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合作模式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合作模式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合作模式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一国居民通过购买或设立在其境外的企业,对该企业进行实际控制和管理的投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和合作模式上也有所不同。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资金流入和技术引进。

外国投资者通过投资经营项目,将大量资金引入投资国,填补投资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促进投资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营销技术,提升投资国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

外国企业在投资国设立企业或扩大投资规模时,会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投资国的就业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带来市场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外国企业通过投资合作,在投资国市场上推广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带动了市场的扩大。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还促使投资国家加强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合作模式外商直接投资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独资、合资和合作三种。

1. 独资独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投资国设立的企业完全由其独自拥有和控制的投资行为。

独资模式在外商直接投资中较为常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优势,在投资国自主经营、管理企业。

独资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方面享有较大的权力。

2. 合资合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与投资国的企业或个人共同经营一个企业。

合资模式通常需要双方在投资额、股权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商和约定,共同分享企业的利润和风险。

合资模式可以使投资者更好地利用投资国的资源、市场和人才,实现合作共赢。

3. 合作合作是指外国投资者与投资国的企业或个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项目上开展合作。

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

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

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逐渐加强。

国内投资是指中国内地企业在国内市场进行的投资活动,而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或个人对中国境内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

这两者不仅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更在经济发展、务实合作以及贸易流通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投资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下,国内投资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

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则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制度以及更高效的生产能力,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互补合作形式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互补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国内企业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进一步开放了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品牌和产品,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这种互补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市场向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融入。

再次,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国内投资,可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转移,促进经济发展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和西部地区的转移和均衡发展。

而外商直接投资则将机会引入了被投资的地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些相对边远地区得以经济起飞,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然而,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国内投资在面临过度竞争、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时,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和跨国公司的作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凸显。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状况,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运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益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通过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外资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刺激就业。

外资企业通常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外资企业可能带来的是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产品。

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过分关注投资总额,而忽视了产业结构和质量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往往只关注低端制造业,难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导致资源过度依赖。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可能会对本地企业形成挤压效应,使之难以发展。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可能带来环境和社会问题。

一些外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员工权益,导致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社会不稳定问题。

二、跨国公司使用的注意事项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作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跨国公司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各国的法律体系和商业规则不同,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

其次,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和社会习俗。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商业活动,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和适应当地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引发的问题。

此外,跨国公司还应该注重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跨国公司应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关注当地社会问题,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角色。

(完整word版)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

(完整word版)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等等,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含义大致是相同的,简单的说都是指为了取得和拥有国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并获得利润和其他利益为目的的投资。

根据OECD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投资者所在国之外的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立长期关系、以获得持久利益为目的,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活动。

’其中的“持久利益”是指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长期的关系,并且直接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重大的影响。

OECD还建议直接投资企业应被定义为股份有限企业或无限企业,其中外国投资企业者拥有股份有限企业10%或更多普通股,或投票权,或在无限企业拥有与之等价的权力;该定义并不要求外国投资者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根据IMF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是指由一个居住在一个经济体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对居住在另一个经济体的实体(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子公司或国外分支机构)进行管理控制的投资,这种直接外资涉及到一种长期关系,这一关系是对一个投资者在某个外国的持久利益的反映。

在1973年发表的《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中跨国公司中心对跨国公司的定义为:“本草案中使用的跨国公司一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营所有制企业,不论这类企业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行,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策略;该企业中的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通常情况,跨国公司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

同属于同一个主权国家,而不是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几个相对独立的投资体,也不是外国投资者与我国之间的国家间投资关系。

由此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外商”,既包括外国投资者,又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措施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措施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措施1. 介绍外商直接投资的背景和意义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或购买现有企业的方式,进行的对外投资行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进外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得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并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改革。

2.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2.1 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情况近年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412.9亿元人民币(约合1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8%。

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吸引力FDI国家之一。

2.2 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在行业分布上,制造业一直是吸引最多FDI的领域之一。

此外,高技术制造业、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也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领域。

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

2.3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情况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最主要的吸引地。

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早、基础设施完善、市场较为成熟等因素所致。

而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营造。

3.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3.1 产业结构不平衡虽然制造业一直是吸引最多FDI的领域,但在制造业中仍存在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些传统产业持续吸引大量FDI,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创新等高附加值领域相对较弱。

这导致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低端位置,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水平。

3.2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各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东部地区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集聚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这不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需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放,提高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具有国别属性的投资者,通过与被投资国企业建立或扩大股权关系,来进行长期投资和经营活动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影响和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外商直接投资是指本国的投资者通过购买或参与外国企业的股份、债券、项目等,或是通过与外国企业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外国实体企业中取得股权,以获取投资所创造的经济利益。

二、特点1. 跨国性: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行为,涉及国别间的投资关系和资源配置。

2. 长期性: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长期性投资,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建立稳定的经济合作关系。

3. 直接性:外商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对外国企业进行投资,与证券市场的买卖行为不同。

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家和地区经济都有重要影响。

1. 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被投资国家的经济增长,通过引入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

2. 就业机会: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3. 进口与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增加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国的出口,还可以促进被投资国对本国的进口。

4. 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五、中国的中国是目前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逐渐开放,吸引了众多国际公司的投资。

以下是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些特点和表现:1. 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涵盖农业、制造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2. 区域分布: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分布呈现东中西、沿海和内陆等多元化趋势。

3. 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 就业机会: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就业率的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以购买股权、设立独资企业、合资、合作方式等直接在我国投资并参与管理的行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泛指在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设立子公司等方式,直接投资到另一个国家,并在该国家的企业中取得一定比例的股权或控制权。

这种投资行为不仅仅带来资金的流入,还能为国家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渠道、品牌影响力等多种资源。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的决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市场因素: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前景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有重要影响。

大市场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2. 政策因素:各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优惠的税收政策、较低的关税、宽松的外汇管制等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

3. 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劳动力成本等。

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更受外商直接投资青睐。

4. 社会因素:社会稳定、安全环境、文化差异等因素也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决策。

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以上因素相互交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和风险都会产生影响。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各国之间贸易壁垒的降低,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更加开放和便利的环境。

外商直接投资调研课题

外商直接投资调研课题

外商直接投资调研课题摘要: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概述二、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性三、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五、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正文: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概述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设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大量资金和技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我国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保持稳定,但增速有所放缓。

从投资来源看,亚洲地区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占据较大比重。

从投资行业看,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全球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政策等,都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

其次,我国政策环境的调整,如税收政策、外资准入政策等,也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

最后,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如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等,也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

五、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针对当前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税收负担,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和服务,了解其需求和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记为FDI)是指跨国公司或外国私人投资者,在一个或数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直接投资建厂,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等实物性资产投资手段,以获得一定收益的行为。

[1]它是一个包含资本、知识、技术的复合体,它的引进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及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原理,就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最后指出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今后利用FDI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及建议。

一、FDI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情况分析自从实行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由表1可知,截止2000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6.34多万个,而实际利用FDI额则累计达到3935.16亿美元;1979—1982年,我国吸收FDI总额为11.66亿美元,1983年为6.36亿美元,而2000年达到407.15亿美元,2001年进一步上升至468.78亿美元,分别比1983年增加了63倍和72.7倍;1983—200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7.7%,远高于同期全球FDI年平均增长率。

表1中国历年吸收FDI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实际利用FDI的金额GDP(当年汇率)FDI/GDP(%)1979—198211.6611190.70.101983 6.362995.90.21 198412.582565.00.49 198516.612800.10.59 198618.742741.00.68 198723.143213.90.72 198831.944010.70.80 198933.923580.90.95 199034.873551.80.98 199143.664901.90.89 1992110.074631.3 2.38 1993275.155971.5 4.611994337.675536.2 6.10 1995375.217030.8 5.34 1996417.268180.6 5.10 1997452.578993.3 5.03 1998454.639590.4 4.74 1999403.199910.5 4.07 2000407.1510800.1 3.77 2001468.7811590.2 4.0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1》以及中国资迅行数据库有关资料整理计算所得。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在持续增加,1979—1982年我国的GDP值累计为11190.7亿美元,而2001年则上升到11590.2亿美元,是1979—1982年四年GDP总值的1.04倍;同时,由表1我们还可以看出FDI占我国GDP的比重也在提高,由1983年的0.21%上升到2001年的4.04%,在1994年达到最大。

也就是说,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增长,为了考察FDI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之进行量化分析。

二、FDI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1.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基础灰色关联理论[2]由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

该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它是对一系统发展变化态势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实质是对反映因素变化的资料序列进行几何关系比较,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要素间的主要关系,分析并确定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及要素对系统行为的贡献程度,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归纳如下:X[,0]的关附图X[,0]的关联度,n表示序列长度即资料的个数。

2.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和方法本文选取了全国1983—2001年的GDP值和引进FDI的相关资料(见表1),取分辨系数ε=0.5进行计算分析。

(1)选取1983—2001年各年的GDP值作为参考数列,引进FDI 的值作为比较数列,根据以上步骤计算可得:国民生产总值与FDI的灰色关联度为:0.6829。

(2)分别选取1983—1989年,1990—1995年,1996—2001年各年的GDP值作为参考数列,引进FDI的值作为比较数列,根据以上步骤计算可得:1983—1989年的GDP与FDI的灰色关联度为:0.5979;1990—1995年的GDP与FDI的灰色关联度为:0.6725;1996—2001年的GDP与FDI的灰色关联度为:0.7338。

为进一步考察GDP与FDI的关联度,我们再选取1984—2001年各年度的GDP值作为参考数列,1983—2000年各年度引进FDI 的值作为比较数列,根据以上步骤计算可得:1984—2001年各年度的GDP值与1983—2000年各年度引进FDI 的值的灰色关联度为:0.6703,可见引进FDI对GDP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

3.计算结果分析由以上计算可看出,从1983—2001年,综合其当年影响和滞后影响,引进FDI的增加对我国GDP的影响总的来说较大。

但由于我国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改革开放起步晚,国内设施跟不上。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引进FDI对GDP的影响较小,从1983年至1989年,FDI与我国GDP的灰色关联度仅达到59.79%。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FDI对GDP的影响逐渐增大,在1990年至1995年达到67.25%,比1983—1989年期间增长了7.46%,而在1996—2001年期间,由于我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综合国力的增强,引进FDI对我国GDP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其灰色关联度达到了73.38%。

可见,FDI引进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DI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

因此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1.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FDI的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可以弥补我国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为我国提供建设资金,从而打破资金短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

20年来的实践证明,外资的大规模引入,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其次,带来了先进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可有效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向合理化、高度化转变。

同时,伴随FDI引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将产生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的目的;再次,FDI 的引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和在全国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绝对数量的从业人员已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了2000年的642万人,而在全国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由0.012%持续上升到0.902%。

也就是说,FDI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使外商企业从业人员增长1.1599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引进FDI还使我国的国家税收稳步增长,同时,还将促进我国的进出贸易,改善我国国际收支,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综合分析。

在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中有两个概念,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贡献度,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贡献度=增长速度×贡献率。

计算贡献率的方法很多,此处采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根据哈罗德—多马动态经济增长模型G=S/KI的原理,我们可推出FDI对经济的贡献率为:Gf/G=If[,t-1]/I[t-1],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Gf为由FDI实现的经济增长率,If[,t-1]为t-1年的FDI值I[,t-1]为第t-1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对自1983年以来(1979—1982年的数据为累计数据,故无法与以后各年比较)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量化分析(具体运算结果见表2)。

表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单位:亿美元年份FDI全社会固定增长率贡献率贡献度资产投资(%)(%)(%)1979-198211.66---- 1983 6.361430.1--- 198412.581832.920.92 3.780.79 198516.612543.2 4.7 5.10 1.44 198618.743120.613.5 5.550.75 198723.143791.717.2 5.830.88 198831.944753.824.8 5.80 1.44 198933.924410.413.4 5.710.77 199034.874517.09.9 6.540.65 199143.665594.516.5 6.65 1.1 1992110.078080.123.0 6.63 1.52 1993217.1513072.329.711.58 3.44 1994337.6717042.135.017.89 6.261995375.2120019.323.216.84 3.91 1996417.2622913.516.315.93 2.6 1997452.5724941.19.415.48 1.46 1998454.6328680.0 5.215.420.80 1999403.1929854.71 4.713.470.63 2000407.1532917.7311.011.48 1.26 2001468.78-7.310.510.7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1》以及中国资迅行数据库有关资料计算所得。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跳跃式发展,1984年其贡献率为3.78%,到1994年已达到17.89%。

1994年以后,尽管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但在2001年仍达到10.51%。

可见引进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引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诚然,FDI的引入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所存在的消极影响。

(1)引进FDI可能导致我国的技术开发能力下降。

由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大多选择我国具有一定实力、活力和效益的国有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些企业原来都有自己的科研队伍和技术开发能力。

合资后,原有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多被取消,而将技术开发工作置于跨国公司本部,这样势必大大削弱了我国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导致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使我国在技术上进一步落后于发达国家。

(2)由于FDI企业往往利用其竞争优势对某些行业形成垄断,从而对该行业的民族产业进行控制和排挤,最终获得垄断利润而损害国家利益,这样就会抑制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