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特大桥专项施工方案

特大桥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特大桥位于XX省XX市,全长XX公里,主桥跨径XX米,桥梁宽度XX米,设计荷载为XX级。

本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桥采用XX跨径连续梁结构,引桥采用XX跨径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

特大桥建设对于提高XX市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架构特大桥施工项目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物资部、财务部等部门。

2. 施工管理(1)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2)安全生产: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主桥施工(1)主桥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XX米,桩长XX米。

(2)主桥承台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承台,承台尺寸为XX米×XX米×XX米。

(3)主桥墩身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墩身,墩身高度为XX米。

(4)主桥梁体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法,梁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引桥施工(1)引桥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XX米,桩长XX米。

(2)引桥桥台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桥台,桥台尺寸为XX米×XX米×XX米。

(3)引桥梁体施工:采用预制T梁,梁长XX米,梁高XX米。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选用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3. 质量检验:严格执行检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五、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探析甬江特大桥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

探析甬江特大桥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

探析甬江特大桥钻孔桩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甬江特大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主桥为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索塔设计为钻石型,全高177.91m。

主跨以468m钢箱混合梁跨越甬江,孔跨布置为(54+50+50+66+468+66+50+50+54)m。

甬江左线特大桥主塔基础采用3m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长132.5m,桩基钢筋笼长134.7m。

钢筋笼采用Φ28mm主筋,上部47m为双层三筋布置,下部87.7m为单层双筋布置,主筋间距14.11cm,为减少接头数量,该钢筋笼单节采用长度为12m的主筋制作,从上至下共分11个节段,总重110t。

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前七节钢筋笼接头为126个/节,后四节为189个/节。

索塔基礎采用24根Φ3.0m钻孔灌注桩,桩顶标高-4.5m,桩底标高-137m,桩长132.5m,顺桥向四排,横桥向六排,纵向桩中心距7.2m,横向桩中心距6.7m,孔深139.5m,单根桩混凝土量达933m3。

图1-1 主桥三维图2 工程地质桥址处地质结构复杂,表层为第四系杂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海积(Q4m)黏性土和淤泥质黏性土,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海积(Q3al+ml)黏性土和冲洪积(Q3al+pl)砂类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馆头组(K1g)泥质粉砂岩、燕山晚期火山岩玄武玢岩(Y)及燕山晚期前火山岩(λΠγ4)流纹斑岩。

桩基础地址剖面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主桥索塔桩基础地质剖面图3 桩端循环后压浆技术近年来,后压浆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的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

甬江左线特大桥为国内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解决主塔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问题,国内铁路斜拉桥首次采用桩端循环后压浆施工技术。

3.1桩端循环后压浆原理桩端循环后压浆技术指在钻孔桩施工完毕,桩身检测合格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形成循环回路,利用压力作用,经预留注浆装置向桩端地层均匀地注入能固化的水泥浆液。

宁波特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宁波特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杭州至宁波客运专线宁波特大桥墩身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二十四局杭甬客运专线项目部二分部二OO九年八月二日1、工程概况 (3)2、编制说明编制原则 (3)3、施工准备 (4)4、墩身翻模施工工艺及方法 (7)5、施工注意事项 (24)6、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 (24)7、工期计划 (21)8、质量控制 (22)9、文明施工 (22)1、工程概况中铁二十四局杭甬客运专线项目部二分部承担宁波特大桥下部结构334#~637#(总计有304个墩身)施工任务,墩高在8.5-25.5米,总方量为8万方,墩身结构类型主要为A型 2.80*6.60m及B型3.20*6.60m实心矩形桥墩,其余均为连续梁特殊桥墩,设计为C35混凝土;主要跨度为32米、24米预制箱梁,支撑垫石高35cm及37cm,为C50混凝土。

下部结构为钻孔桩基础,实体墩台。

跨越的道路主要为杭州湾跨海联络线,宁波绕城。

规划道路主要有慈城镇人民东路、慈城镇新联路。

其余多处跨越村道、小河、石油管线、天然气管线、电力、通信、移动、自来水管等管线,详见图纸说明,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加以防护。

主要工程数量统计表见附表12、编制说明编制原则2.1编制依据1、宁波特大桥施工图。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57号)。

4、铁道部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5、杭甬公司《杭甬铁路客运专线营业线施工、临近及上跨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要求》6、《新建铁路杭甬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合同文件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编制原则1、上级部门要求的总体工期、质量目标的原则。

2023年宁波某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2023年宁波某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2023年宁波某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指2023年在宁波市进行的某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

该大桥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两个主要城区,预计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地标。

该桥为钢筋混凝土梁桥结构,总体体积较大,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程概述1. 工程目标:- 建设一座符合国家标准的大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完成工程施工,按时交付。

2. 工程规模:- 总长:1000米- 跨度:50米- 桥墩高度:30米- 桥梁宽度:30米3. 施工周期:- 筹备期:6个月- 桥墩施工:4个月- 梁体施工:8个月三、施工方案1. 施工策划- 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材料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和采购,建立材料管理台账,确保材料质量。

- 资源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按时交付工程。

2. 桥墩施工- 地基处理:对桥墩基础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稳固。

- 桥墩拆除:拆除原有桥墩,清理现场。

-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桥墩模板,并进行模板验收。

-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对桥墩进行钢筋绑扎工作。

-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确保桥墩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梁体施工- 梁体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梁体模板,并进行质量验收。

-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对梁体进行钢筋布置,并进行质量验收。

- 混凝土浇筑: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梁体的混凝土浇筑。

- 动态监测:对施工过程中的梁体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 梁体安装:将梁体吊装到桥墩上,并进行固定。

4. 环境保护- 噪音控制:采用噪音隔离屏障、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宁波特大桥617-618#墩承台

宁波特大桥617-618#墩承台

新建铁路杭州至宁波客运专线HYZQ-3标宁波特大桥617#、618#墩承台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方案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二分部2010年1月编制:复核:审核:617#、618#基础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方案(开挖封底及承台施工阶段优化)一、编制范围本方案专门针对宁波特大桥承台开挖较深基坑的经行编制细化。

其中617#(里程DK141+183.940)、618#(里程DK141+263.940)两承台基坑开挖均为8米。

二、编制依据(1)宁波特大桥设计图(杭甬客专施(桥)-18-ⅣB(正式施工图))。

(2)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3)沪宁城际铁路Ⅲ标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实践(4)既有《宁波特大桥承台开挖方案》(5)理正深基坑设计计算软件三、工程概况根据现场实际调查,施工时期的控制水位的水位高度为+0.43m~+1.75m 。

617#墩钢板桩顶标高2.1,基坑底标高为-5.833,则些基坑深7.933m。

618#墩钢板桩顶标高1.85m,基坑底标高-6.322 m,则基坑深为8.172m。

由于618#墩为水中墩钻孔桩施工采用筑岛施工,筑岛尺寸为19m×28m。

承台钢板桩支护采用矩形平面形式,平面尺寸为13m×17.7m。

钢板桩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长15m,因此为保证基坑安全则以最不利的618#基坑为代表进行基坑支撑体系设计。

钢板桩入淤泥层深支撑体系采用三层刚性对撑结构,围堰内支撑对承台施工影响较大,采用分层浇筑。

钢板桩围堰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砼封底的方式施工。

四、机械及劳动力配置1、主要施工机具配置承台支护内土体主要采用挖机进行开挖,投入钢板桩打拔桩机1台用于施工。

打拔桩机为挖掘机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改装而成,最大打桩长度为15m。

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见机械配置表其他附属设备如振捣棒、电焊机由现场组织。

2、主要人员配置劳动力配置表五、施工方案1、综述方案的要点是用在钢板桩外部采取消减土层标高在筑岛上形成内坡消减钢板桩的外部荷载,以达到尽量减少钢板桩的悬臂长度,减少内支撑以免影响施工目的。

宁波桥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宁波桥梁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宁波市,主要包括时光特大桥及一座跨海支路桥梁。

时光特大桥西起革新契闸堤坝,东接规划荣山路,全长1563.6m,规划路幅宽度为16.5m。

支路桥梁全长78m,位于桩号K5208处。

项目总投资约6.39亿元。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

(2)设立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3)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

2. 施工工艺(1)桩基础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水下混凝土浇筑,预制桩施工。

(2)承台施工采用钢模板、混凝土浇筑,确保承台结构质量。

(3)墩柱施工采用套箱施工,确保墩柱垂直度及结构质量。

(4)梁板施工采用预制梁板,现场拼装,确保梁板结构质量。

(5)桥面系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桥面,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

3. 施工进度(1)桩基础施工:预计需时3个月。

(2)承台施工:预计需时2个月。

(3)墩柱施工:预计需时4个月。

(4)梁板施工:预计需时3个月。

(5)桥面系施工:预计需时2个月。

4.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3)加强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

(2)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网等。

6. 环境保护(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确保环境达标。

(3)加强施工废弃物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施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设备保障:引进先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3. 资金保障: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4. 技术保障:开展技术创新,提高施工质量。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高速公路中,特大桥是承载重要交通需求的重要构造物之一。

特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对于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特大桥施工之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项目调研和规划:对特大桥工程地点的实地考察和规划,确定施工设计方案。

2.人力物力准备:组织优秀的工程队伍,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3.安全评估: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方法选择•悬索桥施工方法:采用悬索桥施工方法,分段悬挂桥梁,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自升式桥塔施工:采用自升式桥塔施工,减少人工搭接的时间和安全隐患。

•施工阶段划分: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施工队伍管理: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保证施工队伍的有序协作。

•材料运输计划:制定合理的材料运输计划,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效率性。

3.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定期安全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密控制,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1.进度监控:利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

2.问题处理: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延误,保证进度不受影响。

3.通报汇报:定期向相关部门通报施工进度,确保各方沟通顺畅。

五、总结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规划施工方法、严谨的施工过程安排、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严密的施工进度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

以上是针对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文档,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该项目是一座特大型斜拉桥,全长约1.2公里,主跨跨度为1000米,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该桥是连接城市和郊区的主要交通枢纽,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城市标志性建筑。

此篇文章主要针对该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

二、施工组织流程以悬索式斜拉桥为例,其施工组织流程分为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队伍的规模、施工周期、设备和材料采购计划等。

2.桥台基础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和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方案,桥台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桩基础和混凝土砼桩基础相结合的形式。

在基坑施工期间,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污染和噪声等方面的控制。

3.桥塔施工桥塔是斜拉桥中的重要构件,其高度约为150米。

桥塔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建筑施工和钢构件施工。

建筑施工包括多柱塔身的建筑结构施工和腹杆的弯制和拼装。

钢构件施工包括桥塔的主杆、横桥、撑杆、悬臂臂杆和塔顶构件的制作和拼装。

4.斜拉索施工斜拉索是分别悬挂在两座桥塔之间,与桥面呈一定的角度的钢索。

斜拉索的施工采用主悬索和辅助悬索相结合的方法。

主悬索利用一台自行移动的钢索拉伸机将斜拉索缆一次拉紧到位,辅助悬索是作为主悬索的固定点,支托主悬索的重量,以保证主悬索的稳定性。

5.桥面施工桥面施工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后张法、吊装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

桥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清理桥面上的残渣和碎石,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技术1.地基与基础处理技术特大型斜拉桥的地基和基础施工是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和混凝土砼桩基础相结合的形式,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钢结构制造技术特大型斜拉桥的钢结构部分是施工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钢结构的制造过程包括了钢材的切割、加工、拼接等多个工序。

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制造规范和质量标准,以确保钢结构的制造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甬台温铁路第I合同段宁波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十三局集团甬台温铁路项目部2005年12月1日1.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桥213#墩(含213#)~温州台位于鄞州和奉化界内,起讫桩号为DK19+893.2~DK23+173.28,全长3280.08m。

大桥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分1.0m、1.25m两种,总计桩长38895.0m,213#~312#墩采用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温州台为双线矩形空心桥台。

线路平面位于直线和曲线上,其中247#~254#、303#~311#墩位于缓和曲线上,255#~302#墩位于R=6000m的圆曲线上,312#墩和温州台位于直线上;线路纵断面:213#~219#墩处在平曲线上;220#~271#墩位于R=20000m,坡度为-1%的竖曲线上;272#墩~温州台位于R=20000m坡度为2%的竖曲线上。

二、主要工程数量详见“表1-1 宁波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三、工程特点全桥各桩桩底皆应置于较好持力层上,以控制沉降,要求柱桩嵌岩深度大于2.0m。

四、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处地下水对砼有中等溶出型(碳酸型)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地表水对砼有中等溶出型(碳酸型)侵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桥址区分布有淤质粘土、细圆砾土层、局部分布粉土、粉砂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一)一般地层含有粉质黏土、层淤泥质黏土、细砂层、细圆砾土、粉砂、中砂、砾砂、细角砾土;(二)基岩地层(1)凝灰岩,砂土状,σ0=250kpa;(2)凝灰岩,强风化,呈碎块状,σ0=500kpa;(3)凝灰岩,弱风化,岩芯呈柱状,σ0=1000kpa。

表1-1 宁波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2. 施工总体布署一、场地布置(一)布置原则1、结合大桥施工特点,在满足正常施工生产的前提下,本着安全、合理、经济、整洁、文明的原则布置。

2、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分开,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满足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少占耕地、果园。

4、满足规范化,高标准要求,具有耐久性、实用性。

5、施工场地及生活区满足交通便利,生活、通讯便利,设施齐全。

(二)布置说明1、场地硬化: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在拌合场地和钢筋加工场地底部填夯一定厚度的碎石土,并对砂石场、钢结构加工厂及钢筋加工场地处进行地面硬化,采用10cm厚混凝土铺筑而成。

2、本项目临时生活住房以租用当地民房为主,同时在拌合场地内设临时生产住房,采用砖砌或活动板房,作为临时办公室及值班室,同时设材料库、养护室、修理房等。

3、在施工现场及办公驻地配备“四牌一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安全标语牌、文明施工制度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在道路相交附近设置警告、指路标志、危险标志等标准化标志,并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其颜色、文字均按业主和监理的要求办理。

二、主要临时生产、生活设施(一)施工便道现场的施工便道布置在奉白公路小里程侧,从奉白公路进入,顺既有水渠修建120米进入桥线路征地界,沿线路左侧将便道拉通至213#墩,根据现有的地形条件,施工便道主要采用填筑碎石土修筑,便道宽度为 4.5m,同时每隔200~300m设一处汇车点,对其进行加宽处理,以满足行车的要求。

具体布置详见“图2-1 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二)施工便桥根据大桥的桥址平面图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工程需设置8处施工便桥,分别位于DK23+120(311#~312#墩之间)、DK22+950(306#墩附近)、DK22+400(290#墩附近)、DK22+120(280#~282#墩之间)、DK21+550(263#~264#墩之间)、DK20+920(245#墩处)、DK20+540(233#墩处)、DK20+370(227#~228#墩之间),便桥长度分别为:6 m、19m、12m、25m、15m、15m、20m、15m,总计长度为127m。

便桥采用Φ325mm钢管桩、军用梁及工字钢制成,对于便桥长度小于15m 的采用工字钢(具体结构形式见图2-2),大于15m的采用军用梁(图2-3),(三)混凝土拌合站按照混凝土集中搅拌、统一管理的原则,本桥砼采用河头特大桥制梁厂DK24+119处混凝土拌合站生产的砼,本拌合站的生产率为75m3/h,混凝土采用运输车运输。

拌合场地进行硬化处理,采用15cm混凝土,砂、石料分开堆放,并用砖砌料仓,采用散装水泥、贮罐存放。

(四)临时施工场地布置本项目计划临时场地3处,分别设在DK23+50、DK22、DK20+200处,施工场地分别占地1000m2、450m2、1000m2,总计2450m2,作为钢筋加工场、临时生产住房、材料堆放场、钢结构加工厂等。

(五)施工用电本桥设400KV A变压器4台,分别设在DK23(308#墩附近)、DK22+100(280#墩附近)、DK21+200(253#墩附近)、DK20+300(226#墩附近),以满足全桥的施工用电需求,同时配备2台120KW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六)施工用水本项目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河流、水渠多次通过大桥,可以用作施工用水,生活用水采用当地村庄的自来水或自打水井,以保证生活的需要。

(七)施工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2、认真核对图纸,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核对,进行补充调查,以便做好施工准备。

现场踏勘和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对施工有影响、需拆迁的各种建筑物、结构物、公用事业设施、管道及树木等。

(2)因施工影响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需加固保护的结构物数量和确切位置。

(3)调查附近可利用的排水设施以及现场的水文情况,以便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

(4)了解现场附近供水、供电、运输线路、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情况。

3、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所交付的线路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

4、对项目内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调查与检验、试验,并进行各种型号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制工作。

三、施工队伍任务划分根据本桥的施工任务工程量、工期目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结合我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有效工期,本桥拟投入5个施工队伍,分别为桩基施工队2个、承台及墩台身施工队2个、梁部在制梁厂统一预制,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队1个,全面完成大桥的施工任务。

具体任务详见“表3-1 施工队任务划分表”表3-1 施工队任务划分表3. 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1、满足招标文件总工期和合同段内阶段工期要求,安排时考虑各种对工期的不利因素,使工期有效可控。

2、以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数量和本标段计划投放的资源(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资金等)为依据,以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

3、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潜力,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4、以组织均衡法施工为基本方法,抓住有利季节,减少雨季和冬期影响,采取平行、流水、平衡的作业方法,积极谋划,超前运作。

5、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的原则。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1、钻孔灌注桩分项作业施工进度指标(单根桩)2、承台施工3、墩身、顶帽施工周期表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本桥下部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2005年12月25日~2006年10月2日完工,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213#~269#墩桩基础施工:2005.12.25~2006.6.132、270#~312#墩桩基础施工:2005.12.25~2006.7.33、213#~269#墩承台施工:2006.1.17~2006.9.11墩身、顶帽及垫石施工:2006.4.17~2006.9.264、270#~312#墩承台、温州台基础施工:2006.2.18~2006.9.16墩身、顶帽及垫石施工::2006.5.4~2006.10.27、桥面系、附属工程、收尾:2006.12.1~2007.4.30附“宁波特大桥施工横道图”4.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资料及地质情况基础部分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梁部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

一、下部工程根据本桥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温州台位于山坡上,明挖扩大基础深度为2m,其余墩桩采用钻孔施工方法。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所示的地质资料,桩基础嵌岩石深度在2~15m之间,地下岩层为砂土状、碎块状和柱状凝灰岩,因此采用冲击钻机进行钻孔。

全桥钻孔桩共分成1.0m、1.25m两种桩径,共计892根,总长度为38895m,其桩分布情况详见附表:宁波特大桥桩基工程数量表。

全桥共配备钻机18台,完成全部钻孔桩基础的施工任务,其中213#、233#、237#、244#、245#、264#、265#、281#、282#、290#、306#、307#墩位于水中,其余墩位均在树林、果园、稻田内,陆地钻孔桩平整场地后即可开钻,水中钻孔桩采用围堰筑岛的方式作为钻孔施工平台,钻机就位后开钻,采用冲击钻机钻孔,钻进设计标高后及时终孔、清孔,钢筋笼在加工场内绑扎焊接成型后运至孔位处,利用汽车吊下放,分段焊接,然后利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直接入孔。

其施工工艺详见“图4-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陆地处首先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挖除地表层软土,夯压密实。

水中墩钻孔桩进行围堰筑岛,根据水位情况采用双层草袋围堰或直接进行填筑,围堰内填筑砂粘土。

图4-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测量放样首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基点、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引入工地,然后采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测量出各钻孔桩的中心位置,并放设护桩,对护桩采取水泥砂浆加固,设立明显标志,随时用交汇法交出中心位置。

3、钢护筒制作与埋设钢护筒采用8毫米厚钢板卷制而成,用汽车运至工地。

护筒直径比设计桩径大20厘米,高度为2m,采用人工挖埋法设置于孔口。

护筒位置准确,护筒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控制在5cm以内,斜度控制在1%以内,护筒顶面高出地面0.3米。

护筒入土1.0米范围内用粘土夯填,防止护筒外壁渗水或渗入泥浆。

4、泥浆制备选择优质粘土造浆,粘土塑性指数不小于15。

泥浆选择适合的配合比,使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补充优质泥浆,以保证孔中泥浆顶标高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0~1.5m,形成护壁、防止塌孔。

施工现场配置流动试验站,随时对泥浆比重进行测试,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

5、钻机作业(1)开孔前在孔内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顶部抛平,泥浆比重1.6左右,钻进0.5~1.0米后再回填粘土和片石,继续冲砸,如此反复二、三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