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复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公共卫生考研环境卫生学典型试题全面解析

公共卫生考研环境卫生学典型试题全面解析

公共卫生考研环境卫生学典型试题全面解析在公共卫生考研环境卫生学的试题中,常常涉及到环境污染、卫生规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一道典型的环境卫生学试题进行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考生理解题目,并提供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讨论。

试题内容如下:问题:某饭店在正常的环境卫生检查中被发现大厨房废气排放超标,超标值为100mg/m3。

根据相关规定,该饭店应如何处理?解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厨房废气排放超标的原因以及相关法规要求。

大厨房废气主要来源于烹饪过程中的油烟和燃气燃烧产生的废气。

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根据相关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餐饮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政策》),对于大厨房废气排放超标的情况,饭店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 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油烟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员工的健康影响。

饭店可以选择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设备,安装在大厨房的通风系统中,对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2. 加强管理和监控:饭店应加强对大厨房废气排放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可以通过安装废气排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废气的排放浓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3. 提高员工意识:饭店应加强对员工的环境卫生和废气排放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饭店可以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制度,明确废气处理的要求和责任,确保员工遵守。

4. 定期维护和清洁:饭店应定期对油烟净化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同时,也要对大厨房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废气排放通风畅通。

综上所述,对于被发现大厨房废气排放超标的情况,饭店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措施,使废气排放达到相关标准,保障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

合理的废气处理不仅符合法规要求,也是饭店持续经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这道试题的解析,我们了解到了大厨房废气排放超标的处理方法和相关法规要求。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一)【试题·单选题】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除了A.早产、死胎B.单纯性聋哑C.视野缩小D.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E.亚克汀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视野缩小不属于碘缺乏病的危害。

【试题·单选题】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A.多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供给碘化食盐。

【试题】下列哪些病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乌脚病,痛痛病B.水俣病,地方性氟病C.乌脚病,碘缺乏病D.水俣病,乌脚病E.痛痛病,地方性氟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痛痛病和水俣病属于环境污染性疾病,所以本题答案为C。

【试题】地方性砷中毒常见的临床症状为A.全身皮肤瘙痒B.皮肤色素缺失或高度沉着C.恶心、呕吐、全身不适D.骨质疏松E.心脏肥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地方性砷中毒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皮肤色素缺失或高度沉着。

【试题】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一些偏远农村居民的躯干、四肢皮肤发生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伴有周围神经炎症状,患者的手掌和脚跖皮肤过度角化。

严重者可发展成皮肤癌。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饮用的井水中某种化学物质含量过高。

你认为可能是A.硒中毒B.氟中毒C.砷中毒D.铊中毒E.霉菌毒素中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患者是典型的砷中毒症状,故选C。

【试题】某山区于20世纪60年代,陆续出现不少骨骼变形以致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后经调查,发现这些病人除肢体骨骼变形外,还有明显的黑褐色斑牙。

当时初步诊断为氟骨症,但水及土壤氟含量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进一步检测的项目是A.进行卫生调查B.村民吸烟情况调查C.核查饮水中氟含量D.检测燃料中氟含量E.检测蔬菜中氟含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患者诊断为氟骨症,水及土壤中氟的含量不高,故下一步应检测的是煤中的氟含量,答案为D。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气;水;土壤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A.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B.人群健康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D.人类健康及其周围环境E.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10.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A.机体的新陈代谢上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D.人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E.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11.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C.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E.环境中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对机体的综合作用12.环境卫生监督的理论依据为()A.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B.造成人群危害的严重程度C.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D.执法人员的相关知识E.环境卫生学研究提供的卫生基准和技术规范13.清洁生产是指()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C.清洁的生产过程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E.生产过程中有严格卫生管理制度,工人始终保持清洁卫生14.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B.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C.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D.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E.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答案1.C2.E3.B4.D5.C6.B7. C8.B9.D 10.A 11.A 12.E 13.D14.D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不超过A.100个/mlB.100个/3mlC.3个/mlD.100个/100mlE.3个/1000ml正确答案:E2.急性吸入染毒的目的是A.观察有害物质的毒性大小B.确定阈浓度C.确定有无蓄积作用D.观察中毒症状,机能改变和病理变化E.找出阈下浓度正确答案:A3.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A.各工厂企业等污染源在排放口向环境中排放所容许的”三废”数量B.各工厂企业在其规定地点所排放出来的”三废”数量C.各工厂企业在其烟波着陆点所测出的”三废”数量D.各工厂企业所辖的范。

围内测出的”三废”数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垃圾在进一步处理前,先要进行压缩,粉碎和分选,何种分选方法可以回收金属A.筛选B.静电分选C.磁选D.浮选E.粉碎正确答案:C5.地面水自净作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净化是A.物理净化过程B.化学净化过程C.物理化学净化过程D.生物净化过程E.微生物净化过程正确答案:D6.设计城镇功能分区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的配置,最佳方案是A.工业区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侧B.工业区位于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C.工业区位于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D.居住区位于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E.工业区与居住区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同位侧正确答案:C7.用四氯汞钠吸收大气中的SO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以消除何种物质对实验的干扰A.氧气B.臭氧C.NOxD.二氧化碳E.一氧化碳正确答案:B8.油性皮肤的人经常用化妆品时,施用部位最容易发生A.刺激性接触性皮炎B.变态性接触性皮炎C.光变应性皮炎D.化妆品性痤疮E.酒渣鼻正确答案:D9.用数理统计法评价环境质量,其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时,应当用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百分位数E.相对数正确答案:B10.天然水的pH值一般为A.7.0B.6.5~7.0C.7.2~8.5D.8.0~9.0E.5.0~9.0正确答案:C11.土壤污染的来源有A.生活污染城市污水化肥污染B.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生活污染、农药污染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D.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农业污染E.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正确答案:C12.对大气中某一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时,在风向比较固定情况下,其布点可选用A.扇形布点B.方格布点C.棋盘布点D.梅花布点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范畴A.环境质量评价B.家用化学品卫生C.城乡规划卫生D.环境污染治理E.公共场所卫生正确答案:D14.评价氯化消毒的简便指标是A.加氯量B.有效氯C.余氯量D.细菌总数E.大肠菌数正确答案:C15.室内小气候包括A.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B.气温、气流、气湿、气压C.气温、气压、气湿、热辐射D.气温、气湿、热辐射、空气离子E.气温、气流、气湿、空气离子正确答案:A16.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A.痛痛病事件B.黑脚病事件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俣病事件E.煤烟型烟雾事件正确答案:D17.环境中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A.自然环境B.建筑材料C.装饰材料D.人类生产活动排出的放射性废弃物E.工厂排出的废弃物正确答案:D18.最易被各种建筑物表面材料(石灰、墙纸等)吸收的污染物是A.颗粒物B.CO2C.NO2D.COE.SO2正确答案:E19.SO2与烟尘共同存在时联合作用比SO2单独的危害大,其理由是A.烟尘的刺激性比SO2大B.SO2可以吸附在烟尘上进入上呼吸道C.烟尘中的氧化铁可催化SO2转变成硫酸雾D.SO2可以吸附在Ip上进入肺深部,同时IP上氧化剂能催化SO2氧化成硫酸雾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0.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A.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正确答案:D21.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A.加高烟囱高度B.提高抬升高度C.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D.加强绿化E.提高除尘措施效果正确答案:C22.原生环境是指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D.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E.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正确答案:A23.化妆品直接使用于皮肤,最常见的不良影响是引起A.神经性皮炎B.化妆品皮肤病C.眼部疾患D.全身中毒E.致癌正确答案:B24.大气中铅主要来自A.灯泡厂排放物B.汽车尾气C.铝厂排放物D.氯碱工厂E.煤气厂正确答案:B25.居室内空气中的CO2应保持在A.0.07‰以下B.0.1‰C.0.1%以下D.0.07%以下E.7%以下正确答案:D26.臭氧层受到破坏和下列哪些气体有关A.氯氟烃、NOxB.NOx、SO2C.氟化氢、氯氟烃D.SO2、氯氟烃E.甲醛、氯氟烃正确答案:A27.二氧化氯消毒A.消毒效果稳定,受pH影响,能除臭色,成本高B.消毒效果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成本高C.消毒效果不太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成本高D.消毒效果不太稳定,受pH影响,能与氨反应,并能除臭色E.消毒效果稳定;不受pH影响,但能与氨反应,成本较高正确答案:B28.水体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D.炼油废水E.炼焦废水正确答案:A29.近年来认为反映人体暴露水平较为准确的方法是A.大气监测、生物材料监测B.疾病资料调查、大气监测C.个体采样、疾病资料调查D.个体采样、生物材料监测E.疾病资料调查、生物材料监测正确答案:D30.化妆品对皮肤损害取决于A.皮肤接触程度、施用部位、产品酸碱度B.产品的成分、易蒸发和挥发的组分、水油的比例C.产品的配方、皮肤接触程度、水分含量D.水分的含量、施用部位、易蒸发和挥发的组分E.水油的比例、产品酸碱度、施用部位正确答案:A31.压缩双电层作用的含意是A.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挤入旷散层使之变薄,进而挤入吸附层,使胶核表面负电性降低B.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直接进入吸附层,使胶核表面负电性降低C.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分子本身成为带电的粒子使胶核表面电性降低D.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负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核表面的正电荷E.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核表面的负电荷正确答案:A32.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时,首先要考虑A.老年人B.年轻人C.健康人D.高危险人群E.低危险人群正确答案:D33.聚合氯化铝A.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pH值较宽,形成絮状体快B.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较宽,形成絮状体慢C.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窄,形成絮状体快D.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pH值窄,形成絮状体慢E.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pH值较宽,形成絮状体慢正确答案:A34.一般认为以大肠菌群为水污染的指示菌较为合适是因为A.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B.大肠菌群数量多,生存时间较粪链球菌短C.大肠菌群数量多,其抵抗力较病原菌弱D.与肠道病原菌的数量相一致E.其数量少于肠道病原菌正确答案:A35.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A.呼吸带高度B.0.5米的高度C.1.0米的高度D.3米的高度E.5米以上高度正确答案:A36.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是1.0ppm,经调查研究认为某一土壤环境的环境容量为0.6ppm,该环境单元的镉的自然本底值是A.0.1B.0.2C.0.3D.0.4E.0.6正确答案:D37.某患者初次接触某化妆品未出现反应,多次接触后,皮肤逐渐出现红斑,继而有丘疹和疱疹状湿疹,可能为A.刺激性接触性皮炎B.变态性接触性皮炎C.光变应性皮炎D.化妆品性痤疮E.荨麻疹正确答案:A38.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A.过氧乙酰硝酸酯B.醛类C.臭氧D.氧化烃E.过氧化氢正确答案:C39.进行最大一次浓度采样应在A.工厂排放量最大,气象条件好,烟波着陆点处B.工厂排放量最大,污染源的下风侧,气象条件好C.工厂排放量最大,气象条件恶劣,烟波着陆点D.工厂排放量最大,污染源的下风侧、气象条件恶劣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40.需氯量等于A.加氯量+余氯量B.加氯量-余氯量C.加氯量×余氯量D.加氯量/余氯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1.环境质量评价中,Brown抓指数是A.水质评分加权型水质指数B.比值算术均数型水质指数C.比值加权型水质指数D.比值简单叠加型水质指数E.综合性水质指数正确答案:A42.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A.毒理学指标B.细菌学指标C.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D.放射性指标E.流行病学指标正确答案:E43.使用冷烫液及其定型粉时,如不慎溅入眼内能损害角膜,引起混浊和白斑,严重时还可发生角膜穿孔,其原因是冷烫液中含有A.杂质较多B.易挥发的组分C.强刺激性物质D.强酸性化学物E.强碱性化学物正确答案:E44.在夏天人们经常使用花露水。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A.1公顷居住区用地面积上的居住人数B.1公顷居住建筑用地上的居住人数C.1公顷住宅居住面积上的居住人数D.1公顷住宅建筑面积上的居住人数E.1000m2居住建筑用地上的居住人数1.人口净密度是正确答案:B2.人口毛密度是正确答案:AA.物理净化作用B.化学净化作用C.生物净化作用D.高温无害化作用E.发酵作用3.水体自净中的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方式的作用形式属于正确答案:B4.沉淀、稀释、混合等方式的作用形式属于正确答案:A5.有机物在溶解氧的参与下,经需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成简单无机物,其作用形式是正确答案:CA.溶解氧B.化学耗氧量C.生化需氧量D.结合氧E.复氧量6.反应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含量越低,说明有机物污染越严重的指标是正确答案:A7.反应有机物在水中分解过程中消耗掉溶解氧的量,消耗氧的量越多,说明水质越污染的指标是正确答案:C8.反应人为地往水中加入强氧化剂,迅速氧化有机物,氧化剂消耗量越大,说明水质越污染的指标是正确答案:BA.腹痛、腹泻、呕吐B.头痛、头晕、失眠C.末梢神经炎D.血压和血糖升高E.”乌脚”病9.砷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正确答案:A10.砷慢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正确答案:C11.台湾省曾发生典型慢性砷中毒称为正确答案:EA.地面水用水点B.污水排放口的地面水C.来自采水厂的出厂水D.全国江、河、湖泊乙水库等水域E.医院污水排放口指出下列各种水质卫生标准的适用点12.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确答案:C1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正确答案:D14.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正确答案:E15.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和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正确答案:AA.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的检测B.生物体内残毒测定C.鱼类毒性试验D.水中大肠菌群和病原微生物监测E.水鸟的习性改变16.欲了解水体是否受到粪便和医院污水的污染,应测定正确答案:D17.欲了解污染是否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应监测正确答案:A18.欲了解水体污染物是否有富集作用,应监测正确答案:B19.欲了解水污染物对鱼类是否有毒性,应监测正确答案:CA.中枢神经系统疾患B.皮肤色素高度沉着C.异臭、异味D.水出现苦杏仁味E.高铁血红蛋白症20.砷污染水体可引起正确答案:B21.汞污染水体可引起正确答案:A22.酚污染水体可引起正确答案:C23.氰化物污染水体可引起正确答案:D24.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可引起正确答案:EA.污染物的迁移B.污染物的转化C.生物富集D.水体富营养化E.有机物腐殖质化25.污染物被生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蓄积,使体内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转归形式称为正确答案:C26.污染物在水中扩散,被水流冲走,此形式称为正确答案:A27.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作用,改变了毒性、存在状态和迁移能力,这种转归形式称为正确答案:B28.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进行转移的转归形式称为正确答案:A29.氮磷等污染物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氧气导致水体恶化,水生物死亡,这种转归形式称为正确答案:DA.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化妆品B.易引起变应性接触睦皮炎的化妆品C.易引起光变应性皮炎的化妆品D.易引起痤疮样皮炎的化妆品E.易引起重金属蓄积的化妆品30.香水为正确答案:C31.染发水为正确答案:B32.眼影粉为正确答案:A33.祛斑霜为正确答案:E34.浴油为正确答案:DA.在一定气温下,单位体积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重量B.在一定气温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最大水蒸气的重量C.空气绝对湿度与最大湿度之比D.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的温度E.在一定气温下,最大湿度与绝对湿度之差35.相对湿度是指正确答案:C36.绝对湿度是指正确答案:A37.露点是指正确答案:D38.最大湿度是指正确答案:B39.饱和差是指正确答案:E。

公卫医师考试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卫医师考试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

1,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b )。

A.6.6B.5.6C.4.6D.3.6E.2.62,一次污染物是指(a )。

A.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C.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D.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E.以上都不对3,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c )。

A.漂白粉B.硫酸钙C.硫酸铝D.臭氧E.硫代硫酸钠4,交通运输污染大气的特点是(b )。

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醛类、Pb等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Pb、SO2、醛类等E.流动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Pb等5,原生环境是指(a )。

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D.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E.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6,出厂水采样进行全分析每年至少(b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7,毒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产生超出其维持平衡状态能力的生物学变化的最小暴露水平或剂量称为(a )。

A.阈浓度B.阈上浓度C.阈下浓度D.急性阈浓度E.慢性阈浓度8,1986年4月25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反应堆发生的产物主要是(b )。

A.90Sr、60Co、137CsB.131I、103Ru、137CsC.32P、60Co、103RuD.90Sr、137Cs、14CE.14C、103Ru、60Co9,进行大气样品采集时,用多孔玻板吸收管主要适用于哪种物质(e )。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与问答题大全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与问答题大全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与问答题大全《环境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以及预防环境相关疾病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等。

接下来,我们将回答一些与《环境卫生学》相关的简答题和问答题。

【简答题】1. 什么是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预防环境相关疾病的学科。

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等。

3. 为什么饮用水卫生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饮用水卫生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几乎所有生物体都需要水来生存。

如果饮用水受到污染,人们可能会接触到有害物质,导致水传播的疾病发生,如霍乱、痢疾等。

4. 如何保护和改善饮用水卫生?保护和改善饮用水卫生的方法包括建设水处理厂,加强水源保护,定期监测水质,为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等。

5. 空气质量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空气质量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过敏和免疫系统问题等。

6. 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城市绿化等。

7. 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影响?噪音污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压力和焦虑等。

8. 如何减少噪音污染?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的隔音性能、室内装修降噪等。

9. 固体废物的管理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不正确的固体废物管理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0. 如何进行合理的固体废物管理?合理的固体废物管理包括分类回收、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和资源化利用等。

【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饮用水卫生的监测方法和标准。

饮用水卫生的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水样进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氨氮等。

标准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如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质量指南》。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A.SO2、NO2、醛类B.硫酸盐、O3、醛类C.O3、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D.过氧酰基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E.O3、H2O、硫酸盐正确答案:C2.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正确答案:C3.制订住宅小气候标准应以何季度为主A.冬春季B.春秋季C.秋冬季D.夏秋季E.冬夏季正确答案:D4.水源水往往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际准的要求,因而需要进行处理,地面水的常规处理为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B.过滤-澄清-清毒C.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消毒-过滤-再消毒E.消毒-混凝沉淀-再过滤正确答案:C5.多氯联苯进入人体后,可蓄积在名组织中,其中哪种组织中含量最高A.肝B.血液C.淋巴D.脂肪E.四肢正确答案:D6.辐射逆温往往发生在A.秋冬季傍晚或夜间,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小于散出量时B.秋冬季傍晚或夜间,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大于散出量时C.春夏季上午或下午,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小于散出量时D.春夏季上午或下午,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大于散出量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A.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B.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C.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D.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中间沉降颗粒直径E.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正确答案:B8.BOD表示A.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量B.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含量C.一切有机物含量D.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含量E.需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正确答案:E9.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A.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B.为环境污染治理重点对象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C.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D.分析污染物的排放量E.评价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正确答案:B10.大气中的氟化氢主要来自下列哪些工厂A.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冰晶石工厂、焦化厂B.焦化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铝厂、氮肥厂C.铝厂、磷肥厂、冰晶石工厂、玻璃厂D.氮肥厂、石油化工厂、磷肥厂、焦化厂E.灯泡厂、仪表厂、玻璃厂、水力发电厂正确答案:C11.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被称为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城乡生活居住环境D.次生环境E.生态环境正确答案:A12.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有A.污染源、污染程度和环境质量B.污染源、污染方式和环境效应C.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D.污染源、污染范围和环境质量E.污染源、环境效应和环境治理正确答案:C13.下列哪些病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黑脚病,痛痛病B.水俣病,地方性氟病C.黑脚病,碘缺乏病D.心血管病,黑脚病E.痛痛病,地方性氟病正确答案:C14.海陆风的风向是A.白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夜间由水面吹向陆地B.白天由水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水面C.冬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夏天由水面吹和陆地D.夏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冬天由水面吹向陆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5.氯化消毒剂灭菌主要作用是A.溶菌作用B.破坏细菌的生活环境C.抑制细菌对氧的利用D.干扰细菌的糖代谢E.吞噬作用正确答案:D16.测定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时,计算标准体积的公式是A.V o=Vt×273×Pt/(273+t)×760B.V o=Vt×(273+t)×760/273×PtC.V o=Vt×273×Pt/273×tD.V o=Vt×273×760/t×PtE.V o=Vt×273×t/Pt正确答案:A17.总大肠菌数作为水质污染指标的理由A.数目多、生存时间较致病菌稍短,抵抗力较芽胞弱B.数目多、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方法较容易C.数目多、生存时间比致病菌长,检测办法较容易D.数目一般、生存时间较致病菌较长,检测办法较难E.数目一般、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办法尚能掌握正确答案:B18.校正有效温度与有效温度所不同的是考虑到了A.气温的影响B.气湿的影响C.气流的影响D.辐射的影响E.气压的影响正确答案:D19.饮水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是A.O3B.KMnO3C.溴仿D.碘E.氯正确答案:E20.污染物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被吸收到体内的实际含量,能确切反映体内暴露水平,目前常采用的指标是A.血液中的COHb、尿Pb、血PbB.呼出气中的Cr、尿Pb、血HgC.乳汁中的有机氯化合物、血液Hg、尿CrD.尿F、血液中的有机氯化合物、发CdE.血Pb、呼出气中Pb、血液中COHb正确答案:A21.焚烧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工业废物A.含氰化合物B.工业矿渣C.含汞化合物D.含镉化合物E.含铝化合物正确答案:A22.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可反映居室中A.空气重离子污染的状况B.空气轻离子污染的状况C.主要污染物对居室空气污染的综合状况D.空气分子的污染状况E.空气中阴、阳离子的污染状况正确答案:C23.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氯化消毒时所消耗的氯量为A.加氯量B.有效氯C.需氯量D.余氯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4.下列哪种疾病属公害病A.痛痛病B.克山病C.大骨关节病D.地甲病E.黑脚病正确答案:A25.制订室内小气候标准时,应主要、考虑A.气流B.气湿C.气温D.热辐射E.室内气压正确答案:C26.腐殖质是A.有机含氮化合物分解形成的最简单的无机成分B.腐殖质化学性质很不稳定C.土壤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腐败产物D.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E.腐殖质成分较单一正确答案:D27.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A.9.0吨B.4.5吨C.18吨D.90吨E.45吨正确答案:C28.土壤处于什么状态有利于农作物吸收重金属A.土壤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B.土壤的pH值较高,呈碱性C.土壤处于还原状态D.土壤呈酸性状态,pH较低E.土壤富含无机矿物质胶体正确答案:D29.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A.漂白粉B.硫酸钙C.硫酸铝D.臭氧E.硫代硫酸钠正确答案:C30.当人体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量大于人体接受周围物体的辐射热量时称为A.正辐射B.负辐射C.热辐射D.强辐射E.弱辐射正确答案:B31.发生光化学烟雾时受害者主要症状为A.咳嗽、胸痛、呼吸困难B.眼睛红肿、咽喉痛、流泪C.头痛、皮肤潮红、恶心D.呼吸急促、咳嗽、呕吐E.恶心、呕吐、眼睛红肿正确答案:B32.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常用指标是A.体温B.脉搏C.皮肤温度D.温热感觉E.热平衡测定正确答案:A33.脱毛剂和直发剂是一类高危险性化妆品,其原因是A.含有易蒸发的水分B.含有易挥发的水分C.含有较多有毒元素D.高酸性E.高碱性正确答案:E34.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增加三氯甲烷与四氯化碳指标,其理由是A.这两种物质可使水的感官性状变化B.这两种物质可损害,肾脏,引起人群中毒C.这两种物质在加氯消毒时,可与原水中存在的有机前体物形成氯化副产物D.这两种物质可以影响混凝沉淀和消毒效果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5.臭氧消毒A.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B.效果差、消毒费用高,pH值宽C.效果好、接触时间长、不产生三卤甲烷D.效果一般、费用高、pH值窄E.效果好,不产生三卤甲烷、接触时间要求长正确答案:A36.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是A.急慢性中毒、三致作用B.慢性中毒、致癌作用C.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D.致癌、致畸、致突变E.慢性中毒、致癌作用正确答案:A3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是在A.化妆品生产以前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B.化妆品生产之后,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C.化妆品生产之前或销售之后,对其原料或成品进行D.化妆品生产之前或销售之前对其原原料或成品进行E.化妆品生产中间对其原料或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正确答案:D38.城市热岛风通常是指A.城市热空气上升,四郊冷空气流向城市B.四郊热空气上升,城市冷空气流向郊区C.冬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夏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D.夏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冬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9.旅店、理发店、美容店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多长时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A.半年B.1年C.1.5年D.2年E.3年正确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荒漠化)3.在我国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把环境分为______和______。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生态系统的生物,可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5.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主要阶段。

(引发;促长;进展)6.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______、______和______。

(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7.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营养条件;生活习惯;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8. 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

(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9.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方式有______与______两类。

(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二、单选题1.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2.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C.环境污染治理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B.铅、镉、汞、酚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原生环境是指()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B.臭氧层破坏C.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D.生物多样性锐减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9.生态系统健康是()A.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B.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C.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D.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E.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10.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A.12.0%左右B.0.2%左右C.0.01%左右D.1.0%左右E.5.0%左右11.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环境决定人类B.人类改造环境C.互为因果D.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E.无特殊关系12.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5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A.两头大,中间小B.两头小大,中间大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E.都一样大13.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E.生理异常的变化14.人群易感性是()A.遗传决定的B.后天获得的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D.是不会改变的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15.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A.历来存在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C.依然存在D.将继续长期存在E.将逐渐消失16.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B.主要产生神经毒性C.主要引起过敏反应D.主要是致癌性E.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17.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A.透明质酸酶B.糖苷C.霉菌毒素D.生物碱E.毒蛋白18.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E.以上都不是19.环境污染的概念是()A.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B.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造成了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C.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影响了人体健康D.A+BE.A+B+C20.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表现为()A.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形成和途径进入人体B.往往是多因素的联合作用C.人群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D.受污染影响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E.以上都是21.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A.地方性氟中毒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D.伦敦烟雾事件E.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22.影响环境化学污染物产生慢性危害的因素是()A.污染物的暴露剂量B.污染物的暴露时间(暴露期和频度)C.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D.机体的反应特性E.以上全是23.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A.DDT、PCBs等B.氰化物C.汞D.镉E.铅24.IARC根据对人的致癌危险将致癌物分类,正确的描述是()A.1类:对人致癌B.1类:对人很可能致癌C.2A类:对人可能致癌D.2B类:对人很可能致癌E.3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25.肺癌发生率一般较高,在()A.城市居民中B.乡村居民中C.燃柴农户的居民中D.燃煤农户的居民中E.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较高地区的居民中26.下列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A.三卤甲烷B.次氯酸C.氯乙酸D.溴乙酸E.卤化酮27.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前期B.着床期C.器官形成期D.器官形成后期E.胎儿期28.影响致畸物经胎盘转运作用的因素是()A.化学物的分子大小B.化学物的脂溶性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C.胎盘的结构D.胎盘中生物转化酶E.以上都是29.高危人群即()A.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B.易感人群C.抵抗力低的人群D.多病的人群E.年龄幼小的人群30 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暴露测量的好指标()A.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B.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含量C.血液、尿液等生物材料中污染物的代谢产物的含量D.骨骼中重金属的含量E.血红蛋白加合物的含量31.下列哪项不是紫外线的作用()A.色素沉着作用B.杀菌作用C.红斑作用D.抗佝偻病作用E.镇静作用32.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B.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C.空气阳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D.空气阴离子可引起失眠、烦躁和血压升高E.空气阳离子与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相同33.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34.下列哪个是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A.SO2B.H2S C.CO2D.O3E.DO35.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A.气流、气压、光照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E.气温、气流、光照、空气离子36.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A.排除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除高度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除高度的平方成反比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E.近地面的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以烟波着陆点处最大37.大气发生逆温时()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又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γ<0D.γ>0E.γ=038.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A.扩散B.微生物分解C.氧化D.植物吸收E.沉降39.下列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B.一次污染物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的毒性往往更大E.刮风时再次进入大气的铅尘是二次污染物40.下列中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的是()A.慢性中毒B.变态反应C急性中毒D.肺癌E.佝偻病4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不包括()A.臭氧层破坏B.酸雨C.温室效应D.大气能见度降低E.机体免疫力降低42.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E.受害者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43.关于“光化学烟雾事件”,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B.多发生在早晨C.主要污染物是S02D.多发于寒冷季节E.多发生在南北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44.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A.6.5B.5.6C.4.5D.3.0E.以上都不对45.下列哪项不是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产物?()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多环芳烃D.二氧化氮E.灰分46.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B.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C.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D.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E.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47.可吸入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粒径()的颗粒物A.≤100µmB.≤10µmC.≤2.5µmD.≤0.1µmE.≥1µm48.水永久硬度指:()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B.钙、镁的重碳酸盐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49.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50.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51.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A.水B.悬浮物C.颗粒物D.生物体E.胶体52.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D.黑色E.蓝色53.水中氯化物过多时呈:()A.苦味B.收敛味C.涩味D.沼泽味E.咸味54.下列哪种疾病属介水传染病()A.克汀病B.水俣病C.甲型肝炎D.氟斑牙E.地方性甲状腺肿55.介水传染病一般多见于()A.中毒性疾病B.肠道传染病C.呼吸道传染病D.皮肤病E.免疫性疾病56.关于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B.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D.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发病者可终年不断E.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难以得到控制57.饮水中硝酸盐增高易引起婴幼儿患的疾病()A.营养不良B.克汀病C.皮肤色素沉着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骨软化症58.在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A.有机前体物B.三卤甲烷C.卤代乙酸D.藻毒素E.氯化羟基呋喃酮59.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A.>+1价B.<一1价C.>一l价D.>一2价E.>一3价60.氯化消毒剂灭菌的主要作用是()A.吞噬作用B.溶菌作用C.破坏细菌的生活环境D.干扰细菌的糖代谢E.抑制细菌对氧的利用61.需氯量等于()A.加氯量+余氯量B.加氯量一余氯量C 加氯量×余氯量D.加氯量÷余氯量E.加氯量一需氯量6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A.克山病B.氟斑牙C.黑脚病D.水俣病E.克汀病63.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A.PB.IC.SeD.AsE.F6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A.区域内的传染病B.自然疫源性疾病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D.环境公害病E.种族遗传性疾病65.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C.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D.青春期发病率高E.男性多于女性66.冬季建筑施工加入的防冻剂,会造成建筑物渗出()A.HCHOB.NH3C.NO2D.SO2E.222Rn67.尘螨是家庭室内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常隐藏在()A.空调机冷却塔的冷却水B.淋浴器、洗衣机C.加湿器、水龙头D.微波炉、计算机E.床铺、家具和地毯68.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中含有大量()等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