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讲座之一(上)(高大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讲座

同济大学 高大钊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我国岩土工程 体制改革的成果,规范的变化反映了我 国从前苏联勘察设计体制向国际岩土工 程技术体制逐步融合的过程。 新规范颁布已经5年了, 《规范》执行 情况良好,对保证勘察质量起到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也为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确定了基本框架和基本准则。
(1) 某些条款不够严密,某些条款与现行 其他标准不够协调,造成施工图审查时 执行上的偏差;
(2)《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部分摘自本 《规范》,少数勘察人员和审图人员未 全面掌握《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孤 立执行某些强制性条文,产生理解上的 偏差;
(3) 相关国家标准正在制订或修订,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和《工业建筑防腐蚀 规范》,有关场地地基抗震与水和土腐 蚀性评价的问题,需互相协调。
《规范》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关于岩土分类 关于勘察工作布置 关于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 关于不良地基作用与地质灾害 关于特殊岩土 关于地下水
关于室内试验 关于原位测试 关于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关于岩土工程评价 关于报告编写
关于岩土分类
岩石与岩体的区别是什么? 岩石分类为何不与结构面挂钩? 岩石与土是否有明确分界? 关于“硬土/软岩” 与《土的分类标准》什么关系? 花岗岩残积土能否按一般土分类?
设计与施工分割的体制制约了岩土工程 咨询业的形成与发展,岩土工程咨询业 的难产 ;
与国际通用标准的磨合、接轨和本土化 的问题 。
岩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修订
《规范》执行情况良好,对保证勘察质 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相关行 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确定了基本框架和基 本准则。由于下列原因,需对该《规范》 局部修订:
岩土工程设计方法讲座上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二.浅基础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问题
1. 地基承载力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存在 什么关系?
2.怎样估计地基承载力的安全系数? 3.怎样校核地基承载力的地方经验? 4. 土的自重压力对承载力有什么影响? 5. 基础的宽度该怎么取?
整理课件
6. 基础的埋置深度该怎么取? 7. 怎样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 8. 弯矩计算公式为什么不同?
整理课件
岩土工程设计与结构工程设计的异同 它们同属于工程学的范畴,都要满足工
程力学的基本规律,都要满足工程建设 的控制要求,都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 岩土工程设计对象有两类,第一类是对 岩土体的设计计算,第二类是对与岩土 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物的设计计算,如基 础、地下室、围护结构、支锚结构等。
整理课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理课件
2.4内力分析的截面法
截面法是内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整理课件
弯矩、剪力的方向规定
整理课件
简支梁的内力分析
整理课件
悬臂梁的内力分析
整理课件
内力的叠加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5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应力分布
整理课件
截面抗弯惯性矩与抵抗矩
h
M z
I
b
W bh2 6
max/min
M W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这并没有错,但还有不少的土类,这两 个系数都是比较大的。对于这些土类, 如何用规范的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呢? 按照第4.2.4条的规定,没有区分土类, 没有区分排水条件,如果都采用不固结 不排水剪试验,即使是砂土,也得到接 近于零的内摩擦角。按照这样的试验结 果 载只力能系得数到,M计b=算0的, 结Md果=1与.0基, M础c=宽3.度14及的基承 础埋置深度都没有什么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讲座---同济大学高大钊

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
工程勘察 2004年No.1 “国外建筑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体制的研 究” 邵卓民等 为编制技术法规作准备 对建筑法和标准化法需要进行修改 制订建筑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关于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世界贸易组 织(WT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布了定义,联合国经 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于1984年以英、法、 俄三种文字发布的《建筑法规术语及其 定义》是专门针对建筑业的。
对审图工作的看法
政府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技术 控制,从强制性标准的15万条条文中, 摘录出一批条文,编撰了一套《工程建 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作为向技术法规 的过渡,同时实行了一项审图的制度, 即成立了一批审图公司,对强制性条文 执行的情况进行审查,违规要处罚。
从行政管理的层面上看,这项措施有利 于在事故发生后明确责任,在事故不断 发生的特殊条件下,进行这种强制性的 管理是需要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种全面审图的做法, 未必能普遍提高技术水平,且不利于发 挥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估计 有问题的工程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则 采用这种措施或许是需要的;但这就涉 及对我国工程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 感的正确估计问题。
软硬是对工程性质的一种通俗化的标识 词,但难以量化; 岩和土是按其成因,特别是按成岩的程 度来识别的大类定名; 按一般概念,岩比土硬,但却有硬土、 软岩,土比岩硬? 岩石按其单轴抗压强度有硬质岩、软质 岩之分;
软岩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仅泥岩和页 岩就占地球表面所有岩石的50%左右。 软岩可以分为原生软岩和风化软岩两大类; 原生软岩主要是指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 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粘土基质含量高, 胶结程度差,开挖暴露在大气中易吸水膨 胀、湿化崩解,强度迅速降低; 风化软岩指因风化而破碎、软化的岩石, 硬质岩风化成的软岩主要是全风化带与强 风化带,也包括少数中等风化。
高大钊讲座--岩土工程疑难笔记整理二(上)

6. 基础的埋置深度该怎么取? 7. 怎样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 8. 弯矩计算公式为什么不同?
1.地基承载力与土的 抗剪强度指标存在什么关系?
地基承载力怎么与基础宽度、埋置深度无关 了?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的表5.2.5 中,可以按不同的内摩擦角标准 值查到地基承载力系数,内摩擦角的数值从 0~40。
库仑土压力的力三角形解法
R
W R E条件求解 已知楔体重力W的大小与方向 已知土压力的反力E的方向(与墙面法线夹 角,即墙面与土的摩擦角,已知),但大 小未知 已知滑动面上的阻力R的方向(与滑动面 法线夹角,即土的摩擦角,已知),但大 小未知
由楔体平衡条件知三个力必交于楔体重 心,即力三角形闭合; 运用三角函数的关系,即可求解未知数 ,求得土体和挡土结构物之间接触压力 的合力;
第二部分 岩土工程设计
一.
岩土工程设计的力学基础 二. 浅基础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问题 三. 地基基础设计的变形控制方法 四. 单桩、群桩的承载力与桩基础设 计
五.
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与设计控制 六.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土压力计算 七. 基坑工程方案设计与事故分析 八. 地基基础抗震评价与抗震设计
在2009年~2010年,主要环绕《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局部修订的宣讲,讲了岩 土工程实务工作的一些问题,即勘察方 案的编制、勘探孔的深度和平面布置、 取样数量、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地下 水勘察、土和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等问题。2010年底至今年上半年,主要 讲解岩土工程评价方法。从现在开始, 将讲解岩土工程设计方法。
《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技 术 规 范 》 GB500072002条文说明第4.2.4条是这样解释为什 么要规定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的理 由的:“鉴于多数工程施工速度快,较 接近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故本规范推荐 UU试验。而且,用UU试验成果计算,一 般比较安全。” [1] 这说明了2002版规范 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取值的基本观点, 但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所得到的结果 是什么呢?
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讲座之一(上).67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讲座之一(上).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
【高大钊】岩土工程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是一项密不可分的工
程技术工作,勘察工作的目的是为设计与 施工提供建设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 计算的参数,设计工作的技术需要,是勘 察工作的技术目的,离开了岩土工程设计, 就没有岩土工程勘察的存在价值,勘察应 按设计工作的需要来做,设计应将勘察工 作的结论自然地融于设计工作中。因此, 在市场经济国家,有勘察工作但没有勘察 行业,而只有岩土工程行业,岩土工程事 务所与建筑、结构、设备这三个事务所并 驾齐驱,分工合作,是工程设计的四支主 要技术队伍。
岩土工程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 如何实现岩土工程体制改革的核心价 值目标
2. 过分强调深化勘察报告定量评价的负 面作用日益明显
3. 岩土工程队伍的整合缺乏凝聚力
岩土工程体制的核心价值目标
太沙基所创造的岩土工程咨询体制,其核 心价值也就在于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置 于一个完整的过程中,由岩土工程师统一 完成这个核心技术工作,设计方案由岩土 工程师拟定,勘察工作的要求由岩土工程 师提出,勘探、试验工作的质量由岩土工 程师检查和验收,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都 由岩土工程师来完成。
过分强调深化勘察报告 定量评价的负面作用
因为是从勘察方面起步改革的,设计方面的响应 不十分强烈,因此技术层面的改革主要放在勘察 阶段工作的深化上。对勘察资料的分析评价,对 勘察报告的结论,提出了许多比较高的定量评价 的要求,例如确定地基承载力,计算建筑物的沉 降与不均匀沉降,选择基础方案等等,而且把这 些定量评价放在改革的重要核心技术位置上。相 对而言,对现场勘探测试、取土试验技术等勘察 的关键环节却有不同程度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国家,岩土工程勘察和岩土
工程设计是由一个单位、一个工种来完 成,就避免了我国这种体制所带来的结 构性矛盾。
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讲座之一(上)(1)(精选)共254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54
▪
高大钊讲解

一、如何理解《地基规范》3.0.4条1. 根据工程设计原则,可以采用总安全系数法、容许应力法和分项系数法。
前面二种方法都是定值法,分项系数法是概率极限状态方法。
对每种方法,作用与抗力的性质应该是需要协调的,定值法的作用与抗力都采用标准值,概率极限状态方法的作用与抗力都采用设计值。
这两种方法之间在安全度的数值上可以转换,但设计理念是不相同的。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比较特殊一些,将本来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弄得有点复杂化了。
3. 讲白了,根据这本规范的基本思路,地基承载力计算用的是容许应力法,即地基容许承载力,取值的原则是采用标准值,那就是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标准值,非常清楚,但规范却取了个不清不楚的术语,称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把“容许”和“标准值”两个概念用“特征值”一个术语来概括,就常常顾此失彼。
4. 这本规范对基础结构设计,采用分项系数设计方法,作用与抗力都没有问题。
5. 对土压力、挡土墙的设计,这本规范实际上采用的设计方法是总安全系数法,但又不肯明说。
既然是总安全系数法,荷载是标准值、抗力也是标准值,采用一定的安全系数就可以了。
对这样明明白白的问题,硬要取套用概率极限状态的一套术语,弄得大家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难怪网友要发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的呼吁。
6. 我本来不想说这件事,一来是简单了讲不清楚,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说明白;二来我也不愿意老是冲着规范说事,人家听了不舒服。
给大家催得没有办法,只好草草不恭了。
明天要出差,今晚就讲这一些。
二、本人对设计值和标准值的意义理解不够,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计算钢筋截面积公式7.2.2用了设计值,锚固体与地层锚固长度公式7.2.3用了标准值,钢筋与砂浆锚固长度公式7.2.4用了设计值,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样有什么道理?边坡设计时荷载是由岩土体本身产生的。
材料与土的强度采用不同设计准则的矛盾在边坡锚杆的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锚杆钢筋截面强度验算时,由于钢筋强度用设计值,因此锚杆拉力也用设计值,可以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50068-2001)的附件中规定,材料 的性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f k f 1.645 f
这里的f是子样标准差,1.645是样本容量 为无穷大时的学生氏函数。 有个规范曾经将这个公式引用到岩土工程 中,用以计算标准贯入锤击数N的标准值, 但却发现不能用。这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氏函数 t n-1
t
1 6.314 8 1.860
2 2.920 9 1.833
3 2.358 10 1.812
4 2.132 11 1.796
5 2.015 12 1.782
6 1.943
7 1.895 1.645
n-1
t
为了便于应用,也为了避免工程上误用 统计学上的过小样本容量(如n=2、3、4 等),在规范中不宜出现学生氏函数的 界限值。因此,在1980年代编制《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时,通过数据拟合方法求得了下 面的近似公式:
岩土工程评价与设计方法讲座
第一部分岩土工程评价方法 同济大学 高大钊
2010年12月
引
言
2010年6月,《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岩 土工程疑难问题答疑笔记整理之二脱稿交付人民 交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与《土力学与 岩土工程师》岩土工程疑难问题答疑笔记整理之 一是姐妹篇,共同记叙了六年来,我国 岩土工程界网友在中国工程勘察信息网 上,切磋、讨论技术问题的主要历程和 内容,共约100万字篇幅。
在工程上,一般并不需要估计双侧置信区 间界限,只要控制最危险的单侧界限就足 够安全了。例如,我们估计内摩擦角的置 信区间,低于下限界限是危险的,必须加 以控制,而对上限并没有必要加以控制, 因为实际可能的内摩擦角越大就越安全。 所以我们只要控制不低于置信下限就可以 了,即控制小于7的可能性低于一个小概 率就可以了。这种区间估计称为单侧区间 估计,用于取用相应于单侧置信界限的指 标取值。
这是因为,根据有限的信息作出的判断 或评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充其量 仅仅是对客观存在的物理量或状态的一 种估计或者讲是概率估计,而不是确定 性的计算结果。 概率估计的结果往往给出一个区间,说 明你要估计的客观存在的物理量最有可 能在这个区间以内。比方说,你要根据 试验结果的数据对内摩擦角作出估计, 估计客观存在的内摩擦角最大可能存在 于7~11之间。
第一部分 岩土工程评价方法
一.
岩土工程评价与岩土工程设计的 基本要求 二.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与 评价方法 三. 地下水位评价与地下室抗浮验算 方法
四.
抗剪强度指标的评价与大面积堆 载的稳定性验算 五. 勘察报告中的岩土工程评价 六. 岩土工程设计荷载取值与安全度 控制方法 七. 基础方案建议与地基基础内摩擦角 的客观存在肯定就在这个区间范围以内, 其实也并没有100%的把握,你还得回答有 多大百分比的把握,这个百分比与上面所 说的“置信概率”互补,如果置信概率是5 %,就说明你有95%的把握估计是在这个 区间范围以内,还有5%的可能性会大于这 个区间的上限或小于这个区间的下限。这 种估计称为双侧置信区间界限的估计。
例如,我们取土作三轴试验,求得的强 度指标仅是所取的土样的性状,这些指 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土层的实际 性状呢?我们感兴趣的不是几筒土样, 而是整个土层,需要了解的是整个土层 强度的平均趋势,亦就是需要了解强度 指标的总体。
如何从子样的数据中得出关于总体的结 论呢?这种方法在统计学中称为统计推 断,就是从有限的样品的结果出发来估 计总体的特征,从特殊的抽样数据来推 断一般的总体特征的方法。 在采用统计学区间估计理论基础上,可 以得到的关于参数总体平均值置信区间 的单侧置信界限值:[2]
参数分析的内容
岩土工程参数分析的内容包括对原始数 据的误差分析和有效数字的取舍,数据 统计特征的分析,平均值和标准值的计 算,参数间经验公式的建立及其图表表 示方法。
6.1如何理解参数的统计修正系数
6.1.A统计修正系数计算时,公式括号中的正 负号如何选择?不利组合具体情况下怎么考虑? 除了抗剪强度取负值外,还有那些指标通常取 负值?或那些指标可以取负值。另外,统计修 正系数一般情况下在0.75~1之间,如果计算 出来是负数或大于1,是不是计算结果就不能 用了呢? 6.1.B对于岩土参数的统计规范有规定,对于 原位测试该怎么统计呢,是按照规范的公式, 还是按平均值-1.645 ?
第二部分 岩土工程设计方法
一.
浅基础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问题 二. 地基基础设计的变形控制方法 三. 单桩、群桩的承载力与桩基础设计 四. 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与设计控制
五.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土压力计算 六. 基坑工程方案设计与事故分析 七. 地基基础抗震评价与抗震设计
一. 岩土工程评价与岩土工程设计 的基本要求
N 1.645
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当标准贯 入锤击数的子样标准差比较大的时候,用 这个公式求得的标准值比最小值还要小。 例如,下表所列的是对某土层测定的标准 贯入锤击数的数值,求得平均值为20,标 准差为3.8,按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值 仅为13.7,已经非常接近于最小值,人们 无法接受这样的统计结果,显然采用这样 小的标准值是不恰当的。
概括起来,这两本书里,网友提出了四 个类型的问题:现行体制与岩土工程体 制、岩土工程师需要的土力学素养、岩 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 其中,岩土工程勘察包括钻探、原位测 试、土工试验等勘探的实务工作和资料 分析、综合评价工作两个部分。
在前几年,一些兄弟单位、地方协会和培训 机构组织的讲座中,我比较多地讲了前面的 三个问题,即体制问题、岩土工程师的土力 学素养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务工作。 第二本书出版以后,一些朋友希望我讲一讲 这本书中关于勘察工作中的岩土工程评价和 岩土工程设计的问题。由于内容比较多,将 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岩土工程评价方 法,第二部分为岩土工程设计方法。
3. 岩土工程勘察的审图应该把握什么问 题,是否存在过度的定量计算的要求? 评价的深度如何掌握?如何正确地理解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岩土工程评价 的要求?在勘察阶段能否以设计规范作 为审图的依据?评价的依据是勘察规范 ,而设计的依据是设计规范,两者不能 混淆。
二.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 统计分析与评价方法
岩土工程参数统计分析与取值是岩土工 程勘察内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 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数据进行处理、 加工,从中提出代表性的设计、施工参 数,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分析评价的重要 依据。
基本观点
由于岩土体是自然形成的,其成分、结 构和构造都是随机的和不确定的,勘察 时的钻孔或原位测试所取得的土样或数 据都有相当大的偶然性,采样必然带有 随机性。因此,岩土工程参数的分析方 法必须建立在随机数学的基础上,采用 统计的方法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对 于所得到的岩土工程参数也只能从统计 的概念上去理解,才能正确地使用。
k m t m m 1 t m sm
子样的变异系数由子样的标准差求得:
f f m
空间均值的变异系数为空间均值的标准 差与空间均值之比:
m m m
标准差折减系数可用随机场理论方法求 得,其表达式为:
L
e-相关距离
统计修正系数是对土性指标的平均值因 变异性而进行的修正,平均值乘以修正 系数以后称为标准值,标准值是具有概 率意义的代表性数值或者称为取用值。
k s m
1.704 4.678 s 1 2 n n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 本代表值,是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估值。 对岩土设计参数的估计,实质上是对总 体平均值作置信区间估计。在勘察工作 中取土试样或者作原位测试测定岩土的 性状和行为,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岩土体 的总体的性状和行为,取土试验或作测 试工作是一种抽样的手段,而非目的。 抽样所得的子样,包括试验的结果和原 位测试的结果都是抽样得到的子样,这 些子样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
N 1.645 k s m
20 26 27 15 18 20 标准贯入锤击数 N 的数据 17 21 14 22 15 19 16 21 16 13 21 22 23 22 20 25 24 22
表列的是对某土层测定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 数值,求得平均值为20,标准差为3.8,按前 面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值仅为13.7,已经非 常接近于最小值;而用后面公式计算的结果 为18.6。
上述9项要求中,第4~第9项的要求都是 分析、评价。评价构成了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结论。 但什么是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怎样做分析、评价? 评价与设计有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在现实的勘察工作中,至少在我的论坛 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中,显示了部分业 内人士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值得重 视的问题: 1. 对参数统计评价的基本前提不是很清 楚,例如:力学层与地质体之间是什么 样的关系?对力学层为什么要作均质体 的假定?什么是异常数据?异常数据如 何剔除?如何使用经验关系?
e
h
h-计算空间的范围
考虑到随机场理论方法尚未完全实现实 用化,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可以采用下 面的近似公式计算标准差的折减系数:
L 1 n
得到近似的实用公式:
t s 1 t m 1 t L f 1 f n
式中t为统计学中的学生氏函数的界限值, 一般取置信概率为5%。学生氏函数t与 样本容量n的关系见表
为什么将《统一标准》中关于材料性能 指标标准值的计算公式直接用到岩土工 程的指标估计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 这涉及统计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工程 材料性能指标的标准值的取用建立在统 计数学中关于区间估计理论的基础上。 工程应用中,一般取用单侧置信界限作 为设计参数的标准值,对材料的强度用 置信下限值。但区间估计理论有两类, 一类是估计单个测定值,另一类是估计 总体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