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 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  ppt课件
5.1 质量守恒定律
温故而知新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在氧气中燃烧白磷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点燃 点燃
我来动手做:
1、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的测定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称量 2、用玻璃棒 引燃白磷 3、冷却后再 次称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 律
继续探究:
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一只蜡烛, 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然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观察 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所称质量 M1= g
观察到大量白烟
.
所称质量 M2 = g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问题:
2、为什么不能打开橡皮塞后再称量?
1、白磷燃烧前,锥形瓶中除沙子外有哪些物质?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正确的说法是( C )
A、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等于生 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白磷的质量大, 与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 D、参加反应白磷与空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 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继续探究:
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干净的镁条和一 个石棉网,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点燃镁条。 (3)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 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学课件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1.“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 算在内。
2.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探究新知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导入新课
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_____。(长或短) 金属铁生锈后,质量会变_____。(大或小)
探究新知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探究新知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 质量究竟是否相等?
两位化学家的“争论”
★ 1673年,在密 闭容器中 燃 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 立即打开容器称量其质量,发 现质量增加了。因此他认为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的
3.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 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呢?
H
O
H
H
H
O
HH
O
H
O
H
水分子
H
H
HH
O
氢分子
H2O 通电 H2 + O2
O
氧分子
探究新知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
二、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总质量
不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01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D)
A.10g盐水蒸发后得到9g水和1g氯化钠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mL C.44g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后变成44g二氧化碳气体 D.1g硫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
01 巩固练习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m1

m2
m1 +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m2
01 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两点: (1)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2)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 行实验。
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 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一定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02 巩固练习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 .①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①质量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关 键
②化学反应
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定律,只适 用于化学变化
词 ③参加
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物质,反应 物如果有剩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④总和
不能漏掉气体物质
01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共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共26张PPT)
复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
铁钉+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
质量守恒定律
星火一中 姜先吉
演示实验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为: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15.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
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 水,则该化
合物中
(C )
A.只含碳、氢元素 B.只含碳、氧元素
C.含碳、氢、氧元素 D.无法确定
谢谢 再见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想 呢?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 的总 质量 呢?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六 元素质量 不 物质的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什 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 么用?
2.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
> 成的固体的质量
镁条的质量(填
“<” “>” “=”),这与质量守恒定律 不矛盾
(填矛盾或不矛盾)。
3.现有化学反应A+B==C+D,已知A为a g,
B为b g,完全反应后生成D为d g,则生A + B == C + D的反应中,5 gA物质跟 4 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 g C物质和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01
02
03
生物学
在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 程中物质的质量和能量都 保持守恒。
物理学
在力学、电磁学等领域中 ,质量和能量都遵循守恒 定律。
工程学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 要遵循质量和能量的守恒 定律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步骤与操作
实验操作
1. 使用天平时要保证台面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2. 称量时要保证药品不接触天平的托盘和砝码,以免药品污染或对测量 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步骤与操作
01
3. 在进行化学反应时,要保证在 密封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气体 逸出或外界物质进入。
02
4. 在称量生成物时,要保证所有 生成物都收集到一起,不要遗漏 。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之一,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 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 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等。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 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 的重要体现,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 的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的所 有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质量与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
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在于化学键的断 裂和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
会发生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物质 守恒的重要规律,是化学反应中
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一般情况下,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 量应该是相等的,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误差、称量误差、反应不完全等因素 导致结果略有偏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PPT课件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最终砝码

一端下降

图 片
结论: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

质量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 4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击 图
结论: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


的质量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1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例(2018·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 这一结果的是( B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碳酸钠溶液加1克稀盐酸得到2克水溶液 D.1克过氧化氢溶液加1克二氧化锰得到2克混合物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活动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内容] 实验 1:把红磷放在一个密闭的锥形瓶中,用天平称量红 磷燃烧前后锥形瓶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2:把一定质量的铁钉放在装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 液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前后烧杯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实验1:待锥形瓶冷却后,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 然平衡,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2: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反 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典例]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 烛的质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 了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 相等 D.100 g 水与 100 g 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 200 g
【知识精讲】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参__加__化__学__反__应___的各物质的_____质__量__总__和_____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只能解释_____化__学__变__化_____,不能解释物理 变化。如 100 g 水降温后变成 100 g 冰,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 但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 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一定含有__C__(或__碳__)__元素。
4.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 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 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 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一:解释与结论
球先膨胀后收缩,天平保 持平衡 得出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产生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M1 = M2
点燃
方案二:解释与结论 方案二:解释与结论
产生的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和相等
反应前后天 平是否平衡
反应现象
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白磷
注意1.白磷燃烧要消耗 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 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2.白磷的着火点低,易 自燃,应保存在水中。 3.白磷有毒性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 量的测定
资料:1、铁钉表面有一层氧化薄膜 2、硫酸铜溶液在空气一般不 会变质;但是它有毒性,使用的时候 不要用手接触到该溶液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之和。
( 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之和。
3.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实验5-1稀盐酸和碳酸钠
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 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放在天平 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
实验5-2镁带燃烧前 后的质量测定
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 条和一个石棉网,将 它们一起 放在天平上称量
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
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 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质量守恒的原因(四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 可能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 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2C 的反应中,足量B与W克A完全
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12-W) 克 ____________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
实验5-1小结: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点燃
M2
实验5-2小结:
在密闭容器中
M1
镁 + 氧气 → 氧化镁
=
M2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
质量比 粒子个数比
S + O2 == SO2 32 :16×2 :32+16×2 32 : 32 : 64 S + O2 == SO2 1 : 1 : 1
点燃
点燃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S + O2
和 点燃 ==
条件
SO2
生成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
SO2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M2
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守恒的原因
磷分子、氧分子 模型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分子的破裂、原 子的重新组合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P4O10分子(2P2O5)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 和
32 : 32

64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 的二氧化硫。
S + 1 :
点燃 O2 == 1 :
SO2 1
3)粒子个数方面:1个硫原子和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 子。
MnO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O2
填写下表:
反应条件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 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 量还要轻?
点燃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镁+氧气
氧化镁
在开放容器中:
实验5-1: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氧化镁
M2
实验5-2: 点燃
镁+氧气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实 验 步 骤
点燃
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 试管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 平上,观察时天平指针的变化。
②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
③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 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 会发生什么变化?
反应前后天 平是否平衡
反应现象
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 么不相等呢?
小结 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义
点燃 S+O2==S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 反应物:S、O2。生成物: SO2。条件:点燃 应条件
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取一小烧杯放在天平左盘, 用小试管取约1/3试管硫酸铜溶液; 3、反应前称量: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和铁 钉一同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称得总 质量m1; 4、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 小试管中。(砝码不动) 5、反应后的称量: 把小试管再放入小烧杯中,称得总 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_____ 8 克。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 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 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C,H
可能有的元素: O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 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 质量测定
实 验 步 骤
①用镊子取出一粒白磷放入 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央,塞紧 瓶塞并使玻璃管下端正好与白 磷接触,然后称量,使天平平 衡。 点燃 ②取下锥形瓶(注:砝码不 用取下),将橡皮塞上的玻璃 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 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 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③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 到托盘天平上,观察托盘天平 是否平衡。
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 粒子数之比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 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微观
宏观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④元素的种类 ⑤元素的质量 ⑥物质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