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教学实验设计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与改性

粒度分布不均
合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粒度分 布不均的问题,这会影响电池的 电化学性能。解决方案:通过控 制合成条件,如溶液浓度、反应 时间等,来改善粒度分布。
纯度低
合成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杂质, 影响LiFePO4的性能。解决方案 :通过改进合成工艺,提高合成 纯度,减少杂质含量。
改性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 备与改性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LiFePO4材料简介 • LiFePO4的制备方法 • LiFePO4的改性研究 • 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 • LiFePO4的制备与改性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 前瞻性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LiFePO4材料简介
LiFePO4的结构与性质
热解法
原理
优点
应用
热解法是一种通过高温热处理 前驱体得到目标材料的方法。 在热解过程中,前驱体发生热 分解并脱去部分或全部有机物 ,最终得到LiFePO4正极材料 。
热解法具有工艺简单、制备周 期短、产量大等优点。
热解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 产,也是目前商业化生产 LiFePO4正极材料的主要方法 之一。
LiFePO4晶体结构属于橄榄石型结构,由Li、Fe、P、O元素组成,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电导性、热稳定性以及优良的锂 离子迁移性能。
LiFePO4材料中,每个Li+可以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使得Li+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快速地嵌入和 脱出。
LiFePO4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锂离子扩散系数测量
通常使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或光谱学方法测 量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这些测量可以提供 关于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扩散行为的重要信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教学实验设计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教学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作为电化学相关实验基础,是复合材料、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一门重要实验。
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电化学实验技能的需求,锂离子电池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现代化便携设备中应用广泛。
本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价值。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溶液、试剂、设备器械等。
锂离子电池制造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等。
实验所用的正极材料为锂铁磷酸铁锂(LiFePO4),负极材料为石墨粉,电解液为聚合物电解质,隔膜为聚丙烯片。
试剂包括硝酸铵、硝酸钾、亚硝酸钠、丙酮、15%聚合物溶液等。
设备器械包括pH计、电子天平、离心机、超声波清洗机、电化学工作站等。
二、实验步骤1.制备锂铁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步骤:将硝酸铵、硝酸钾、亚硝酸钠、丙酮等试剂加入150 ml容量瓶中,用离心机离心至溶液均匀。
取一定的Li3PO4和FeC2O4.2H2O加入到溶液中,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后,经烘干、高温焙烧制成锂铁磷酸铁锂。
2.测定锂铁磷酸铁锂粒径及形貌步骤:将得到的锂铁磷酸铁锂样品拍成薄片,再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观察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确定粒径大小。
3.制备电极步骤:先在石墨粉中加入细节柿子粉,再加入少量的聚合物电解质、乙二醇、甲醇等试剂,制成混合浆料。
将均匀的混合浆料涂在铝箔片上,烘干制成电极,用电极电容计进行测试。
4.组装锂离子电池步骤:将制好的电池片分别装入锂离子电池盒中,在电极两侧分别接上电缆、电解质和隔膜,把所有部件插入到电池盒中,并用一体化设备进行组装和密封。
测试电池性能,研究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性能和实用性能。
三、实验教学效果及评价通过本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锂离子电池制造原理、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化学技术的应用背景。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计算材料学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第一性原理计算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计算材料学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第一性原理计算
许真铭;郑明波;刘振辉;陈铎;刘庆生
【期刊名称】《大学化学》
【年(卷),期】2024(39)4
【摘要】为培养学生材料计算思维,本文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研究案例设计一个第一性原理计算综合实验。
本实验设计包括晶体结构建模、结构优化、电子结构计算、锂离子扩散性质计算、后处理分析等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第一性原理计算基本原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实现理论方法水平和软件操作技能的双重提升。
【总页数】9页(P140-148)
【作者】许真铭;郑明波;刘振辉;陈铎;刘庆生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O6
【相关文献】
1.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新进展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
3.锂离子掺杂P3型NaMnO_(2)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Na^(+)
扩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4.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5.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项目式实验设计: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分子动力学模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报告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探究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深入了解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原理及性能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锂离子电池的认识。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等组成部分)2. 示波器3. 万用表4. 直流稳压电源5. 连接线等三、实验步骤1.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将示波器、万用表等连接至电池的正负极,接通直流稳压电源。
3.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变化。
4. 通过示波器和万用表的数据,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记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中观察到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时电位差的变化,示波器显示出一定的电压波形。
2.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情况,以及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扩散和嵌入行为。
3.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个基本部分共同协作完成,其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转移,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和储存。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正负极的材料、电解液的特性、电子和锂离子的传递规律等内容。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轻量的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
对锂离子电池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六、参考文献1. 《电化学动力学与锂离子电池》2.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3. 《电池工程》以上为本次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报告,希望能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开发有所帮助。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的制备与表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的制备与表征锂离子电池在当今的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因为其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率和轻便等特点。
而硫化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硫化锂的制备和表征。
一、硫化锂的制备硫化锂制备的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氢气还原法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
1. 高温固相法高温固相法是制备硫化锂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将硫粉末和锂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高温炉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硫化锂。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Li+1/2S2→Li2S。
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
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著的:反应后产生的硫化锂颗粒较大,具有不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短等缺陷。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也是制备硫化锂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锂盐和硫化物悬浮在介质溶剂中,形成凝胶。
然后,将凝胶进行干燥、煅烧等步骤,制得硫化锂。
此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制备颗粒大小均匀、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硫化锂。
然而,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二、硫化锂的表征硫化锂的表征是关键的步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硫化锂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将介绍主要的表征方法。
1. X射线粉末衍射(XRD)XRD是一种常用的硫化锂表征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硫化锂的衍射光谱,可以得知硫化锂的结晶类型、纯度等信息。
此外,XRD还可以检测样品中的杂质和非晶相。
2. 扫描电镜(SEM)SEM可以通过对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和结构信息。
由于硫化锂的形态和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SEM成为了硫化锂表征的重要手段。
3. 比表面积测试(BET)BET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表面积的表征方法。
硫化锂的比表面积大小与其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
越大的比表面积意味着越多的活性位点,从而使得硫化锂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4. 循环伏安法(CV)CV是一种测试材料纯度和电化学特性的方法。
锂电材料观察实验报告

锂电材料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比较不同锂电材料的性能差异,并观察其在实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实验所用材料及仪器: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钴酸锂(LiCoO2)、锂铁磷酸锂(LiFePO4)、锂锰酸锂(LiMn2O4)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3. 锂离子电解液:锂盐溶液4. 电池外壳5. 外部电源和电压表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仪器实验步骤:1. 制备三个锂电池的正极:将锂钴酸锂、锂铁磷酸锂和锂锰酸锂分别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覆在导电片上,然后通过烘干固化。
2. 制备三个锂电池的负极:将石墨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并涂覆在导电片上,然后通过烘干固化。
3. 将正极和负极叠放在一起,并以适当的间隔密封在电池外壳中,形成电池单元。
4. 在实验条件下连接外部电源和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5.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锂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
6. 在一定周期内重复第4和第5步骤,观察电池的电压变化和材料结构的演变。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观察,以下是对不同锂电材料性能的比较和分析:1. 锂钴酸锂(LiCoO2):此材料具有较高的充电电压和能量密度,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成本、不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2. 锂铁磷酸锂(LiFePO4):与锂钴酸锂相比,此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其较低的电导率和较低的放电电压,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3. 锂锰酸锂(LiMn2O4):此材料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优势,但相对于锂钴酸锂和锂铁磷酸锂,其电导率和循环寿命较低。
根据SEM和TEM观察,我们还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不同锂电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变化情况。
例如,锂钴酸锂通常呈现出颗粒状结构,而锂铁磷酸锂和锂锰酸锂的结构则更为均匀和紧密。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不同的锂电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锂电材料应考虑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因素的权衡。
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综合实验设计

关键词 :扣式锂离子 电池 ;电池装配 ;综合实验
中 图分 类 号 : 0 6 4 6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3 0 5 . 2 0 1 3 . 0 6 . 0 0 5
Pr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 i n g o f c o i n— ‘ t y p e l i t h i u m i o n b a t t e r y we r e d e s i g n e d t o c h e mi c a l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e x p e r i me n t
t hi s e x p e r i me n t i s t o u n de r s t a n d t h e s y nt h e t i c me t h o d o f c a t h o de ma t e ia r l s,t h e b a s i c s t r uc t u r e o f b a t t e r — Y a n d t he t e s t i n g me t h o d o f t h e b a t t e r y. Ke y wor ds:c o i n—t y p e l i t h i u m i o n b a t t e y ;b r a t t e y r a s s e mbl y;c o mp r e h e ns i v e e x p e ime r n t
ZHOU Xu e —c h o u
( 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F u j i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F u z h o u 3 5 0 0 0 2 ,C h i n a )
新能源器件设计实验-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大纲

《新能源器件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四、课程考核注:各类考核评价的具体评分标准见《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1] 《锂离子电池材料合成与应用》冯传启,王石泉,吴慧敏编著,科学出版社2017,第31版,ISBN:9787030512031[2] 《锂离子电池》郭炳焜,徐徽,王先友,肖立新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ISBN:9787810615631[3]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黄可龙,王兆翔,刘素琴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第一版,ISBN:9787122016720[4]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吴宇平,戴晓兵,马军旗,程预江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ISBN:9787502552664六、教学条件硬件条件:实验场地:实验室面积不小于60 m2,配有电教设备,有供水,供电(供电须有短路及漏电保护),实验室须配备灭火器;通用仪器:精度0.01g电子天平2台,精度0.1 mg电子天平2台;实验室用纯水装置1台;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配有一台一体机电脑)20台;电磁加热搅拌器20台;锂离子电池测试仪1 mA量程的4台,10 mA量程的2台;用于封装锂离子纽扣电池的手套箱一台(双工位操作)实验室需要配备两台简易的办公用电脑,用于特殊情况(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使用现代用具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用到的相关化学药品及试剂。
软件条件:6个专业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实验);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电化学工作站自带)、Origin 9.0实验绘图软件、文献数据库(知网、Web of Science)。
大纲执笔人:马国强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制定时间:2022年8月16日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1、新能源器件设计实验课程共6个实验,学生最后总成绩为所有实验内容的平均成绩;2、实验报告要求使用现代化办公软件按照课程所提供的模板撰写,每晚交一周扣10分;3、如有发现伪造实验数据,全部实验成绩直接记为零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SN1672-4305 实验室科学第19卷第5期2016年10月CN12-1352/N LABORATORY SCIENCE Vol. 19 No. 5 Oct. 2016实验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教学实验设计欧秀芹,梁金生,梁秀红,梁广川,丁燕,王丽,汤庆国 (河北工业大学1.能源与环保材料研究所;2.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天津 300130)摘要:结合功能材料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和当前的科研工作,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水热合成过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含材料制备、表征、性能测试等多个基础实验环节的专业综合型实验。
其特点是:指导学生完成材料合成过程中系列样品的取样点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路;对系列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形貌的比较与分析,强化了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教学。
该实验课程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该实验简单实用的取样设计、综合的分析方法,对于其它功能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学实验;晶体结构;晶体形貌;磷酸铁锂;水热合成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wn.1672-4305.2016.05.002Experimental design o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LiFeP〇4as positiv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OU Xiu-qin,L1ANG Jin-sheng,L1ANG Xiu-hong,L1ANG Guang-chuan,DING Yan,WANG Li,TANG Qing-guo(1. Institute of Power Source and Ecomaterials Science; 2.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combining the research topic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functional material,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course was designed,including basic procedures like sample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etc.Lithium iron phosphate,the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will be used as the object throughout the course.The feature of this scheme is that th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design sampling points of a series sample,which will be help to achieve the systematic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ology.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a series of samples will be analyzed and compared,which will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pply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material science into practical.The synthetic experimental course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of observing the experiments,thinking,and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effectively the basic procedure and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e method of simple,practical sampling and the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lso have references to the other functional material research and teaching.Key words :teaching experimental;crystal structure;crystal morphology;lithium ion phosphate;hydrothermal synth e si s基金项目:教育部材料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针对21世纪国家对能源环境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Z G0034)。
拿敢堂科f及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战略需求,河北工业大学于2011 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功能材料本科专业。
功能材料 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 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 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
功能材 料专业教学的特点是既有对传统材料科学与工程技 术的基础理论的继承,更有向综合型和交叉性学科方 向的拓展。
探索并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实验 课程,成为功能材料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1_4]。
锂离子电池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行 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锂离子电极材料的技术水平决 定着电池的技术水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是电极材 料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电池材料研究和 应用领域的人才市场情况是,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 水平与产业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目前 本科生教学中,材料分析与表征技术,如X-射线衍 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透射 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等实验教学环节,实验的设 计常常是单一性的、验证性的,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 兴趣。
各种表征手段之间缺乏互证性,不利于培养 学生整体性思考和系统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需要开发出与当前科研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内容 充实到实验教学中。
磷酸铁锂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是近二 十年来新能源材料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工业上 其合成工艺路线有固相法[5]和水热法[6]。
其中,水 热合成技术因反应物处于分子水平混合,产物更加 均勻。
又由于水热反应的均相成核及非均相成核机 理与固相反应的扩散机制不同,因而可以创造出其 它方法无法制备的新化合物和新材料,已成为当今 制造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材料的一种具有竞争性的 方法[7-9]。
结合本教研室和课题组的科研内容,我 们开发了有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的 综合型实验课,主要内容包括磷酸铁锂的水热合成、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表征、材料的碳 包覆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本实验的特点是设计了升 温段和保温段多个取样点,得到一系列的样品,这 样,可对系列样品进行不同表征手段的综合分析,实 现不同表征手段之间的互证与互补,还可使学生基 本掌握X R D分析在材料科学中的四大应用:晶体结 构研究、物相分析、精细结构研究、晶体取向研究及 多晶织构测定[10]。
从样品制备到综合表征,可使学 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样的 研究性思维方法,不仅在该实验中,也会对学生在今后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所启迪。
1实验1.1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Rigaku D/MAX-2500X型转靶X射线多晶体衍 射仪,Rigaku 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威 海自控WHF-5L高压反应釜,管式炉,LAB2000手 套箱,武汉LAND(CT2001A)恒电流充放电仪,烧 杯、抽滤瓶、滤纸、布氏漏斗、恒温干燥箱、瓷舟和对 辊机等。
一水氢氧化锂(Li0H,H20) (A R)、85%磷酸 (H3P04)(A R)、七水硫酸亚铁(FeS04.7H20) (A R)、葡萄糖(A R)、乙炔黑(电池级)、聚四氟乙烯 乳液(电池级)、锂片(电池级)、聚丙烯微孔膜(Cel-gard2300),电解液为 1m〇l/L 的 LiPF6/( EC:DMC: EMC)(体积比 1:1:1)。
1.2实验内容1.2.1磷酸铁锂(LiFeP04)的水热合成反应物的浓度以亚铁离子的浓度计,为0.5mol/ L,反应釜的填充度为0.7〜0.8。
将Li0H.H20、H3P04、FeS04.7H20按摩尔比3 :1 :1的配比分别用 去离子水溶解,在搅拌下依次加人反应釜内,升温至 160T!,反应 6h。
表1取样条件及样品编号取样条件样品编号酸碱中和后Li3P04三种原料混合后P-30120丈P-120130丈P-130135丈P-135升温段140丈P-140150丈P-150160 丈,0h L F P-0160 丈,0.5h L F P-0.5160 丈,1h L F P-1160 丈,2h L F P-2保温段160 丈,3h L F P-3160 丈,4h L F P-4160 丈,6h LFP-6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通过反应釜的针形阀取 样。
取样点及样品编号列于表1。
最后,通冷却水将反应温度降至80丈以下,打 开反应釜,将物料用布氏漏斗抽滤,并用与母液等体 积的去离子水洗涤3遍,放人干燥箱于120丈烘干。
升温段和保温段所取样品同样进行过滤、洗涤、烘干欧秀芹,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与表征教学实验设计5PDF #74-0358 Li3P 〇4______I _i in I i m i i i 11 i u n i h i m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m i n i i i i i i i i i n1020304050 60 70 8020/°图1升温阶段样品的X R D 图谱对图1进行比较与分析,可以找出随温度升高物相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