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的空间

用地区划与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计划在规划时很少符合业已形成的社区模式, 也从未反应现状社区的社会关系内涵。
由城市更新计划形成的孤立的“超级街坊”阻断了历 史街道,极其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尺度。土地使用兼 容的抽象观念导致了城市地区不再适应物质空间或社 会环境的多样性,继而不再是真正的城市。
公共空间的私有化
汽车
起因
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用于汽车停放和行驶的城市用地比 例惊人。街道不再是原来供行人使用的城市空间,而是起 着最快捷的汽车联络线的作用,且不顾社会代价,城市郊 区街道已变成由毫无关联的建筑组成的带状停车场。
美国华盛顿街区航拍图
州际公路造成了室内道路连接形式的错综复杂。交通干 道取代了林荫道,街道也丧失了其多功能空间的社会意 义,邻里和各城区之间不再相互关联,而是变得与世隔 绝,孤立发展。
空间表现
现代城市街道和广场:建筑高层化的威胁。
一个由垂直实体和作为其背景的形状各异的城市空 间所组成的城市空间形态中,如何保持街道和广场 应有的延续方向感和封闭性?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要保持街道空间整体性,唯 一的办法就是从高层建筑和底层建筑之间作出清 晰的转换。建筑容积率这一法定密度控制指标, 在大多数城市中控制着基地面积和建筑物面积之 间的关系,也控制着建筑物的尺度和体量。在容 积率的控制指标内,建筑可以扩大其裙房的占地 面积,使街道和广场更符合人性尺度,至于上层 建筑物则应后退兴建。
设计中的现代主义运动
20世纪30~60年代,该运动以独立建筑物的设计为理论上完美的境 界,忽视或否定街道空间、城市广场和公园及其他重要的室外空 间的重要性。 所谓封闭的室内商业街、街区间带拱顶的商业街、下沉或高抬式 广场之类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特征,更加削弱了传统街道的社 会作用和商业作用。城市化的居民被迫将自己的社会生活局限于 个人可控制的领域内,而不再参与街道上的公共生活。结果是个 人对城市空间用途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寻找失落空间

空间设计的理论——图—底理论
图—底理论——空间就是图形
当城市形态主要是垂直癿而丌是水 平癿时候,几乎丌可能创造连续癿 城市空间
汉考克大楼底部
汉考克大楼
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 之间癿联系由以下要素决 定: 建筑癿形状和位置、 地段要素癿设计(植物、 围墙)以及交通路线。 类型:网格型、折角型、 曲线型、放射型、轴线型、 有机型
柯布西耶癿城市绘画
海伯希默尔 理想城市
城市空间的发展
面对20丐纨以来城市空间癿发展,对中国而言,在高楼林立癿 今天,想单纯癿营建欧洲城镇式癿密集性癿低层围合空间已经丌可能 了,而创造积极空间最简单癿斱法,是运用低平癿建筑群及其所形成 癿比周围地域更加密集癿形态,幵从建筑群中勾勒出城市空间,而这 种图-底兲系可行性太低,但对规划师来说,应当时刻把它作为城市 设计癿一种概念性指导原则放在心里。在高层建筑间为了保持街道空 间癿整体性,一种斱法就是从高层建筑到低层建筑之间作出清晰癿空 间转换。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连接是设计时组织建筑
和空间癿控制性构思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空间连接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轴线连接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实体连接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实体连接
空间设计的理论——连接理论
延伸连接
实例研究——瑞典哥德堡
在核心区内传统空间结构不核 心区外与供汽车使用癿环状空 间交汇处产生了滨水广场地段 及城市入口广场等地段癿失落 空间。
谢谢观看……
寻找失落空间
——城市设计癿理论
[美]罗杰 特兰西克 著 Finding Lost Space Theories of Urban Design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读后感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读后感英文回答:Reading "In Search of Lost World Heritage" was an enlightening experience that made me appreci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and rediscovering los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treasures. The book takes readers on a journey across the globe, exploring various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their forgotten legacies.One of the key takeaways from the book is the significance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These sites are not only valuable for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portance but also for their potential to enhance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o invest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se sites to ensure their survival for future generations.Another aspec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painstakingefforts made by archaeologists and historians to uncover lost world heritage sites. The book provides fascinating insights into the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se endeavors, such as satellite imag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and underwater exploration. It made me realize the incredible dedication and passion these professionals have for their work.Furthermore, the book sheds light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locating and protecting lost world heritage site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 instability, armed conflicts, and natural disasters pose significant threats to these sites. Thi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to safeguard these treasures from destruction and looting.Overall, "In Search of Lost World Heritage" left me with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our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these sites are not just relics of the past but living connections to our shared human history.中文回答:读完《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保护和重新发现失落的文化和历史宝藏的重要性。
寻找失落的空间[小编整理]
![寻找失落的空间[小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87c03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f.png)
寻找失落的空间[小编整理]第一篇:寻找失落的空间从“空间”到“场所”——读《寻找失落的空间》曾灿S1204W147“失落空间”的问题,或称之为空间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困扰着当今多数的城市中心区。
汽车问题和在建筑设计、城市复兴以及城市用地区划政策中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私人利益超越了公共利益,和市中心区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都已导致传统上与城市开发空间紧密相关的价值与意义的丧失。
《寻找失落的空间》回溯了过去80年间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如西特和霍华德的设计原理、功能主义运动的回应和影响,由第十小组、罗伯特·文丘里、克里尔兄弟及槙文彦等完成的设计等。
本书对当代城市存在的危机以及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Fi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 Design)由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著,本书主要通过对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美国首都华盛顿、瑞典哥德堡以及英格兰纽卡斯尔的拜克社区等案例的详细研究阐述了对整合的设计方法的需求——这是一种将城市空间设计的图-底理论、连接理论以及场所理论都纳入考虑范围的设计方法。
特兰西克采用了非常传统的逻辑叙事结构:第一章引出“失落空间”的概念和缘由;第二章里回忆了“功能主义”的历史,并列出了其造成城市中产生大量失落空间的“罪证”,同时探讨了各种蚕食传统空间的因素;第三章从“硬质空间”和“软质空间”两个概念出发,回溯传统城市中两种类型的空间;第四章是近年来城市设计三种主要设计理论的梳理;第五章则是案例的分析,并将第四章中的理论贯穿于其中;最后一章是对先前所有分析的总结,特兰西克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原则。
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在城市设计领域拥有20年的从业和学术经验。
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Harvard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和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Chai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持工作,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景观建筑学课程(Cornell Univers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gram)的教授。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2020/4/24
• 商业街 在城市外围的郊区购物中心形成之后,商业街
被忽略了,各城镇的商业街两旁,出现了一些空 置的建筑和不确定的公共空间。
要想让城镇重获生机,在均质的城市景观中, 必须以恢复商业街原有的空间形态。以往商业街 作为保持生活品质的空间体验,是社区生活的焦 点,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和就近服务住宅区的特 点,使商业街成为社区空间和社区交往的中心。
• 第十小组之后,一些建筑师团体纷纷检讨、批评功能主义 的主观臆断,他们领导创造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强 调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关注胜于对个别建筑物的布置。基于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旨在解决有功能主义和 私人企业勾结所造成的空间失落的问题。
2020/4/24
• 在美国的反现代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文 丘里的著作。文丘里认识到现代运动所创造的大 多数城市外部空间都是散发的,或是与外在环境 完全隔绝的失落空间。文丘里将密斯·凡·德·罗的 “少即是多”重新解释为“少即是枯燥”,即使 强调日常生活和普通空间,也不应该忽视其文化 的内涵。
2020/4/24
导致失落空间的原因
• 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 • 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 • 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
和土地使用政策; • 一些现代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
义务; • 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2020/4/24
20世纪空间的发展(功能主义)
• 科林·罗也研究了建筑物孤立布置的问题,并把这 种现象称为“城市质地的困境”。他提出了由建 筑随意摆放及其城市空间格局连续性的破坏而产 生的困境。
《寻找失落空间》读后心得及设计运用

功能主义
20世纪的城市空间几乎都与全球建筑界和景 观建筑界认同的功能主义运动有关,这个运动基 于纯形式的理想和无限定、民主或者流动空间的 理念。
功能主义者推行以格网区分场所和活动。简洁 的立面、由正方形和立方体构成的几何形状与预 先设定的规则地平面连接,成为可以随意组合各 个元素的系统。功能主义严格套用格网系统,无 法合理地建立一个城市中心。
时代发展催生城市高架道路
社会财富与技术的发展 城市尺度的空前增加 交通工具的变化 人们行为模式与习惯的变化 城市交流的需求增加
城市高架道路观念的改变
强化连接理论:巨型城市尺度下的分割线 强化图底理论:城市大区域的边界处理 强化场所理论:高架道路空间重塑造
城市尺度空前增加
城市尺度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压力的增加,人们不得不使用机动车来达到 城市人群流通的目的。在经济技术限制下高架道路成了首选。
城市高架道路空间重塑造
构成高架桥桥下空间形态因素:环境因素、桥 体因素、使用因素
高架桥桥下空间塑造类型分类
归纳国内外高架桥桥下空间塑造形式
与高架桥周边土地利用的结合
按照芦原义信的《外部空
间设计》中提出的观点,
空间的封闭性可以根据建 筑物的高度(H)和相邻间 距(D)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以D/H=1为界限,随着 D/H比的增大,即成远离 之感;D/H比的减小,则 成近迫之感。如果需要在
书本总纲
5:五大失落空间的生成原因 1:一个主要原因:功能主义 2:二种历史典范城市空间 3:三种城市空间理论 4:四个实例研究
五个导致失落空间的原因
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 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 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
寻找失落的一角读后感范本

寻找失落的一角读后感范本<<寻找失落的一角>>是作者戴维·加登·弗雷彻所著的一本小说。
小说以一名研究生盲人学者主人公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目击和回忆,讲述了一个关于失落和追寻的故事。
在故事中,主人公展开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旅程,寻找着自己内心深处失落的一角,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呈现,让我更加亲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主人公是一位视力完全丧失的学者,他通过切身的经历和感受,让我对眼睛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美与灰暗的世界。
即使无法亲眼目睹,主人公却通过自己的感知来感悟世界的真相,这种感悟和洞察力令人敬佩。
故事的情节错综复杂,一方面是主人公通过书信往来,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家族历史,另一方面则是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考验。
他因为视力的缺陷而备受歧视,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他相信自己的失去可以通过追寻和努力来弥补,这种乐观的信念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寻找失落的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很多热心助人的人,这些人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些人物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温暖。
他们的出现给主人公带来了希望,也让我相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友情的存在。
小说主题深刻而感人,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人生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抱持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就能战胜困难,找到自己失落的一角。
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人生抉择,我们都要记住坚持追寻内心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阅读<<寻找失落的一角>>,我深受鼓舞,对自己的追寻和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作品,更是一本富有哲理和启示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描写人性的善良和温暖,让我重新审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它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自己失落的一角。
《街道的美学》与《寻找失落的空间》文章对比读后感

《街道的美学》和《寻找失落空间》读后感*********本学期,就老师推荐的书目,我选取了《街道的美学》和《寻找失落的空间》两本书进行了仔细阅读,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的杂志。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充分分析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外墙的意义以及围廓的概念,重点讲述了东西方人对建筑空间的概念认知上的不同,建筑空间——作者通过对日本和欧洲的住宅建筑形式的比较,剖析了人们对空间本质关注的不同点,提出限定建筑空间三要素是:地板、墙壁和天花板。
建筑是作为同包围它的“外部”相对应的“内部”而被体验到的。
建筑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而存在的,是一个可供人们在其内部停留、居住和工作的空间。
书中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B.鲁道夫对街道是这样描述:“街道不会存在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亦即不可能同周围的环境分开。
换句话说,街道必定伴随那里的建筑而存在……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为街道。
摩天大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
”似乎在说建筑的排列形成街道,建筑的秩序感形成街道的美。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具有轮廓清晰的“图形”的性格,为此,街道两侧排列建筑物以形成轮廓,并使建筑物展现沿街立面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写道“意大利人,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还是作为社区而存在。
”的确,对意大利人来说,街道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挚爱的表现。
建筑直接面向街道修建,没有前院,街道受建筑形状所左右,或宽或窄、或自由弯曲或适当交叉。
建筑外墙上有着不同于简单围墙门窗等开口,住宅内外沟通,生活的气氛洋溢到街道上,内部秩序渗透到外部秩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设计的三种理论
图-底关系理论 图-底理论是基于建筑体量作为实体(图)
和开敞空间作为虚体(底)所占用比例关 系的研究。
3. 空间中的实体布局(提供气氛和视觉焦点的雕 塑、水景和树木等,是空间值得记忆的要素。)
历史范例:广场 历史范例:街道 空旷的与充实的空间 地面与立面连接的空间 纪念性空间与亲切空间 信息交流的空间
柔质空间
柔质空间是指城市内外由自然环境主导的 场所,在城市中是指在建筑环境中为人们 提供休憩娱乐活动的公园、花园和绿色廊 道等空间。
人性空间
对于一个空间设计的好坏作出定性的判 断,取决于它的功能意义以及其空间形态 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
存在于包含自然和原生要素的柔质空间 中的现状或规划的空间形态,往往要比以 建筑形式表达的硬质空间更能适应人性的 需求。
乡村空间
乡村空间直接而有意义的作用是提供木材、 粮食和资源等。
乡村空间尽管在空间上没有建筑围合,却也 不属于失落空间。乡村空间的围合是由一些如地 形、地貌、水体和包括灌木、森林、农作物在内 的植被等自然要素来实现的,也有以篱笆、实墙 等人工围合形成的,因此自然景观也能被界定为 积极的和具有结构性的空间,以适应人类活动和 聚居的空间模式。
和土地使用政策; 一些现代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
义务; 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20世纪空间的发展(功能主义)
20世纪的城市空间几乎都与全球建筑界和景 观建筑界认同的功能主义运动有关,这个运动基 于纯形式的理想和无限定、民主或者流动空间的 理念。
功能主义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奥地利、 荷兰和法国的一小群理想主义者的梦想。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这个运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且 主导了欧洲和美国多数城市的发展。
寻找失落空间
Finding Lost Space
什么是失落空间?
建筑物是 孤立的实 体,建筑 之间的空 间空旷而 无形,没 有传统街 道和广场 那种连贯 的结构。
这是波 士顿堡垒 河道的航 拍图,从 图中不难 看出市中 心有大面 积的停车 位和未被 利用的空 间。
城市中 的步行 受到道 路和停 车场的 阻碍, 行人常 常感到 不愉快 和无方 向感。
趋于整合的城市设计方法
设计原理 1. 连接有序的活动 2. 边界的水平围合和边缘的连续 3. 整合的桥梁 4. 轴线与透视 5. 室内外的融合
设计者的角色
城市空间设计是一种环境艺术。设计者 通过对艺术的探究表明立场、阐述其哲学 观点和价值观。通过图纸,设计者力求使 复杂的事物简单化,通过概括和图解来表 达设计形式的本质感观联系。分析和诠释 问题的各个部分的过程是将其重新综合为 一个整体的前提条件。即使是过程相同, 每个项目的环境因素也是多变和独特的。
功能主义者推行以格网区分场所和活动。简洁 的立面、由正方形和立方体构成的几何形状与预 先设定的规则地平面连接,成为可以随意组合各 个元素的系统。
功能主义严格套用格网系统,无法合理地建立 一个城市中心。
评论
20世纪50年代一批年轻的第二代欧洲现代主义者试图重新 定义城市空间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由一批建筑师组成 的第十小组正式出版了《第十小组基本原理》,阐述了他 们对场所定义的看法和与城市空间设计有关的反映原有社 区文脉的原则。在他们的语汇中,“人文主义”是最重要 的。
第十小组之后,一些建筑师团体纷纷检讨、批评功能主义 的主观臆断,他们领导创造了“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强 调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关注胜于对个别建筑物的布置。基于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主义,旨在解决有功能主义和 私人企业勾结所造成的空间失落的问题。
在美国的反现代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文 丘里的著作。文丘里认识到现代运动所创造的大 多数城市外部空间都是散发的,或是与外在环境 完全隔绝的失落空间。文丘里将密斯·凡·德·罗的 “少即是多”重新解释为“少即是枯燥”,即使 强调日常生活和普通空间,也不应该忽视其文化 的内涵。
分析空间的图-底关系就是通过增加、减 少或改变组合的空间几何形式来阐述这种 关系,其目的是通过建立空间秩序来明确 一个城市或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连接理论
连接理论源于研究连续不同的元素之间的 “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 和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续性要素 组成。
设计师用连接理论试图组织一个联系系统或 网络。来创造一个空间组织的结构,将重点置于 系统而非图-底理论的那种空间图示,认为运动系 统和基础设施的效率比限定室外空间格局更重要。
要想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中创造成功的街道, 必须区分建筑的不同层面,以塑造地面公共空间 的延续性,并将其与往上层空间自由发展的建筑 区分出来。
商业街
在城市外围的郊区购物中心形成之后,商业街 被忽略了,各城镇的商业街两旁,出现了一些空 置的建筑和不确定的公共空间。
要想让城镇重获生机,在均质的城市景观中, 必须以恢复商业街原有的空间形态。以往商业街 作为保持生活品质的空间体验,是社区生活的焦 点,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和就近服务住宅区的特 点,使商业街成为社区空间和社区交往的中心。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粗略整理梗概,希望老 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谢谢~
下沉广场和室内购物中心
除了少数特例以外,大多数的下沉广场和 室内购物中心都对街道活动的分布和规模 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城市花园、郊区和新城
功能主义的标准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19世纪 末到20世纪中的其他城市运动。现代主义运动的 大师们,炮制初野心勃勃的乌托邦式的规划,对 人类需求和情感做出偏执的假设。一些城市花园、 郊区和新城纷纷代替城市中心,导致了城市中心 的重要性降低、利用不足和环境恶化。
功能主义盛行的做法是“一切从零开始”。 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只关注忽视了客观条 件的外表和抽象,沉湎于图画设计效果, 屈从城市建筑和空间的分离。
欧洲三个主要运动思潮的共同作用产生了 设计的功能主义,即德国的包豪斯学派, 荷兰的风格派和由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领导的法国城市设计运动。
功能主义的格网
公园化空间
城市公园的设计构思来自于在城市中体 现自然的理念,而它们之所以充满活力就 是来自于与城市比较的效果。将这种自然 的概念转化为直角和围合空间是不妥的, 而是让这种柔质空间保持其柔质的特性, 以积极实用的方式填补建筑间的空白,使 非建筑空间产生城市空间的效果。
象征性空间:日本的寺园
日本的寺院充满象征手法和表达形式,是极 具条理和精巧的空间,传递着日本社会的玄奥理 念,石、沙、水和植物等自然构成表达人与环境 之间哲学关系的隐喻。
下沉空间不仅对街道有消极的作用,也很少具备凝 聚力的功能。
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失落空间是指未 充分利用且衰废的空间。同时,失落空间是 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 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未以 连贯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
导致失落空间的原因
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 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 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
科林·罗也研究了建筑物孤立布置的问题,并把这 种现象称为“城市质地的困境”。他提出了由建 筑随意摆放及其城市空间格局连续性的破坏而产 生的困境。
空间表现
现代城市街道和广场:建筑高层化的威胁 建筑高层化让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很难创造令
人满意的整体空间结构,也难适应容纳传统街道 所拥有的那种丰富多彩的城市活动,造成了大量 的失落空间。
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比图底理论和连接理论更进一 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和自 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场所理论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性形式和 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
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各有各的 优势,设计师不要着迷其中一种理论,应 该综合这三种理论,它会为建筑实体和空 间虚体提供清晰的结构,组织各个部分之 间的联系,并且尊重人的需求和独特的文 脉要素。
设计师们都在乐观追求一种新时代的精神, 但同时也抛弃了历史的精华。
城市空间的历史典范
பைடு நூலகம்质空间
硬质空间是指主要由人工界面围合,通常在功能 上被用作社交活动的聚集。
硬质空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三维立体构架(确定空间的边界、围合程度以 及围合界面的特性。)
2. 二维平面形式(地平面的处理和连接方式,包 括其材料、纹理和组合等。)
设计的过程 场所研究 设计介入
空间分析
失落空间的辨别与 空间重组机会
在探索我们的失落空间时,有以下三个方 面问题将支配未来几十年的后现代城市设 计。
1. 文脉
2. 渐进主义
3. 整合
结语
通过本书,我学习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 方法,并且通过实例加深了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 理解。本书引入城市失落空间的问题,并分析产 生失落空间的原因,从具体的案例中阐述城市空 间设计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渗 透联系的重要性。设计者只有将本书提到的三种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整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城市空 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