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案39
高二语文固学案电子版

高二语文固学案电子版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介绍荀况关于自学意义和学习态度的阐释。
二、难点、重点分析(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阐释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涵盖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存有什么内在联系?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无法指出它的意思就是比喻学生少于老师。
这就是它做为成语后崭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表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升。
“直木为轮”表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发生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概括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在”两个比喻做为事例,进而推断出来人必须通过自学和参省就可以达至“汪应辰而行无过”的境地。
后面两个比喻同列表明:兹下功夫,必见成效。
它们就是对后面推断的有力衬托。
综上所述,本段从总论自学的重要性这个角度去阐释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断至“人的积德”,负面阐释累积的促进作用,表明自学上的成就就是不断累积出来的。
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表明如果不累积就无法达至远大目标。
高二数学学案 3.2.2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的应用

课前案问题引领一、与双曲线有关的其他几何性质(1)通径:过双曲线x 2a 2-y 2b 2=1⎝⎛⎭⎫或y 2a 2-x 2b 2=1(a >0,b >0)的焦点作垂直于焦点所在对称轴的直线,该直线被双曲线截得的弦叫做通径,其长度为(2)焦点三角形:双曲线上的点P 与两焦点构成的△PF 1F 2叫做焦点三角形.设∠F 1PF 2=θ,则焦点三角形的面积S = .(3)距离: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右支上任意一点M 到左焦点的最小距离为 ,到右焦点的最小距离为 .二、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和双曲线一定相切吗?将y =kx +m 与x 2a 2-y 2b2=1联立消去y 得一元方程(b 2-a 2k 2)x 2-2a 2kmx -a 2(m 2+b 2)=0.目标导航1、熟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称性、范围、顶点、离心率、通径、焦点三角形面积等)。
2、会求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3、会判断简单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
路径导学例1:过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右焦点作一条与其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C 于点P .若点P 的横坐标为2a ,则C 的离心率为 .式练习:过点(0,2)和双曲线x216-y29=1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几条?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方程思想的应用把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通过消元后化为ax2+bx+c=0的形式,在a≠0的情况下考察方程的判别式.①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②Δ=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③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当a=0时,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2)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①直线过定点时,根据定点的位置和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斜率的大小关系确定其位置关系.②直线斜率一定时,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比较直线斜率与渐近线斜率的关系来确定其位置关系.提醒:利用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问题的前提是通过消元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思维导图课后案A组1.双曲线22221(0,0)x ya ba b-=>>的左焦点为F(﹣3,0),M(0,4),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且△MPF周长的最小值为1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32BC.2D.32.(2021·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12,F F是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P为C上一点,且121260,3F PF PF PF∠=︒=,则C的离心率为()ABCD3.若曲线224x y-=与直线()23y k x=-+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60-,,()6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29,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

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
《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
哎呀呀,说起这个“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我就想到那次特别的经历。
那时候我正想着要提高一下我的作文水平呢,就到处找厉害的作文资料。
有一天,我听朋友说衡水名师作文学案特别牛,我就寻思着要是能找到高二电子版的,那可太棒啦!于是我就开启了疯狂寻找模式。
我在网上到处搜啊搜,那真的是眼睛都快看花了,手指头都快划累了。
找了好久好久,还是没找到那个电子版。
当时我那个着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我心里就想,这咋就这么难找呢,难道它藏起来和我躲猫猫啦?
可我没放弃呀,我接着找啊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有一丝丝线索。
哎呀,那一刻我可激动了,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赶紧顺着线索找下去,嘿,还真让我给找到了。
看着那“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我心里那个美啊,就别提了。
到现在呀,我还时常想起那次找它的经历呢,真的是不容易啊。
这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学案,每次用它的时候都特别认真,想着可不能辜负了我当
初那么辛苦的寻找呀!希望这个学案能一直陪着我,让我的作文越写越好。
嘿嘿,这就是我和“衡水名师作文学案高二电子版”的故事啦!。
高二化学学案--微项目:设计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与氧气再生方案-----课中案

高二化学学案微项目:设计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与氧气再生方案课中案------化学反应中能量及物质的转化利用【素养目标】1.通过探究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与氧气再生方案,尝试利用焓变、盖斯定律和电池原理等知识,分析评价真实环境下化学反应中能量与物质的转化,形成电源选择和氧气再生的基本思路。
体验化学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载人航天器的电源,了解真实化学电池的原理和装置,形成分析化学电池的一般思路。
体验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感受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体验化学学科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活动1、尝试设计载人航天器用化学电池【探究任务1】载人飞船氢氧燃料电池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阿波罗”飞船的主电源是以KOH溶液为离子导体的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问题导引】1.如图所示,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产物对该电池的工作效率有什么影响?,2.该电池使用的氧气常用空气制备,由于制备工艺问题会使氧气中混有微量CO2 CO的存在对电池有什么影响?23.如果你是电池设计员,针对上述1.2中出现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思路或方案来解决?【探究任务2】对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解决电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认知。
一种培根型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氢氧燃料电池部分结构示意图部分结构示意图(电池工作温度为200 ℃)【问题导引】1.培根型碱性燃料电池中“循环泵”的作用是什么?2.若在上述两电池中加冷凝水接收装置,应该加在什么位置?3.试分析评价两种电池解决电解质溶液稀释和变质问题的方案。
【探究任务3】“神舟”飞船中的太阳能电池阵-镍镉蓄电池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飞船进入光照区时,太阳能电池为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为镍镉电池充电,电极反应为:负极Cd(OH)2+2e-===Cd+2OH-正极2Ni(OH)2+2OH--2e-===2NiOOH+2H2ONiOOH常称氢氧化氧镍或碱式氧化镍,其中Ni为+3价。
高二物理凤凰新学案答案

高二物理凤凰新学案答案1、图66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把它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 司南握柄端是磁石的北极B. 司南握柄端指向地磁场的南极C.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D. 司南握柄端指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正确答案)2、57.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单选题] *A.红、橙、绿B.红、绿、蓝(正确答案)C.蓝、靛、紫D.红、黄、蓝3、人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行走,地面给人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人的脚相对地面来说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摩擦力向前,是动力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可以浸润玻璃,水银不能浸润玻璃(正确答案)B.热管是利用升华和汽化传递热量的装置C.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一般说来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它的内能都要随之改变(正确答案)5、2.银行有存储贵重物品的业务,需要记录“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用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东西,防止盗领,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单选题] *A.音调B.响度C.音色(正确答案)D.三者都有6、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这一点的小磁针的N极决定的[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磁场方向用小磁针来判断7、3.空间站以恒定的速率绕地球转动:因为空间站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8、17.地震、台风即将来临时会产生次声波,但人类却听不到,这是因为()[单选题] * A.产生的次声波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正确答案)9、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单选题]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m(正确答案)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40cm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0min10、4.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 m/s.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是有方向的,所以需要节能12、5.在空气中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两个大小相同的铜球和棉球,两小球的落地时间相同.[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4.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也很大.[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正确答案)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5、45.如图所示,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ρ盐水>ρ纯水>ρ酒精,则甲玻璃杯中的是()[单选题] *A.酒精B.纯水(正确答案)C.盐水D.无法判断1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力也就越大[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为零17、1.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 m/s.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正确答案)B.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D.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19、3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单选题] *A.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冒“白气”是雪糕升华后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B.汽车必须熄火加油,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正确答案)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是汽化现象20、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需要控制质量相同21、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2、2.地球在吸引物体的同时,也被物体吸引.[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3、2017年4月,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准备发射升空。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二化学选修四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导学案

编者:高二化学备课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2、了解焓判据和熵判据对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共同影响3、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
重点难点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导学设计【导学习得】1、①水从高处往低处流②电流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③室温下水结成冰④铁器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生锈⑤甲烷与氧气混合遇火燃烧⑥锌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ZnSO4上述过程哪些是自发过程,哪些是非自发过程?2、以“高山流水”和“水泵抽水”为例,说说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的特征。
【合作探究】①铁生锈:3Fe(s) + 3/2O2(g) === Fe2O3(s) △H=-824 kJ/mol②钠与水反应:2Na(s) + 2H2O(l) === 2NaOH(aq) + H2 (g) △H=-368 kJ/mol③氢气与氧气反应:2H2(g) + O2(g) === 2H2O(g)△H=-571.6 kJ/mol④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OH(aq) + HCl(aq) === NaCl(aq)+ H2O(l) △H=-57.3 kJ/mol⑤五氧化二氮的分解:2N2O5(g) === 4NO2(g) + O2(g)△H=+56.7 kJ/mol⑥碳酸铵的分解:(NH4)2CO3(s) === NH4HCO3(s) + NH3(g)△H=+74.9 kJ/mol上述六个反应均为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你知道这些反应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吗?【激趣点拨】1、(1)扑克牌经过多次洗牌后,严格按照花色和序号排列的机会和花色序号无规律的机会哪种多?(2)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成无序排列,哪种状态比较“稳定”?(3)冰→水→水蒸气、氯化钠晶体溶于水这两个自发过程中,分子排列的混乱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2、上述事实分析给我们什么启示?【反思提升】一、焓判据—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能量判据体系总是趋向于从______状态转变为________状态(这时体系往往会对外做功或释放能量),即△H<0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趋向。
高二化学学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按表中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实验原理(红棕色)2NO2(g)(无色)N2O4(g)ΔH=-57.2 kJ·mol-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实验结论混合气体受热颜色,说明NO2浓度,即平衡向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说明NO 2浓度,即平衡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方向移动。
改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例2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增大例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Fe(s)+CO2(g)FeO(s)+CO(g)达平衡。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500 700 900K 1.00 1.47 2.4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若升高温度,CO 2转化率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按表中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原理 Fe 3++n SCN -[Fe(SCN)n ]3-n (n =1~6)实验(1)步骤现象溶液颜色变 溶液颜色变 实验(2)步骤试管①中滴加0.01 mol·L -1 NaOH 溶液 试管②中滴加0.01 mol·L -1 NaOH 溶液 现象 溶液颜色 溶液颜色实验结论 增大c (Fe 3+)或c (SCN -)后,[Fe(SCN)n ]3-n 的浓度均 ,即化学平衡均向 方向移动;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使Fe 3+的浓度 ,[Fe(SCN)n ]3-n 的浓度 ,即化学平衡向移动2.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Q K ,平衡向 移动。
高二选修下语文非常学案

高二选修下语文非常学案一、学案背景及目标高二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二个年级,在这个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逐渐增加,语文学习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本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在高二选修下的语文学习中突破自我,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学习内容和方法1. 学习内容:(1)文学鉴赏:深入学习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形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写作技巧: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语言运用:学习语言运用的规则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方法:(1)多读经典文学作品,通过分析和鉴赏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参加讨论和交流活动,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进行写作练习,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和提高写作技巧。
(4)注意语言运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通过阅读和练习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计划和任务1. 学习计划:(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每周选择一到两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学习。
(2)每月参加一次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每周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章类型的写作。
(4)每周进行语言运用练习,包括词语运用、句子改错、作文改错等。
2. 学习任务:(1)阅读和鉴赏经典文学作品,每周选择一到两篇进行学习和总结。
(2)参加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每月至少参与一次,并在活动后撰写感想和心得。
(3)完成每周的写作练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章类型。
(4)完成每周的语言运用练习,包括词语运用、句子改错、作文改错等。
四、学习评价和反馈:1. 学习评价:(1)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文学鉴赏、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表现。
(2)个案评价: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差异进行个别评价。
2. 学习反馈:(1)定期向学生反馈学习成绩和进展情况,鼓励优秀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互相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专题阅读导学案
编辑:陈红艳审核:王爱雷时间:2014-5 编号:39
学习目标:
1、领会散文中语句的含义,积累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情感。
3、体会艺术特色。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纤.绳/倩.影会.计师/刽.子手两栖.明星/独辟蹊.径
B.肋.骨/勒.令夹.生饭/蓝夹.袄瞠.目结舌/拍手称.快
C.侮辱./被褥.倒.装句/追悼.会拈.花惹草/沾.亲带故
D. 模.式/模.板电饭煲./桥头堡.少.不更事/稍.纵即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篡改僭越和事老鞭辟入理
B.斡旋打烊押轴戏无事生非
C.诀别渎职钓鱼竿披星戴月
D.流敝倔强翻两番杞人忧天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B.我很欣赏哈佛校训上的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
”中国青年也应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C.记忆是一个很难捉摸的东西:有些强迫记忆,急时用,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千呼万唤”
不出来,有的却是另一种情况,一句偶发的戏语,竟变成“永不消失的电波”。
D.武汉大学的吴天明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一次大学语文研讨会上,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大学语文该教些什么?它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合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B.生活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
..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
C.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
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
D.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
...痍。
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几万尾
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B.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二、精讲点拨归纳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麦香
叶青才
①这是人间四月天,这是草莓吐出酸酸甜甜气息的流翠时节。
②我回乡看望一位老人,一位老了还能闻见麦香的庄稼人。
③他是我的尊长,也是最关心我的人之一;他是那块麦地的主人,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
④我径直到他的麦地里,就像熟悉那棵苦丁茶那样,一眼就看见了他。
我好久没有臵身麦地了,好久没有闻见过这么浓郁的麦香。
这味儿像槐花里掺进了蜜,像玫瑰里拌入了糖,还有点淡酒的余味。
是的,麦粒成熟之后,渗入点水,发胀,抽芽,便是熬糖做酒的原料了。
然而现在麦子正青,才抽穗扬花,这只能是麦花香。
⑤在麦花香里,我细细打量着这位教我割麦的人。
他满头银丝,胡须也渐白了。
身子骨似乎依然坚实,只是笑起来,没有了管风的牙,没有了细细的皱纹。
他的纹路粗了,深了,长了,像地边的沟道,纵横牵连,总想寻个出处奔去。
人一老,这沟道就流淌着岁月的回声,你没法将它阻住,也没法把它拽回。
我想到我不要多久也会是这个样子,岁月的回声满耳,光阴的脚步匆匆,我会停留在哪一截道上呢,抑或在哪一块地边呢?
⑥他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荣伯了。
你看他劳作的姿势虽然保留了过去一直有的那种利索和老到,但是明显力度不够,虚实交杂中虚的成分多了。
剪除枯老的茶株,砍掉高高的茶桩,这样的活儿要是搁在前几年,荣伯是一抹不挡手的。
他眼疾手快,手到心到,剪出的新茶棵像刚刚修剪的平头,齐崭崭,平覆覆,精神抖擞地立在麦地边上,衬托出四月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眼下,他似乎不愿在我面前显老,他动作的幅度很大却藏不住虚张的声势,吃力而现出连贯的破绽。
那些他亲手种出的麦子,倒是一片青葱,仿佛荣伯的青春都让麦子给偷盗去了,这种活力与肤色的转移,直让我觉得一个人原来也不过是一棵麦子,一棵曾经锋芒毕露的麦子,走过了嗞嗞拔节的日子,走过了飞絮扬花的岁月,随后就走进了他枯萎与衰残的暮年。
⑦在乡下时,我也收割过麦子,并且手指被麦秸秆割破,眼睛被麦芒刺中,我却在那种潜在的伤害中闻到了麦香,那股成熟的带着馒头和挂面香味的气息,它一点点渗透到我的鼻孔里、肺腑里乃至梦幻里,而我青涩的汗味和冒冒失失的语言气息,反倒自个儿一点都不觉察,只有
身边的大人,比如荣伯,才准确地把住了我突突的腕脉,并且通过镰刀和锄头将我那些蒲公英一般的欲念摁下去,让我接近麦茬和犁头草,接近土地上最切实的部分。
现在想来,麦花香里那些醉人的芬芳和诱人的味道都不过是四月天落下的槐荚与桑椹,它们其实结不了什么果实,虽然不乏甘甜,却只能徒增味觉的依赖和幻觉的空乏。
⑧真正的麦香总是与镰刀在一起,与即将到来的梅雨在一起不久,荣伯新剪的茶棵又将长出青幽幽的茶叶来,把大片萎黄的麦子衬托得分外衰老。
然而,整个村子在这时才激动起来,就像荣伯在黎明俯身于麦地一样,天空晴朗而高远,大地芬芳而宽阔。
当青春的梦幻醒来,我发现,一个距离大地最近的人就是一把镰刀或扁担,一声动情的呼喝就是一阵麦浪或槐风。
时节正值端午,太阳正在背脊之上,村庄正在麦香之中,而我正在麦粒之外。
⑨那时,成熟的麦子香气四溢,倘若旁边有梅子,它会落入梅香;旁边有李子,它会融进李馥。
⑩熟麦的香味曾经把我的乡居整个地淹没了。
荣伯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他细细地吹掉麦芒和麦壳,让一堆鼓胀的新麦裸露在五月的太阳下。
他拈起其中一粒,放入嘴里,然后嚼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天空蓝得有些承受不住,而荣伯眯缝的眼睛却成了两穴幸福的陷阱。
⑾一个能被麦香陶醉的人,他的幸福简单得很,也悠远得很,他的祝愿有时就是他的遗憾,他的挽留同时也是他在送行。
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都是留不住的,像滑溜的时光、逃跑的庄稼以及跟欲望一起私奔的人,像他手把手教了16年割麦技术的那个瘦小的身影,到底还是在五月的麦芒直视下溜之大吉……
⑿一转眼30年,时光快得就如一地麦子从四月走进五月,从花香进入谷香。
⒀老了的荣伯面对我的到来,只能欢喜地连声说:你回来了,回来了!你看今年的麦子……他哪里知道,我原本就没打算看望这一地青青麦子,我不过是在麦地里寻找他罢了,就像那年我回去寻找当年我爬过的一棵青桐树,结果却找到了一条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的幽幽小路。
⒁是麦香帮了我的忙,让我找回了镰刀与麦茬旁边的自己,还有这位将庆幸和失望发酵在一起的荣伯。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第2期)
6.解释第③段中“同时也是一棵熬过冬天的麦子”一句话的含义。
(4分)
7.文章第⑦段写作者自己年轻时也喜欢麦香,这有什么作用?(4分)
8.请从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4分)
9.文章以“麦香”为题,表达了什么主旨?请作探究。
(6分)
三、当堂检测反馈补偿
10.阅读下面一则短讯,用一个整句概括主要内容。
要求:语言简洁,要点完整,符合整句要求,字数20字以内。
(4分)
3月1日21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案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暴徒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
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
恐怖分子手段极其残忍,罪行令人发指。
无辜百姓惨遭屠戮,转瞬之间家破人亡,整个昆明沉浸在悲痛中。
但也是在这一刻,昆明各界市民用行动传递爱的力量。
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受伤群众,附近的酒店、饭馆打开大门,保护惊恐的旅客。
昆明市11个献血点和采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
11.《萃文校园网·中学生版》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
12.钱钟书对“翻译”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钱钟书的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30个字)(4分)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