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初中一年级艺术课《京剧大舞台》教案(含教学意图)
初中音乐京剧教案

初中音乐京剧教案教案标题:初中音乐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理解。
2. 学习京剧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排练和表演,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京剧的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
3. 学习京剧音乐的基本节奏、旋律和唱腔。
4. 学习京剧的基本舞台表演技巧和动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京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学习京剧音乐的基本节奏和唱腔。
3. 掌握京剧的基本舞台表演技巧和动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京剧的历史和特点。
2. 听观练结合:让学生听取京剧音乐,观看京剧表演,并进行模仿练习。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了解京剧的历史和特点,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学习京剧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教授京剧的基本节奏、旋律和唱腔,让学生能够听取京剧音乐并进行模仿练习。
3. 学习京剧的基本舞台表演技巧和动作,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并进行舞台表演的基本练习。
4.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练习情况,进行实时的教学评价和指导。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京剧教学的认识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京剧大舞台教学案例

我的一次教学经历——《京剧大舞台》教学背景:今天我让学生学习的是我国的国粹艺术——京剧。
京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荣的时期(最初是为宫廷演出才进京的),鼎盛于艺术门类有限的时期(民国时即便文化中心,艺术门类也十分有限),京剧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
京剧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僵化的、封闭的艺术门类,只依靠传统剧目过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媒体层出不穷,从未经历过如此冲击,所以说它衰落过、难以恢复旧日风采是有理由的。
特别是在教学中如果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凭我遗忘的教学经验,我感觉,现在的学生很难能真正对这种国粹喜爱,哪怕是感兴趣也无从谈起。
今天这堂课,我尝试了一改以往的模式,创设开放、自由、探究的课堂,把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创造表演,发掘潜能,效果着实不错。
主题关键词:开放式教学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描述:我在课前做了一些工作,精心准备了很多京剧的图片,音像资料,并且向人士的京剧界人士借了京剧的行头花旦与花脸的衣、冠各一套以及制作了一些实物脸谱(面具)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在课前5分钟播放《唱脸谱》MTV,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走进教室,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欣赏氛围,接下来展示科特《走近京剧舞台》,于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就开始了,这也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主要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用多媒体打出了很多关于京剧的词语,有:京剧产生、行当、京剧场面、京剧行头、京剧脸谱、京剧表演、其他(每一个都做了超级链接)。
我用语言提示他们:“这里每一个词语后面都有我们想了解的有关京剧的知识,有很多不同的问题,有选择、思考、判断、列举等,当然还有游戏、模仿和表演等”。
这时候,我的学生们都很兴奋,全部用惊异和喜悦的眼神看着我。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选择词语。
我问他们要打开哪一个我的这几个词语的出现没有先后的顺序。
《大舞台》教案设计

《大舞台》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大舞台》这一经典剧目,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戏剧文化,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大舞台》的剧情梗概、人物关系和戏剧特点;(2)分析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表演技巧;(3)欣赏并评价戏剧中的艺术表现手法;(4)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二章:剧情梗概与人物关系2.1 剧情梗概《大舞台》是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作品,讲述了上世纪我国某城市一个戏剧团体的故事。
剧情围绕着团长、演员们和剧本创作展开,展现了戏剧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坚守艺术信念的励志过程。
2.2 人物关系(1)团长:富有担当,坚守戏剧信念,为剧团的发展竭尽全力;(2)演员A:才华横溢,但性格矛盾,经历了一系列成长历程;(3)演员B:踏实敬业,为剧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4)编剧:富有创意,致力于创作优秀的剧本。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团长(1)性格特点:坚定、担当、敬业、有远见;(2)表演技巧:深情演绎,表现出团长的威严与温情。
3.2 演员A(1)性格特点:矛盾、叛逆、才华横溢;(2)表演技巧:细腻刻画,展现演员A的成长历程。
3.3 演员B(1)性格特点:踏实、敬业、忠诚;(2)表演技巧:真实感人,展现演员B的人格魅力。
3.4 编剧(1)性格特点:创意无限、执着、敬业;(2)表演技巧:生动展现编剧的才华与付出。
第四章:戏剧特点分析4.1 剧情结构本剧以戏剧团体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围绕剧团的发展展开,剧情紧凑,线索清晰。
4.2 戏剧冲突剧中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剧团内部的人际关系、戏剧创作与现实需求的矛盾,以及戏剧人面对困境时的信念坚守。
4.3 艺术表现手法(1)对话丰富,充满个性;(2)场景切换自然,营造出浓厚的戏剧氛围;(3)人物形象鲜明,具有代表性。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评价5.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观摩、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剧情,欣赏戏剧艺术。
以兴趣为引领,助力学生成为艺术传承者——《京剧大舞台》教案

《京剧大舞台》教案第一章:兴趣引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京剧的服饰、妆容、表演等特点。
1.3 教学活动:观看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京剧的喜好和看法。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反馈意见。
第二章:京剧的基本知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唱腔、舞台布局等。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2.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角色分类和特点。
讲解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介绍京剧的舞台布局和道具使用。
2.3 教学活动:观看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和唱腔。
教师示范京剧的基本动作和唱腔,学生跟随模仿。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模仿结果和反馈意见。
第三章:京剧的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如脸谱、服饰、化装等。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3.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脸谱分类和意义。
讲解京剧的服饰和化装特点。
分析京剧表演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3.3 教学活动:观看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脸谱、服饰、化装等艺术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京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反馈意见。
第四章:京剧的传承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传承意义和现状。
培养学生对京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分析当前京剧传承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探讨京剧传承和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4.3 教学活动:观看关于京剧传承和保护的纪录片或采访片段。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京剧传承和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反馈意见。
以兴趣为引领,助力学生成为艺术传承者——《京剧大舞台》教案

《京剧大舞台》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京剧的服饰、化妆和表演特点。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看京剧表演片段,感受京剧的魅力。
学生分享对京剧的印象和感受。
第二章:京剧的角色与表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角色分类和表演技巧。
培养学生对京剧表演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角色分类,如生、旦、净、末、丑。
讲解京剧的表演技巧,如唱、做、念、打。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研究不同角色的表演特点。
教师示范京剧表演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第三章:京剧的唱腔与音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特点和音乐结构。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唱腔特点,如西皮、二黄、南路、北路等。
讲解京剧的音乐结构,包括曲调、节奏和和声。
3.3 教学活动学生听唱腔录音,分析不同唱腔的特点。
学生观看京剧表演,注意音乐在表演中的作用。
第四章:京剧的服饰与化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服饰风格和化妆技巧。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服饰风格,如明代、清代等。
讲解京剧的化妆技巧,如脸谱、眼妆、胭脂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京剧服饰和化妆的图片,分析其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设计自己的京剧妆容和服饰。
第五章:京剧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承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艺术价值,如音乐、表演、舞蹈等。
讲解京剧的文化传承意义,如何传承和发展京剧。
5.3 教学活动学生讨论京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对京剧的喜爱和传承的意愿。
第六章:京剧经典剧目欣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京剧的经典剧目,感受其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京剧剧目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京剧的经典剧目,如《红楼梦》、《白蛇传》等。
京剧初中音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音乐——《京剧》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 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京剧的行当、表演动作的程式和伴奏乐器。
2. 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1. 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的理解和运用。
2. 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鉴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1. 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京剧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三、京剧常识:1.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2. 京剧的表演动作程式:亮相、台步、手势等。
3. 京剧的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锣鼓等。
四、欣赏京剧唱段:1. 《贵妃醉酒》(旦角唱段)2. 《沙家浜》(生角唱段)3. 《铡美案》(净角唱段)五、学唱京剧:1. 教师选择一段简单易懂的京剧唱段,如《唱脸谱》。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学。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深入学习京剧的艺术特征:1. 唱:京剧的唱腔特点,如西皮、二黄等。
2. 念:京剧的念白特点,如韵白、散白等。
3. 做:京剧的表演动作程式,如亮相、台步等。
4. 打:京剧的武打场面,如空手道、剑术等。
三、欣赏京剧表演:1. 教师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如《梨园春》。
2. 学生观察、分析京剧表演中的唱、念、做、打艺术特征。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自选一段京剧唱段进行学习。
2. 学生上台展示,互相评价、交流。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330.人音版音乐八上《京剧大舞台》word教案

课题:《京剧大舞台》(自编教材)课型:艺术课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参与体验法3、探究式学习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教学重点: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编教材、京剧脸谱等教材分析:(略)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情境教学法)课前预备时间让学生在《唱脸谱》MTV中走进教室,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件呈现:《京剧大舞台》(二)京剧相关知识学习(情景教学法、参与体验法、探究式学习)课件呈现六大与京剧相关的名词教师提示:在每个京剧名词的后面既有我们想了解的京剧知识,又藏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小问题,有让我们动脑筋的选择题、思考题、列举题,也有让我们调动全身的游戏题、模仿题、表演题。
京剧的形成选择:两个关于京剧产生地点和历史的题目(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京剧的行当思考:你知道京剧有几大行当吗?(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课件呈现各行当剧照,学生讨论各行细分门类,教师参与。
(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通过画面自己判断各行当)京剧的乐器判断:在教师简介京剧伴奏乐器的基础之上,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
(课件呈现各乐器图片)京剧的服装视听:观看音像资料。
(让学生对京剧服装有直观认识)京剧的脸谱游戏: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请六个同学戴着脸谱找朋友(虽然只是个小游戏,但它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在“玩”中长知识的效果。
初中一年级艺术课《京剧大舞台》教案(含教学意图)

初中一年级艺术《京剧大舞台》教案(含教学意图)湖北省武昌区王亚舒题:《京剧大舞台》(自编教材)型:艺术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参与体验法3、探究式学习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教学重点: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将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自编教材、京剧脸谱等教材分析:(略)教学过程:(一)题导入(情境教学法)前预备时间让学生在《唱脸谱》MTV中走进教室,激发学生对本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堂氛围。
呈现:《京剧大舞台》(二)京剧相关知识学习(情景教学法、参与体验法、探究式学习)呈现六大与京剧相关的名词教师提示:在每个京剧名词的后面既有我们想了解的京剧知识,又藏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小问题,有让我们动脑筋的选择题、思考题、列举题,也有让我们调动全身的游戏题、模仿题、表演题。
京剧的形成选择:两个关于京剧产生地点和历史的题目(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京剧的行当思考:你知道京剧有几大行当吗?(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呈现各行当剧照,学生讨论各行细分门类,教师参与。
(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通过画面自己判断各行当)京剧的乐器判断:在教师简介京剧伴奏乐器的基础之上,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
(呈现各乐器图片)京剧的服装视听:观看音像资料。
(让学生对京剧服装有直观认识)京剧的脸谱游戏: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请六个同学戴着脸谱找朋友(虽然只是个小游戏,但它起到了活跃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在“玩”中长知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一年级艺术课《京剧大舞台》教案
(含教学意图)
湖北省武昌区王亚舒
课
题:《京剧大舞台》(自编教材)
课
型:艺术课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参与体验法
3、探究式学习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初步了解,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教学重点:在艺术活动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自编教材、京剧脸谱等
教材分析:(略)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情境教学法)
课前预备时间让学生在《唱脸谱》MTV中走进教室,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关注并参与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呈现:《京剧大舞台》
(二)京剧相关知识学习(情景教学法、参与体验法、探究式学习)
呈现六大与京剧相关的名词
教师提示:在每个京剧名词的后面既有我们想了解的京剧知识,又藏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小问题,有让我们动脑筋的选择题、思考题、列举题,也有让我们调动全身的游戏题、模仿题、表演题。
京剧的形成
选
择:两个关于京剧产生地点和历史的题目(将这一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
京剧的行当
思
考:你知道京剧有几大行当吗?(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
储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呈现各行当剧照,学生讨论各行细分门类,教师参与。
(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产生浓厚兴趣,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通过画面自己判断各行当)
京剧的乐器
判
断:在教师简介京剧伴奏乐器的基础之上,用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乐器的三大件。
(呈现各乐器图片)京剧的服装
视
听:观看音像资料。
(让学生对京剧服装有直观认识)京剧的脸谱
游
戏: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请六个同学戴着脸谱找朋友(虽然只是个小游戏,但它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在“玩”中长知识的效果。
游戏中融入了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现出学科的综合。
两人合作摆造型,又在音乐实践中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
)
动
手: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中画脸谱,(联系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意愿涂抹脸谱。
不论美丑、不论粗糙与否,都是他亲身完成的作品,是对学生课外知识
进行检验和拓展,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列
举:请你举出五种以上能制作京剧脸谱的材料?(引导学生即兴自由发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放在课后供选用
京剧的表演
视
听:通过音像资料简介唱念做打四大功夫(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与体验)
表
演:1、学习京剧简单的亮相表演(教师只给学生提供表演的人物造型,由学生自己根据角色为其设计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2、让学生根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歌词进行小型的戏剧表演(这是上节课布置给学生的课外活动,提倡与他人合作表演,表演形式可是多姿多彩的)
3、、欣赏现代京剧片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熟悉唱段,在京剧音乐的伴奏下表演。
(供选用)
注:以上教学内容除第一环节京剧的形成由教师首先导入学习外,其它京剧相关名词均让学生自主挑选学习,不分先后(旨在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灵活,形式多样,学生在选择每个环节时既富有趣味
性,也存在着挑战。
)
(三)结束全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觉得这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是谁?布置同学们在课后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去了解更多地京剧及我国传统戏剧艺术。
简介:
封面
教材、制作单位
课前导入
《唱脸谱》
课题
《京剧大舞台》
京剧相关名词
京剧起源
选择题
京剧行当
思考(附剧照)
京剧行当1
呈示四大行当
生
行
剧照: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
剧照:老旦、花旦、青衣、武旦净
行
剧照:花脸三幅
丑
行
剧照:文丑、武丑
京剧服装
表演题:
京剧脸谱
游戏题,附脸谱图
京剧表演京剧四大功夫
唱段(供选用)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课外活动京剧乐器图片介绍判断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