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汇报
高墩滑模专项施工专家论证汇报全(精品)

3.2滑模模板设计
• (3)操作平台
• 操作平台分为主操作平台和辅助工作平台,承受工具、物料等荷载,同时 又是模体的支撑构件,是滑模体的主要结构;采用整体框架钢结构,由于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垂直荷载和侧向受力较大,为保证操作盘的强度和刚 度,选用∠100×100×10、∠75×75×8角钢加工制作成复式桁架梁(截面 尺寸100cm×100cm),桁架梁宽100cm,高100cm。在桁架梁上铺δ3mm钢板 形成操作平台。
• 1)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 2)垂直度控制措施 • 3)偏移控制措施
4:安全保证措施
• 1)滑模模板设计概述 • 滑模设计采用液压内外分体滑升模板施工,模体采用整体钢结构,滑升动
力装置为36型液压控制台。滑模装置组成为:模板系统、提升系统、操作 平台、液压系统、辅助系统。
3.2滑模模板设计
3.2滑模模板设计
• (1)模板系统
• 全套滑模模板采用δ6mm钢板(其中靠近混凝土的面 板为6mm厚的复合钢)制作而成,用∠50*5的角钢作 为加劲肋,间隔29cm,通过围圈定位支撑,围圈焊 接于桁架梁上。围圈采用∠100*100*8角钢加工,围 圈上口距模板上口低6cm,上下围圈间距100cm。模 板高度选1.3米,模板锥度按小于5毫米控制,即在 垂直方向上模板上口小于设计尺寸2.5毫米,下口大 于设计尺寸2.5毫米。
3.3具体施工工艺
• 8)主墩中系梁施工 • 桥梁主桥每幅采用双支空心薄壁墩,在每幅双支墩高度中间顺桥向设计系
梁。主墩(7#墩)最大高度112.19m,宽4m,长10m。主墩壁厚顺桥向90cm, 横桥向80cm。系梁宽9.8m,长6m,壁厚80cm,在底板与顶板各有50cm倒角。
• 主墩系梁施工,采用在滑模施工时在系梁下部预埋钢板,后期焊钢牛腿, 牛腿上部用40#工字钢制作钢支撑。滑模施工到系梁位置预留30cm深梁窝, 并将所有钢筋按照50%接头留茬,待滑模滑过系梁位置后再进行系梁浇筑施 工。
抗滑桩地勘分析报告范文

抗滑桩地勘分析报告范文英文回答:As a geotechnical engineer, I was tasked with conducting a site investigation for a project involv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nti-skid piles. This type of foundation system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structures in areas prone to sliding or settling.The first step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 was to review the project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This involved analyzing the soil conditions at the site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ype and length of anti-skidpiles needed to support the proposed structure. I conducted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geotechnical data available for the site, including soil borings,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nd previous reports.After reviewing the existing data, I conduct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to collec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soil conditions at the site. This involved taking soil samples, conducting in-situ tests, and evaluating the slope stability of the area. By combining the data from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with the existing geotechnical data, I was able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il conditions at the site.Based on my analysis, I recommended the use of helical piles for the project. These piles are ideal for sites with poor soil conditions or limited access, as they can be installed quickly and easily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 I also recommended a specific pile length and spacing based on the soi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anti-skid piles, I also identified potential risks and challenges that could impact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For example, I noted the presence of groundwater at the site, which could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iles over time. I recommended measures to mitigate these risks, such as installing a drainagesystem or using corrosion-resistant materials.Overall, the site investigation for the anti-skid piles project was a critical step in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longevity of the structure.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soil conditions and identifying potential risks, I was able t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support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undation system.中文回答:作为一名岩土工程师,我被委托进行一项涉及抗滑桩安装的工程现场勘察。
桩基础专项方案论证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桩基础工程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确保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本次针对桩基础专项方案进行论证,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方案内容1. 桩基础设计参数(1)桩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次桩基础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桩,桩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及荷载要求确定。
(2)桩间距: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桩基础设计规范,桩间距为1.5m。
(3)桩端持力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层。
2. 桩基础施工工艺(1)桩基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2)桩基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桩身质量。
(3)桩基施工结束后,进行桩基检测,确保桩基质量。
3. 桩基础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混凝土、钢筋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桩基质量。
(3)加强桩基检测,对不合格桩基进行及时处理。
三、专家论证1. 桩基础设计参数合理,符合地质勘察报告及桩基础设计规范要求。
2. 施工工艺先进,有利于保证桩基质量。
3. 质量控制措施完善,能够有效确保桩基质量。
4. 针对桩基础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已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工程质量。
四、结论通过本次桩基础专项方案论证,我们认为该方案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有效确保桩基础工程的质量。
建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桩基础工程顺利进行。
具体如下:1.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桩基础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桩基质量。
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桩基础工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4. 针对桩基础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本次桩基础专项方案论证通过,为桩基础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抗滑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抗滑桩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项目概述抗滑桩是一种常用的工程防滑措施,主要用于提高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项目是城市市区道路改造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总工程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项目执行情况1.项目准备:在项目启动前,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员培训会议,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
同时,对现场进行了勘测和测量,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
2.材料采购:根据工程方案的要求,及时采购了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
所有材料的购买合理,质量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专业的施工团队,按照工程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做到了各个环节的衔接紧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4.质量把控: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的把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5.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
三、项目结果评估1.工程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检测,抗滑桩工程的效果良好,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项目要求。
2.施工进度:工程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没有出现重大的延误和事故。
施工进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前完成了工程目标。
3.成本控制:我们在采购材料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材料的采购价格合理,施工过程中避免了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人力成本,从而节省了工程成本。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施工技术:部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施工质量。
2.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做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以及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3.合作配合:由于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经验教训1.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勘测、测量、方案制定和材料采购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项目管理要严格,包括项目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把控和安全的管理等,确保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抗滑桩施工专项方案

抗滑桩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原则1.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达到要求。
2.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安全第一: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施工人员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三、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1)工程勘测:对工程场地进行勘测,并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2)原料购买:根据施工方案所需的抗滑桩材料进行购买,并按要求进行验收。
(3)施工区域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平整。
2.基坑挖掘(1)按照设计要求开始挖掘基坑,确保基坑的尺寸和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基坑挖掘完成后,进行土质分析,以确定后续施工工艺。
3.施工方法(1)抗滑桩材料准备:将抗滑桩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并进行防腐处理。
(2)抗滑桩的制作:将切割好的材料进行焊接,制作成抗滑桩。
(3)抗滑桩的安装:在基坑中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抗滑桩的位置和间距,并进行固定。
(4)桩顶结构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对抗滑桩的顶部进行加固,以确保抗滑性能。
4.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检查和验收。
(2)对抗滑桩的焊接质量进行抽查,确保焊接点牢固可靠。
(3)对抗滑桩的固定效果进行检查,确保抗滑桩牢固固定在地基中。
(4)验收合格的抗滑桩进行记录,以备施工结束后的验收。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具,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3.吊装作业时要使用合格的吊装设备,并由专门人员操作。
4.工地巡查人员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五、总结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将采用抗滑桩作为主要施工方法,以确保工程的抗滑性能。
同时,我们将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本方案将为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于抗滑桩试验的一些总结

关于抗滑桩试验的一些总结论文应具备的三部分:1、理论推导部分2、数值模拟部分3、实验部分或者实际的工程实例关于单(双)排抗滑桩的实验:一、实验方案的确定1、实验内容的确定1)综合实验部分:做单双排抗滑桩的实验结果比较,如模拟滑体的土压力、桩的应力应变、桩体的位移、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现象等。
2)子(辅助)实验部分:(1)模拟滑体的材料配合比实验,即模拟复合材料的高压固结实验,(2)桩体应力应变的数据采集训练实验:以结构实验室的桁架实验为基础,训练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应变的采集操作,(3)桩体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测定实验。
3)实验方案的选择与确定(1)实验加载的方式确定:如以等位移方式加载还是以等力方式加载,还有加载间歇时间的确定,(2)实验数据采集的仪器选择与仪器的精准度调试,(3)采购的实验仪器设备精度的标定。
2、试验时间的安排1)模型的制作与养护时间:至少一个月时间,2)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可用与1同步进行,约一个月左右,3)实验器材配置需要的时间:智能土压力采集系统,实验需要的滑体材料的准备。
3、实验人员的配备1)实验设计者、专业结构实验指导老师一名、结构实验室实验员一名,2)辅助完成本次实验的研究生2名、本科生4名,3)武钢焊接工人师傅2-3名,4)重体力活搬运与操作工人一名4、实验经费的来源5、实验器材的选择与准备1)实验室已有的仪器设备如MTS、DH3818、DH3815N等2)需要临时购买的实验仪器设备土压力采集系统、应变片子项目部分的器材、高压固结实验器材(如特制环刀)3)其它实验室可也借用的试验设备土力学实验室的相关设备、电焊设备一套(租用)4)可也临时制作的实验器材钢架、箱体固定所需的临时构件等6、其它要考虑的1)实验的方案可行性、完备性问题2)实验方案改进问题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模型的制作1)单双排桩的模型制作按照设计的缩尺尺寸来设计模板,然后计算出模型的配筋率,具体制作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相同,制作过程中要同时制作混凝土强度试块。
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答辩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关于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的答辩。
以下是我对整个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的阐述。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以岩溶、断层为主,地表水丰富,地下水活跃。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抗滑桩进行边坡加固,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
(2)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采购抗滑桩钢筋、混凝土、锚杆等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规模,选择合适的抗滑桩施工设备,如钻机、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
2. 施工工艺(1)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位,并在现场进行放样。
(2)桩孔开挖: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孔开挖,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在桩孔内进行安装。
(4)混凝土灌注: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5)桩身加固:在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桩身加固,提高桩身承载能力。
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4. 施工安全措施(1)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四、施工组织管理成立施工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五、结论本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了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因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确保边坡加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性,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抗滑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制定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情况
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处理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Part 06
抗滑桩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评 估
施工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检测方法:采用现场观测、仪器监测和试验等方式 评价指标:包括抗滑桩的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 评价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 改进措施:根据检测和评价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与外部救援力量建立联系:与当地消防、医疗等外部救援力量建立联系,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及 时获得外部支援。
Part 04
抗滑桩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材料 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材料储存:合理储存材料,避免受潮、变质等影响 材料使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使用材料,避免浪费和损准
抗滑桩施工质量的检测方法
抗滑桩施工质量的检测频率 和周期
抗滑桩施工质量的整改措施 和方案
Part 05
抗滑桩施工安全的保障措施
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个人 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施工现场的围挡、盖板、护栏等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维护
建立应急 预案,确 保在遇到 突发情况 时能迅速 作出响应 和处理
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明确安全责任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迅速作出响应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有流砂或涌泥, 或地下水位高、 压力大在,孔内 瞬间大量涌水, 突降点阵暴雨, 大量雨水回灌, 孔内作业人员被 淹没、淹埋
1、地下水渗透比较严重
2、护壁养护期内孔底积
水,抽水后,孔壁周围 土层内产生较大水压差,
从而易于使孔壁土体失 稳
3、土层变化部位,挖孔 深度大于土体稳定极限
高度 4、孔底偏位或超挖,孔
壁原状土体受到扰动, 破坏或松软土层挖孔,
未及时支护
提前降水,减少孔底
积水,使周围土体粘 聚力增强,并保持土
体稳定,尽可能避免 孔内产生水压差,每
险 评
价
活体实验、抽风、 重
排风,
大
充分了解掌握地 质资料,对易出 淹溺、淹 流砂、涌泥及地 一 埋伤人 下水丰富的地段 般 采取有效的防范
措施
物体打击
井口设置安全盖
板,井内设置半
扇活动盖板,每
天检查绳索、吊 桶脱钩是否安全 可靠,上部作业
一 般
面脚手架搭设要
稳固,不得乱扔,
物件
责任 人
施工阶 段
人工挖 孔
全绳
一般
人工挖孔
确保护壁质量,严
格按护壁配筋图施
工,根据不同土层,
二
坍塌
孔壁、滑坡坍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 塌伤人 施了,滑坡开挖后
一般
应及时施工,下雨
时要进行封水处理,
及时完善排水系统
人工挖孔
序 危险源名
号
录
三
缺氧、有 毒气体
四 淹溺
五
高空物体 打击
可能造成的 事故 /伤害
昏倒、中 毒窒息
风
控制措施
三、地质水文情况
?(一)地层岩性
?项目区斜坡出露的基岩地层为古生界二 叠系上统和中生界三叠系下统地层。斜 坡宽缓地带分布的第四系地层成因复杂、 类型多,一是:砂岩地层组成的基岩滑 坡和滑坡残留体,岩体解体较严重,但 整体仍保留相对完整的原始地层叠置关 系;二是:第四系及新近人工堆积物。
?(二)地质构造
?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6-2005); ? 9、《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0221-2006); ? 1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50328-2001); ? 11、《云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程》(5323-
2014)。
? (五)、国家、地方相关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
一般
孔壁没有护壁设施,
或未按土质情况采
孔壁、滑 坡坍塌伤
人
取防防流砂、通泥 措施,孔壁坍塌掩 埋孔底作业人员, 坡顶长时间受雨水
一般
冲刷,大量向滑坡
渗透
责 任 人
施工阶 段
人工挖 孔
人工挖 孔
序 号 危险源名
录三Βιβλιοθήκη 缺氧、有 毒气体四
淹溺
可能造成 的事故/
伤害
昏倒、中毒 窒息
淹溺、淹埋 伤人
危险源形成原因
应急组织机构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项目经理: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
调
疏
度散
联
警
络戒
组组
医
抢 调调
善
疗
险 度度
后
救
救 联联
处
护
援 络络
理
组
组 组组
组
应急抢险小分队
十四、滑坡监测
?监测目的
?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滑坡体及 抗滑桩进行变形监测、施工安全监 测、防治效果监测。在施工期间, 监测成果作为判断边坡稳定状态、 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防治效果检 验的重要依据
十、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 安全生产活动必须围绕项目管理进行,坚持以实现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为中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全 员管水平为方向和施工防护水平,减少、杜绝伤亡 事故的发生。
?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加 强安全三级教育;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狠抓制度落实、责任落 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施工管理组 (VVV)
抗滑桩挖孔 施工队
项目经理(XXX)
项目技术负责人 (VVV)
? 项目副经理 ? (VVV)
安全保通组 (XXX)
测量监测组 (XXX)
技术质量组 (XXX)
抗滑桩钢筋 施工队
抗滑桩混凝土 施工队
抗滑桩锚索 施工队
后勤材料组 (XXX)
附属工程 施工队
五、设计概况
抗滑桩+锚索 详见设计图
模挖孔深度控制不大 于土体稳定极限高度,
并防止偏位和超挖, 当松软土体挖孔时,
应及时进行支护,塌 孔严重时,应用小分
层浇筑法,并在砼中 加速凝剂。
常遇 问题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 法
1、护壁过厚,其自重大于 土体的限摩阻力,引发裂缝
护壁厚度不宜 过上下大,竖尽向筋量要减轻连自接牢重,
护 壁
2、过度抽水后,在桩孔周围 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在护壁外产生负摩擦力
量测各边的位置,控 制好孔壁的垂直度;
加固好模板,确保模 板的稳固性。
3.模板安装不牢固, 造成跑模。
常遇 问题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 法
超 量
1出2洞墓3后风...现,、间干挖遇孔超溶坑歇或孔地壁挖洞穴时浸时下坍、间水未土落下过剥控洞,水长落制、或道,截落成或孔面水孔古壁,挖制挖用拍4土8孔截;3夯h,:内时面遇实避7浇每尺地;免灰筑层寸下成长土桩严,洞孔期填混格不穴后搁补凝控超,在置、
工组织设计》。
(四)、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50/5029-2004); ?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0219-
2006); ? 3、《建筑滑坡工程技术规范》( 50330-2013); ?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0204-92); ?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18-2012); ? 6、《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0300-2001); ?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50348-2004);
抗滑桩现场位置照片
滑坡区现场建筑物损毁照片 1
滑坡区现场建筑物损毁照片 2
滑坡区现场建筑物损毁照片 3
施工现场照片 1
施工现场照片 2
四、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由院择优选派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履行《合 同条款》,在院领导下,对业主和工程负责。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组建项目部和作业层, 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部和作业层,按《合同 条款》和监督工程师的指示,按目标完成工 程任务。具体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6、严格检查、保养施工机械设备,并科学 规范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具。 ?7、 严禁机械设备超时、超负荷使用,机 械设备插孔端头必须带有插座,严禁直接接 通电源用裸线插入插座。 ?8、严禁非专业人员随意使用各种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必须专人负责,配置齐全有效的安 全帽。 ?9、严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打闹、嬉戏,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施工特点、难点分析
1、工程量大、工期紧、任务重 2、作业空间窄小、施工难度大 3、施工作业现场地形复杂,安全隐患大 4、施工机具简单,但种类繁多,易造成伤害 5、地下水位浅、水量大 6、雨季施工困难 7、安全文明施工实施困难
七、工程总体安排
?1、施工队的划分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地理环境状况等,将本工程按工 作内容划分为四个施工作业队: ?第一施工作业队:抗滑桩挖孔施工队 ?第二施工作业队:抗滑桩钢筋施工队 ?第三施工作业队:抗滑桩混凝土施工队 ?第四施工作业队:抗滑桩锚索施工队 ?第五施工作业队:抗滑桩附属施工队 ?2、抗滑桩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 ?(1)抗滑桩工程: ?①第一作业流水段: 1、3、5、7…号桩。 ?②第二作业流水段: 2、4、6、8…号桩。 ?采用机械为空压机、风镐风枪、钻机、砼输送泵、对 焊机、电焊机等。
? 工程防治主要方法:抗滑桩 +预应力锚索进行防治, 抗滑桩总根数为 88棵,桩深渡最浅 30m、最深35m,合计 3060米。
二、编制依据
? (一)、合同文件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标段)》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研究院提供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三)、施工图及施组 ? 1)、研究院提供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 ? 2)、下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标段)指导性施
八、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1、本工程施工的顺序应按先施工箱形排 水抗滑桩后再施工其他抗滑桩。
?2、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定位→施工箱形排水抗滑桩→第一流水段 抗滑桩施工→第二流水段抗滑桩施工→附 属工程施工→ 竣工验收
九、桩身施工常见的问题处理
常遇 问题
塌孔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人工挖 孔
人工挖 孔
序 号
危险源 名录
可能造成 的事故 /
伤害
风
控制措施
险 评
价
责 任 人
施 工 阶 段
六
施工 用电
触电
采用新线, 架空线路, 设接设置 零 置保 接 漏护 地 电,重 大 保护器装 置
人工 挖孔
十三、应急预案
?突降大雨或暴雨的应急预案 ?防火灾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机械伤害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车辆伤害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