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配套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一、课文理解1. 课文回顾请根据所学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述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经历及其对鲁迅成长的影响。

2. 主题探讨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讨论鲁迅先生如何通过阿长这一形象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3. 文学鉴赏对于《社戏》一文,鲁迅先生运用了哪些文学手法来描绘乡村生活?请列举并分析这些手法对文章主题的表达作用。

#### 二、词语运用1. 词语辨析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踌躇满志- 心旷神怡- 心不在焉- 踌躇不前(1)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显得非常____。

(2)站在山顶上,看着美丽的风景,我感到____。

2. 成语接龙以“海阔天空”为首,进行成语接龙,至少接五个成语。

3. 词语搭配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填空:- 探索- 探险- 探求(1)科学家们对未知领域充满了____。

#### 三、阅读理解1. 短文理解阅读短文《童年》,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的童年生活有哪些特点?- 童年对作者成长的影响是什么?2. 信息提取阅读短文《春》,从文中找出描述春天的词语,并总结春天的特点。

3. 推理判断阅读短文《夜》,根据文中的描述,判断作者对夜晚的感受,并给出理由。

#### 四、写作训练1. 记叙文写作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描述你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2. 议论文写作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 说明文写作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自然现象,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这个现象的特点和成因。

#### 五、答案解析1. 课文理解- 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体验了童年的自由与快乐,在三味书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与乐趣,这些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词语运用- (1)踌躇满志- (2)心旷神怡3. 阅读理解- 《童年》的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展现了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同时反映了童年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1我们去植树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

骆驼是沙漠之舟。

爱心是冬日的阳光。

星星是黑夜的眼睛。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每当快要下雨时,天上的云就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变成了黑色。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树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像一座加工厂。

森林。

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种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以后要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读了这些文字,我真的感受到了森林的重要,它可以调节气温,清新空气,制造氧气。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它!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 2第一朵杏花一、 1欢迎仰望瞻仰 2广泛泛滥眨眼 3曾经赠送馈赠 4皱纹皱眉披挂二、 1、绿靑皱鼓 2、慎重严重郑重三、选3四、1、转眼间须臾瞬间霎时片刻眨眼间一刹那2、兴奋激动3、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四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答案 3燕子一、聚拢(聚集分散)俊俏(英俊丑陋)偶尔(偶然经常)二、 1、粉红的桃花散发出阵阵淡淡的香味 2、暖暖的阳光下,小猫侧身躺在墙角,用爪子扒扒地上的土,然后在脸上抹了几下。

上课了,老师抱着一摞书,推开门,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这节课发新书。

” 女儿看见妈妈,立刻叫着跑了过去,抱住她的脖子,亲了一口,然后甜甜的笑起来。

他拉开椅子,坐了下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开始看书。

他拿起筷子,用左手捧着碗,细细地咂了咂嘴,眼睛紧紧盯住前方的饺子。

突然,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筷子,想准确地夹到饺子,可惜由于心太急,饺子一连滑下去好几次。

她拿着笔托着腮,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课本上的数学题发呆。

三、1(1)略(2)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小燕子(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1)电线小燕子欢快动听(2)几痕表现朦朦胧胧,像有又像无,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根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最新最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最新最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最新最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1、草原我会读:xuàn shuāi měng shù bō yū我会写:羞涩、勾勒、翠色欲流、礼貌、天涯、襟飘、带舞我理解:1、(1)一望无际的青草地;(2)用色彩描绘;(3)勾勒轮廓;(4)翠绿色像水流动2、(1)③;(2)①我会找:1、草原上的羊群;2、河水清澈明亮我判断:1、√;2、√我诊断:1、去掉“送进了”;2、把“柔软”改成“柔美”;3、把“尽管”改成“只要”;4、把“不但”改成“既”2、丝绸之路我会读:xián íng rìng bì mǐ qiān yù chù bǐ我会补:栩栩如生、计数、富彩、崇峻、彩纷轮奂、丝绸饱满我会填:1、矗立;2、屹立;3、挺立我会改:1、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线。

2、XXX向XXX介绍了情况。

我判断:1、×;2、√;3、√;4、√我概括:1、形象逼真;2、数量众多;3、险峻山岭我理解:1.(1) 画面生动,仿佛听到了铃声;(2) 看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仿佛听到了国歌的雄壮,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

2、B3、白杨我会写:边疆、抚摸、清晰、介绍我会填:介意、中介、简介、介词、新疆、边疆、疆界我会做:1、深思清楚、挺拔;2、出现、脆弱、坚定我会换:1、浑黄一体;2、分辨;3、抚摸;4、挺拔秀丽我会选:1、挺立;2、挺拔;3、分辨;4、分辩;5、坚强;6、顽强我会改:1、旅客望着卫士出神;2、把“鸡、鹅的”去掉;3、没有这么大的伞;4、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心愿。

我阅读:1、(1)不管会遇到多少困难,不管会受到多少阻碍,我都会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地研究。

B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不管你多大年龄,我们都要研究,因为学无止境。

(2)3直生命力强坚强。

(3)表达自己要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的愿望。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我会填:分外、继狂、及昂、废食、装裹、翼杯、以我会读:ráo jǐníng xiá chěng záo我会选:1、不是……而是;2、尽管……还是;3、观测;4、观察我会改:1、隧道已经贯通了;2、一夜之间大风把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撕扯得七零八落;3、突击队员克服了XXX这只巨大的拦路虎。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一)信客一、àn yàn è zhuó zhōu pèi cùjué jīdū xí xū dù máo jì liǎng2.济jǐ济南jì接济作zuò作业zuō作坊3.跋/拔潦/嘹晦/侮4.(1)颓丧,失意。

(2)追问,责问。

(3)背地里进行安排:暗中作弊。

(4)潦倒失意。

(5)穷困:受挫折。

(6)突然,出乎意料。

5、(1)设问反问(2)排比(3)比喻6、(1)√(2)×(3)×(4)√(5)×二、(一)1.信客为客死他乡的谋生者充当代理人。

2.一方面强调信客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第二代信客正是恪守着这一信念挑着生死福祸的重担,来回奔忙于城市和乡村的。

3.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4.在当时,善良的信客不论是对于外出离乡者,还是在山村里热切盼望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信客是乡村与城市接通的媒介,也是亲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

(二)阅读散文诗《乞丐》回答问题乞丐屠格涅夫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

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

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

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

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兄弟的施舍。

1.本文对乞丐的描写,主要采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哪些方法?试各举一例。

肖像描写:?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动作描写:?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风筝(fēng zhēng)B. 蜷缩(quán suō)C. 踌躇(chóu chú)D. 蹒跚(pán shān)答案:C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D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交通事故。

B.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学校。

答案:C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中的诗句。

答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小河里的水也开始欢快地流淌,发出叮咚的响声,好像在唱着春天的赞歌。

1. 短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答案:短文中描述了春天小草的生长、花儿的开放以及小河里水的流淌。

2. 短文中用“绿色的地毯”比喻了什么?答案:短文中用“绿色的地毯”比喻了春天里嫩绿的小草。

3. 短文中“叮咚的响声”指的是什么?答案:短文中“叮咚的响声”指的是小河里水流淌时发出的声音。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题需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想象力来完成,此处不提供具体答案。

)结束语:希望这份答案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八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全套答案的世界。

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准确的答案,帮助你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词语辨析(1)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2)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答案:①近义词:a ②反义词:b2. 词语搭配(1)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2)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搭配。

答案:①a ②b ③a ④b3. 句子仿写(1)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秋天来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根据要求,仿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4. 修辞手法(1)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夸张(2)仿照例句,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答案:例如: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世界。

5. 古诗文默写(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

答案: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根据要求,默写一首完整的古诗文。

答案: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 现代文阅读(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答案:例如: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主旨。

答案:例如:文章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2. 古诗文阅读(1)根据古诗文的字词解释,回答问题。

答案:例如: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升上了天空,照耀着整个大地。

(2)根据古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分析古诗文的主题。

答案:例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作文1. 作文指导(1)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

答案:例如: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可以选择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作为素材。

人教版语文八上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配套练习册答案

1新闻两则一 1.dāng díjiān xiùèsuíjìng wén huáng yù2. (1). A B A A (2) .A B A B (3).A B B A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阻遏——阻止企图——图谋、打算4. C5. C6.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毛泽东新闻稿7.略二.阅读鉴赏(一)1.电头。

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

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

”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

”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

”大意: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4.记叙和议论。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对的,但是也并不排斥议论,适当的议论可以对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2《芦花荡》一. 积累运用1. A2.(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3)末——抹(4)错——措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5. C6. B7.撑奔着飘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九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皇失措
B. 张慌失措
C. 张惶失措
D. 张惶失措
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教育。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答案:李白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
三、阅读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这段文言文选自哪篇文章?
答案:《岳阳楼记》
2. 这段文言文中,“政通人和”指的是什么?
答案:指的是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四、作文题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参考答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温暖的礼物。

在我眼中,春天是五彩斑斓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此处省略作文正文)
结束语:
通过本次练习,同学们不仅能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还能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不断进步,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课藤野先生一1、fýi jì pá jiã sù dìng pōu qÿ piý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

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

1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了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油茶以及坐错车。

好处是:突出老师对“我”的教育,同时也表现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13(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

(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避惩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14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含深情。

2课我的母亲一1shù shù bï shi zhōu zhì shù mï2栗馈嶂漠3(1)这里是相对文静而言,无贬义。

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2)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指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

(4)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4(1)指桑骂槐(2)心照不宣5《胡适自传》胡适胡洪骍(xÿng)适之宽容、善良、温和、刚强怀念和感激之情6(1)《三国演义》如: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刘备三顾茅庐等。

司马徽、庞统、徐庶。

(2)《水浒传》卢俊义活捉史文恭花荣大闹清风寨等。

二、(一)7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

因此,前三个自然段非但不是闲笔,反而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与文末相呼应。

8三个“如果”,都是用假设的语气表现作者对母亲教育自己的感激之情。

作者当时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然而他仍然这样谦虚地说自己在做人方面的态度,这足以表明母亲对作者做人方面的教育的重要作用。

9本文多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在真切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

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字里行间饱含感情,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二)10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在学习上的督促和在做人方面的训导。

11在做人方面,母亲对“我”的管教近乎严厉,每天天刚亮,把“我”叫醒,反思前一天的错误并认错。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在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我”因为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重重的责罚。

12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些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13(1)作者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14略(三)15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因我的不耐烦而停止,只是做得更隐蔽。

16(1)天空礁石河床执着和深情(2)略17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18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了思考方向:(1)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

(2)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时,才倍感它的珍贵。

(3)理解并珍惜亲情等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

3课我的第一本书一1shài cǎn lài shú zhîu ju hōng tiáo wǎng fù yǎ tiáo2(1)温和宽厚。

(2)喜欢而心安。

(3)痛苦(多指生活上的折磨)。

(4)白白地。

3(1)叙述(2)描写(3)抒情4(1)、、,《》《》《》《》。

(2):“ 。

,,‘ ’ ‘ ’ 。

”5略6.鲁迅:《故乡》《孔乙己》《社戏》等;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喝茶》等;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等。

二(一)7自然地引出下文。

8因为他不想让元贞由于没有课本而失学。

9因为这第一本书蕴含着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乃至那困难时期的可贵的生活情趣。

这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10作者对童年的感受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仅自己家,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线上,但是无论童年怎样艰难,也抹不去童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

11略12打动我们的还有:①父子之情;②淳朴、无私、善良的同学、朋友之情;③父亲的温和、善良,理解并尊重孩子,对孩子负责,乐于助人;④乔元贞的不幸命运等。

(二)1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

他善良、正直、有点固执,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14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雨夜,白发的父亲为我挑书的感人故事,赞颂了父亲深沉无私的爱以及对“我”的希望和鼓励,表达了“我”要继续努力、积极进取的决心。

15(1)做人不能虚浮,要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2)“我”感受到了父亲给予“我”的激励,努力向前。

16“白发苍苍”“修长的身子”、背“压成弓形”等,这些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苍老、艰难,表现出父亲无私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内心的感动。

4课列夫·托尔斯泰一1郁凹崎鄙碍慈陋魂2略3《三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4(1)比喻(2)比喻、夸张5(1)意识(2)躺避(3)柔和和蔼(4)扯掉撕烂二(一)6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7第6段是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特点去写。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的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8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

”“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用高尔基的话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9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

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10二者并不矛盾。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问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二)11有一晚用手抚着我的肩头(或“假如那是好而值得的”) 记叙作者拜访罗丹、目睹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

12 (1)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2)传神地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备加爱护。

13点拨:答案不统一,要结合当时罗丹专心致志的心态加以想象。

14因为我从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对罗丹充满了崇敬之情。

15略5课再塑生命一、1 niǎn cán jì guǎi suō cù yǎn xǐ2截然感慨杈筑翼翼悔遨觅遐3(1)原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一字一句上下工夫。

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像花朵、锦绣汇集在一起。

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

4一份牵挂一种付出一生的奉献 5A二(一)6(1)莎莉文教育海伦认识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2)莎莉文教育海伦认识大自然。

(3)莎莉文教育海伦认识“爱”这个抽象名词。

7表达了作者焦虑、不安、绝望、迷惘的心情。

8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海伦,使她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

9爱海伦,对事业执著,对海伦循循善诱,善于因势利导,教育方法多种多样。

10略(二)11①“我”代数不及格时,老师给“我”关爱。

②老师每天于百忙之中抽时间给“我”补课。

③老师激发了“我”解答难题的勇气和灵感。

④老师没有接受母亲给买的贵重衣料,而接受了我给买的一只红萝卜。

⑤“我”坐在老师对面时的那种敬慕和爱恋之情。

⑥老师对“我”的勉慰和“我”为老师翻译些短篇文字。

12“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

……牢记了原理。

”13T女士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却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14我对老师的敬爱、敬慕和爱恋、沉痛而深切的思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