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创新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并探索其内在规律,以此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科技创新领域,自然辩证法的运用无疑对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启示创新思维自然辩证法强调观察和思考,通过思辨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规律和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启示了科技创新的思维过程。

创新需要从现象中观察到问题,并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找到解决方案。

自然辩证法对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鼓励科技创新者用有新意的思维方式来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创新的灵感。

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自然辩证法要求我们从整体和矛盾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问题,并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的思考方式培养了科技创新者的综合思考能力。

科技创新常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变量,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使科技创新者能够有更全面和系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进行创新。

三、促进科学方法的运用自然辩证法追求真理和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与科学方法的要求是相契合的。

科技创新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实验,以验证和证明创新的有效性。

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培养了科技创新者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们更加善于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并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四、推动可持续创新发展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规律。

在科技创新领域,可持续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和目标。

自然辩证法提醒科技创新者要注意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环境影响,倡导在创新中保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科技创新者能够更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可行性,以实现可持续创新的目标。

五、推动人文科技融合自然辩证法强调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让科技发展服务于人类的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要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

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提醒科技创新者加强人文关怀,使科技创新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社会需求。

自然辩证法论文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核心

自然辩证法论文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核心

自然辩证法论文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核心摘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重点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和核心的介绍。

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技术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

关键字:技术创新,内涵,核心一、国内外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观点“创新”概念而被引入经济学体系且使之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功于约瑟夫·熊彼特。

自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创新”概念及其创新理论后 ,技术创新经历了50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的系统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几个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了反复争论和探讨 ,给出了不同概念。

熊彼特关于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首先反映在其1912年德文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此书在1934年译成的英文版中,使用了“创新”一词。

熊彼特在1928年首篇英文版著作《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是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或者说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样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理论。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关于技术创新定义的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或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并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1]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提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商业化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包括设想的产生、研究方法、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过程的一系列活动;[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设想成为在工业或商业活动过程中销路好的产品或改进的产品的交换;德鲁克认为,创新的行为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依靠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则依靠于技术创新。

创新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

因此,自然辨证法无疑对技术创新具有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创新精神;技术创新目录一、概述 (1)二、创新与技术创新 (1)2.1 创新的含义 (1)2.2 技术创新的含义 (1)2.3 技术创新的特点 (2)三、自然辩证法对创新的重要意义 (3)四、结论 (6)参考文献 (7)一、引言现如今,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

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科技竞争力的跨世纪人才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成为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

21世纪是科技世纪,21世纪的科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其他知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用。

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变的尤为重要。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2.1 创新的含义所谓创新,是将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了管理学领域,将创新活动理解为任何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圣才出品】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圣才出品】

第11章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11.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

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

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1.创新与技术创新(1)创新①含义在技术创新论和经济学中,创新特指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活动。

任何使现有资源的财富创造能力发生改变的行为和活动都可以称为创新。

创新并非一个主意,只有创新的主意或构想寻找到新的商业用途之后才是真正的创新。

创新可能改变资源的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增加消费者对其所获资源的价值和满足程度,因而它是企业家或者创业家改变社会经济的有力杠杆。

②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其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

1928年,他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并全面地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和理论。

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a.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的新特性。

b.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d.控制原材料或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

e.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总之,在生产体系中能够做到推陈出新就是一种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概念不仅包括产品、工艺的创新,也包括市场、供应和组织的创新。

(2)技术的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①技术发明指的是完成一种设计构想、一种技术方案或一种新的改进了的装置、产品、工艺或系统的模型,必须包含着新的构想或者新的技术设计方案。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工程技术创新摘要:创新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工程技术的成败,同时它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

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并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积极探索自然辩证法对工程技术创新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工程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方法论启示工程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的实践活动。

工程活动的灵魂在于创新。

我国是一个工程大国,但不是一个工程强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创新。

而工程技术创新是工程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因此,本文在自然辩证法的视角下,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相关案例,探索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原理指导工程技术创新,对于增强我国工程建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促进工程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通过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它的历史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哲学概括,即间接地去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一般的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讲,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化;从狭义上来讲,它是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

另外,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为媒介,还包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辩证法及其发展规律学说的研究。

二.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进行创新思维,都在从事创新事业,并且创立了始终在指导着人们从事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的自然辩证法。

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又包含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

马克思认为,科技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性;科技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因此,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

因此,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 对于加强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创立,被马克思称为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

[1] 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

实际上, 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 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20 世纪是人类历史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科学技术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 科学和技术自从17 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 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充分显示造福功能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这也就是西方社会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科学技术一旦失控时我们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1939 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化学名称为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1978年被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建造在两万多吨化学有毒物质上的拉夫运河小区;1986年泄漏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 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 造成20亿美元损失;2001年横扫英国的, 使畜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口蹄疫, 损失高达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等等一系列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技术和工业灾难。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依靠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则依靠于技术创新。

创新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

因此,自然辨证法无疑对技术创新具有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创新精神;技术创新目录一、概述 (1)二、创新与技术创新 (1)2.1 创新的含义 (1)2.2 技术创新的含义 (1)2.3 技术创新的特点 (2)三、自然辩证法对创新的重要意义 (3)四、结论 (6)参考文献 (7)一、引言现如今,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

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科技竞争力的跨世纪人才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成为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

21世纪是科技世纪,21世纪的科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其他知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用。

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变的尤为重要。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2.1 创新的含义所谓创新,是将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了管理学领域,将创新活动理解为任何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自然辩证法讲稿 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自然辩证法讲稿  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自然辩证法讲稿题目: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学院:农学院专业:作物栽培学班级: 2010 级学号: 2010021599学生姓名:施永斌授课老师:罗玉达(教授)2010年11月16日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一.技术创新的提出技术创新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20世纪初首先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正适应了当时垄断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技术变革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卡尔·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都是技术创新概念产生的理论渊源。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体系,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利润。

”技术创新的要领既不同于科技革命,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发明,而是泛指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某种创新活动。

如创造新产品、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的市场或材料来源,以及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技术创新的含义非常丰富,它是技术与经济的某种联系,并贯穿于科技、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社会现象。

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社会体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金融、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都有密切联系。

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成为当今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种使科学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完整过程,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活动。

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首次实现商业价值,而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未知世界的规律并利用科学规律创立新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而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上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已集中技术创新领域,以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以为公认竞争的关键.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新的创新扶持政策,走上创新型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开放的思想、聪明的智慧、还要有良好的环境.。

我以一个在校大学生的视角从两个方面讨论中国缺乏技术创新的原因
.一、历史、文化与社会环境成因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主导了中华,儒家文化“大一统”思想影响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大一统”强调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她的积极意义是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意志
.二教育传统及现状.“中庸”思想表现在教育层面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教师对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偏爱有加,对言语出格、思维另类的学生极力打压,力求将他们改造成符合规范的标准部件.这样的规范不知扼杀了多少天才少年,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往往异想天开,如美国科学家都被鼓励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去思维,并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学生创新精神的缺乏也是由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所决定的.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领导、教师和学生统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转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对考试成绩的追求已经达到一种疯狂的境地,死记硬背成了夺取高分的法宝。

.中小学生创新精神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全球竞争愈加剧烈,国际合作也更加广泛,企业自主竞争也将成为推动全球技术竞争的主要力量。

中国要加强前言研究,致力于技术创新。

促进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的源头供给,为在全球竞争合作中取得主动地位。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的创造力,为了人的健康富裕幸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