母和“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白话文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这一变化与英文字母的传入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素质的变化,排除D项。

【点睛】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白话文”与大众口语紧密关系,比文言文更容易更清楚地表达人们说话时的意思。

白话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7.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这一规定A. 贯彻了联蒋抗日的方针B. 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C. 保证了财政收支的平衡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来看,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保证抗日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

故答案为C 项。

这一规定与联蒋抗日无关,排除A项;从“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没有减轻,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社会平等无关,排除D项。

8.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

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

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A. 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B. 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C. 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D. 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赴朝参战”等信息来看,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以此表明不是中国政府支援朝鲜,只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从而避免战争升级。

故答案为D项。

这一改变不能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排除A项;这一改变与国际惯例无关,排除B项;这一改变与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无关,排除C 项。

【点睛】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以此表示不是中国政府对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

从而避免中国成为直接参战国,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9.下图是关于古希腊科学成就的漫画。

该漫画A. 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B. 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C. 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D. 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的寓意是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故答案为D项。

“移动整个地球”不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真实运用,排除A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排除B项;这一成就不是智者学派的贡献,排除C项。

【点睛】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作用,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智者学派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开始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表明希腊人已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社会舞台的主角,人类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能力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智者学派的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0.11世纪晚期,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市镇不顾教皇的权威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宗主权,自行任命执政官。

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

意大利的城市自治运动反映了A. 市民阶层的壮大B. 民族国家的形成C. 中央集权的削弱D. 民主政治的萌发【答案】A【解析】【详解】联系所学史实可知,“13世纪中期,许多城市拥有了保护选举的成文宪法和自治政府”是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推动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A项。

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存在中央集权,排除B、C项;意大利城市自治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D项。

11.15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议会弹劾权。

17世纪,弹劾成为议会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的一种手段。

到了19世纪初,议会弹劾权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

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了英国A. 国王与议会对立加剧B. 权力中心逐渐转移C. 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D. 政党政治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议会弹劾权由“打击和惩罚国王重臣”到“逐渐退出了英国的历史舞台”,是因为行政权转移到责任内阁,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迫使内阁垮台,因此议会弹劾权的演变反映出英国权力中心逐渐转移。

故答案为B项。

这一变化反映出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排除A项;议会不掌握司法权,这一变化不能反映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排除C项;这一变化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

【点睛】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并实施了一系列法案,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和扩大议会的作用,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两大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

限制王权即通过议会分权的方式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王权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

议会至上原则是指议会作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18世纪早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和首相。

内阁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议会还拥有对于内阁的倒阁权,从而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2.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据此可推断A. 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B. 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C.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D. 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大为增长,说明发达国家的资本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场所,即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值得投资。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排除C项;材料没有世贸组织的作用,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