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法新中2种杂质的毒理学研究_程磊

合集下载

槲皮素通过靶向GAS5/Notch1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槲皮素通过靶向GAS5/Notch1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inesePharmacologicalBulletin 2021May;3-238:14:0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34.1086.R.20210422.1411.018.html
司;小干扰 RNA,上海吉玛基因公司;TRIzolReagent 和 LipofectamineTM2000,Invitrogen(货号:15596026、 11668019);逆 转 录 试 剂 盒 和 qRTPCR试 剂 盒, TaKaRa(货号:RR047A、RR820A);Notch1、Jagged1、 Hes1单克隆抗体,CellSignalingTechnology(货 号: 3608、70109、11988);Caspase3单 克 隆 抗 体,Bioss (货号:bs0081R);Bcl2、Bax单 克 隆 抗 体,BOSTER (货号:BA0412、BA03152);βactin单 克 隆 抗 体 和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 /鼠二抗,中杉金桥 (货 号:TA09、ZB2301、ZB2305);AnnexinVFITC 凋亡检测试剂盒,BD(货号:556547);BCA试剂盒、 一 抗 稀 释 液 和 DEPC 无 酶 水,碧 云 天 (货 号: P0010S、P0023A、R0021)。 1.1.3 仪器 CO2 培养箱(HealForce);流式细胞 仪(BeckmanCoulter);ScanDrop2 超微 量 核 酸 蛋 白 测 定仪(Analytikjena);ThermalCyclerPCR仪(天隆); AppliedBiosystems7500实时荧光定量 PCR仪 (赛 默飞);化 学 发 光 成 像 仪 (培 清 ),酶 标 仪 (Molecular Devices)。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MCF7细胞用 RPMI1640培养 基(含 10%胎牛血清和 1%双抗)在 37℃、5% CO2 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开始后续实 验。 1.2.2 细胞转染 6孔板接种对数生长期 MCF7 细胞,待细胞密度达 40% -60%,将 3条 GAS5小干 扰 RNA序列(siGAS5#1,siGAS5#2,siGAS5#3)及其 阴性对照的小干扰 RNA序列(sncRNA),分别与 Li pofectamineTM2000混 合 孵 育 后 加 入 各 孔 中 (siRNA 终浓度约为 066mg·L-1)。培养 6h后分别换成 含 10%胎牛血清的 RPMI1640培养基和槲皮素药 液(80μmol·L-1)继续培养 48h。小干扰 RNA序 列如 下 所 示:siGAS5#1:正 义 链 5′GGCUCUGGAU AGCACCUUATT3′,反 义 链 5′UAAGGUGCUAUCC AGAGCCTT3′; siGAS5#2:正 义 链 5′GCAAAGG ACUCAGAAUUCATT3′,反 义 链 5′UGAAUUCUG AGUCCUUUGCTT3′;siGAS5#3:正 义 链 5′GCAU GCAGCUUACUGCUUGTT3′,反 义 链 5′CAAGCAG UAAGCUGCAUGCTT3′;sncRNA :正 义 链 5′UUC UCCGAACGUGUCACGUTT3′,反义链 5′ACGUGAC ACGUUCGGAGAATT3′。 1.2.3 MTT法检测槲皮素对 MCF7细胞活力的影 响 96孔板接种对数生长期 MCF7细胞,加入 100 μL不同浓度的槲皮素(5、10、20、40、80、160和 320 μmol·L-1),空 白 组 和 对 照 组 加 入 等 量 培 养 基,作

毒理学名词解释

毒理学名词解释

毒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毒理学(T 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 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

其基本形式是U型,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

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

SD大鼠灌胃染毒蓖麻籽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中毒样品初步检测

SD大鼠灌胃染毒蓖麻籽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中毒样品初步检测

SD大鼠灌胃染毒蓖麻籽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及临床中毒样品初步检测付佳婷;张瑛;张文鹏;郭磊;徐斌;谢剑炜【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年(卷),期】2022(36)8【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用于大鼠ig染毒蓖麻籽后毒代动力学研究及开展临床样本检测。

方法采用SynergiPolar-PR 100Å色谱柱(100 mm×2 mm,2.5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5 min,流速0.3 mL·min-1;甲醇-乙腈(3∶1,V/V)混合溶剂蛋白沉淀法提取蓖麻碱;东莨菪碱为内标。

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蓖麻碱0.3,1.0和3.0 mg·kg-1组,用已测定蓖麻碱含量的蓖麻籽匀浆液进行ig染毒,检测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浓度并拟合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

尝试用该法对蓖麻籽中毒临床血浆和尿液样品进行检测。

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0μg·L^(-1),检测限为0.5μg·L^(-1),选择性、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残留效应等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

各组大鼠的蓖麻碱达峰浓度(C_(max))和AUC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染毒0.7~0.8 h达C_(max),之后快速下降,T1/2为2.2~2.5 h。

临床中毒后4和14 h,血浆样品中蓖麻碱的浓度分别为25.5和22.2μg·L^(-1),14 h尿样中的浓度为92.2μg·L^(-1)。

结论该法可用于SD大鼠血浆中蓖麻碱的快速、灵敏、准确测定;以蓖麻碱作为蓖麻籽中毒诊断的标志物可应用于临床中毒血、尿样本的检测。

【总页数】6页(P599-604)【作者】付佳婷;张瑛;张文鹏;郭磊;徐斌;谢剑炜【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1;R996【相关文献】1.大鼠一次性经皮染毒毒死蜱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应学研究2.应用PBTK/TD模型研究毒死蜱经口重复染毒幼年大鼠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效应学3.对乙酰氨基酚SD大鼠毒代动力学研究及P450的影响4.大鼠灌胃消癌解毒方水煎液后2种入血的单糖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5.LC-MS/MS法测定东北黄精灌胃后大鼠血浆中3种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HT2AR异源二聚体功能研究进展

5-HT2AR异源二聚体功能研究进展

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11:34:27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4.1086.r.20230614.1549.061.html◇综 述◇5 HT2AR异源二聚体功能研究进展高 欢1,2,谭 博2,杜广营1,苏瑞斌2(1.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0)收稿日期:2022-12-12,修回日期:2023-0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773709)作者简介:高 欢(1998-),女,硕士生,研究方向:神经精神药理学,E mail:gaohuan0708@163.com;杜广营(1980-),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药药理与毒理评价,通信作者,E mail:duguangying@126.com;苏瑞斌(197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神经精神药理学,通信作者,E mail:ruibinsu@126.comdoi:10.12360/CPB202208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07-1201-05中国图书分类号:R 05;R392.11;R749摘要:血清素2A受体(5 HT2AR)作为致幻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许多精神活性药物的作用靶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5 HT2A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与mGluR2、D2R和CB1R等多种GPCRs形成异源二聚体。

二聚体中的mGluR2、D2R与CB1R影响5 HT2AR偶联的信号通路和诱导的动物行为,并且3种受体分别被敲除后,致幻性5 HT2AR激动剂诱导产生的甩头反应次数明显降低。

基于5 HT2AR/mGluR2、5 HT2AR/D2R和5 HT2AR/CB1R异源二聚体的重要性,该文将3种受体与5 HT2AR形成异源二聚体的发现与功能进行详细综述,为探寻以5 HT2AR为靶点的精神活性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新药药理毒理研究问题分析定稿成都程鲁榕

新药药理毒理研究问题分析定稿成都程鲁榕

药理毒理研究的重
要性
药理毒理研究是新药研发的关键 环节,旨在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 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新药的药理毒理 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方 法不统一、数据可靠性不足等。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新药药理毒理研究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 议,为新药研发提供科学指导。
药理毒理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包括药理学、毒理学、生物学、化 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加强跨学科 合作,整合各学科的优势资源,将有 助于推动药理毒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新药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 、改善人类健康。因此,药理毒理研 究应紧密结合临床需求,针对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开展深入研究,为 新药研发提供更加科学、安全、有效 的支持。
指导临床用药
药理毒理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制定用药方案,预测 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从而降低用药风险。
03
促进新药研发
药理毒理研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
药的潜在毒性,为新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和方向。
药理毒理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筛选和验证药物作用靶点
伦理和法规问题
01
02
03
04
违反伦理原则
实验过程中未能充分尊重动物 的福利,违反伦理原则。
未遵循法规要求
实验过程未遵循相关法规和指 导原则的要求,导致实验结果
无效。
缺乏伦理审查
实验方案未经过伦理审查,无 法保证实验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缺乏知情同意
实验动物未经过知情同意程序 ,侵犯了动物的权益。
04
研究人员应尊重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牺牲。

SIRT1通过CREB

SIRT1通过CREB

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14:11:3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4.1086.R.20230614.1545.021.htmlSIRT1通过CREB/BDNF通路调控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偏爱的机制研究刘 奔1,涂婉玉1,张腾腾1,姚志军2,易善勇1,赵 营3,雒国胜1,贾文歌1,李晨晨1,赵 斌1,魏 来1(新乡医学院1.法医学院、2.基础医学院、3.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收稿日期:2023-02-20,修回日期:2023-04-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U2004111,81701862);河南省教育厅高校重点科研项目(No18A310024,18A310025);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ZDSYS2018007)作者简介:刘 奔(199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药物成瘾机制,E mail:2693198771@qq.com;赵 斌(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物成瘾机制,通信作者,E mail:rodphine@xxmu.edu.cn;魏 来(1982-),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物成瘾机制,通信作者,E mail:weilai@xxmu.edu.cndoi:10.12360/CPB2022080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07-1263-08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322 81;R338 2;R971 2;R977 6摘要:目的 研究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orbitalcortex,VLO)内微量注射sirtuin1(SIRT1)抑制剂EX527对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CPP)的影响,并探讨CREB/BDNF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位术在大鼠双侧VLO内留置导管,建立吗啡诱导大鼠CPP模型,d1为适应,d2~4为前测,d5~14为条件性训练,隔日交替腹腔注射吗啡(1mL·kg-1,5mg·kg-1)或生理盐水(1mL·kg-1),提前30min通过导管向双侧VLO内微量注射EX527(1μL,5g·L-1)或DMSO(1%,1μL),d15为测试。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1年第11期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向烨课题组合作,解析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病毒样颗粒及其与人源受体分子LDLRAD3复合物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甲病毒家族核衣壳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的病毒颗粒组装机制,以及VEEV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机制。

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VEEV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类和所有马科动物的RNA包膜病毒,属于甲病毒家族,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及可经气溶胶高效传播,引发进行性中枢神经疾病和并发症,严重可导致死亡。

此病毒在南美洲有大量感染病例报道,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

鉴于其能引发中枢神经疾病的危险性,VEEV被定为生物安全3级(BSL3)病毒。

引起吗啡戒断负性情绪的神经元集群和环路机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菲菲/马兰科研团队,发现中央杏仁核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与腹侧被盖区(VTA)被吗啡激活的奖赏神经元间的抑制性神经环路介导吗啡戒断引起的负性情绪。

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

吗啡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强烈的欣快感(奖赏效应),但长期使用后停药会诱发戒断症状和负性情绪(负性强化效应),导致对吗啡的依赖或成瘾。

研究表明,吗啡作用于脑奖赏系统而引起欣快感,而其戒断症状主要是由于奖赏系统功能下调和压力应激系统的激活介导。

恶性高热病性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学新机制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罗大力教授团队发现骨骼肌型集钙蛋白-1(Calsequestrin-1,Casq1)在心脏的表达,参与心率和肌浆网钙稳定性的调节,Casq1的表达缺失是高热和麻药诱导恶性高热性心律失常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关成果发表于Circulation。

恶性高热病(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当患者遇到高温、吸入性麻药或肌松药以及剧烈运动后出现高热、肌僵直、肌溶解和各种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85%以上。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收稿日期:2019 12 04DOI:10.13267/j.cnki.syzlzz.2020.01.002作者简介:赵 静(1987 ),女,安徽宣城人,主治医师,硕士,从事肺癌的个体化内科治疗研究通信作者 E mail:susu_mail@126.com·指南解读·《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赵 静,苏春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摘要: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8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发表《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系统介绍和讨论不良反应的管理流程。

随着国产免疫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保障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安全性显得刻不容缓,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CSCO)于2019年4月推出首部《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本解读将简要介绍CSCO指南的内容,并对比其与NCCN指南的差异,以期为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肿瘤/治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免疫疗法;抗体,单克隆/治疗应用;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疗法管理;中国;诊疗准则;指南中图分类号:R73;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1692(2020)01 0011 05CommentsonCSCO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comparingwithNCCNguidelineZhaoJing,SuChunxia(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ShanghaiPulmonaryHospital,Tongji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433)Correspondingto:SuChunxia,E mail:susu_mail@126.comAbstract: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s)havebeenusedinanincreasingnumberofcancerpatients,sothatthemanagementofimmunerelatedtoxicitieshasbecomemoreandmorenecessaryandimportant.In2008,NationalCom 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published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otherapy,inwhichdetailedstrategieshavebeenrecommendedfortoxicitydiagnosisandmanagement.WiththedevelopmentanduseofChineseICIs,ithasbecomeurgenttoguaranteethestandardizationandsafetyofclinicalapplication.InApril2019,ChineseSocietyofClin icalOncology(CSCO)developedCSCOmanagementguidelineoftoxicitiesfrom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Here,wewillintroducetheCSCOguidelinebrieflyandcomparethesetwoguidelines,hopingtogetathoroughandin depthunder standingofmanagingimmune relatedtoxicities.Keywords:neoplasms/therapy;programmedcelldeath1receptor;immunotherapy;antibodies,monoclonal/thera peuticuse;drug relatedsideeffectsandadversereactions;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China;practiceguideline;guidebooks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有望治愈肿瘤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程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药物分析学。 通讯作者: 陈晓辉,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药物分析学。
010631; SD 大鼠,SPF 级,雌雄各半,体重 170 ~ 210 g, 购于广东省医学试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 0106577,于 温度 22℃ ~ 25 ℃ 、相 对 湿 度 50% ~ 70% 的 试 验 室 中 饲养。 1. 1. 3 仪器: Cell-DYN-3700 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 仪( 美国雅培公司) ; DXC 800 自动生化分析仪 ( 美国 贝克曼公司) ; Shandon Excelsior 全 自 动 密 闭 组 织 脱 水 机( 美国 热 电 公 司 ) ; TDL-80-2B 低 速 台 式 离 心 机 ( 上 海安亭 科 学 仪 器 厂 ) ; EC 350-1 / -2 石 蜡 组 织 包 埋 机 ( 德国美康公司) ; HM355S 全自动石蜡切片机( 德国美 康公司) ; LEICA DM3000 5 头 显 微 镜 ( 德 国 徕 卡 仪 器 有限公司 ) ; AG285 电 子 天 平 ( 瑞 士 梅 特 勒-托 利 多 公 司) ; UX4200H 电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 1. 2 方法 1. 2. 1 急性毒性试验: 采用最大耐受量法。选择健康 NIH 小鼠 30 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雌雄各半。 1 组作为对照组,皮下 注 射 灭 菌 注 射 用 水; 2 组 作 为 给 药组,分别皮 下 注 射 2 种 杂 质 的 饱 和 溶 液 ( 最 大 给 药 浓度) 。杂质 1 饱和 溶 液 配 制 方 法: 取 杂 质 1 适 量,精 密称定为 843. 0 mg,用灭菌 注 射 用 水 溶 解 并 配 制 成 浓 度为 84. 30 mg / ml 的溶液; 杂质 2 饱和溶液配制方法: 取杂质 2 适量,精密称 定 为 1002. 0 mg,用 灭 菌 注 射 用 水溶解并配制 成浓度为 100. 20 mg / ml 的溶液。分别 于 24 h 内分 3 次皮下注射灭菌注射用水、杂质 1 饱和 溶液、杂质 2 饱和 溶 液,注 射 体 积 为 10 ml / kg( 最 大 给 药容量) ,注射完成后连续观察 14 d。 1. 2. 2 大鼠 30 d 喂养试验: 选择健康 SD 大鼠 70 只,
组大鼠以相 同 的 给 药 体 积 每 天 皮 下 注 射 灭 菌 注 射 用 无异常。2 种杂质给药组大鼠在给药期间的平均摄食
水,连续 30 d。
量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各 组 大 鼠 体 重
1. 2. 3 观 察 指 标: ① 一 般 生 理 指 标: 观 察 大 鼠 的 精 神 均有正常增加,2 种 杂 质 给 药 组 大 鼠 给 药 期 间 的 体 重
·124·
毒理学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 J Toxicol April 2013 Vol. 27 No. 2
随机分 为 7 组,每 组 10 只,雌 雄 各 半,1 组 作 为 对 照 2 结果
组,6 组作为给药组。每个杂质 均 设 有 高、中 和 低 3 个 2. 1 急性毒性试验 2 种杂 质 的 饱 和 溶 液 给 药 后,均
计分析。各组数据用 x珋± s 表示,各组均数间的比较采 组雌 鼠 的 BUN 与 对 照 组 比 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用单因素方差 分 析,以 LSD 为 指 标,给 药 组 与 对 照 组 ( P < 0. 05) ,杂质 1 中剂量 组 雌 鼠 的 BUN 与 对 照 组 比
比较,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时,使 用 Dunnett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其余各项指 标 未 见
状态、行为活动、应 激 灵 敏 性、排 泄 及 外 观 等。 每 周 测 与试验末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量 1 次体重,每 3 d 加 1 次 食 料 并 记 录 摄 食 量。 ② 血 2. 2. 2 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测试的血液学指标
液 学 和 血 清 生 化 学 指 标: 最 后 一 次 给 药 后 大 鼠 禁 食 有白细胞计数 ( WBC) 、红 细 胞 计 数 ( RBC ) 、血 红 蛋 白
脾、肺、肾 ( 分 左 肾 和 右 肾 ) 和 胸 腺 6 个 脏 器,称 取 重 化学指 标 有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 ALT ) 、天 冬 氨 酸 转 氨 酶
量; 然后将 各 脏 器 用 10% 的 甲 醛 固 定,石 蜡 包 埋、切 ( AST) 、总 蛋 白 ( TP) 、白 蛋 白 ( ALB) 、血 糖 ( GLU ) 、总
16 h,腹主动脉采血,收集 2 管血分别测血液学和血清 ( HGB) 、血小板( PLT) ,2 种杂质的 给 药 组 与 对 照 组 比
生化学指标。③对组 织 脏 器 的 影 响: 对 处 死 的 大 鼠 先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外观总体 检 查,观 察 脏 器 有 无 病 变,再 摘 取 心、肝、 2. 2. 3 对大鼠血清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测试的血清生
·实 验 研 究·
胸腺法新中2种杂质的毒理学研究
程磊1 ,金毅2 ,毕开顺1 ,殷果2 ,王铁杰2 ,陈晓辉1 ( 1.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2. 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腺法新中 2 种杂质的急性毒性 和 大 鼠 30 d 喂 养 的 亚 慢 性 毒 性。 方 法 采 用 最 大 耐 受 量 法 观察 2 种杂质对 NIH 小鼠的急性毒性; 连续 30 d 皮下注射观察 2 种杂质对 SD 大鼠的亚慢性毒 性,每 种 杂 质 均 设 置 高、 中、低 3 个剂量组( 分别为人体暴露量的 100、50 和 25 倍) ,对 照 组 为 灭 菌 注 射 用 水,对 一 般 生 理 指 标、血 液 学、血 液 生 化 和组织病理学进行检查。结果 2 种杂质在最大给药浓度及 给 药 容 量 条 件 下 均 未 导 致 小 鼠 死 亡 ,且 14 d 内 给 药 组 与 对 照组小鼠的摄食量、体 重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大 鼠 连 续 30 d 给 药 后,与 相 应 对 照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的 项 目 有 : 杂 质 1 的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尿素氮( BUN) 、肝脏的脏器系数; 杂 质 2 的 胸 腺 的 脏 器 系 数,但 上 述 指 标 的 改 变 无 剂 量 依 赖 性, 雌雄大鼠表现不一致,且在实验室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各脏器均无与受试物相关的 明 显 异 常 病 变 。 结论 急性毒性试验与大鼠 30 d 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胸腺法新中 2 种杂质均无毒性。
【关键词】 胸腺法新; 杂质; 急性毒性; 大鼠 30 d 喂养试验
胸腺法 新,是 化 学 合 成 的 28 个 氨 基 酸 组 成 的 多 肽 ,对 慢 性 乙 肝 、丙 肝 、肿 瘤 、免 疫 缺 陷 等 疾 病 有 较 好 的 治疗效果[1]。胸腺法新 皮 下 注 射 的 安 全 性 较 高,但 仍 有不良反应报道[2]。目 前,已 对 胸 腺 法 新 中 含 量 大 于 0. 1% 的杂质进行结构确证,经合成得到多个杂质的纯 品,其中含量较高 的 为 杂 质 1 ( 分 子 式 C129 H214 N32 O56 ) 与杂质 2 ( 分子 式 C126 H210 N32 O54 ) ,二 者 在 不 同 厂 家 不 同批次注射 用 胸 腺 法 新 中 的 含 量 均 高 于 1. 0% ,个 别 批次接近 2. 0% 。二者结构均与胸腺法新类似,杂质 1 为胸腺法新中一个天冬酰胺水解形成的多肽; 杂质 2 为胸腺法新脱掉一个丙氨酸形成的多肽。根据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5 年颁布的《化学药物杂质研究 的技术指导原则》,在 制 订 质 量 标 准 中 杂 质 的 限 度 时, 首先应从安全性方面 进 行 考 虑,尤 其 对 于 有 药 理 活 性 或毒性的杂质[3]。由于 这 2 种 杂 质 是 首 次 确 证 结 构, 未有相关毒理学资料,该 文 研 究 目 的 旨 在 探 讨 其 毒 理 学 特 性 ,为 杂 质 限 度 制 定 提 供 依 据 。
剂量均 分 别 为 0. 4 /3、0. 2 /3 和 0. 1 /3 mg / kg,给 药 体 2. 2. 1 一 般 状 况: 30 d 给 药 期 间,2 种 杂 质 给 药 组 大
积均为 5 ml / kg,每天 皮 下 注 射 1 次,连 续 30 d。 对 照 鼠与对照组比较,四 肢 活 动、精 神 状 态、皮 毛 外 观 等 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受试物: 胸 腺 法 新 杂 质 1、杂 质 2 由 深 圳 市 翰 宇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均 为 白 色 结 晶 状 固 体 ,含 量 90% ~ 100% 。 1. 1. 2 动物: NIH 小 鼠,SPF 级,雌 雄 各 半,体 重 18 ~ 22 g,购 于 广 东 省 医 学 试 验 动 物 中 心,合 格 证 号:
DOI:10.16421/ki.1002-3127.2013.02.010
毒理学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27 卷第 2 期 J Toxicol April 2013 Vol. 27 No. 2
·123·
中图分类号: R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3127( 2013) 02 - 0123 - 04
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组织 胆固醇( CHOL) 、尿 素 氮 ( BUN) 、肌 酐 ( CR-S) ,结 果 如
病 理 学 检 查[4] 。
表 1 所示。其中,杂质 1 高 剂 量 组 雄 鼠 的 AST 与 对 照
1. 3 统 计 学 方 法 使 用 SPSS 17. 0 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杂质 1 高 剂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