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文献利用与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中的资源管理与利用

论文写作中的资源管理与利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地管理和充分利用资源可以提高写作效率,增加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论文写作中的资源管理与利用策略。
一、文献资源管理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时,文献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源对于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文献库:可以使用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或Zotero等,来整理、管理和分类文献。
建立自己的文献库,方便随时查找和引用。
2.注重文献阅读与笔记: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注重记录重要的观点、数据或者引用。
可以使用软件或者传统笔记本,将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以备日后引用和分析。
3.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引用文献可以增加论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引用文献时,要确保准确引用,并遵守学术规范和引用格式要求。
二、实验资源管理对于科学研究型论文,实验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实验计划与安排:在进行实验前,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安排。
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和资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2.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对于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实验,要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修理,以免影响实验进展。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论文的重要依据。
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
三、网络资源和数据库的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离不开网络资源和数据库的使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学术搜索引擎的利用: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搜索和阅读。
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数据库,如PubMed、IEEE Xplore等,获取更多有关研究的文献和数据。
2.注意网络资源的可靠性:在利用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时,要注意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第一章:引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而学术交流则不可避免地需要文献的支持。
文献作为一种知识传递的载体,对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如何写好论文就成为科研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文献检索是获取、筛选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过程。
它对于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有关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了解同行研究者的研究情况,找到研究问题,综合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展科学研究。
而写好一篇论文,则是科研工作者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心得和方法、证明学术价值和科学水平的途径。
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好的传播和评价。
本章将详细介绍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检索工具和技巧,并讲述文献检索的流程步骤。
其次,我们将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结构和写作技巧,并分析写好论文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期望能够使读者全面了解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提高其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第二节:文献检索2.1 文献检索的定义文献检索是指在信息资源中寻找文献信息的过程。
文献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而文献检索则是提供知识支持的重要手段。
文献检索是研究过程中非常必要的一个以查找、筛选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方法,它是学术研究信息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
2.2 文献检索的意义(1)获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可以获取到一定期间范围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同行研究者的研究情况,获取到最新的前沿知识。
(2)提高研究效率:文献检索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大量浪费时间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有用信息的过程中。
(3)优化研究思路:文献检索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领域内已有研究史料,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和思路,更好地支持研究设计和实践。
(4)基于文献评价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检索和评价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水平。
如何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中

如何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中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不仅能够支持和证明我们的论点,还能够显示我们对已有研究和学术界的尊重。
然而,过分或不当地使用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可能导致剽窃和抄袭的问题,因此,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合理利用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以帮助你在毕业论文中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
1. 确定引用的必要性在选择引用文献时,首先需要明确引用的必要性。
是否引用某篇文献取决于该文献是否对你的研究和论题有重要的支持或意义。
你应该引用那些对你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或结论具有直接影响的文献。
2. 准确引用内容正确引用文献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被指责为抄袭。
引用文献时,需要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以及起止页码(如果是期刊文章)。
引用书籍时,还需要包括出版地和出版商的名称。
可以根据不同的引用风格(如APA、MLA等)采用适当的引用格式。
3. 引用恰当数量的文献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注意引用适量的文献。
引用过多的文献可能会淹没你的观点,并导致论文内容混乱。
相反,引用过少的文献可能无法有效支持你的论点。
因此,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引用能够充分论证你论题的关键文献。
4. 引用主要学术文献在选择文献引用时,应尽量引用主要学术文献。
主要学术文献通常由知名的学者或学术机构发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学术权威性。
这些文献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程序,研究方法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
此外,主要学术文献经常被其他学者引用,所以引用它们也可以增加你论文的学术认可度。
5. 揭示文献的解释和分析仅仅引用文献还不足以支持你的论点。
你还需要对引用的文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展示你对文献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你可以通过对文献的关键观点、实证研究和结论进行解读,来说明它们与你的论点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
6. 建立清晰的参考文献列表在论文结束时,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参考文献列表。
谈文献利用与学术论文写作

谈文献利用与学术论文写作
王玲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16)002
【摘要】图书馆是文献资料的宝库,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四大目录为读者查找所需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是有效利用图书馆文献的前提,文献利用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献搜集和文献分析两个阶段,文献搜集是基础,文献分析是关键.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王玲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221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谈文献利用与学术论文写作 [J], 王玲
2.谈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与自由 [J], 寿凤玲;
3.谈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与自由 [J], 寿凤玲
4.谈图书馆员学术论文写作存在的技术性失范问题 [J], 黄露;
5.学术论文写作"形式"谈——基于社科期刊编辑视角 [J], 廖哲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论文

论水稻基因组测序的进展及意义在我刚刚确定这个课题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课题的答案应该很简单。
中国水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无非就是,扩大中国粮食的产量,进一步解决中国光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可是后来经过大量的查找文献以及相关的资料,才发现自己的认识原来是那么的浅薄,自己需要的学习和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所以我与大家分享我这一次信息线索所得到的信息。
水稻基因组计划是1998年由中国内陆以及台湾地区与日本、美国、法国、韩国、印度等发起,多国共同完成的对水稻基因研究的国际科研工程。
1997年9月,水稻基因组测序国际联盟在新加坡举行的植物分子学大会期间成立。
1998年2月,中、日、美、英、韩五国代表制定了“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2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自然基金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已经完成。
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包括水稻基因组测序和水稻基因组信息,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重大国际合作的基因组研究项目。
首先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为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此项研究工作不仅能破译水稻全基因组序列,还将有助于了解其他禾本科植物的基因组信息.。
1、研究历程1993年,基因中心以中国主要栽培品种籼稻广陆4号为水稻基因组研究品系。
1996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水稻(籼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
更为有价值的是,韩斌研究组在测序4号染色体的同时,还对另一个亚种籼稻广陆矮4号染色体序列进行了测定,通过对两个品种连续长度达230万个DNA碱基对相应序列的同源比较,首次报道了水稻两个主要栽培稻(籼稻、粳稻)间的基因组成、顺序及DNA基因水平上的一些异同,从而揭示了栽培稻间的一些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研究领域的独到贡献。
《自然》审稿人认为:这些数据为将来整个基因水平上的比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图书馆文献资源检索利用与论文写作共68页

文献资料的整理
文献资料的整理是继搜集之后,作为科学研 究程序的继续,也是对有价值信息的加工与管理。 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和应用,所以在开始收 集资料时,就要按类别、编号、资料名称、作者、 发表日期、资料来源、存档日期等项来整理。
文献信息的整理
• 将文献转化为自己的可读书面材料 • 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 建立资料索引和内容摘要系统
对文献的分类和整理
文献 加工
做摘要和笔记
写综述或评论 准备参考文献
三、文献信息的搜集
文献信息搜集是指机构或 个人有计划、有目的、有 系统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 信息的全过程
1.文献信息的搜集方式
直接资料的收集:调查研究、实地考察、 实验活动
间接资料的收集:检索文献、阅读文献
文献信息的搜集方式
1、系统文献检索 利用检索系统检索与课题有关的文献 一般采用工具法(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2、跟踪最新信息 浏览现刊(核心、专业)获取最新信息
文献信息的搜集
阅读策略
1、文献信息的筛选 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
2、阅读策略 先文摘后原文、先粗读后精读 先综述后专题、先现刊后过刊 先核心后专业
从文献中我们要看出什么
1.这个领域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哪些研究已经完成, 哪些研究还要继续,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和 限制,找到起点和研究应解决的重点
• 报刊,特别是期刊。主要有三类:杂志;汇报、集刊、丛刊、
高校学报;文摘及复印资料。
• 教育挡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学术会议文献、学
位论文等。
• 专家询问。通过向专家学者请教有关问题,从观点到方法上的
启迪将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
•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运用技术、数据库、信
论文写作中如何合理使用文献资料

论文写作中如何合理使用文献资料在论文写作中,合理使用文献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文献资料是支撑论文观点和论证的重要依据,能够增强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然而,如何合理运用文献资料却是许多学术界和学生们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从文献资料的选择、引用和整合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论文写作中合理使用文献资料。
首先,在论文写作中,选择合适的文献资料至关重要。
合适的文献资料应该与论文的主题密切相关,能够支持论文的论点和论证过程。
在选择文献资料时,应该注重文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避免选择一些来源不明确或者内容不准确的资料。
此外,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选择近几年内的研究成果,以保证论文的信息更新和前沿性。
其次,在论文中引用文献资料时,需要遵循学术规范,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引用文献时,应该注明文献的作者、出处和出版时间等信息,以便读者查证。
同时,要正确使用引用格式,比如APA、MLA等引用格式,确保引文的格式统一和规范。
此外,在引用文献时,要注重引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断章取义或者篡改他人观点的情况。
另外,在论文写作中,整合文献资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整合文献资料时,应该注重文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避免出现信息冗余或者矛盾的情况。
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展示对文献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此外,要注重文献资料的批判性阅读,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总的来说,在论文写作中,合理使用文献资料是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文献资料、准确引用文献和整合文献资料,都是写好一篇论文不可或缺的步骤。
只有在合理使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使论文内容丰富、观点明确、论证有力,从而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广大学术写作者有所启发,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和质量。
论文写作技巧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方法与技巧

论文写作技巧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方法与技巧[请注意,在回答中可能会使用到一些虚构的信息,不代表真实情况]论文写作技巧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方法与技巧引言:在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时,引用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运用引用可以增加论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避免抄袭问题;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可以提供依据和资料支持。
本文将就如何合理运用引用和参考文献进行论述,并给出一些技巧和方法。
一、引用的使用与技巧1. 什么是引用?引用是在论文中援引他人的观点、数据或论据以支持自己的论点或研究结论,并标明出处。
2. 合理的引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准确性:确保引用的内容与原文一致,避免引用时出现错误。
(2)适度性:引用的内容应与论文的主题密切相关,并且在适当的范围内。
(3)权威性:优先选择权威的学术来源,如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等。
3. 引用的方式和格式:(1)直接引用:将原文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引用并加以标注,使用引号将引用内容与正文区分开来。
(2)间接引用:对原文内容进行概括与归纳,并在引用后标注出处。
(3)长篇引用:对于较长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删减和省略,但要在省略部分使用省略号 [...] 加以标注。
4. 引用标注的技巧:(1)直接引用时,要在引文后面用方括号注明引用文献的作者、年份和页码。
(2)间接引用时,可以在文章中提到作者和年份,如“根据X的研究(年份),...”,并在参考文献部分列出完整引用。
(3)在使用引用内容时,可以使用“例示性引用”、“佐证性引用”、“比较性引用”等方式,以增加引言的多样性和可读性。
二、参考文献的选取与引用1. 如何选取适当的参考文献?(1)选择专业学术期刊:选择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期刊,并仔细阅读其中的相关文献。
(2)查阅专业书籍:参考与论文主题相关的专业书籍,获取更深入和系统的知识。
(3)多元化参考来源:参考不同来源的文献,如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政府报告等,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行为超出合理使用范围, 下列行为超出合理使用范围,是侵犯网络数据库商知识产 权的行为,应严格禁止: 权的行为,应严格禁止:
• (1)对文摘索引数据库中某一时间段、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类型 的数据进行批量下载; • (2)对全文数据库中某种期刊(或会议录)、或它们中的一期或 者多期的全部文章进行下载; • (3)利用netants、flashget等批量下载工具对网络数据库进行 自动检索和下载(个别数据库一篇文章不能方便下载的此外); • (4)存储于个人计算机的用于个人研究或学习的资料以公共的方 式提供给非授权用户使用; • (5)把课程参考资料包中的用于特定课程教学的资料以公共方式 提供给非授权用户使用; • (6)设置代理服务器为非授权用户提供服务; • (7)在使用用户名和口令的情况下,有意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 在相关人员中散发,或通过公共途径公布; • (8)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对非授权单位提供系统的服务; • (9)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商业服务或支持商业服务; • (10)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内容汇编生成二次产品,提供公共或 商业服务。
五、学术论文的投稿
国际学术成果发表制度 投稿与审稿结果的处理 学术论文成功发表的策略 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 (详见教材p263-269)
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法律规范 学术引文规范
二、传统文献的合理使用
一般而言,传统文献合理使用的判断应考虑四种要素: • 使用目的:按照美国学者的解释,使用目的是合理使 使用目的: 用的第一要素,是界定合理使用规则的“灵魂”。该 要素要求使用他人作品的目的必须正当,即“使用的 目的和性质,包括这种使用是具有商业性质或是为了 非营利的教育目的”。 •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对不同的作品应有不同的合理使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用要求,对于未发表作品的合理使用要严于已发表作 品。 • 使用作品的程度:指同整个有著作权作品相比所使用 使用作品的程度: 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关于被使用作品的数 量,许多国家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 对被使用作品的影响:考察对著作权作品的市场影响, 对被使用作品的影响: 关键在于有无损害的发生。
相关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章第四节(教材p248)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教材p248)
三、电子文献的合理使用
目前,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图 书馆对网络电子期刊、 书馆对网络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合理使 用的具体规定各不相同, 用的具体规定各不相同,但一般性的原则 是一致的, 是一致的,即授权用户出于个人的研究和 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可以对网络数据库进行下列的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
四、学术论文的撰写
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学术论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 分和附录部分。
• 前置部分包括题名、著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等; • 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结果、 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 附录部分包括插图和表格等。 • (详见教材p252-260)
(1)检索网络数据库; (2)阅读检索结果(包括文摘索引记录或全文, 下同); (3)打印检索结果; (4)下载并保存检索结果; (5)将检索结果发送到自己的电子信箱里; (6)承担使用单位正常教学任务的授权用户, 可以将作为教学参考资料的少量检索结果,下 载并组织到本单位教学使用的课程参考资料包 (course pack)中,置于内部网络中的安全 计算机上,供选修特定课程的学生在该课程进 行期间通过内部网络进行阅读。
文献利用与论文写作
一、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指对学术研究活动的主客观方面的约束,包括 学术规范 标准和评价体系,其突出特征和追求目标是求真务实。学 术研究活动大体包括学术研究、学术写作、学术评价(包 括学术批评)和学术管理等形式。学术规范体现在学术活 动全部过程之中,主要表现为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 范、学术引文规范、写作技术规范等。
④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称, 出版年份-月-日(版数). [1] 傅刚, 赵承, 李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 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 ⑤科技报告 [序号] 作者. 题名[R]. 报告题名及编号, 出版年. [1] 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 logic[R].AIAA-98-4484, 1998. ⑥标准 [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 标准编号(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也可略去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1] GB/T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2]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⑦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 期. [1]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 88105607.3[ P]. 1989-07-26.
⑧会议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会议主办者.会议(或会议录)名称[C].地点:出版者,出版日期. [4] 张佐光, 张晓宏, 仲伟虹, 等. 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张为民 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1996: 410-416 [5] AGRAWAL R, IMIELINSKI T, SWAMI 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 Washington, American, February 15-22, 1993[C]. Berlin:Springer, c, 1993. ⑨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 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 [1]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2] METCALF S W. The Tort Hall air emission study[C/OL]//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ardous Waste, Atlanta Marriott Marquis Hotel, Atlanta, Georgia, June 5-8, 1995: impact on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 [1998-09-22]. :8080/cong95.html. ⑩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 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 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1] 马克思. 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5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或出版社编辑部要求的格式。 各类文献著录格式及举例如下:
①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 朱建平, 张润楚. 数据挖掘的发展及其特点[J]. 统计与决策, 2002(3):55-60. [2] 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ma;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J]. 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 ,1995 ,21 (1/2) :5-26. ②图书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1] 贺奇, 郑岩, 魏藜, 等. 构建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230-252. [2] Slowinski R.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 handbook of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rough set theory[M]. Netherland: Kluwer Acad emic Publishers, 1992. [3]昂温G, 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诤, 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③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 [1] 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