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

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精选8篇)神奇的极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极光的有关神话传说、外在形态、形成原因。
2、筛选极光的重要信息;学习本文在说明中融入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别和筛选极光重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极光的形成原理。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3、筛选文中信息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五、教学设想:将第二部分作为突破口。
理由是第二部分介绍了极光的外观,具体展示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极光自然现象;而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古人和今人对这奇异现象所作的不同解释。
六、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在人类短暂的进程中,自然办有许多现象相伴而生。
头顶上是阴晴雷电,脚底下有地震火山,还有潮涨潮落、极光等等。
在远古,人们赋予它们各种神话传说。
到了今天,科学技术使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表现出新的内涵。
其中的极光,神奇在哪里?本文会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学朋友。
但有一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
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㈡整体感知(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根据小标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参考思路:(板书)传说、得名——极光现象——形成原因明确:1、介绍关于极光的中外神话传说以及得名。
2、写观察到的极光现象。
3、说明极光形成的机理等科学道理。
(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对课文整体文意的认识)㈢具体研习先研读第二部分:"极光一瞥"。
提示:极光到底有那些“神奇”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极光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第二部分。
筛选信息:1、第一段问1:第一段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明确:主要说明极光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极光区,较少在极盖区,中低纬度地区数十年难得一见。
高考语文 第三单元第11课《神奇的极光》课件 人教版第二册 精品

磁层将
理
( 电子束
汇聚成束的太阳风粒子
对 照
击中涂有发光物质 流,
法的
聚焦到极区上空并击中
) 电视屏幕,
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
显示出图象
导致发光。
对照图解
磁 层
电视显象 管
太阳风 粒子流
大 气 荧光屏
发光
显示图象
第三步:整合输出阶段 按需要筛选信息
试给极光下一个定义
极光太是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 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并激发大气 中的分子和原子形而态产各生异的、色彩繁多、 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
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任选一题,阐述自己的理由和结果。
①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 哪些信息?
②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本文时,你将 关注哪些信息? ③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 注哪些信息?
④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 哪些信息?
旅行家
•旅行家应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 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他们去一饱眼福。 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应是他们最关心的。 所以筛选的信息应为:极光最经常出现的 地方是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带 状区域内,分别称为南极光区和北极光区。 极光的亮度从刚刚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 亮度直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极光色彩如 万花筒一般出神入化等。
课文学习:
第一步:认知阶段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第二步:辨析筛选阶段 精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
第三步:整合输出阶段 按需要筛选信息并简要概括
第一步:认知阶段 初读课路是怎样的?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
思路:神话传说(想象描写)—极光现 象(直观描述)——极光成因(本质 揭示) 顺序: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了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教学讲解课件(新人教)

极光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光带
极光片
极光幔
极光芒
重要信息的筛选与加工
《神奇的极光》
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1.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 的。 2.出现在南半球的光叫做南极光,出现在北半球的叫做北极光;南北极光泛称极光。
加工后的信息(1、4、6点)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神奇的极光--曹冲(ppt文档)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
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①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俄罗斯邀请了世 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 人物参加庆典活动。 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 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 的规律。 ③放学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 离开 学校呢?
令人叹为观止的极光色彩:
① 分布区域 ——高低不同 ② 形态特征 ——千姿百态
③亮度、色彩 ——变化万千
④ 极光之美
① 分布区域 ——高低不同
极 ② 形态特征 ——千姿百态
光 ③亮度、色彩 ——变化万千
(现象) ④ 极光之美 ——无法形容
极光的来龙去脉
阅读文章第三部分
1、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极光
烛龙的传说 ——从古代文献中找出极光 的影子
黎明女神 ——追溯“极光”一词的来 源,也突出了故事的浪漫色 彩
作用: 激发读者对“极光”现象的
兴趣,增强了人们的感性认识。
此部分主要介绍了极光的:
极 ① 分布区域 ——高低不同 光 ② 形态特征 一 ③亮度、色彩 瞥 ④ 极光之美
思 考:
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几类?
2、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
考
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3、试概括极光形成的原理。
电视机成像原理
电视屏幕
显像管
太阳
极光的形成
太 阳 风 粒 子 流
磁 层
极区大气
极区大气
电视机 成像原理 电视显像管 电子束 电视屏幕
图像
极光显示
运动原理
磁层
(
打
比 太阳风粒子流
极区大气
方
语文《神奇的极光》

语文《神奇的极光》极光,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
它如同一个巨大而绚丽的舞台,为大自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光影秀。
极光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引发的。
当太阳活跃度较高时,它会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穿越太空,最终进入地球的上层大气。
然后,这些粒子会与地球的大气中的气体发生碰撞,激发出光,形成了美丽的极光。
极光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我最喜欢的是那种绿色的极光。
每当我看到那绿色的光芒在夜空中舞动,就像一条翩翩起舞的长裙,我总会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极光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时候它们会呈现为一条扭曲的弧线,有时候则会像盘旋的龙卷风。
有的极光还会形成一片片呈现扇形的光圈,仿佛正要将整个天空吞噬。
每一次的极光都不尽相同,每一次都是大自然的一次华丽表演。
极光最适合观赏的地方是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的地区。
瑞典的某个小镇就是世界上最佳的观赏地之一。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亲眼见到那片壮丽的极光。
极光不仅仅是一场奇观,它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每当我看到极光的美丽,我就会明白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它告诉我,人类是多么渺小,同时也让我明白到人类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极光的出现总是让人心神荡漾,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每一次的极光之旅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相信,无论是谁,只要亲眼目睹了这壮丽的景象,都会被它深深震撼。
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着那一天,能够亲身感受到极光的魅力,领略这神奇自然奇观带来的无尽惊喜。
极光是自然界中一道美丽的奇观,它犹如一个魔法师的魔法,绽放着无穷的魅力。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当地球表面和太阳的磁场相互呼应时,一场绚丽多彩的灯光秀就会在北极和南极的天空中上演。
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极光是一种梦想。
因为它的出现并不是那么容易捉摸,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运气。
首先,要在足够黑暗的夜晚观察到极光,其次,需要有够活跃的太阳活动释放出足够的带电粒子,并且地球磁场的活动也要恰到好处,才能形成壮观的极光。
神奇的极光 PPT课件 100 人教版

直
形态各异
观
极光是
亮度变化大
性 描
述
色彩繁多
极光卵
南 极 光
极光分类:按其形态特征
1.极光弧 2.极光带 3.极光片 4.极光幔 5.极光芒
极光弧
底边整齐 微微弯曲的 圆弧状的
极 光 弧
极光带
有弯扭 折皱的飘 带状的
极光带
极光片
如云朵一般 的片朵状的
极光片
极光幔
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
•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太阳风
紧扣三个必要条件筛 选信息,然后用 自己的语言概括极 光形成的原理。
极光是磁层(地磁场 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 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 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 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 大气的分子和原子发光的 现象。
给极光下定义
极光是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 的极区上空,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
3.准确的概括
准确的概括,对读者把握说明对象十分 重要。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极光的本 质、类型、成因、形成条件等,都作了 概括叙述,给读者一个明确的认识。但 这些结论性的话,不是硬性灌输给读者 的,而是以分析论证为基础的:在作出 这些概括之前,往往有大量引导性的话; 而在其后,则往往继以细致的分析或阐 释,所以显得十分自然。
2. 通俗的比喻
通俗的比喻,可以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 得浅显易懂。如将“极光的运动变化” 比喻为“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 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将地球 磁层比作“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 管”,将极区大气比作荧光屏,将极光 比作“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都非 常恰当,加深了人们对极光的认识。
《神奇的极光》课文

《神奇的极光》课文摘要:I.引言- 介绍极光的背景知识- 引起读者对极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II.极光的成因和特点- 极光的概念和形成原理- 极光在外观和颜色上的特点- 极光的发生时间和地点III.极光的影响和应用- 极光对气候和生物过程的影响- 极光在科学和实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极光在文化和神话传说中的意义IV.极光的保护和发展- 人类对极光的保护措施- 极光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结语正文:I.引言在寒冷的北极夜空中,一道绚丽多彩的光带翩翩起舞,犹如神秘的仙子挥舞着她的彩带。
这就是神奇的极光,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
本文将带您领略极光的魅力,解读她的成因和特点,以及她在人类文化和生活中的影响和应用。
II.极光的成因和特点极光,又称为极光光环,是一种出现在高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域的天然光学现象。
当太阳的高能粒子流进入地球的磁层时,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产生了一系列的光学和电磁现象,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极光。
极光的外观和颜色多种多样,有时呈现出柔和的绿色,有时呈现出耀眼的红色,有时还伴随着音乐的旋律。
这些色彩缤纷的光带在夜空中舞动,变幻莫测,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极光的发生时间和地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
通常,极光在春秋两季更容易出现,在北极圈附近地区观测到极光的机会较多。
III.极光的影响和应用极光不仅是个光学现象,还是个无线电现象,可以用雷达进行探测研究,它还会辐射出某些无线电波。
此外,极光还影响着气候、生物过程等。
研究发现,极光对大气中的臭氧层具有修复作用,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在科学领域,极光的研究有助于人类了解太阳风、地球磁层等宇宙现象。
在实用工程项目中,极光现象被应用于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
此外,极光在文化和神话传说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古老的文明都将极光视为神明的象征。
IV.极光的保护和发展为了保护极光这一自然奇观,人类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臭氧层。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神奇的极光

初三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神奇的极光在我国的古书《山海经》中有极光的记载。
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烛龙。
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
”这里所指的烛龙,实际上就是极光。
极光这一术语拉丁文伊欧斯一词。
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是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妹妹,她又是北风等多种风和黄昏星等多颗星的母亲。
极光还曾被说成是猎户星座的妻子。
极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天气现象,它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晾望夜空,常常见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极光。
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来。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出光的话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极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一种自然现象,文字比较浅易生动,学生自读不会有很大障碍。
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要从中筛选有益的科普知识,积累相关的信息。
本课结构上的特点是用小标题分层次,自成章节。
一个章节一个中心内容,并且由浅到深,紧密相连,这对于读者的阅读,对知识的提取很有好处。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征服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信息量大,准确性强,我们只能从中选取所需要的信息为我们所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终点设为“如何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重要信息”。
【教学方法】
点拨阅读法筛选阅读法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在以前学生已经接触过,所以学生对这种文体并不陌生。
这种文体经常出现于考试卷的客观选择题这一项分值较大,应予以重视。
但因为这种文章内容上比较枯燥,所以学生不是太喜欢这种文章,而且一般这种题的错误率较高。
所以,对这种文体的学习与阅读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时应注意从其文艺性方面吸引学生。
【教学方法分析】
1.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传递的信息不仅多而且严密,因此必须善于筛选关键语句和词语,准确选出所需信息。
对重要段落的重要信息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辨析确认分类。
2.要以阅读理解科技说明部分为阅读目的,透过文艺性的描写,迅速把握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他特征。
要看到生动的比方,在于说明什么;有趣的诗文,是从什么角度引述的;虚幻的故事,揭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等等。
要明确,文艺性的描绘,或以幻想编制的故事,是以“科学”为灵魂的。
3.读课文和指导理解相结合,即读课文是要理解好文章说明顺序和说明的核心问题,对文章的总貌有所了解,概括课文筛选信息。
第二要突出重点,学生个人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同时安排合理的训练顺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极光图片;舒伯特《小夜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因纽特人中有这样一个传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去认识一下极光吧。
书写课文题目及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独立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促使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3.德育目标:培养关注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征服大自然的情操。
4.重难点:从整体把握文章,筛选重要信息。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总揽文章的三部分,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
总共是三部分: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
【提问】这三部分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说明的呢?
明确: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的顺序。
(学生不好理解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四、具体研习课文前两部分。
1.学生分组结合讨论阶段:
(共分两个小组,第一组阅读第一部分;第二组阅读第二部分)
【问题设置】
▲问题1. 第一部分引述了几个神话传说?
(提示:可以从总结句、总提句入手)
明确:附宝感光而孕黄帝。
《山海经》中关于烛龙的记载。
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问题2. 你从第二部分中都了解了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从极光的特点入手筛选信息)
明确:本部分从外观的角度来描写极光。
涉及到了极光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极光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形态各异,亮度变化较大,色彩繁多。
2.从上极光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极光是别样的神奇了,那么它到底有多么的神奇呢?下面让我们一边聆听舒伯特的音乐,一边来欣赏这神奇的极光吧!
放映舒伯特的音乐《小夜曲》并放映极光的图片。
五、重点研读第三部分。
(学生共同讨论阶段)
主要任务:品读第三部分的重要语句,筛选重要信息“极光的来龙去脉”。
1. 通过问题研读第三部分。
▲问题1. 过去人们对极光的解说、推测有哪些?
▲问题2. 今天人们发现的极光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这两题的答案均可在课文里找到)
▲问题3. 今人对极光成因的科学解说,是在哪一段中出现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对此进行了说明?明确: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用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来比方极光显示运动的原理。
极光成因的科学解说主要在第三段中出现。
2.共同研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讨论并研读)
(概括出电视机的成像原理及极光显示运动的原理)(提示:可以用文中的原句进行回答)
极光运动原理
↓
磁层
↓
太阳风粒子流
↓
极区大气
↓
极光
电视机成像原理↓
电视显像管
↓
电子束
↓
电视屏幕
↓
图像
3.讨论总结概括:
【问题设置】我们已从课文中获得了“极光”的许多信息,请用下定义的方法对“极光”做出较为科学的解说。
(提示:要包括极光的分布、成因和特点)(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极光是太阳风粒子流在磁层的作用下,汇聚成束北极区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形态各异、亮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极区附近的一种光学现象。
六、小结。
整篇文章的思路其实就是围绕“神奇”来写的。
文章先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起笔,对极光的神奇作了间接描写,从侧面烘托一番。
然后从正面直接的介绍极光及它的神奇所在,最受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极光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
至此,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完成了。
七、【课堂反馈练习】探究性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文本时你会注意哪些信息?
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诗人,阅读文本时你会注意哪些信息?
八、教你一招:
筛选信息的方法:
●∙∙∙∙∙∙ 注意大小标题:说明文要先看标题。
●∙∙∙∙∙∙ 注意找关键句:关键句是指文章中较重要的句子,它突出体现了文章的旨趣,表明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
从内容看,中心句就是关键句;从结构看,总结句就是关键句。
●∙∙∙∙∙∙ 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你所需要的信息。
九、作业:
●∙∙∙∙∙∙ 利用筛选文章信息的方法阅读语文读本p112的布封的《天鹅》.
十、板书设计:
神奇的极光曹冲
一、科普说明文。
二、极光神奇。
三、结构:1. 传说 2.特点 3.成因
四、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