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后版
南充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则 (555)1.1编制依据 (555)1.2编制原则 (666)1.2.1 确保达到建设投资管理目标的原则 (666)1.2.2 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666)1.2.3 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777)1.2.4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777)1.2.5 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777)1.2.6 实现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的原则 (777)1.2.7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777)1.2.8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777)1.3编制范围 (777)第二章工程概况 (777)2.1线路概况 (777)2.2主要技术标准 (888)2.3主要工程量 (888)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 (999)2.5工程特点 (999)2.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999)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999)3.1水文 (999)3.1.1 水文条件 (999)3.1.2 建设规模、特性及防洪标准 (101010)3.2地质 (111111)3.2.1 地形地貌 (111111)3.2.2 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121212)3.2.3 工程地质特征 (121212)3.3交通运输条件 (141414)3.4施工准备情况 (141414)3.5当地建筑材料资源情况 (151515)3.5.1 钢筋 (151515)3.5.2 砂石料 (151515)3.6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151515)3.6.1 沿线通讯条件 (151515)3.6.2 现场施工场地条件 (151515)第四章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51515)4.1工程总体目标 (151515)4.1.1 质量目标 (151515)4.1.2 安全生产目标 (151515)4.1.3 工期目标 (151515)4.1.4 环境保护目标 (151515)4.1.5 文明施工目标 (151515)4.1.6 技术创新目标 (161616)4.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61616)4.2.1 管理模式 (161616)4.2.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161616)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212121)4.3.1 施工总工期 (212121)4.3.2施工进度计划 (212121)4.3.3 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212121)第五章大小临时设施工程 (212121)5.1施工场地布置 (212121)5.2施工便道 (212121)5.3混凝土拌和站 (222222)5.4钢筋加工车间 (222222)5.5施工用电 (222222)5.6施工用水 (222222)5.7工地试验室 (222222)5.8信息化建设 (222222)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 (222222)6.1施工准备 (222222)6.2施工整体部署 (222222)6.32#墩基础水下爆破施工 (232323)6.3.1 工程概况 (232323)6.3.2 总体施工方案 (232323)6.3.3 施工工艺流程 (242424)6.3.4 施工方法 (242424)6.4栈桥施工方案 (262626)6.4.1 工程概况 (262626)6.4.2 钢栈桥的总体布置 (262626)6.4.3 钢栈桥施工 (292929)6.5桩基施工 (333333)6.5.1 工程简述 (333333)6.5.2 桩基施工方案 (353535)6.5.3 施工工艺流程 (353535)6.5.4 钻孔施工 (363636)6.6钢围堰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兰渝铁路新井口嘉陵江四线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兰渝铁路新井口嘉陵江四线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81#、82#墩深水基础施工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技术标准及规模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段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井口河段,与其上游的既有渝怀铁路井口嘉陵江特大桥相距45m,桥址处河道弯曲、狭窄、水深,是兰渝铁路的控制性工程。
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是兰渝铁路客(双)线与渝利货车外绕双线合建的特大桥,主要技术标准为:客线列车设计速度为200km/h,货车外绕线列车设计速度为120km/h。
本桥引桥部分客、货线桥分建,在跨江处合并为四线桥,其中客线双线桥长2534m,货车(单)双线桥长3865.5 m,四线桥部分长1301m,总投资约8.69亿元。
1.2 主桥桥式布置及结构四线主桥跨江段桥跨布置及结构:(64+64)m T构+(84+152+76)m连续刚构+(64+64)mT构。
其中(84+152+76)m连续刚构是世界上铁路四线桥第一座采用墩身下段及基础合修、墩身上段及梁部分修的四线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主桥桥跨布置示意图如下:图1-1 四线主桥桥跨布置示意图1.3主墩下部结构主墩81#、82#墩位于江中深水区,设计墩高均为80.5m。
81#墩基础设计钻孔桩32根,桩径2.5m,桩长为33m,按梅花形布置。
承台为圆弧端形,尺寸为45×20×4m,承台底标高为161.15m。
82#墩基础为高桩承台,设计钻孔桩32根,桩径2.5m,桩长为45m,按行列式布置。
承台为圆端形,外端尺寸为56.5*21.2*6m。
承台底标高分别为161.97m。
1.4水文特征嘉陵江属于长江一级支流,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变化较大,雨季河水湍急。
桥址处主河槽底标高为147m左右,枯水季节江面宽度约300m,主河槽水深约20~30m,洪水期宽度可达约500m,最大水深达约47m 以上。
南充嘉陵特大桥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简介 (3)1.1 工程概况 (3)1.2 水文 (4)1.3 地质 (6)1.4 设计参数 (9)1.5主要工程量 (10)2 施工总体安排 (10)2.1总体施工方案 (10)2.2施工周期分析 (10)2.3加工场地及搅拌站布置 (11)2.3.1加工场地布置 (11)2.3.2拌合站 (11)3 资源配置 (11)3.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11)4 总体施工方案 (12)4.1栈桥施工 (12)4.1.1钢栈桥的总体布置 (12)4.1.2 钢栈桥施工 (14)4.2 钢围堰施工 (15)4.2.1 施工条件分析 (15)4.2.2 施工方案比选分析 (16)4.2.3 方案比选 (17)4.2.4 主要施工方法 (17)4.2.5 主要施工措施材料及设备 (24)4.3 钢板桩施工 (25)4.3.1钢板桩初步设计 (25)4.4桩基施工 (27)4.4.1 钻孔平台设计 (27)4.4.2 钻孔平台施工 (28)4.4.3 钢护筒沉放 (29)4.4.4 成孔施工 (31)4.5 承台施工 (31)4.6 墩身施工 (31)4.6.1脚手架搭设 (31)4.6.2墩身钢筋绑扎 (32)4.6.3墩身模板安装 (32)4.6.4混凝土的浇筑 (32)4.6.5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 (32)4.7 上部连续梁施工 (32)4.7.1 施工顺序 (32)4.7.2上部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32)4.8 简支T梁施工 (33)新建铁路嘉陵江特大桥施工方案(南充化学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1 工程简介1.1 工程概况嘉陵江特大桥是南充化学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的组成部分,是线路控制性工程。
桥梁东起DK16+695.51,西至DK18+147.93,全长 1.452Km。
桥梁主体结构为1×32m+(84.7+160+84.7)m连续钢构+(40+3*48+40)m连续梁+26×32m简支梁结构。
(建筑工程管理)嘉陵江特大桥就地制作沉井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管理)嘉陵江特大桥就地制作沉井施工组织设计路桥建设兰渝铁路工程嘉陵江特大桥就地制作沉井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路桥建设兰渝铁路工程LYS-11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OO九年十月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文字1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 自然地理特征23.施工总体部署53.1大临工程部署及总体设计53.2 施工任务划分及人员安排54. 沉井施工方案、施工方法84.1 施工流程84.2 筑岛施工84.3 沉井施工84.4 桥梁平面高程控制175.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95.1 质量管理机构195.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05.3 主要人员职责215.4 质量保证措施236.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76.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276.2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276.3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86.4 施工环保措施296.5 施工水土保持措施307.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措施317.1 安全生产目标317.2 安全保证体系317.3 安全保证措施337.4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357.5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368.冬季、雨季施工措施398.1混凝土冬季施工内容及保证措施398.2 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38.3 混凝土雨季施工内容及保证措施448.4 雨季安全措施448.5 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459.文明施工469.1 文明施工目标469.2 文明施工措施4610.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5011.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5111.1 材料供应计划5111.2 原材料检验流程5111.3 材料供应保证措施5211.4主要材料使用控制52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表格53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文字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⑵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⑶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不含)至重庆(不含)段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⑷中铁第二勘探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不含)至重庆(不含)段土建工程关于嘉陵江双线大桥施工用图、兰渝施桥参考图等;⑸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⑹现行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指南等;⑺兰渝公司《兰渝铁路建设管理办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办法;⑻根据施工承包合同,兰渝公司《广元-重庆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⑼路桥建设LYS-11标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⑽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嘉陵江桥面铺装施工方案(分项)

嘉陵江特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一)、四川省境内陕川界至广元高速公路工程LJ13合同段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图纸、参考数据)、招标过程中的补遗书、标前会议内容等。
现行有关公路工程的规范和标准及《建筑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主要施工规范: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边接器》(GB/T 14370-2000)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三)、试验规程:1、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042-2005)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四)、质量标准与安全规程: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4.现行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5.四川省交通厅颁布的公路工程相关管理及施工细则;经多次现场踏勘和详细了解嘉陵江季节水文、水位情况;以及查阅河中墩位桩基分布情况;依据本合同段招标合同技术条款及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按照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检验评定标准,编制本施工方案,以指导本工程施工。
二、工程概况:嘉陵江特大桥墩柱147根,系梁112片,盖梁74片。
桥位区嘉陵江左岸漫滩发育,高于枯水面2~6m,地表为粉砂层覆盖,左岸建有GZ40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的护坡;嘉陵江右岸漫滩十分发育,高于枯水面0~3m,地表多为砂卵石覆盖,顺嘉陵江长达数公里,漫滩后缘为斜坡地形,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红线范围内便道可直达施工场地,施工用水、用电及通讯较为方便。
水土嘉陵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北段 N12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40+698.54〜K43+019,路线总长2320.46m,水土嘉陵江特大桥,长642.4m按平面线型作左、右幅的独立桥梁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车速:100Km/h3•分离式路基宽度16.75米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5.设计荷载:公路一I级6•地震烈度:按基本烈度切度设计,特大桥按%度设防三、气象、水文、地质情况1气象拟建区属亚热带温室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秋多绵雨,常年平均气温18.1 C,极端最低气温-2.5 C,常年平均地表地温 19.3 C,最低月(一月)平均地表地温7.9 C,极端最高地温地表为 68.8 °C。
常年平均降雨量1185mm降雨主要集中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9%。
平均蒸发量1138.6mm多年平均雾日 30〜40 天,最大年雾日 148 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0%,绝对湿度 17.6 毫巴。
年平均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平均风速 1.1m/s,最大风速28.4m/s。
2水文区内的地表水系主要属于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流过,水土嘉陵江特大桥桥位处水流较平缓。
据北碚水文站资料,年径流总量657.7亿m,最大流量44800 nVs ,最小流量242 n i/s。
嘉陵江在桥位区多年平均最低水位 174.0m, 平均最高水位196.0m,历史最高洪水位可达213.99m,洪枯水位落差在30m以上。
三峡工程按175m蓄水后,到达水土嘉陵江特大桥处回水位为 193.27m,蓄水后对岸坡有一定的影响。
•地质构造特大桥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区, 主要有侏罗系中下流自然井组地层组成。
地层为冲洪积及坡残积低液限粘土,基岩为侏罗系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
地形起伏较大,呈不对称的“v”字形,相对高差43.8m,地形坡角一般为15-30°。
桥位区及邻近未发现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好;区内无滑坡、泥石流、软弱夹层、地下采空区及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大的构造存在,两岸岸坡稳定。
(整理)嘉陵江特大桥墩身方案

第一章编制原则及参考文献一.编制原则新政嘉陵江特大桥水主桥墩柱工程具有施工任务重、合同工期紧和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为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主桥墩柱建设任务,将按如下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1.认真分析主桥墩柱结构组成,对嘉陵江特大桥主桥墩柱各节点工期进行合理安排,进而合理确定主桥墩柱施工工期。
2.结合施工环境情况、及墩柱设计情况,借鉴国内其他同类桥梁施工经验,尽可能优化施工方案。
3.贯彻均衡生产、突出重点、合理分配的原则,集中公司及项目力量,作好材料、设备、人员的重点保障。
4.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着力突显嘉陵江特大桥主桥在巴南高速全线的技术地位,展现企业形象。
二.参考文献1.嘉陵江特大桥施工图设计文件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6.《龙潭沟大桥空心薄壁墩墩柱施工方案》二、工程概况新政嘉陵江特大桥主桥墩柱为薄壁墩结构,墩柱平面尺寸为8.8×1.8m。
横桥向两边为90cm圆弧,顺桥向墩身间距5.4m,左、右幅墩柱间距5.6m。
12#墩设计墩柱底标高328.083m,墩顶标高为342.723m,墩柱高度为14.64m;13#墩设计墩柱底标高为328.023m,墩顶标高为346.143m,墩柱高度为18.12m。
桥墩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全部使用HRB335型钢筋,主筋使用Φ32、Φ28和Φ20钢筋,直螺纹连接,箍筋和分布筋使用Φ16钢筋。
主墩墩身布置图(横桥向)主墩墩身布置图(顺桥向)主墩墩身平面布置图三、施工准备3.1 施工现场准备混凝土拌和场地位于两岸处,拌合场设置散装水泥存放水泥罐,水泥罐为Φ2800能一次容纳200吨水泥的存放。
钢筋加工场位于承台之上,用25工字钢搭设一个500m3的操作平台。
号墩连续刚构桥面施工及附属工程项目施工工艺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七分公司Q/TQ01-J702-02-2003渝怀铁路嘉陵江特大桥桥面及其附属工程施工工艺编制:复核:分部总工:工程总工:2003-1- 1发布 2003-1-1实施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嘉陵江大桥工程部一分部发布印号:重庆井口嘉陵江特大桥12#墩连续刚构桥面施工工艺1.概述井口嘉陵江特大桥主桥梁部为84+144+84m连续刚构桥体系,其主墩12号墩范围内桥面长155m、宽11m,约1700m2.桥面施工主要内容:上下游双侧及岸侧端部挡碴墙、箱梁顶面地防水层施工及保护层施工.防水层采用TQF-1型防水层(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厚 2.7mm;保护层采用C40砼保护层,保护层厚37.3mm.2.施工前准备2.1.竖向、横向预应力束封锚竖向预应力筋在锚固螺母上端预留3cm,用割刀割断,在切割时注意浇水降温防止其“煺火”.横向预应力钢铰线在压浆前已封锚.封锚前要对锚槽进行清理并润湿,保证槽内无残碴、积水.封锚所用混凝土与梁体砼标号相同,要插捣密实.2.2.箱梁顶面找平及侧面修整2.2.1.首先将桥面上一切杂物清理干净.2.2.2.按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因顶板砼太厚而超出梁面设计标高地地方,标示出超高地范围,人工凿除.2.2.3.将梁面地砼浮浆层全部凿除.2.2.4.对横向封锚处用与梁体砼标号相同地砼进行修整,达到表面平整顺直,无气泡和蜂窝麻面.3.挡碴墙施工挡碴墙分端墙和侧墙.端墙位于连续刚构端头,两侧墙墙背之间间距为7.9m,边跨长度为84.75m,中跨长144/2,单边长度为156.75m,总长313.50m.挡碴墙从边跨开始,第一段长为2.25m,以后均为3段,分段处设伸缩缝.端墙和侧墙施工要求相同.3.1.测量放线挡碴墙施工时重点要放在线型与外观控制上,故测量放线相当重要.在施工前,由测量人员11号墩或13号墩墩顶梁面安放经伟仪,全桥一次性将挡碴墙地内外边线全部放出,并用墨斗弹线,以便立模并控制线型.3.2.钢筋安装3.2.1.对挡碴墙钢筋N3按设计图纸进行调整,对生锈地钢筋要进行除锈.3.2.2.对纵向钢筋应按设计图要求地分段长度进行下料,在伸缩缝处纵向钢筋必须断开,不贯通.3.2.3.其它钢筋均按图纸加工绑扎,当挡碴墙钢筋与粱内箍筋或竖向预应力筋相抵触时,可将挡碴墙钢筋适当移动.3.2.4、对部分在施工中损坏地钢筋发,或偏差太大地钢筋应采用环氧砂浆植筋,方法是用电钻钻孔,孔深约15至20cm,内灌环氧砂浆,再将钢筋植入.等其凝固后再用千斤顶抽样做抗拨实验.合格后再立模浇注砼.3.3.模板安装3.3.1.模板采用新制钢模,分段倒用,安装前表面要打磨除锈、刷脱模剂.3.3.2.安装侧模前,挡碴墙边线两侧桥面均用高2cm宽约6cm 地M5水泥砂浆窄条找平.等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以后,再在其上安装侧模.水泥砂浆窄条不能侵入浇筑地该幅挡碴墙混凝土浇筑范围内,水泥砂浆在拆模后全部凿除并清理干净.3.3.3.安装模板时要注意模板地变形,纵向挠度不大于10%;模板与模板连接要紧密不得出现漏浆现象.3.1.4.为确保钢筋地保护层足够,提前在钢筋上梅花状绑扎砼垫块,垫块不能过大过厚,以避免折模后外露影响外观.3.4.砼浇筑3.4.1.挡碴墙砼由于方量不大,砼拟用小型砼搅拌机在梁面上直接拌和而成,在梁面用手推车运送到位,砼陷度要求达到8~10cm.3.4.2.混凝土浇筑以伸缩缝为界分段,采用斜向分层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为保证伸缩缝与梁面正交,伸缩缝处可用木板涂刷沥青分隔,并要妥善固定以防倾斜.3.4.3.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确保砼振捣密实,特别是要确保拐角处砼密实.每次浇注过程中要留取试件,浇筑完后采取自然养护.3.4.4.挡碴墙砼表面先用木抹子将砼表面收浆抹平,再用铁抹子将砼表面抹平收浆二到三遍.3.4.5.砼浇注和收浆过程中,严禁向砼内二次洒水而形面表面流砂现象.3.5.拆模3.5.1.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MP时方可拆外侧模,砼强度不小于50%时拆除内侧倒角模板.3.5.2.拆模时不能用扁铲或橇棍直接在砼与模板之间橇动,以避免破坏砼棱角.3.5.3.折模后对拆模过程中损坏处应及时用同标号地砼或砂浆修复,但必须做到色泽一致.4.TQF-Ⅰ防水层施工4.1.涂刷防水涂料4.1.1.防水层施工前,桥面应达到基层平整,平整度±5mm(用1m 直尺检查缝隙不得大于10mm);挡碴墙内侧根部至上口地基层及挡碴墙外侧根部应无蜂窝麻面、浮碴、浮土、无油污;桥面基层、挡碴墙内侧基层应清洁干燥.对梁面局部不平处要用107胶水配砂浆进行局部找平.4.1.2.防水涂料应按产品说明书称量配制,称量偏差为2%,搅拌必须均匀,搅拌时间为3~5min,且混合液体发出黑亮时方可使用.涂料加热应采用电热板等,不得采用明火加热.4.1.3.在涂刷防水涂料前要根据卷材宽度预先放线,每次涂刷均比卷材宽度大15mm,不铺卷材位置不得被涂料污染.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涂刷厚度为1.5mm.4.1.4.对于挡碴墙处卷材接缝处涂料应在卷材铺设完成后再进行.4.1.5.每次配制地防水涂料应在20min内用完,否则重拌.4.2.防水卷材地铺设4.2.1.防水卷材应铺设到挡碴墙内、外侧根部,防水卷材应平行桥面纵向中心线,由两侧挡碴墙向桥中心线方向逐幅进行.卷材搭接地粘贴宽度不地小于80mm.4.2.2.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 ,方可对挡碴墙内侧根部到上拐角地斜面、内边墙、端边墙内侧根部至上口地立面均应涂刷防水涂料,同时应对防水卷材地周边涂刷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封边地宽度不得小于80mm,涂刷地厚度不得小于1.5mm.4.2.3.防水层应在晴天施工,注意在风力等级在4级以上时,不宜进行防水层施工.4.3.质量检验标准防水层施工质量严格按《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验收,各项指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外观质量:表面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和孔洞;长度允许公差:+100 -50mm;宽度允许公差:+100 0mm;平直度:不大于50mm;平整度:不大于10mm;厚度允许公差:+0.20 -0.10mm.5.防水层地保护层施工5.1.保护层采用C40钢纤维混凝土,厚度37.3mm;混凝土浇筑要求拌合均匀,振捣密实际;抹面应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要求表面密实、平顺;保护层顶面地流水坡度为1.5%.5.2.保护层施工在防水卷材施工之后及时跟进,拟分成四幅完成,其中挡碴墙内分上下游两幅完成,挡碴墙外侧上下游各一次.5.3、在防水卷材铺完后地桥面上测量放线,弹出墨线,定出标高控制点,采用不低于保护层强度地砂浆条找平,并在砂浆条上安装小型钢做为侧模.5.4、当砂浆条地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浇筑保护层砼,砼在岸上砼工厂拌制,用缆索吊机吊运上桥.5.5、砼采用人工布料并摊铺平整,先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二至三遍,接着用振捣梁振捣密实并保证砼面平整.为使砼表面平整光滑,采用液筒碾压数遍,并采用抹光器抹平砼表面.整个砼表面最后先用木抹子收浆,采用铁抹子收光.收浆与收光均应在跳板上进行.5.6、砼浇筑后采用塑料膜覆盖养生,强度达到5MP时拆模并凿除砂浆条,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以上时,由测量人员在桥面沿纵桥向每隔4m测放出一道断缝地位置,弹上墨线,在墨线地一侧安装切缝机地轨道(可用[3做成),在轨道上安装切缝机进行切缝;切缝要顺直.断缝深度在37.3mm,宽度10mm.5.7.切缝后清理缝内残碴,并等其内干燥后用沥青马蹄脂塞填.6.安全技术措施6.1.防雨措施:应在砼浇注前搭设宽于幅宽地防雨棚,上盖彩条布.6.2.施工中施工人员不得蹬踏未凝固地砼面,砼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允许承受重载,强度达到10MP前不允许上人上物上机具.在桥面应设专人看守,并做栏杆和障碍物实行交通管制,确保新浇砼地质量安全.6.3.为确保砼浇筑后不被破坏,施工时可安排从中跨向下桥地通道方向逐段顺序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一、编制范围新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井口嘉陵江特大桥标段范围内的桥涵工程,包括主桥、引桥基础墩台施工,主梁悬浇(不含引桥简支梁制造、架设)桥面系施工,以及施工便道、临时设施等。
其里程范围为DK8+977.14~DK10+002.20,桥梁全长1025.06米。
二、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铁路有关部门颁发的现行规范、标准及办法,主要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J202-9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203-96)《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J102-96)《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铁路工程土工实验方法》(TBJ103-9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3-98)《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2-98)3、铁道部大桥局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法成果、机具设备装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铁路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4、工地现场考察以及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获取的资料。
三、编制原则1、贯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指导原则,认真阅读,研究招标文件,严格遵照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对渝怀线建设的质量、工期、造价等项控制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2、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设置、配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施工建设。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标段工程实际,将主桥上部结构作为重点,主桥基础施工作为难点,组织攻关。
4、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部署,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当地交通、灌溉及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设计概况渝怀线井口嘉陵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先锋街附近,从井口镇横跨嘉陵江至大竹林。
桥跨布置为3x24米预应力砼简支梁+8×32米预应力砼简支梁+(84+144+84)米预应力砼连续刚构+8x32米预应力砼简支梁+4x24米预应力砼简支梁。
连续刚构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结构,主桥主墩处梁高10m,跨中及边跨梁端处梁高5.2m,箱梁顶板宽11m,箱宽7m。
梁体按全预应力设计,纵向、横向、竖向设预应力。
主墩均为钢筋砼圆端形空心墩,13#墩为最高墩,墩身高80米,高桩承台桩基础,桥高110米;12号墩高71米,高桩承台桩基础:11号墩高65米,桩基础:14号墩高73米,桩基础。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镇先锋街附近,桥址附近嘉陵江河道微弯曲,河床宽约250米,河上漫滩、阶地发育,两岸均见基岩大面积裸露,岸坡自然坡度10~30º。
两岸人烟较稠密,并有厂房分布。
枯水季节江面宽约120~300米,汛期宽约380~650米。
2、气象资料桥址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湿润多雾,雨量充沛,夏热冬暖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8.3℃,多年最高气温42.2℃, 多年最低气温-1.8℃。
多年年降雨量1130.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1347.6小时,最大日照温差17.6℃,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26.7 m/s。
无霜期为330天。
3、水文条件嘉陵江属长江一极支流,河流洪枯水位变幅大,泥砂含量也较大,河区河床稳定,冲淤变化不大。
三峡建库后,河段内水位有一定程度的雍高,水面比降减缓,泥砂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淤积。
本桥处于嘉陵江合川至河口段,该段河道于1998年由国家三部委批复定为III 级航道。
现在可通行100~300T驳船队,三峡建库后,可通行1000T 驳船队。
桥址地表水主要为嘉陵江江中常年流水,经取水分析,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形成的覆盖上中,洪吕期江水补人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水,水量动态变化较大。
而基冉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孔隙及裂隙中,受降水及地下水补给,水量小。
4、地质条件桥址多为人工填筑及冲洪积、坡洪积、坡残积物覆盖。
下伏侏罗系上沙溪庙沮地层。
分别为粘砂土(Q4ml),砂粘土(Q4dl+el),粘砂土(Q4dl+pl), 卵石土(Q4al+pl), 砂粘土(Q2dl+pl), 卵石土(Q2al+pl), 泥岩夹砂岩(J2s), 砂岩(J2s)。
桥址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产状倾角平缓,节理主要发育于砂岩中,两组节理相互切割。
(外加层面砂泥岩间差异风化)致使大竹林端岸边出露砂岩相对破碎。
桥址处未风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5、主要技术指标本标段线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为:1)铁路等级:I级2)桥上线路:双线,线间距1~5.03m,主桥位于直线上,部分引桥位于曲线上。
3)牵上类型:电力机车。
4)设计荷载:中—活载。
5)重车方向:向重庆。
6)设计洪水频率:1:100;检算洪水频率:1:300。
7)地震基本烈度:六度。
8)嘉陵江航道等级:Ⅲ级航道。
6、主要工程数量基坑开挖:土方9860m3,石方16951m3;弃渣清方: 28525m3;碎石垫层: 803.5m3;回填土: 19256m3;浆砌片石: 15259.5m3;围堰: 钢材1499t, C15砼27335m3,编织袋围堰2100m3,水下爆破石方7667m3,水下清除土方5575m3,石方7667m3;基础:扩大基础4849.9m3,承台7218.3m3, 钻孔桩1455m3,挖孔桩509.7m3;墩台身:C15砼3609.3m3,C25钢筋砼6113m3,C30钢筋砼3970.2m3,C40钢筋砼8786.4m3,C50钢筋砼181.6m3;顶帽、托盘、垫石、挡碴块等:C20钢筋砼865.6m3, C25钢筋砼1185.2m3,C30钢筋砼643m3, C40钢筋砼56.4m3;连续刚构梁部: C55钢筋砼6927.4m3,C25钢筋砼97.9m3,钢材1578.5t。
第三章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安排一、工程特点1.本工程主桥桥墩属深水基础施工,且墩位处岩面倾斜,覆盖层较薄,水流速度大,故施工难度大,不同于一般的双壁钢围堰施工;2.主桥主墩及边墩均为圆端形空心墩,墩身较高,均在70米以上,施工难度较大;3.连续刚构跨度较大(84m+144m+84m),收缩徐变影响较大,主梁施工线型控制、预应力施工、合拢段施工等是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
4、本标段施工受水位影响很大,要充分利用枯水期。
由于准备工作多、难度大、时间紧、要求加强管理力度,要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抓紧控制点、控制线路。
二、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总体布置说明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本标段设立一个项目经理部,下设管理层(四部一室)和作业层。
2、施工人员配置:根据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及我单位劳动力资源状况,拟配备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在内400余人的施工队伍,在行政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0%,中级专业职称者占45%,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3、机械设备配置:组织包括起重机械、基础水工机械、土方机械、运输机械、金属加工机械、动力机械、预应力设备等台套机械参加本标段施工。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充分考虑长江水位对施工的影响,及材料设备的周转使用、避免冲突。
5、施工场地布置全面兼顾,少占用农田,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安排及措施的落实,减少对当地政府及村民的工作生活影响。
(二)施工场地布置1、运输道路:施工的机械设备、材料及地产砂、石料可利用既有公路及与之相连的乡村便道进入施工工点。
在14#墩及15#墩之间修建一座50米长临时栈桥,以满足人员及材料的运输要求。
2、电力供应:在附近引入高压线路后通过变压器(2台400KVA,2台200KVA)转换后可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同时设两座发电机房(均为500KW),以备停电时使用。
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嘉陵江江水,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
4、水上施工布置:水上施工每个主墩各布置定位船一艘(800t铁驳),导向船一艘(400t铁驳),锚碇布置为主锚25t砼锚4个,尾锚25t砼锚2个,边锚为15t砼锚或地龙。
同时各配备30t船式浮吊一台,以配合水上施工。
待基础施工完后,每个主墩各设一台塔吊及电梯。
6、岸上施工布置:设砼工厂2座,各配备1500L搅拌机2台,配料机2台,HBT60C 输送泵1台,分别位于9#墩及19#墩附近。
另外在5号墩~21号墩之间设一座架空输送塔架,设计规格为3索730米/吊重10t,用以运输材料及机具等。
设2台塔吊用于主桥边墩和引桥墩。
7、生产及生活房屋:可租借当地一部分民房,另外选择交通较便利、地势较好处可新建一部分房屋,如3#墩~5#墩附近,7#墩~10#墩附近,16#墩~23#墩附近。
(三)附件施工场地布置平面图三、施工组织安排(一)施工总体方案本标段水中基础属深水基础施工,12、13号墩枯水期施工水深分别为7.5m、23.6m,且具有水流较急、岩面倾斜、施工难度大、准备工作项目较多等特点,是本工程的控制点。
上部结构144m大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技术要求高,要求我们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要求、保证质量。
根据本桥特点,决定采取如下方案。
1、全桥分为两个工区,分别位于嘉陵江两侧,第一工区负责0号台~12号墩,第二工区负责13号墩~26号台,实行项目责任管理使各项工程的质量、进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2、主桥水中12号、13号墩同时开工,必须在一个枯水季节抢出水面。
11号墩根据水位可采用编织袋围堰,12号、13号、14号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采用先钻孔后下双壁钢围堰上的方法施工。
墩身采用翻模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挂篮悬浇。
12号、13号墩分别使用一套导向船设施,12号墩双壁钢围堰封底后,导向船退出,移到14号墩施工。
3、引桥8号、9号墩为φ1.5桩基,其他均为明挖扩大基础。
桩基采用挖孔桩施工方法,扩大基础采用放坡和护壁相结合的方法。
4、引桥简支梁部,采用工厂预制,架桥机现场架梁。
(二)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配备1、组织机构设置若我局有幸中标,我局将在业主的领导下,针对本标段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协调工作量大的特点,立即成立中铁大桥局渝怀铁路工程指挥部和专家组,并迅速组建中铁大桥局井口嘉陵江特大桥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分设管理层和作业层,有序地组织施工。
2、中铁大桥局愉怀铁路工程指挥部(1)设指挥长一名,由大桥工程局副局长担任。
(2)指挥部是中铁大桥工程局的派出机构,受局委托,全权代表我局在愉怀铁路行使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我局参加愉怀铁路工程建设的所属施工单位及承担的施工任务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运筹,代表中铁大桥工程局接受业主领导,协调、联系与地方政府有关的征地拆迁、供电、供水、环境保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